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榆林市政务服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时间:2024-07-30 17:16:18 来源:陕新发布
7月26日上午,榆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榆林市政务服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榆林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贺晔,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察专员王东,榆林市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谢飞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 冯驿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全市政务服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7场,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贺晔先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察专员王东先生,市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谢飞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贺晔介绍稳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及奖补资金兑现情况。
榆林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 贺晔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工信系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全市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及奖补资金兑现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2023年政策落实和资金兑现情况。
2023年各类省级奖补资金10403万元,惠及企业106户。主要奖补资金有:省级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业稳增长)资金4800万;规上工业企业培育项目资金510万;中央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398万;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含县域高质量发展专项)融资服务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78万;非能工业企业超产超销奖励310万;危化企业搬迁改造项目资金1500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产品项目销售奖励资金130万;大型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资金649万;中小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资金261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奖补资金60万;技术改造升级和先进制造业能力提升项目资金360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奖励资金100万。
2023年各类市级奖补资金共7730万元,惠及企业235户。主要奖补资金有:全市新进、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资金510万;第四批“榆林好产品”奖励资金440万;榆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资金400万;榆林市中小企业第三方示范服务机构奖补资金190万;榆林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奖补资金150万;第一批非能工业企业增产增效奖补资金160万;榆林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奖励资金100万;市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资金5260万元;榆林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奖补资金150万;第五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奖补资金240万。
二、2024年政策落实和资金兑现情况。2024年5月4日我市出台了《榆林市2024年工业稳增长和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若干措施》,计划安排2亿元奖补资金从稳住工业经济增长基本盘、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推动稳增长和扶持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复产,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贯,延续并加强去年稳产促销、技术改造、新进(净增)规上、羊毛绒产业发展、工信贷、高校毕业生选聘等奖补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截至目前,2024年各类省级奖补资金11069万元,惠及企业39户。主要奖补资金有:省级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业稳增长)资金9860万元;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奖励资金1039万;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精特新”项目资金120万;陕西省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50万。
2024年各类市级奖补资金共934万元,惠及企业122户。主要奖补资金有:第五批“榆林好产品”奖励资金390万元;第二批非能工业企业增产增效奖补资金354万;第六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奖励资金160万元;市级重点新产品认定奖励资金30万元。
省市各类奖补政策效果显著,合力作用明显。2024年上半年榆林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保持在7%以上。下一步,我市将以工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科技引领、项目建设、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稳住煤炭、油气、电力、化工基本盘,勇立潮头,为陕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冯驿: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察专员王东介绍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察专员 王东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榆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来通报一下我市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
一、主要举措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围绕审批、执法及政务服务等关键环节,创新举措、主动服务,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含污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优化审批效能,服务绿色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实施重点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制度,制定印发《推进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实施方案》《榆林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快重点项目环评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通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评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即来即受理即公示即审查等绿色服务通道,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环评审批时限。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已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00余个,完成打捆审批项目12个,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压缩为30个工作日,报告表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持续助力重大项目提质增效。
二是着力推进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高效做好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我市已于2021年完成“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区管控方案,共划定197个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四个维度实施严格分类管控。今年以来,我们积极运用“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成果,帮助指导园区、企业对照环境准入要求,优化项目选址、选线工作,提前规避风险。今年以来,已累计对232个建设项目,10个规划矿区以及15个产业园区进行了“三线一单”分析比对,对涉及生态红线21个项目提供优化选址和另行选址建议。
三是建立助企联络员制度。建立重大项目服务台账,每个项目逐一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及具体工作人员,并建立与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各县市区分局的上下联系机制。专人负责从重点项目立项阶段提前主动介入,指导企业在可研阶段同步编制环评,对项目环评定期跟踪调度,准确掌握项目环评编制及审批进展情况;同时为建设单位提供“环评审批服务单”,载明项目环评审批层级、对接联系人、服务措施等,确保政策传达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已服务327个市级重点项目取得环评批复。
