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关于“聚焦‘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黄陵县专场

时间:2024-08-12 11:35:48 来源:陕新发布

8月8日,延安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委改革办组织召开“聚焦‘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黄陵县专场。邀请黄陵县委副书记刘昌宏先生,县教体局副局长薛永星先生,县卫健局局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新平先生,就黄陵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汤坤才主持。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汤坤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延安改革发展成果,加大改革经验做法的宣传推介力度,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我们联合中共延安市委改革办组织召开关于“聚焦‘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带领中、省、市、县四级媒体共19家24名记者编辑,在黄陵县组成主题采访团开展参观采访活动,并举行黄陵县专场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邀请到黄陵县委副书记刘昌宏、黄陵县卫健局局长刘正阳、黄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新平,黄陵县教体局副局长薛永星,请他们就黄陵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情况介绍,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刘昌宏副书记作情况介绍。

黄陵县委副书记  刘昌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的关键时刻,非常荣幸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黄陵“小切口”改革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黄陵县委、黄陵县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黄陵发展的新闻工作者、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黄陵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而得名,是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陵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民族圣地、乌金之乡、生态之城”的美誉。全县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辖5镇1个街道,105个行政村,总人口13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3.31亿元、增长12.9%,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8亿元、增长26.2%,位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18亿元、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1699元、9064元,增长5.7%、6.6%。

近年来,黄陵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标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紧扣“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和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西延协同发展重要门户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高地的“三区一高地”定位,牢树改革思维、积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建成了轩辕科技创新中心“一中心三平台”,“双随机、一公开”商事制度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四贷两保”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做法在全省推广,“招才引智”“红色代办”创新性工作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包两带”机制荣获全市组织工作创新项目一等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办好家门口的教育”,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改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逐渐变为黄陵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坚持抓创新、激活力,努力把改革改在发展关键处。注重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破难题、解新题,积极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一是科技创新平台集聚成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放大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智慧工业、数字黄陵“一中心三平台”聚能作用,建成国家煤矿智能开采重点实验室、中药材苍术繁育科技示范基地等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平台12个,打造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5个,累计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成长型企业146家。二是投融资能级全面提升。以投行思维和市场化理念,积极盘活政府有效存量资产,整合组建主体信用等级AA+、260亿规模资产的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设立3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和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先后在5G通信、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投资4200万元,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三是数字黄陵建设加速推进。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建成“轩辕云”数据中心,连通城管、应急等各类业务系统98个,数字治理、数字矿山、数字计量等一批数实融合场景落地应用,加快建设“轩辕云”智算中心,加速智能制造、数据处理、直播产业等数字产业集聚,“数字黄陵”入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第二届数据治理年暨博览会城市(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二、坚持优机制、强保障,努力把改革改在问题根子上。始终把问题导向贯穿到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切实通过微创新、微变革,打通制约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是以创新性机制引领乡村振兴。为了破解乡村振兴“谁来抓、怎么干”的问题,创新推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包两带”机制,实行专班化运作、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标准化考核,加强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和调度督导,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汇聚,实现资源集聚、利益联结、协同发展。二是以特色化模式服务重点项目。紧盯高质量项目建设服务不优的问题,推出“党建+项目”红色代办服务模式,选配党员业务骨干组建代办专班,实行“代办员包抓、一对一领办”和专班“日对接、周调度、月考核”,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全县80个重点项目提供前期指导及帮代办服务180余次,办理项目前期手续120项,44个项目手续已全部办结。三是以务实性举措助推招才引智。针对县域发展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深入实施“龙乡英才”计划,健全全视角引才、全链条育才、全方位用才发展体系,出台7方面26条优待政策,制定人才引进、动态考核、管理服务“三张清单”,设立5000万元人才引进政策兑现资金池,灵活运用“刚性+柔性”方式,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89人、智库团队5个,培育教育、果业等本土人才队伍8支2460人,切实以人才“软实力”为发展提供“硬支撑”。

