【实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情况介绍
时间:2024-04-24 14:39:59 来源:陕新发布
4月24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创新平台建设协调处处长张亮出席,介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先生,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女士、创新平台建设协调处处长张亮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王军副厅长作介绍。
王军: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秦创原建设的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省科技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省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上下团结协作、奋发进取,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科创生态更加优化,科创体系更加完善,科创效能更加凸显,创新资源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步伐不断加快。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创新实施“三项改革”,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着眼破解“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力促“转得更快、转得更好、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以“三项改革”为切口,不断打通堵点卡点,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政策护航更加有力。推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跟进推出“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技术托管”“以演代评”等“十条措施”,有力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活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二是转化通道更加顺畅。发挥“小路演大平台”作用,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对接机制,举办各类路演活动416场,推介发布项目5839项,累计融资超过40亿元。三是实施成效更加凸显。截至目前,“三项改革”已在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8.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1.8万项成果成功转移转化,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1232家,563名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2021年至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到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4倍;就地转化的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额占比,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11.1和4.5个百分点。四是转化模式更加有效。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探索形成了“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西北有色院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45家,其中7家上市公司。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科技型企业488家、总估值5149亿元,其中在陕孵化企业111家。西北工业大学将292项专利技术作价4.9亿元,参股成果转化企业67家,通过退出股权获得成果转化收益24.36亿元。西部科技创新港吸引185家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建立76个校企融合创新平台,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在陕孵化企业205家。陕煤研究院实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600余项,开发出26大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成果转化收益33亿元。
二、扎实推进“四个工程”,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双升。以“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为牵引,支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一是孵化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布局64个集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三器”平台,建成省级以上孵化载体489个、其中国家级145个,各类载体在孵企业团队近2万家。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因创新创业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二是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的研发平台超过1000个,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牵头项目资金占比超过70%。2021年至2023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了2.57倍,投入强度增长了1.9倍。2022年,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省研发经费的比重比2020年提高了5.2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较2020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三是科技型企业群体日益壮大。2023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2426家和1408家,分别是2020年的2.96倍、2.66倍、2.05倍和2.43倍;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非能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4家、居西部首位;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达到15家,居西部第2位。
三、持续深化“两链”融合,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创新平台布局加快优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相继落地,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居全国第6位,布局建设5个陕西实验室,组建77个省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关键技术攻关加紧突破。编制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耦合图谱,建立先进技术成果和重大技术需求“两张清单”,部署实施68个“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和182个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63项,解决“卡脖子”难题54项,填补国内空白22项。2023年,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96件、居全国第7位。三是创新驱动效能加速提升。新获批3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36家,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近30%。现代煤化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提升,光子、氢能、增材制造等新兴、未来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光子产业聚集企业320余家,产值突破300亿元。氢能储能产业初步形成制、储、运、用产业闭环。陕汽“天行健”重卡车联网在线数据规模超过100万辆、国内行业排名第一。
四、加快聚合创新要素,科创生态持续优化提升。紧盯创新主体所需所盼,全方位强化政策、服务、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供给,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科创生态。一是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围绕建平台、促转化、引人才、育企业、聚产业、强服务等方面推出160余项配套政策,形成了上下贯通、整体协同的政策体系。2021年至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到10.3%,2023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020年的2.38倍。二是科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搭建“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网络,建设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设立秦创原路演中心、人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工作站、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平台,推进科创服务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实现了从“创新主体找资源”到“为创新主体送服务”的转变。三是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和特殊支持计划,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035名、创新团队145个,秦创原“三支队伍”总量达到4742个。“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四是科技金融效能持续增强。推出秦创贷、陕科贷等70余款科技信贷产品,落地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资产证券化项目,成立西北地区首只人才投资基金。截至2023年底,私募基金达到1197只,总规模超过1200亿元。
五、聚力推进协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发挥秦创原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探索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拓展开放合作创新空间,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互补的创新发展格局。一是总窗口示范引领效应显著提升。西咸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757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2020年的18.1倍、6.6倍、2.8倍,GDP增速位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二是区域协同联动走向深入。各地市积极打造特色化秦创原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探索实践“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2023年,各地市落地成果转化项目2045个,签约引进科创类项目1645个、总金额8571亿元。三是开放合作空间日益扩大。依托秦创原品牌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的交流合作,新建13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霍尼韦尔、挪威船级社、三一重工、固高科技、国中创投、凯辉基金等知名高校、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在陕落地项目和平台。秦创原的聚合力、辐射力、支撑力不断增强。
