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06-25 18:25:32 来源:陕新发布
2024年5月22日下午15:00,安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邹刚、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王晓红、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袁小龙出席,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袁庆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为保护传承发展汉调二黄艺术,我市制定了《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已获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邹刚、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王晓红、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袁小龙共同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条例》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级驻安各主要媒体,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市人大法工委、市文旅广电局、市群艺馆、汉滨区人大、汉滨区文旅广电局、汉调二黄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同志也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
下面,首先请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邹刚介绍《条例》的制定情况。
安康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邹刚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2023年10月26日安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1月30日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在《条例》制定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秉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放姿态,坚持“切合实际、解决问题、精准立法”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审慎起草修改,最终形成《条例》文本。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立法背景
汉调二黄是我市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大型地方剧种,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是中国汉剧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汉水文化最具体表性的符号,是安康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品牌,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康人民始终对汉调二黄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保护传承发展汉调二黄艺术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顺应群众意愿、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安康文脉、繁荣汉水文化,迫切要求把汉调二黄这一艺术精华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近些年来,安康市和各县(市、区)实施了汉调二黄剧种保护工程,强力推进汉调二黄艺术的振兴和繁荣,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汉调二黄艺术,需要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需要地方立法的支撑,进而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制定《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弘扬安康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安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安康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具体体现。
二、主要内容
《条例》作为“小切口”立法,注重实效,不搞大而全,不分章节,共二十一条。第一条到第五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保护对象、政府职责、部门职责;第六条到第八条规定了社会参与与表彰奖励、资源保护与信息平台建设、保护清单制度;第九条到第十一条规定了人才扶持、人才培养、宣传推广与展示传播;第十二条到第十六条规定了设施建设、区域性整体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资源开发与利用;第十七条到第十八条规定了法律责任;第十九条为引致条款;第二十条为参照执行条款;第二十一条规定了条例实施日期。
一是清晰界定保护对象。第三条明确保护传承的对象为:汉调二黄艺术的方言声腔、剧目剧本、传统表演艺术形式、音乐曲谱、舞台美术及相关知识产权;与汉调二黄艺术相关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制作技艺;汉调二黄艺术特有的传统习俗、历史技艺、活态传承等;与汉调二黄艺术相关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器具实物以及历史性建筑设施等;与汉调二黄艺术相关的其他需要保护传承的对象。
二是明确政府职责。《条例》第五条明确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的相应职责,旨在从法规层面强化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形成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的合力。
三是构建协调机制。安康市汉调二黄守正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研究解决重大事项方面,可以说是安康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因此《条例》第四条将该经验用法律语言加以表述,上升为法律规范。
四是加强从业人员保护与人才培养。《条例》第九条回应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遇到的人才凋零,后继乏力等问题,就专业人才公开招考招聘、汉调二黄艺术人才培养、汉调二黄艺术宣传推广等事项进行了相应规定。
五是支持鼓励创新和创作。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为此《条例》第十三条吸纳、借鉴了其他省市在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立汉调二黄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汉调二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第十六条规定了鼓励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创新,推动汉调二黄艺术创新发展。
六是规定了参照执行条款。鉴于安康市内还有弦子腔、八岔戏、八步景等地方剧种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弦子腔、八岔戏、八步景等地方剧种的保护传承发展,参照本条例执行。”
实施好《条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离不开广大媒体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密切关注《条例》的贯彻实施,促进严格执法,同时也希望各界新闻媒体加大对我市地方性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谢谢大家!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袁庆:
谢谢邹主任对《条例》立法过程和主要内容的介绍,下面请各位媒体记者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各自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西北信息报记者 陈涛
问题一:请问本次《条例》制定有哪些特点和创新?
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 王晓红
答:《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是我市首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通过立法,为汉调二黄艺术更好地保护传承提供法律保障,让汉调二黄更加繁荣发展、更好地绽放光彩,能有效提升安康文化软实力,扩大安康城市影响力。《条例》作为“小切口”立法,注重实效,不搞大而全,不分章节,共计二十一条,规定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的对象,明确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在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中的职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保护和对人才的培养,就资源开发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作出了规定,条款简洁、措施精准、特色鲜明。
《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紧扣汉调二黄艺术传承发展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保护传承上体现了新担当,在创新发展上展现了新作为。特别是《条例》阐明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遵循的原则,明确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的对象,从组织领导、保护传承、社会参与、部门职能、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保障措施等相关方面,对推动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陕西科技传报记者 曹兴君
问题二:围绕汉调二黄传承保护,今年有哪些重点工作。
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 王晓红
答:自2011年启动汉剧振兴以来,汉调二黄保护传承一直是我市非遗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坚持市、区一体,以汉调二黄研究院为主要阵地,在精品剧目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宣传推广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传统大戏《大破天门阵》参加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斩获综合一等奖等8项大奖;新编汉调二黄现代戏《莲花碑》参加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摘得最高奖——“优秀剧目奖”,汉调二黄剧《激战牛蹄岭》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舞美奖。命名了4批35名市级汉调二黄传承人,组织院团和汉调二黄民间班社依托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传承展演及宣传普及工作,这些是多年以来我市常态化的汉调二黄传承保护重点工作内容。
为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做好《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学习宣传,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配合《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6月1日正式施行,今年6月至8月期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汉调二黄精品剧目巡演活动,巡演启动仪式首场演出将定在5月31日晚7:00在汉江大剧院举行,欢迎各位媒体继续关注。
阳光报记者 奚钦
问题三:今年汉调二黄精品剧目打造有什么打算?
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 袁小龙
答:作为专注于汉调二黄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专业院团,我们将依托《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汉调二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符合人民需求的精品力作。
近年来,研究院在原创剧目打造上发挥专业优势,创作了《莲花碑》《半云榜》《激战牛蹄岭》等多部作品。今年,在复排传统戏方面,我们严格遵循剧种传承要求,深入挖掘整理经典剧目《铡美案》《龙凤呈祥》《法门寺》等,并在保留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使其焕发新活力。随着《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的实施,研究院将依托条例指导,加强汉调二黄艺术的挖掘研究,目前,我院正在策划创作一部以汉滨茶产业为主题的汉调二黄现代戏《茶为媒》,该剧包含了苏陕协作、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等现实主义题材,并且在原创剧目打造的同时我院启动传统剧目《大登殿》传承复排。随着保护条例的实施,将更好的促进我院原创剧目及传统剧目打造工作顺利落地,把汉调二黄艺术传承好、保护、发展好。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袁庆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的,会后还可以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再做交流。
多年以来,我市持续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进入了法治化轨道,有了地方立法的支撑,得到了法律法规层面全方位的保护。希望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多多关注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验和成效,多角度、全方位做好《条例》的解读和宣传报道,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普及汉调二黄艺术,促进汉调二黄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