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关于举行“全面深化‘三个年’活动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甘泉县专场

时间:2024-09-19 11:26:13 来源:陕新发布

2024年9月12日上午9:00,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全面深化‘三个年’活动 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甘泉县专场。邀请甘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治兵、甘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赵延峰、甘泉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局长侯永哲、甘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延平,请他们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汤坤才主持。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汤坤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金秋延安迎丰收,正是瓜果飘香时。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为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全面落实市委“12345”年度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集中展示我市各县(市、区)采取的思路举措和取得的亮点成效,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深化‘三个年’活动,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第一场——甘泉县专场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甘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治兵先生、

甘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赵延峰先生、甘泉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局长侯永哲先生、甘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延平先生,请他们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白县长作情况介绍。

甘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治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甘泉县深化“三个年”活动有关情况。在此,我代表甘泉县委、县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对甘泉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因县城南有神林山麓美水泉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全县辖3镇2乡1个街道,总人口8.6万人,常住人口7.5万人,县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近年来,甘泉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三个年”活动为总抓手,紧紧围绕推进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和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引领、全域旅游带动、融合农业富民、特色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以油气化工、农副食品加工、智慧物流、新能源、文化旅游5条骨干产业链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三个年”活动成效

(一)加快项目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之基。我们出台了高质量项目建设和争项争资考核奖励办法,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链长”责任制、专班负责制和“周解扣、月开工、季讲评”制度,经济发展动能有效提升。在省级重点项目方面:安排省级重点项目2个,分别为甘泉大峡谷旅游观光带建设项目、韵达延安电商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现已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投资完成率106.67%。在市级重点项目方面: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51.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47亿元。现已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投资完成率82%。在县级重点项目方面:安排县级重点建设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52.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0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投资完成率54%。

(二)优化营商环境,蓄积高质量发展之势。我们聚焦深化改革提效能,创新推出“5+3”“六全+”政务服务模式,所有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平均精减70.1%,较法定时限平均压缩78.6%。聚焦助企纾困解难题,建立县级领导包抓民营企业制度,召开政企座谈会22次,研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31件,协调贷款资金1500万元,兑现奖补资金262.5万元。一是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出台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年16条措施,打造“甘为你、泉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建立政务服务全流程帮办代办,以保姆式服务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中通项目47个工作日办结开建手续,韵达项目5个月交付项目用地,跑出了新时代“甘泉速度”。二是助企政策持续优惠。搭建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贴心”沟通平台,出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文件,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减少对企业的检查和干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创新驱动持续加速。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品创新研发专家工作站,在产品研发、设备升级等方面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引导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今年申报62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个;注册国家名优特农产品9个,今年申请1个。

(三)推进作风转变,增添高质量发展之能。我们坚持培训、激励、实践、整治“四点”发力,累计举办科级领导、中青年干部、第一书记等培训班151期、培训5000余人次。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先后在浙江大学、河南举办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2期主体班次培训105人。开展“三亮三比”“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182个,3600余名党员亮职责、亮承诺2370个。选派174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推行“一线淬火”行动,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矛盾调处等“四个一线”实践历练,先后抽调12名年轻干部参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选派8名干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到信访部门和江苏无锡挂职锻炼。持续深化“三问三比”活动和“五型干部”整治,集中整治“慵懒散漫虚粗”作风问题。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认真办好省级15件、市级17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线索109件,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推动工作提效。

二、“三个年”活动的具体举措

坚持把深化“三个年”活动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高质量发展活力潜能的重要抓手,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硬基础、硬保障。

(一)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狠抓重点项目全过程调度管理、全要素服务保障、全周期督导考核,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抓项目开工。深入开展“四抓三比”活动,按照“能开则开、能快则快”的要求,逐一分析调度未开工项目,找准制约项目开工的堵点难点,在项目用地、设计、环评、资金等环节精准发力。抓项目谋划。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及其他中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扎实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抓要素保障。用好重大项目周“解扣”机制,要素保障单位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扎实开展“标准地+承诺制”试点,统筹优化重点项目用地、用工、用能、用水等要素供给,着力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短缺等问题,协同推进项目手续办理,做优做实服务保障工作。

(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包抓“五上”和准“五上”企业制度,扎实开展遍访活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推行集成并联审批和“一窗受理、综合审批”服务模式。印发《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年”若干措施》等5个配套文件,组建工作专班,优化延时预约服务,实施工作日延时、周末窗口轮值等制度,扩大容缺受理范围,创新推行证照“无感延续”和简易审批“即办”服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强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调整优化审批综合窗口设置,增配服务专员,做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累计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0452件。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重构跨部门业务流程,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标准统一、业务协同高效、服务同质提升。

