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7周年 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04-29 09:15:09 来源:陕新发布
4月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7周年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副市长,市商务局、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关中海关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杨丽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7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积极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助推我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帮助大家全面了解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7年来的建设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强先生,市商务局副局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委会副主任李群刚先生,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王青山先生,关中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张刘燕女士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请黄强副市长通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7周年建设情况。
黄强: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7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关心与支持。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应运而生。今天,在自贸试验区成立7周年的重要时刻,非常高兴与大家共同见证西安区域取得的发展成就。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七年来,西安区域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贸易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协同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推动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累计形成686项创新案例,其中39项案例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88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突出重点领域制度创新,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全力推进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开放创新,市级层面成立十个工作专题组,制定印发《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对标RCEP等规则深化对外经贸开放合作试点措施》(西自贸组办发2023〔2〕号)、《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提升战略实施方案》(西自贸组办发2023〔3〕号)等改革试点支持政策,进一步凝聚改革创新合力,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能级。
一是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在铁路口岸,率先实施“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推出集拼业务“先报关、后装箱”模式改革,集拼出港企业通关时效提高2-3天。在航空口岸,创新实施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实现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建立智能关务中心,推动区内企业报关效率提高95%以上。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可为加工贸易企业在账册核销过程中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高核销作业效率90%,压缩通关时间50%以上。
二是开放载体不断拓展。全国首个内陆港口启运港退税试点资质在西安港实施,大幅缩短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时间,累计服务企业256户。全省首个实现仓储和安防监控系统实时与海关联网联动的保税仓库——浐灞国际会展公用型保税仓投用,进一步延伸口岸功能,推进跨境电商和会展产业发展。今年2月,西安市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全省首创的“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综保区集结+启运港退税”业务模式,将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通道优势,大幅提升二手车出口业务成效,助力西安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不久前,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用,将有效促进中哈两国及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往来,为中欧班列“枢纽对枢纽”高效运输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金融服务持续完善。探索形成“科创企业票据融资新模式”“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等4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全省首只规模2000万美元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于今年3月成功落地。联合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14.62亿元。“丝路国际保理平台”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超过55亿元,美元融资3000多万元,服务中小企业超2000家。
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激发了自贸试验区的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吸引了博世力士乐二期、东航赛峰、菜鸟国际、梅里众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项目在区内聚集,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检验检测、会议会展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自自贸试验区设立至今年2月,西安区域新增市场主体214833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15家,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151家,新增市场主体是揭牌前的8倍。
二、积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研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开展改革创新,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走深走实。在全市率先设置“潮汐窗口”,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设立西北地区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服务开放型经济的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二是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鼓励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自贸试验区工作,探索开展外籍人才创新创业试点,颁发了全省首张外国人才创业工作证。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及流程,设立全市首个自贸人才交流基地,加快释放人才红利、助力企业发展。
三是法治环境持续向好。率先在中西部地区探索内地律师事务所与香港律师事务所联营发展模式,引进首家香港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建设临空经济仲裁院、设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知识产权保护站工作站,上线运营全国首个国际商事法律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一站式”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西安市多次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并被认定为全国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去年年底举办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上,西安获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三、加快区域协同联动,服务国家战略成效显著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为西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是陆空联动拓通道。围绕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开行,推出舱单归并、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20多项创新举措,“舱单归并”新模式节省企业90%以上通关费用。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增加至18条,“+西欧”集结线路达23条,班列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在航空口岸探索形成“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进口快件智慧监管模式”等10余项创新举措,开通全省首条(西安—哈萨克斯坦)TIR(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截至目前,机场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43条,第五航权航线4条。自贸赋能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二是特色领域强合作。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建设中欧合作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支持爱菊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销网络、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设立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联合西交大、西工大等高校举办“一带一路”留学生创业大赛,“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培训班等活动。在文化医疗等方面,建成全国首个“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打造《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等演艺文化IP。发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作用,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多国设立中医药诊疗中心,累计接诊1.2万余人次。同时,随着西安领事馆区加速建设,哈萨克斯坦领事馆、中亚国家商品馆正式开馆,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项目的正式启用,将为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多方协同促创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七年来,西安区域先后加入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与青岛、烟台、济南等沿黄流域9省(区)25个经济功能区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行政审批一体化跨域通办等服务合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云南、四川等5个自贸试验区探索推进中老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创新;与连云港、郑州等9个自贸片区共同发起成立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共同发布《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创新西安宣言》,进一步深化产业、通道、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在省内,积极推动西安6个开发区获批陕西自贸试验区第二批协同创新区,以全域自贸理念深化协同创新。并与宝鸡、铜川、渭南、延安等协同创新区签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自贸协同创新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各位媒体朋友,“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今后一个时期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下一步,西安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力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更多新路径,积累更多西安经验。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黄市长。通报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请提问。
中国日报:刚才通报情况时提到,西安将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请市商务局介绍一下抓落实的具体举措?