当前,秦创原建设站上了新的起点,也面临新的形势,肩负新的任务。今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把秦创原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平台。3月30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今后三年,秦创原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布局建设产业创新聚集区,建好用好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我们将扎实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努力使秦创原建设的过程成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的过程、高质量发展动能蓄积的过程、现代化建设蝶变升级的过程。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和各类创新主体的不懈努力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惠:谢谢王厅长。下面,欢迎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中国报道:经过三年努力,秦创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刚才,王厅长也提到,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印发。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下步工作的重点任务及发展目标。
王军:谢谢您的提问,感谢您对秦创原驱动平台建设的关注和宣传报道。今年3月30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今后三年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深入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能。实施“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行动,推进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延伸拓展,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完善常态化线上线下路演机制,线上推介项目不少于1万个,线下每年举办路演200场次、推介1000个项目。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动技术交易合同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到2026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其中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同占比明显提升。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培育建设30个左右高能级孵化载体,高标准建设20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大力推广“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集群式孵化科创企业。深入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培育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到2026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光子、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培育建设20个左右省级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打造一批以聚集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动态更新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耦合图谱,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放大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应,每年靶向部署100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全省35个工业领域重点产业方向,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四是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支持西咸新区先行先试,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校地企、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模式。支持各市(区)打造秦创原先行区、示范区,拓展“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的科技合作交流,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五是优化科创生态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持续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完善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服务体系,扩充秦创原网络平台数据信息,支持秦创原发展公司探索“产业+科创+资本+园区”运营机制。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构筑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信贷“量增、面扩、价降”,壮大创投基金规模,引导更多创投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谢谢。
西部网:请简要介绍一下,新的三年行动计划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王军: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非常感谢您对新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关注。《新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突出强调“新质”。当前,我省正处在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以秦创原建设为引领,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聚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指示要求,结合陕西实际,提出了打造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等具体举措,着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努力使建设秦创原的过程成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的过程、成为高质量发展动能蓄积的过程、成为现代化建设蝶变升级的过程。
二是突出强调“改革”。改革始终伴随着秦创原建设的过程,也是秦创原建设取得成效的动力源泉。《新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建设先导性的战略平台、融合性的实体平台、系统性的服务平台、试验性的示范平台、开放性的共享平台等“五个平台”的目标,提出了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行动、推广“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一区一策”打造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健全重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和“沿途下蛋”机制、支持西咸新区先行先试、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三是突出强调“协同”。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秦创原建设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共建共享共用是实现秦创原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所在。《新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系统观念,在成果转化方面,提出畅通成果转化链条、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中心和“三器”融合样板等举措,实际是建立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成果转化体系;在区域发展方面,提出拓展“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鼓励总窗口和各市(区)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等举措,目的是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在生态环境方面,强调增强人才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举措,导向是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在组织领导方面,要求各市(区)制定配套文件、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力求形成上下联动、整体协同的工作格局。
四是突出强调“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有利于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新三年行动计划》着眼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培育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提出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大力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和特殊支持计划、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引导知名创投机构来陕发展等举措,将有利于吸引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营造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创新生态,营造紧密协作、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营造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发展生态,让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动力不断积聚。
谢谢。
陕西日报: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我想了解一下,下一步在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王军:谢谢,这个问题请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同志向大家介绍。
