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时间:2024-11-08 15:14:53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8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平,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单耀峰,陕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郭军,陕西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处长任慧丽出席,介绍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一级调研员华广洪主持。
华广洪: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邀请到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平先生,请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单耀峰先生、社会救助处处长郭军先生、儿童福利处处长任慧丽女士。
下面,首先请李平先生作介绍。
李平:今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以赴兜底线、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推动全省民政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固底板、守底线,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是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政治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围绕兜牢底,投入114.8亿元,保障低保、特困、孤儿等14类困难群体645.92万人,为全省853万老年人和791万未成年人提供关爱服务,有效稳固全省高质量发展“底盘”。围绕兜准底,推广延安市宜川县“融救助”、西安市碑林区“融救联助”等模式,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与教育、医疗、住房、灾害等专项救助衔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4.34万人次,实施医疗救助371.75万人次、临时救助170.1万人次,对38.83万低收入家庭实施公租房保障,救助因灾生活困难群众2.5万人。围绕兜好底,选定30个县(区)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按照“监测线就高、核算标准就宽”原则,构建监测、标准、工作、政策、责任、评估“六个体系”,将180万在册对象和479万潜在困难人群纳入监测,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多供给、优服务,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健全老龄工作体制。坚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成立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举办“敬老月”嘉年华暨老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发放高龄补贴18.18亿元,378.2万高龄老人受益。二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出台《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陕西省城市居家和社区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办法》等制度,发布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6项,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县(区)11个、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6万个、养老床位33.5万张、城市老年助餐点4929个,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4.7万户。三是加强养老产业发展。编制《陕西省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养老产业统计制度,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建设,发布精品康养线路10余条,与11个省份建立旅居康养合作关系,开展了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千亿行动”。举办第二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吸引19个省份3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
三、聚焦做优社会事务管理,谋共建、促善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一是加强党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领导。稳慎推进行政区划设置,与接壤的8个省份建立边界基层社会治理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创建+赋能”活动,助力边界平安、和谐发展。实施“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传地名信息30758条,命名乡村道路街巷1494个,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554个,安装门楼牌4243个,认定地名文化遗产646个。支持建设城市社区服务站2966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7538个,1316个乡镇实现社工站全覆盖。二是坚持推进婚俗改革。指导全省各地共修订村规民约500多条,1个国家级、11个省级、29个市级、33个县级实验区的村(居)都建立喜事报备制度,宴席统一标准,80%的县(区)建成婚姻家庭辅导室,加强婚恋观教育,促进婚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不断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建成殡仪馆74个、城市公益性公墓48个、农村公益性公墓1753个。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周边殡葬用品销售乱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广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
四、聚焦深化社会组织改革,促创新、惠民生,优化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全省登记社会组织3.1万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5.1万家。培育科技类等社会组织4459家,搭建服务平台670个,认定新技术、新产品732个,促成招商项目470个。二是推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合力团”结对帮扶、“万社助万家”等专项行动,近2万家服务类社会组织在养老、托育等领域提供多元化服务。实施“千万工程”,引导1.2万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投入资金7.83亿元,380万群众受益。三是坚持做大慈善“蛋糕”。加快发展公益慈善,培育慈善组织423家,慈善信托备案项目102单、资金1.16亿元,发布慈善标准11个,创建慈善示范社区(村)170个,募集慈善款物15.5亿元,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扶贫济困、防汛救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聚焦自身能力建设,抓基础、强素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民政项目建设。推动民政项目用地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投资205亿元建成“一老一小”“一残一困”和精神康复、流浪流动救助等领域保基本、补空白设施项目1300多个。二是挖掘福彩销售潜力。新增福彩销售站点1005个、公益驿站300个,前9个月销售福利彩票63亿元,同比增长13.28%,筹集公益金12.88亿元。三是强化民政人才队伍建设。举办2024年陕西省养老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招聘应届毕业生近2000人。出台《关于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护理员职业等级认定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级评定,培训养老护理员17.6万人次。我省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个人奖项7人,组织奖项1个,1名同志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四个体系”,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华广洪:谢谢李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国际在线:养老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保障工作,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多个方面。请问,目前我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李平: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陕西省民政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目前基本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完善顶层设计。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环节,密集出台涵盖规划建设、运营服务、人才培养、综合监管等配套性政策文件30多个,制定标准21项。去年1月,全省第一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出台《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陕西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陕西省基本养老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条例、一规划、一方案、多标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服务供给。项目建设方面,出台《陕西省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意见》,将3万亩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累计下达3亿余元资助400家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累计下达9800万元,完成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津补贴发放方面,对具有陕西省户籍且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已发放高龄补贴18.18亿元。自2024年1月开始,为低保家庭中的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每月提供不少于200元的照护服务,全省已下达3936万元专项补贴。
三是做优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出台《陕西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陕西省首场养老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连续6年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全省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培训,积极打造教、培、学、练、研一体化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拓展养老护理教育资源。目前,我省共有18所专业院校承担养老护理员培育。