三、坚持解民忧、纾民困,努力把改革改在民生刀刃上。紧抓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让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精力向民生聚焦,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在、办牢靠。一是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面推行“总校+分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7个集团总校带动10所乡村学校,统筹落实人事制度、教育教学、薪酬待遇、保障机制等21项改革措施,每年列支5000万元用于提高一线和基层教师待遇,打破了校际边界,缩小了城乡差距,集团化学校一线教师双向交流158人,学生回流50人。同时,完成28所学校硬件改造提升,新建的4所学校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县域内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了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医疗卫生改革步伐加快。持续深化县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办医,积极整合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行岗位、人员、经费、管理、药物、信息等方面“八统一”,持续推进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提升,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到县城”。扎实推进县中医院改革,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中医专业技术人才8名,设立了许平周中医正骨工作室、雷俊生名老中医工作室等特色诊疗科室,成功举办《黄帝内经》文化传承论坛,大力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三是商事制度改革走深走实。纵深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监管商事制度改革,健全考核评价、抽查回访等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攻坚行动和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投资367.5万元建立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云平台,推行“互联网+食品”“互联网+药品”智能化、可视化监管,做到源头可追溯、全程可监控,全力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坚持多触点、广发力,努力把改革改在群众心坎里。着力从细微处着手,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努力将改革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聚焦基层治理,持续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的治理平台,用好“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的“三位”一体治理工具,划分网格741个,配备网格员951名,今年以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83起,进一步织密扎牢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网络。聚焦安全饮水,稳步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市场化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饮水网络,创新推行“0+X”阶梯式水价和“1+N”分仓供水,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达标率100%,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聚焦稳岗就业,持续打好助企稳岗、精准服务、职业培训“组合拳”,制定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项措施”,大力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积极推行“订单式”技能就业,上半年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77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笔948万元,完成失业保险参保19667人。聚焦社区物业,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智慧平台+全域治理”新模式,组建(国有)红色物业公司、外聘红色管理团队、健全小区红色(党)组织,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物业管理有机融合,推动物业“小支点”撬动小区社会治理“大格局”。聚焦交通出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推行城市公交线路延伸、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等发展模式,开通运营县城至店头镇教育专线,构建起安全、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积极引进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科学制定差异化收费标准,新建改造智慧停车场13个,车位1949个,“停车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民生无小事,改革不停歇。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改革部署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站位谋划改革、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积极打造黄陵“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改革样板,努力让改革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黄陵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讲好黄帝的故事、黄帝陵的故事。

谢谢大家!

汤坤才:

谢谢刘书记的介绍。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所在新闻单位。

请提问。 

三秦都市报记者:

请问黄陵县是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县教体局副局长薛永星:

谢谢你的提问。我县聚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重要时代课题,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战略上办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以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为抓手,统领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破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真正让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流动起来,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引擎、增添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一是推行集团办学资源共享模式。按照“名校引领、优势扩张、以强带弱、区域就近、整合提升”原则,采用“一长多校”“一个总校+N个分校”方式,组建7个教育集团(涉及2个初中,15个小学),实行学区制管理。二是持续优化办学条件。近年来,结合优质均衡创建,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累计投入10.6亿元,新建学校5所,改善提升学校28所,实现信息化教学、智慧安防、清洁水厕、标准浴室、智能供暖“五个全覆盖”,基层学校校容校貌和教学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黄陵县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教研员赴浙江大学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利用周末开展薄弱学科培训,覆盖教师1000余人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近两年引进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41名,计划2024年引进59人。四是大幅提高教师待遇。不断健全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公共预算支出达到了两个40%以上。深化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坚持向乡村一线、教学一线倾斜的导向,县委、县政府在原绩效工资基础上新增教育经费5000万元,其中列支教职工绩效工资3000万元,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第一课堂”,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升课堂教学设计质量;丰富“第二课堂”,鼓励学校组建特色社团,印发相关汇编,编写配发黄陵特色教育读本,让黄陵的孩子从小就了解黄陵民俗文化、人文历史、名人轶事;拓展“第三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六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依据各类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建设学校质量自评系统;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划分督学责任区;聘请第三方团队开展综合督导评估,多维度评价办学绩效,一年视导评估一次。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黄陵县是如何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