马云: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下一步,我们在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方面,将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拓面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常态化线上线下路演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一是在提质拓面方面,我们将加快推动“三项改革”向医疗卫生机构、国防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延伸,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中央在陕单位适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同时面向省直部门、高校院所及医疗卫生机构、国防科研单位、成果转化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开展深入调研,进一步梳理改革推动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紧制订出台新版“三项改革”政策。筹备召开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大会,以深化“三项改革”试点牵引科技体制改革。2024年力争试点单位超过200家。
二是在实践路径方面,将从“需求端”“供给端”两端发力,在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分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公共性、开放性、市场化运作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尽快及时高效地应用到具体项目和产业链上。同时我们鼓励高校院所通过“揭榜挂帅”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高校院所围绕企业和产业链所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鼓励大企业通过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三是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将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全部赋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搭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平台等创新举措。新遴选一批综合试点单位,努力形成更多新模式新经验新做法。围绕政府创投基金重点关注的“从0到1”阶段,制定简便管用的政策措施,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吸引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科技成果转化高效汇聚。建强综合性科技经纪人队伍,引培一批“懂科技、知政策、会管理、通市场、擅转化”的复合型人才,为技术和市场“牵线搭桥”。
四是在协同推进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之间的联动,加强科技、产业、人才、金融等配套政策之间的衔接协同,联合开展政策指导、跟踪评价等工作,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合力。发挥协同创新基地、“飞地”孵化器等作用,优化“西安研发、地市转化”模式,促进更多“三项改革”成果赋能地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的路演活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通过路演与产业金融有效对接。
谢谢。
各界导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请问下一步在加强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军: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创新平台建设协调处处长张亮同志做介绍。
张亮: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把产业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高效能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陕西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每年靶向部署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常态化举办技术供需对接活动,积极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让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二是着力加强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技术总师负责制等组织形式,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结果为导向的市场化配置机制。统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构建以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牵引的一体化配置机制。加强跨区域、跨主体、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科研仪器设备等开放共享,推动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高效利用。
三是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省属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增强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构建科技领先优势。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在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探索。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补、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融合,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和全过程的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水平。
四是着力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商用车、乘用车、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等优势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航空、医药和医疗装备等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断壮大智能终端、物联网、新型显示、数控机床等产业规模。加快光子、无人机、增材制造、氢能等产业链布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谢谢。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我注意到,培育建设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是下一步秦创原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的有关情况?
王军: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的提问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各位媒体朋友们对秦创原建设的密切关注。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是新的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推动的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重点工作,目的是进一步推动秦创原驱动平台建设由势转能、提质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我们计划经过三年,培育建设20个左右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强化溢出、辐射、带动效应,支撑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突破。
在产业定位上,着眼推进未来产业抢滩布局、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特色产业迭代升级。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元宇宙、量子信息、空天动力、第六代移动通信、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加快布局;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加快提升;特色产业将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支持中医药、富硒、旱区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
在空间布局上,以特色化、集约化、链群化为导向,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产业和项目、人才、平台向特定空间聚集的基本定位,因地因区施策,构建产业发展图谱,打造“一地一集群、一业一品牌”格局,努力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布局和高水平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
在创新支撑上,引导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研发基地、重大创新平台等在聚集区多形态汇集“链接”,加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共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及检验检测、共性平台等创建,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孵化的融合机制。探索“平台+人才+项目”等模式,加快引育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高校院所专家人才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积极对接各类政府引导基金或联合社会资本,加大股权投资、科技信贷等支持力度。
在推进机制上,坚持省市县园多级协同共建,建立政府引导的产业链(群)联络机制、服务机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牵引、园区主体、市场主导作用,推动形成“政产学研金介云”协同推进模式。建立项目“绿色通道”,根据聚集区培育建设进展情况,对每个聚集区通过平台、项目、人才等方式每年给予5000万元经费支持,重大平台、项目“一事一议”。
目前,光子、新材料、氢能等产业创新聚集区已经启动建设。电子显示、智能网联、新一代信息技术、增材制造等聚集区正在谋划推进中。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确、创新优势突出、链群效应显现、辐射带动有力,以产业创新聚集区为核心支撑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聚集区内各类主体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万亿级”大关。
以上是我的介绍,再次感谢媒体朋友。
李惠:感谢三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