四是事业产业并行,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发展“养老+”新业态,充分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活力,成立陕西省健康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全省布局建设了一批银发经济产业园,评选31家旅居养老示范基地。去年和今年连续举办两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金额近百亿元。
陕西日报:行业协会商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请问,省民政厅如何动员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单耀峰: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省社会组织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迅速,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与市场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以及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我们积极动员引导全省各级行业协会商会深入开展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及时安排部署,明确发展任务。省民政厅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全省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全省性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县行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文化建设、服务生态保障、服务对外开放”六项任务,动员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工作合力。横向上,加强工作调度,将省本级580余家行业协会商会归类为工商服务、工业制造等13个组别,坚持每季度召开调度会,指导专项行动深入有序开展。纵向上,强化工作督导,将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省政府基本民生保障督导范围,组织民政、教育、人社等7部门对全省11个市(区)开展全覆盖式督导,确保专项行动落地落实。三是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全省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认定鉴定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400余项,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牵头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600余项,推动建立行业领域产业集群约700个。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携最新科技创新应用成果连续两届亮相世界半导体大会暨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备受业界客商关注。陕西省秦商总会赴中亚4个国家和国内有关省市考察交流,为陕西招引企业56户,落地项目合同额约165亿元。四是强化规范管理,有力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自身高质量发展。组织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建与业务工作“六同步、两纳入”,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750个、党员5444名。会同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经营困难会员企业会费近2亿元。安排省级资金2388万元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服务,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深化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广大行业协会商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互促共赢。
谢谢。
陕西国际传播中心: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请问民政部门在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任慧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困境儿童工作的关心支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也在不断发展,服务内容逐步从“保基本”向“促发展”转变。目前我们着眼困境儿童心理实际需求,近年来,我们通过提高保障标准、建强服务阵地、加强部门协同、动员社会参与等方式,逐步加大对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提供专业心理关爱。在法规政策出台方面,积极推进《陕西省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于2024年6月1日颁布施行,为我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法律支撑。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工作法规政策体系。在服务阵地建设方面,我们提升各级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水平,全省目前已经建设市县级未保中心99个,乡镇(街道)未保站1181个,儿童福利机构12个,我们支持鼓励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保机构设置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沙盘室、情绪疏导室等功能区,面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在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具体负责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开展。针对一线工作人员常态化组织儿童心理健康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走访排查、情感陪伴、转接帮扶等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广泛凝聚各方资源,形成关爱工作合力。一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今年我们联合教育、财政、卫生健康、团委、妇联等多个部门印发了《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身心工程”项目试点实施方案》《陕西省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监测、开展针对性关爱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强资源统筹,打造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二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动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机制,发挥自身业务领域优势,采取针对性关爱措施。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通过与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签订协议,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监测发现、介入治疗全流程顺畅衔接。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今年安排专项资金,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导专业机构、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谢谢。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请问民政部门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将如何持续推动落实?谢谢。
郭军: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民政部和省委一号文件相关部署要求,在30个县区部署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完善政策制度。省民政厅会同省级15个部门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帮扶办法》,统一规范低收入人口认定的条件、程序等要求。指导试点县区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推动从人员力量、对象认定、动态监测、救助帮扶等方面衔接并轨。二是优化平台支撑。省级统一建成集“动态监测、经办服务、信息核对和社会资源链接”四位一体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教育、财政、医保、住建等13家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救助帮扶视野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6类低收入人口扩展到退保对象、脱贫人口以及住房、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对象共21类。三是强化监测预警。制定印发《陕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第二版),设立72项预警指标,动态监测低收入家庭人口、健康、收入、支出等状况。今年以来,共比对20批次4272万条数据,下达核查任务11.54万条,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消除风险点5.84万条。全省已脱贫人口中纳入兜底保障92.75万人,占比20.93%。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纳入兜底保障15.04万人,占比61.01%,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筑的更加密实牢靠。
防止返贫致贫是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线目标。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都是民政部门履行兜底民生保障职责的首要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衔接并轨为抓手,加快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以健全完善、迭代升级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根本、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救助帮扶政策为重点,指导各地进一步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成果转化,适时扩大试点覆盖面。
二是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帮扶办法》,简化优化审核确认程序,实现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一次审核、分类认定”,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低收入人口认定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三是深入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拓展平台功能应用,加快实现低收入人口“一门入库、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分类实施救助帮扶和救助帮扶结果及时反馈,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链”。
谢谢大家。
华广洪:感谢李平副厅长和三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