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汉中市“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时间:2024-07-18 10:35:07 来源:陕新发布

7月16日上午,汉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全市“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博学主持,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李超、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绵、市博物馆副馆长常虹,围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成果”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张博学: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我们举行全市“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系列发布会的第二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李超、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绵、市博物馆副馆长常虹,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李超介绍情况。

李超: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同大家就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交流。首先,我代表汉中市委宣传部,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汉中文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称,以“两汉三国”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朱鹮IP”为特征的生态文化、“汉中非遗”为代表的秦巴民俗文化、“川陕革命”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去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时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坚持强基固本,文化建设机制更加健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高规格、高质量召开全市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大会系统部署,出台加强历史文化传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意见》,先后印发《加强汉文化传承发展打造“两汉三国”文化研究高地的实施方案》《支持汉中藤编等非遗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实施意见》《汉中市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不断完备顶层设计,书写了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汉中答案”。

二是坚持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光彩更加迷人。坚持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一步摸清文物家底;完成秦蜀古道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申报,展示多元文明对话、开放融合和跨地域与族群发展文化特征;争取上级文保资金2994万元,实施重点文保项目14个,申报国家级文保项目10个,让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市博物馆“大学校”作用充分发挥,去年8月至今,近百万游客纷纷前来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人数比2019年增长2倍。市博物馆创成国家一级博物馆。展现非遗万千气象,用影像记录119个市级非遗项目,创成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3名非遗传承人跻身国家首批乡村工匠名师,“守艺人”技艺主题展等活动呈现非遗之美,藤编等“老手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新亮点,非遗为汉中发展注入鲜明人文底色。

三是坚持探寻根脉,文化研究阐释更加深入。实施纵向贯通汉中各个历史年代、以“两汉三国”为重点的“中”字型文化研究工程,不断厘清汉中文化的“根”与“脉”。建立汉文化人才智库,从中国社科院等研究机构选聘37位专家学者。加强史前文明和断代史研究攻坚,推动形成《汉中编年史》《汉中通史》《典籍里的汉中》等一批初步研究成果。支持汉中汉文化研究院、汉江书院、诸葛书院等平台发挥作用,先后举办汉中蜀道及石门石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纪念等学术交流活动,汉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下半年,我们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举办汉文化交流大会、汉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诚邀媒体朋友出席并大力宣传。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群众精神家园更加丰盈。紧贴百姓需求,64个颜值高、内容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人们身边的文化客厅,5个县镇跻身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村晚”“乡村阅读”“戏曲进乡村”等活动点亮群众精神家园。文艺工作者扎根天汉大地,小说《魏紫的春天》获柳青文学奖,小说《太阳地》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汉调桄桄3次亮相央视舞台,《汉江绝唱》《流动的金石》等一批“汉中原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诗和远方”,加强对传统城镇、文化遗迹、特色商业街区等创意设计,“西郊记忆”非遗工坊、“国潮汉风”熊猫集市等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休闲消费好去处。据统计,2023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发展至8358个,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30.61亿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新业态竞相涌现,文旅融合日渐成为富民乐民的幸福产业。

五是坚持以文化人,文化传承活动更加火爆。大力传承弘扬汉文化,“汉风年·老家过”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兴汉胜景汉风秋月国庆盛典等活动频频出圈,天汉长街、市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汉文化成为追捧“顶流”,17期“汉风古韵”汉文化系列讲座浸润人心,汉中藤编、汉调桄桄、羌绣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深受师生欢迎,中小学临创石门十三品书法展等文化研学活动走深走实,汉中历史文化正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近期,我们将开展“汉中故事我来讲”比赛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六是坚持讲好故事,汉中文化标识更加闪亮。坚持全球视野、彰显汉中特色,率先在全省建成海外传播矩阵、粉丝量居全省第2位。大力开展“外国人眼中的汉中”活动,邀请法国姑娘戴安娜拍摄了《戴安娜在汉中》系列短视频,海外触达量超6亿人次,助推中国故事“出圈出海”。精心开展“生态汉中·鹮美天下”朱鹮文化交流活动、天坑国际联合科考、“一带一路”汉字发布大会等活动,“石门十三品”“朱鹮”文创展品随兰花奖全球巡展,“汉文化”“张骞故里”“朱鹮家园”“世界天坑”“汉中非遗”等文化标识愈发靓丽,汉中连续3年荣登中国地级市传播热度百强榜。

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在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离不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奋发作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发挥汉中文化优势,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汇聚磅礴力量。

主持人:

接下来,请市文化和旅游局郭绵介绍情况。

郭绵: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我代表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汉中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汉中历史底蕴深厚,生态风光秀美,文化资源富集,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以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为主线,一体推进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展现新画卷。

第一,加强文物保护,遗产活化利用焕发新活力。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汉中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切实加强遗产保护,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举办秦蜀古道培训交流活动3期,完成秦蜀古道(汉中段)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坚持“项目带动”,谋划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文旅设备更新等项目50余个,2个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储备库,实施重点文保项目14个,完成42个重大项目文勘。扎实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了陕南地区“零”的突破,建成全省社区博物馆2家,文博场馆举办各类主题展陈50余次、开展社教活动350余场次,落实文物全科人才公费定向培养名额10名、数量居全省第一。去年8月以来,全市文博单位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第二,加大非遗传承,特色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活化与传播并举”理念,找准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融入生活、服务当代。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文旅部命名,成为我省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承办陕西省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非遗大展,建成省级非遗特色示范县(镇)8个、非遗工坊9家,创建国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3名传承人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加大非遗特色产业发展,对外发布“汉中藤编”区域公用品牌,宁强羌绣文化产业园建成投产,汉中藤编、羌绣等非遗产品走出国门、畅销海外,全市19家省级非遗工坊年产值1.34亿元,汉中非遗联农带农经验得到文旅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肯定。

第三,发展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提升。聚焦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社会功能,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汉调桄桄戏《前夫作媒》入选全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选题,创新举办陕南民歌节暨第三届陕南民歌大赛、5人荣获陕南民歌“十大民歌手”称号,《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四叶草》《茶乡歌声飞》分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文华优秀表演奖,实现群星奖舞蹈类“零”的突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400余场次、濒危剧种演出350余场次,完成42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提升,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64个,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5个,11个县(区)图书馆全部评定为等级馆,4个案例分别获得省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覆盖城乡、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第四,助推文旅融合,生态城市建设彰显新形象。紧扣旅游业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按照“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制定《汉中市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实施方案》,精心规划高端轨道游、低空生态游、房车露营游三大旅游环线,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处、国家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处,建成3A级景区6处,8个露营项目入选全省十佳自驾游目的地,我市被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授予“《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行业标准试点验证城市”。全力打造“温情汉中”服务品牌,创新举办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帆船展示、中国桨板超级联赛(汉中站)等品牌活动60余项,开展对外宣传推介50余场次。2024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荣获“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当前,汉中文化旅游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八个新突破”和“四个打头阵、勇争先”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担当发展使命,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传承,推动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在此,也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大力宣传汉中文化旅游业,助力汉中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陕西日报:

刚才,李超副团长提到,汉中连续3年荣登中国地级市传播热度百强榜,说明我们在加强文化传播,推动“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明显成效,请介绍下具体做法?

李超:感谢您的关注。绿色循环是老天爷赋予汉中的独特禀赋,汉风古韵是老祖宗留给汉中的宝贵财富,“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是汉中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靓丽的名片。近年来,我们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着力提升传播水平,汉中城市形象标识璀璨闪亮。具体有六个方面:

一是以“朱鹮”为标识,搭建民心沟通桥梁。朱鹮是汉中绿水青山的形象代言人。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朱鹮国际论坛、朱鹮文化交流活动,召开朱鹮发现40周年新闻发布会,《朱鹮》科教片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朱鹮飞回来了》入选小学课本,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每年推出朱鹮系列报道,全球慢直播朱鹮繁育过程,通过生动讲述朱鹮飞向世界的壮美故事,美丽中国的“汉中故事”传得越来越广。

二是以“天坑”为标识,彰显极致中国之美。汉中天坑群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我们深入挖掘“天坑”的文化价值,联合拍摄的《极致中国》系列纪录片之《汉中天坑》,以43种语言面向全球170多个国家播出,收视率创下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新高。与美国探索频道合作拍摄的《决胜荒野》全球传播触达量超22亿人次,展示了多姿多彩、瑰丽独特的中国生态。

三是以“秦岭”为标识,展现生态文明魅力。汉中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生物资源库”。我们用心讲好秦岭故事,与央视合作拍摄了纪录片《大秦岭》《律动的秦岭》,对外展示了“秦岭护绿”的生动实践,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依托秦岭腹地、汉水流域百万亩油菜花,打造了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成为展示汉中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去年,和环球网合作开展“外籍主播带你一起探寻秦岭动物王国”直播活动,让全球网友“云观秦岭”“云游汉中”,传播触达量超1亿人次,向外展示了秦岭祖脉的风光美、人文美。