(三)强化干部作风能力“硬保障”。坚持“三突出三强化”,树牢实践实干实效导向,以发展实绩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突出培训提能,强化履职能力。聚焦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等领域,采取“党校培训+专题培训+实践培训”等专业化培训模式,整合优质资源,邀请专家教授专题授课,全面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弥补专业知识短板。突出比先争优,强化实绩实效。以“比先”为路径,以“实绩”为导向,有效发挥创先争优“风向标”作用,引导各部门单位奋勇争先、务实进取,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突出实践锻炼,强化能力提升。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根本路径,突出实践导向和基层导向。制定《关于选派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实践锻炼工作方案》,推行“一线淬火”行动,持续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矛盾调处等“四个一线”实践历练、提升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思路,强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建强园区“主引擎”。按照“一区三园”发展定位和“五集五区”建设思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和综合承载能力,力争2024年创成以农副食品加工为特色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夯实项目“硬支撑”。聚焦油气化工、农副食品加工、智慧物流等5条产业链,持续开展叩门招商、以商招商,力争招引更多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甘志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三)筑牢安全“防火墙”。树牢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化拓展“樊九平式”调解、“六三”工作法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汤坤才:

谢谢白县长的介绍。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所在新闻单位。请提问。

华商报记者:

开展“三个年”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出的工作安排。请谈一谈甘泉县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的具体举措和亮点成效?

甘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治兵:

我们坚持把开展“三个年”活动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高质量发展活力潜能的重要抓手,抓发展、抓服务、抓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硬基础、硬保障。一是推快项目建设。我们坚持一切围着项目干、一切聚焦项目转,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上半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8亿元,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清单化管理、序时化推进、周“解扣”调度,截至目前,1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6亿元,县属项目投资占到固投总量的56%,市属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5.2%,项目投资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动能,按照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求,积极探索涉企服务机制,提升涉企服务质效,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县级领导靠前服务、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牵头部门全力推进、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更新制定涉企优惠措施,引进和培育齐抓,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512户,新增“五上”企业9户。三是强化作风转变。我们牢牢扭住干部作风能力提升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坚持“四点”发力,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通过培训提能、比先争优、实践锻炼,不断强化干部履职能力、实绩实效和业务素质。选派17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提拔使用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干部10名,激发了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实现双提升。

市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甘泉县工业园区作为承接项目、承载产业的主阵地,目前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甘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赵延峰: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五集五区”目标要求,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和全市首批高质量产业星级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全力加快园区建设发展步伐,工业园区已成为助推甘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项目集中,让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强劲有力。“十四五”期间,园区围绕绿色食品、智慧物流、能源装备3个产业板块,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建设,共计招引项目18个,总投资20.31亿元;实施项目27个,总投资27.06亿元,完成投资21.28亿元。2023年底,入驻企业达4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0.19亿元,完成税收7170.1万元,吸纳就业2500余人,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二是产业集聚,让首位产业更快聚链成群。我们秉持“小县大作为、小食品抢占大市场”理念,把农副产品加工作为首位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链式布局、集群发展。目前园区已形成豆制品、蛋制品、肉制品、杂粮制品、果蔬加工、矿泉水、酒系列等7大类75种21家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命名为省级农副食品加工示范园区。2023年园区绿色食品加工板块实现总产值6.64亿元,集群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三是资源集约,让亩均效益更具提升空间。我们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应,严格“亩均效益”考核评价,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出清和低效用地再开发,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能,目前园区综合亩均投资强度230万元、产出强度420万元,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五批“绿色工业园区”。四是功能集合,让园区发展更有承载能力。我们按照“政府重资产、企业轻资产”的理念,建成标准化厂房7.5万平方米,水、电、气、路等配套设施达到“七通一平”。同时,储备集中连片成熟工业用地1255亩,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110kV、35kV变电站各1座,全力打造“拎包式入驻、保姆式服务”的创业创新平台,持续增强园区承载力。五是政策集成,让服务保障更为有力有效。先后制定出台《入园企业管理办法》《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包联责任制度》《入园企业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流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落实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周调度周解难”“五个一服务”等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园区服务企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工作水平。我们用3个月推进辣婆姨、新迎纳豆项目建成投产,中医药饮片、电池原液包装桶项目提前半年完成建设计划,用最短时间解决物流园区供水难题。2023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150余项。同时,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切实让招商项目入园前“放心”、入园后“舒心”,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陕西广电西西新闻记者:

甘泉县坚持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形成了5条骨干产业链,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甘泉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局长侯永哲:

当前,我县初步形成了以油气化工、农副食品加工、新能源智慧物流、文化旅游5条骨干产业链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甘泉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一是做强油气化工产业链。坚持“增油气促转化”战略不动摇,在稳产增产、延链扩能上求突破。上半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9.11%、9.17%,油气增加值占到二产增加值的76%,压舱石的作用十分凸显。同时,加快推进延长石油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项目建设,牢牢支撑工业经济底盘。二是做大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链。深入实施首位产业倍增计划,加大对21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豆制品创新研究专家工作站,对食品加工企业升规纳统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销售规模破亿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上半年,主要产品豆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1%。三是做优智慧物流产业链。加快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延安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韵达全面开工,中通建成投产,关联带动新迎纳豆、自然搭档苹果电商集散销售、科技智能包装等一批食品加工、销售、配套企业落地建设、蓬勃发展,新迎纳豆线上销量稳居拼多多同类商品榜首,产果小县衍变售果大县,“物流+”成为招商聚商的重要引擎。四是做实新能源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加快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华润电力50兆瓦分布式光伏、总投资5.5亿元的柴关山100兆瓦风电项目和总投资11.2亿元的储能电池装配厂、混塔预制构件及配套钢塔筒、全自动电池原液包装桶等5个新能源配套产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总产值21亿元,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五是做活文化旅游产业链。在创成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甘泉大峡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举办甘泉大峡谷上海文旅推介会、首届魅力延安甘泉大峡谷丹霞地貌科考活动,与携程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出门票减免、消费券等多项促销政策。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7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16.8%。

三秦都市报记者:

甘泉县作为传统农业产业县,近年来在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甘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延平: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按照“稳规模、优结构、提质效、抓龙头、促融合”发展思路,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粮食方面: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玉米增密度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7万亩,集中连片千亩“吨粮田”示范点1个,百亩“吨粮田”示范点4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2万亩,实现粮食产量4.7万吨。蔬菜方面:以“户均两棚菜,收入十万元”为目标,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安装自动放风机6000亩、轨道车5800亩,无纺布覆盖6200亩。2023年我县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0%以上,农民增产增收显著。畜牧方面:实施品种大更新,引进饲草加工企业,建成种羊繁殖基地。累计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15个,实现家禽存栏70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2.62亿元。苹果方面:建成千亩以上高标准“五新”山地苹果示范园12个,冷库储藏能力达1.8万吨,2023年实现苹果产量1.3万吨,果业产值突破1亿元。二是实现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一是注重“产加销”一体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依托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先后招引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8 家入驻,抱团取暖、集群发展。特别是随着延安智慧物流产业园的落地,集聚中通、韵达等头部快递物流企业入驻发展,既有效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又吸引了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配套产业落地集群发展,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注重品牌营销,依托各类自媒体、网红直播平台等,先后培育蔬菜销售代办员16名,发展订单农业2万余亩,有效保障了各类农副产品产得出、有加工、能销售、可致富,“原味甘泉”系列产品在省内45家商超、市场、社区和高铁上架销售,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攀升,甘泉县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二是注重“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将农业产业牢牢嵌入旅游业中,依托以甘泉大峡谷景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环线,在张家沟、方家河、王坪等重要节点,打造富有陕北特色的农特产品销售专柜、农旅融合示范园、豆腐小镇特色美食品鉴区等休闲观光新业态十余处。推动农业产业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依托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在道镇象鼻子湾等重要节点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等5处,特别是在毛泽东雪地讲话旧址处布局打造的光伏产业园区,有效实现了群众“一地多收”。用好用活甘泉县“中国天然氧吧”金字招牌,以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为核心,在府村川沿线布局了稻田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9处,2023年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三是坚持“政企农”协同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引领、群众参与的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资产租赁、资源整合、股权投资、服务创收等方式,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448个经营主体每年可带动62 个行政村享受不低于18万元的分红。2023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60万元,同比增长31.6%,农业生产总值突破10 亿元大关。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做强做大产品加工,在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吃上旅游饭,发起旅游财,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西部网记者:

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对各县提出了更高要求,请谈一下甘泉县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甘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治兵:

我们将围绕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扩投资,提动能。精心谋划项目,加大重点项目特别是优质产业项目谋划储备力度,谋深储厚重点项目库,做实项目前期,全力争项争资,围绕市级11条重点产业链和县级5条产业链布局,建立项目总库和行业部门分库联通机制,实现项目库动态调整、接替有序。目前谋划储备项目161个,总投资120.98亿元,分别是新开工项目数和总投资的3.2倍、4.13倍。精准招引项目,用好投行、链式、闭环思维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高的好项目、大项目。精实推进项目,抢抓项目施工有限时间,加快推进精酿苹果酒及果汁啤酒酒庄、甘志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全力抓进度、扩投资。二是紧盯产业发展,延链条,聚集群。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上,狠抓“链长”和“链主企业”两个关键,积极推动油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新能源、文化旅游等5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三是紧盯安全稳定,防风险,守底线。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大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力度,常态化开展油气生产企业、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消防、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妥善化解政府性债务,不断深化“樊九平式”调解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总之,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奋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的时代使命作出甘泉贡献。

汤坤才:

因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感谢白县长和几位发布人的精彩解读,感谢媒体朋友在全媒体时代对甘泉县工作的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和网上网下的广泛推介传播!同时,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