四是建立现场指导帮扶机制。根据项目业主需求,不定期组织召开重点项目环评现场帮扶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环评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组织项目环评帮扶座谈会18次,同时对榆横高新区(榆横工业区)及靖边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园开展了规划环评现场专项帮扶活动。
(二)优化监管方式,提升执法质效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范围领域广、涉及对象数量大,且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我们持续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提高执法工作效能。
一是严格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139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按照清单纳入条件定期进行梳理,及时纳入或退出,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实现对守法企业的“无事不扰”。
二是树牢审慎、善意执法办案理念,积极探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宽严相济执法。认真落实《陕西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中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11种不予处罚的情形,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轻微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在及时纠正的基础上免于行政处罚,今年共办理免罚案件6起,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
三是精准执法监管。建成排污单位分级分类监管平台,平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把排污企业分为“红黄绿”三类,确定绿码企业138家,黄码企业194家,红码企业73家。在对绿码企业无事不扰、有事速到,对黄码企业帮扶指导、及时提醒,对红码企业紧盯不放、督促整改,着力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效率。组织执法骨干开展生态环境执法“送法入企”监督帮扶活动,已指导帮扶21家企业排查环境违法风险点、规范治污设施运行,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助力企业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强化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从2018年起,我市已连续7年开展铁腕治污攻坚,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一体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上半年,榆林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2,全省第四;PM2.5平均浓度30微克、全省第一;优良天数145天,同比增加7天。全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比例达93.75%,与去年同期持平。黄河、无定河、佳芦河水质达到优,总体呈Ⅱ类水质,其中黄河碛塄断面达到Ⅰ类水质,18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落实省市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不断提升审批效能,做好服务保障,优化环境监管,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优的服务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榆林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中体现生态环境部门的责任和担当。
冯驿:下面,请市自来水公司谢书记介绍老城区供水有关情况。
榆林市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 谢飞
各位媒体朋友: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榆林市自来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供水工作的各位领导、新闻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榆林老城区供水现状、水质、户表改造及城乡结合部供水等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供水现状情况:榆林市自来水公司主要负责老城区和汽车产业园区供水,目前管理5座水厂,日综合供水能力13.8万立方米,供水范围北到北岳庙村,东到汽车产业园,西到铁路西松林路,南到三岔湾第三污水厂。服务用户3.68万户,约47.5万人,其中有二供小区154个,现由水司运维管理二供泵房2个。截止2024年6月份,平均日供水量9.37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11.51万立方米,现状供水基本平稳。
针对夏季用水高峰,我们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全力保障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同时,针对个别区域存在的供水高峰时段水压不足、水量较小、间断停水等问题,已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进解决:一是实施供水管网完善工程:更换肤施路管网,提高肤施路输配水能力,保障校场路以南及南郊片区供水流量。打通榆林大道东西两侧部分断头供水管网,形成榆林大道双线供水,提高西沙水厂输配水能力。上述项目已委托设计院完成初设代可研。二是已建成东沙大道应急加压站,可以保障汽车产业园区和榆阳小镇供水。三是正在加快建设富康东路和松林路一体化供水加压泵站,预计8月中旬建成投运,可以进一步增强区域供水压力,强化供水调度能力,切实保障好东沙和南郊区域供水。
二、水质方面:为了保障供水质量,我们持续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关规定,每日在供水范围内安排取水点8个,检测项目10项;每月安排取水点20个,检测项目36项,涵盖所有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及管网末梢水;委托国家监测网西安监测站年检97项。在水厂设有厂级化验室,安排专人对每日进厂水、出厂水做9个项目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在市住建局官方网站、榆阳区政府官方网站和榆林市自来水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开,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2%。
三、户表改造方面:目前,水司管理范围内有平房总表户472户,楼房小区总表户1103户,今年以来,我司已完成松林路沿线春苑路社区(松林北路、显庆巷)137户入户支管改造,正在推进榆龙社区(林沙巷)入户支管改造。老城区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及部分户表改造工程,已委托设计院进行项目前期设计。水表费用方面,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水表安装更换不再收取表具费用及安装工费。
四、城乡结合部接入市政供水方面。今年已完成青云镇跳沟则二组专用输水管线铺设及配套水箱、加压泵站建设;南郊城乡结合部改造项目,预计10月开工建设。松林路、寨城庄城乡结合部供水改造也在有序推进。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持“为民供水”的宗旨,不断改进和完善供水服务,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用水环境。
冯驿:情况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1.榆林传媒中心记者:今年榆林市有哪些金融政策举措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贺晔:为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创新开展工信贷相关工作,配套出台全市中小微制造业企业风险补偿实施细则,遴选合作银行,征集公布白名单企业。对白名单企业产生的不良贷款,市财政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合作银行风险补偿,鼓励撬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2.农业科技报记者:什么是环评“打捆”审批?这种审批方式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王东:环评打捆审批,即同一行政区域、同类型建设项目在办理环评手续时,可打捆编制一个环评文件,由环评审批部门出具统一的环评批复。所有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分别对照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进行建设,承担各自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目前,环评“打捆”审批主要针对产业园区(含产业聚集区、工业集中区等)内的同类型小微企业项目以及榆林市域范围内的分散式新能源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包括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等)。对于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可以自愿选择进行环评打捆审批,也可以按照现有要求选择单独审批。多个项目“打捆”编制1个环评文件,在审批过程中,可一次性完成现场踏勘及技术评估,一次性进行行政许可,最大限度的简化环评编制审批过程,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并进一步加快建设项目的投资落地。
3.华商报记者:2022年,榆林城区夏季供水高峰期曾出现水荒情况,今年供水情况如何,自来水公司怎么应对高峰供水?
谢飞:现在我们的供水能力是13.8万立方米/日,预测夏季最高峰需水量13.2万立方米,水量还有富余,可以保证高峰期不出现水荒情况。同时,我司也在其他方面做了积极应对:一是加强与原水供应方榆阳区红石峡供水站和李家梁水库的协调对接,从源头上做好供水保障。二是开工建设三座一体化加压泵站,同时推进打通现存的部分断头供水管网,进一步提高输配水能力和供水调度能力。三是老城区与高新区供水管网已互联互通,遇紧急情况,每日可相互调度2万立方米水量,确保安全稳定供水。
冯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