四是以“汉文化”为标识,讲好汉中文脉故事。深耕汉中汉文化沃土,与央视合拍的《汉中栈道》《汉水汉中》系列记录片反响强烈,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汉风秋月”中秋晚会等活动,“回汉人老家·过汉风大年”品牌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石门十三品”多次参加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文物展,以汉字之美、文化之韵打开世界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五是以“张骞故里”为标识,讲好丝路文化故事。聚焦丝路源点城市建设,以“张骞”为纽带深化文化交流,连年举办张骞祭祀大典、张骞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等活动,张骞纪念馆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办“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连续三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铁人三项赛,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六是以“汉中非遗”为标识,讲好文化传承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盛赞“汉中藤编久负盛名”。我们大力推进非遗人文交流,加强与丹麦HAY、兰蔻等世界知名品牌合作,汉中藤编跨界时尚单品远销英、美、日等国。纪录片《中国符号》推出汉调桄桄、陕南民歌等汉中非遗专题,在30多个国家和地方传播。汉中非遗高频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戏曲春晚》《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非遗迷人光彩。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汉中日报: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考察汉中市博物馆历史文物展陈,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请问一年来,市博物馆在发挥博物馆作用和功能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有哪些?

常虹: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十分感谢您对汉中市博物馆发展的关注,借此机会,也请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心和支持汉中文博事业发展。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完善和发挥博物馆作用和功能,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1日至今,共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人工讲解8000余批次,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策划实施高质量文保项目,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完成了汉中市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一期,建成了汉中市可移动文物数据中心,馆藏字画修复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评审通过、木刻板保护修复、文物库房扩容提升立项正在审批中。二是研究挖掘深层次文化内涵,文物活化利用全面拓展。拓展栈道和石门十三品研究利用,《石门十三品鉴赏》一书正在修订,开发了“石头的字传”动漫课件2套及汉中玉、紫砂系列汉文化文创产品;科技赋能文旅发展,建成了沉浸式3D四折幕和青少年研学体验中心,沉浸式AR眼镜漫游汉博项目已建成并进入试运行。三是探索实践全方位传承模式,历史文化魅力全面彰显。建立了专家、专业讲解员、志愿者宣讲团队,确定了“追寻总书记足迹,从汉中之‘汉’看文脉传承”的讲解主题,全面宣讲好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汉中历史文化故事。2023年全省文博讲解大赛分别荣获专业组和志愿者组二等奖;2024年首届“博协杯”全国讲解大赛荣获志愿者组一等奖。四是提升完善多元化展陈体系,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充实。做精展陈内容和体系,优化完善了“天汉古韵—汉中历史文物展”,建成了全景数字博物馆展示系统并上线运行,策划推出了线上展览“宋韵风华——馆藏宋代精品文物展”4期,东华厅“八年斗争、初心不改—陈浅伦在汉台的革命活动”展陈方案通过省文物局评审批复。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阳光报: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请问,汉中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果?

郭 绵: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借此机会,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汉中非遗传承发展的关注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历代相传的宝贵财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汉中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05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人。近年来,汉中非遗保护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非遗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探索出以藤编为代表的“传承人的龙头企业+手艺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电商人的线上小铺+创新人的研发基地”的成功经验,汉中藤编、宁强羌绣、城固架花、镇巴宣纸等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一是抓扶持推动非遗传承。制定《汉中市非遗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争取上级非遗保护资金300余万元,支持汉中藤编、镇巴宣纸等非遗开展技艺培训、提升传习场所,为群众提供就近、居家就业岗位,3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全市19家省级非遗工坊年产值1.34亿元。

二是聚合力赋能非遗创新。建立汉中市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汉中藤编、陕南民歌非遗地方立法进程,出台支持非遗特色产业发展、非遗金融服务利好政策。与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实施非遗工艺提升、文创开发计划,“汉风”棕叶扇、羌绣公交卡等非遗文创新品受到市场青睐,7件藤编作品在国家非遗馆展出,“汉江之源 羌族故里”非遗体验之旅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促传播擦亮非遗名片。承办陕西省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非遗大展,同时,策划举办非遗美食季、非遗文创集市、面皮大赛、生产性非遗产品展50余场次,搭建非遗主客共享、互利互惠平台。汉中非遗多次亮相“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走进中亚、香港等地交流互鉴,汉中藤编、宁强羌绣联袂国际品牌,海内外订单逐年攀升,不仅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更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展现中华风采的窗口。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宽“非遗+”路径,在推进非遗“两创”实践、壮大传承群体、促进非遗融合上持续用力,让更多群众成为非遗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进一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