县卫健局局长刘正阳: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为了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我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资8个多亿正在新建高标准县级医院2家,对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功能整合,并根据服务人口、服务能力、交通状况对卫生室进行了整合,建立中心卫生室,积极打造县域内15分钟就医圈,方便群众就医。同时,为医共体总院配备了64排CT、1.5T的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了医疗硬件水平,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二是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推进有力,县人民医院与陕西省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的合作关系,交大二附院、西京医院口腔医院长期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省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县中医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县妇幼保健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县第二人民医院。目前,以上医院已派驻18名专家来我县坐诊、开展相关科室建设及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引进朱老二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帮扶隆坊中心卫生院和友谊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6月开始,在县人民医院和田庄中心卫生院及侯庄分院实行了人、财、物信息化等“八统一”试点工作,总院每周派内科、中医理疗科、儿科等大夫定期坐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卫生院派人到总院培训学习,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三是创新卫生人才招聘引进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县政府设立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创新人才招聘引进渠道,高薪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紧缺急需人才16名,柔性引进非遗传承人正骨专家许平周。返聘中级以上职称退休临床医生,解决医疗机构人才短缺问题。加大本科人才的招聘,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全科、儿科、重症医学、呼吸、精神科、传染病、老年医学等领域紧缺人才引进,扩大全县卫生技术人才储备。三年共招录47名本科医学生,同时对黄陵籍在县外工作的有意愿回黄工作的医疗人员,开通了绿色调入通道,无条件调回。四是推进医保医药医疗协同治理机制。在药品供应保障上,建立了统一的药品采购平台,执行常态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畅通中选产品进入医院的渠道,合理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加快推进医保总额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市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请问黄陵县是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助推乡村振兴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新平: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县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深悟透、因地制宜转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组织振兴为抓手,按照全域覆盖、全面推进的思路,创新实施“三个一”机制,有效激发组织队伍、人才的多方活力,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振兴的路子。一是运行一个机制。针对镇村两级力量薄、负担重、资源散等问题,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创新推行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党员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乡村振兴“特派专员”包村,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为主要内容的“两包两带”工作机制。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强弱搭配”原则,将全县105个村划分为24个片区,选取县域内优势明显、资源优越、基础较好的村带动弱村,由村“两委”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大户”带动“小户”,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等制度,实行专班式运行、常态化推进、差异化考核,坚持“周例会、月调度、季讲评、半年总结、年度考核”制度,用好“红黑榜”和第三方考核评估结果,以真督实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通过“两包两带”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累计带动就业创业1078人、土地流转4756亩、产品销售382万元,实施项目365个,投入资金2.01亿元。二是建强一级组织。坚持大抓基层,建强“火车头”,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实施“在外能人回引一批、后备力量培育一批、本土人才挖掘一批、现任干部留任一批”行动,打造坚强过硬的战斗堡垒。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坚队,全面推行“领办代办、便民服务”“党员巷道长”等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挑大梁、当先锋、作表率。全力推动乡贤能人回归,吸引600余名乡贤能人、退役军人、创业青年在“五新”果园建设、畜牧养殖、药材加工、农文旅融合等方面返乡创业。三是建设一支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为乡村提供人才保障”。我县创新“引、育、管、用”全链条人才选用机制,整合利用“专家智库、高层次人才、乡贤能人、驻村队伍、社会力量”。出台7方面26条人才优待政策,引进康振生院士、马锋旺教授等团队,依托45名农业高层次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先后培育“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2480人,积极发挥“特派专员”、部门包村、驻村队伍、镇办包村工作力量,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80家企业与63个村组达成“兴村”项目107个,实现各方资源力量和乡村需求结对共赢。

汤坤才:

因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感谢刘书记和几位发布人的精彩解读,感谢媒体朋友对黄陵县工作的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和在网上网下的广泛传播!同时,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