李群刚: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明确部署。落实好这个战略,关键是在“提升”上下功夫。今年,我们结合建设实际拟定了贯彻落实举措,重点将以“七个提升”为抓手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一是提升对外开放层级。高质量落实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规则要求,主动对标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重点在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以及人员自由流动等方面开展系列改革探索。全年培育制度创新案例不少于80项,形成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不少于6项。
二是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化改革的系统集成,以全产业链创新推进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明确我市自贸试验区各功能区制度创新主攻方向,制定自贸试验区产业链制度创新清单,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会议会展等特色优势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氢能低碳、数字贸易、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
三是提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扩大光伏、汽车、中医药等产品和技术、标准、服务出口,支持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中国—中亚双边本币结算中心,着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深化“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开设“丝路长安”文化餐厅,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
四是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持续开展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加大启运港退税政策、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的宣传推广。
五是提升开放通道能级。开展陆路贸易规则体系研究,探索推进赋予铁路提单物权属性,进一步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快恢复和拓展航线,加强机坪“直提直装”等便利化措施的推广应用,积极申报航空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新开通全货运航线3条以上。
六是提升引领示范效应。统筹自贸试验区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资源,推动各类开放平台物理重组、功能整合,加快释放政策叠加效应。以全域自贸理念推动自贸试验区与我市新获批的协同创新区实现平台共用、项目共建、金融互助、经验共享、人才互通。策划开展自贸试验区专题推介及投资促进活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
七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研究推进出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容错纠错管理办法》,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加快营造社会各界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形成创新的合力,进一步提升创新的集成度。谢谢。
杨丽萍:请继续提问。
中国城市报:请问市税务局,在服务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高质量发展发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有哪些服务举措?
王青山: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积极谋划政策创新、稳步拓展服务创新、加速推动机制创新,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的快速发展。
一是紧抓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向出口企业精准推送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设立“讲、办、答”服务机制,建立“专、精、尖”服务团队,创立“懂、能、会”服务标准,持续提升出口退税服务管理工作效能,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
七年来,共为1752户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487.76亿元,正常出口退(免)税办理平均时间从开始的平均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提速了50%,有力的支持了西安自贸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着眼西安陆港的区位优势,积极落细启运港试点政策,支持枢纽经济建设。2022年2月2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确定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铁路场站实行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我们抢抓试点先机,发挥“即运即报、快报快退”的通道优势,向全市出口企业连续精确推送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开展“一对一”专人服务,全程业务指导,确保启运港退税及时兑现。截至2023年底,全市在税务部门备案以陆路启运港方式报关出口的企业256户,报关出口货物24348万美元。
下一步,西安市税务局将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试点政策落实,不断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试点政策稳步落实。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优势,创新发展“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综保区集结+启运港退税”新业务模式,全面打造以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西安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循环”建设。积极开展综合保税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更好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和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各功能区域建设和区内贸易便利化提升。
三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落实“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要求,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税收服务中欧班列、外资外贸外商措施,深化“政策找人”,精准落实跨境电商各项涉税政策,更好发挥“有票退税、无票免税”政策效应。谢谢。
杨丽萍:由于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请提问。
中国新闻社:优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请问海关在支持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还有那些创新思路?
张刘燕: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提升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是我们“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下面我从3个方面介绍海关在支持我市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举措。一是积极复制推广海关监管制度创新。2014年,我国在上海成立了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西安海关作为海关总署批复的首批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的直属海关,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了“区内自行运输”、“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等14项监管制度创新,极大提升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贸易便利化,对当时和随后我市外贸增长和在全国形成追赶超越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高质量发展。2017年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后,我们立足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实际,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港区一体化监管新模式”、服务跨境电商的“互联网+进口快件派单跟踪系统”、服务加工贸易企业的“云报核辅助系统”等3项获评了国家级监管创新案例,对我市口岸通道建设、综保区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三是全方位支持西安外贸结构优化、健康发展。近年来,关中海关主动融入西安市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建设,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推出了“减免税快速智能审核”、“出口货物原产地自主打印、智能在线审核”等改革措施,对扩大本地企业进口规模、助力陕货出海、在促进西安外贸结构优化、健康发展上起到了显著作用。
下一步,关中海关将在海关总署及西安海关的指导下,在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框架内,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做好先行先试,近期正在立足“推进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试点改革”的海关智能化监管方面开展创新,利用信息化平台集合政府、海关、税务、外汇等多部门的监管数据,助力区内企业就地转型、一次到位,促进综保区更高效的融入国内经济发展大循环。谢谢。
杨丽萍: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请大家持续关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有关情况,积极做好相关报道。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