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2024年全年陕西省进出口情况介绍

时间:2025-01-21 14:39:00 来源:陕新发布

1月21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海关副关长李晋生,西安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崔颖,西安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陈威出席,介绍2024年全年陕西省进出口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一级调研员华广洪主持。

  华广洪: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西安海关副关长李晋生先生,请他介绍2024年全年陕西省进出口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西安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崔颖女士、综合业务处处长陈威先生。

下面,首先请李晋生先生作介绍。

pic

李晋生: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陕西省2024年外贸数据形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为西部地区擘画开放发展新蓝图。

2024年以来,我省进出口保持了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良好势头,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目标顺利实现,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全省进出口4540.7亿元,总值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9位。外贸增速12.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7.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名第7位。其中,出口3063.5亿元,增长16.5%;进口1477.2亿元,增长4.7%。具体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亮点”纷呈。

一是全省进出口开局有力、增长平稳,国际集散分拨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建设不断推进,我省已逐渐由国际物流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我国向西、向北、向南开放的枢纽之一,国际市场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见效,外贸呈现稳步发展态势,2024年全省各季度进出口值分别增长9.9%、15.6%、17.3%、7.4%。

2024年全省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分别增长21.1%、31.1%,一般贸易微降1.2%。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总值比重达到47.7%。

二是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扩大开放的生力军,龙头企业实力大幅提升。

我省开放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健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贸活力持续提升。全省在海关备案的进出口企业超过2万家。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735.7亿元,占比38.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458.6亿元,增长26.7%,占比54.1%。国有企业进出口330.5亿元,增长4.9%,占比7.3%。

头部企业影响力逐步提升,2024年进出口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进出口值合计占全省比重超过6成,主要涉及半导体、汽车、光伏、能源矿产等产业领域。

三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态势良好。

我省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2024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2639.8亿元,增长20.2%,占比58.1%。对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进出口836.4亿元,增长22.9%,占比18.4%。对东盟进出口729.9亿元,增长8.9%,占比16.1%。持续拓展陆运、空运网络,提升通道辐射能力,陆路运输进出口687亿元、航空运输进出口2409.4亿元,分别增长37.6%、17.5%。

四是优势产业进出口地位持续巩固,新兴产业加快“弯道超车”。

我省发挥区位、人口、科技、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渐形成后发优势。集成电路产业链日益成熟,从上游原材料与设备,到中游设计、制造与封测,再到下游应用,基本实现全链条覆盖。近日世界集成电路协会发布了全球集成电路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白皮书”,我国大陆共26个城市入选百强,其中西安位列全球第38位。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生产和消费区域,集成电路进口增速、出口增速均高于全国整体。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强势复苏,2024年我省集成电路进口701.6亿元,增长22.6%,占全省进口总值近5成;出口1134.9亿元,增长22.3%,占全省出口总值近4成。

同时,我省着力提升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支持能源性、资源性商品进口。2024年进口大宗商品235亿元。其中,进口铁矿砂1242万吨、原油43.4万吨,分别增长24.8%、9.9%。

此外,我省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73.4亿元,增长11.7%。汽车出口409.5亿元,增长87.7%,出口值跃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24年,我省外贸取得这样亮眼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机关的指导帮助,离不开全省外贸系统的同心协力和外贸企业的积极进取,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特别是9月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海关总署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新16条措施”、支持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15条举措”、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重点措施,聚焦解决外贸企业、地方政府反映集中的诉求,在便利通关、支持开放、服务产业、降低成本等方面释放更多政策“利好”。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西安海关将全面贯彻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加快建设智慧海关,实施“智关强国”行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全面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全面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海关贡献。

华广洪:感谢李关长的发布。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香港商报:据了解,2024年是铁路运输的“丰收年”,由于海运费用不断上涨,国际铁路货运特别是中欧班列正在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请问我省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亮点和成效?

pic

李晋生:谢谢您的提问。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举措。

自2013年首趟开行以来,陕西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1年,开行量由最初的几列、几十列、几百列,到2018年增长到1000列,其后基本上以每年新增1000列的速度快速发展,2024年开行4985自然列,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行量突破25000列,约占全国四分之一。11年来,陕西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累计开通国际干线18条、“+西欧”集结线路26条,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

除了“量”的持续增长外,2024年陕西中欧班列的一大亮点,就是全程时刻表班列的加密开行,开行量由之前的“两去一回”增加到目前的“四去三回”,成为全国开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时刻表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相比普通货物班列,实现了客车化的准点运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沿线各国运行期间,都固定了车次、线路、班期及运行时间。更精准的时间,也意味着对海关、铁路、地方政府之间的高效监管、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倒逼着我们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改进作业流程,运用先进智能化手段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打造全国最优的中欧班列监管模式。

2024年,我省上线中欧班列综合数字服务平台,在全国首个实现海关、铁路监管数据联通,班列综合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集结分拨时间压缩近50%,获评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典型经验做法”。同时,西安海关在全国首创“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获评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试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积极推广“中欧班列回程运输货物境内段铁路运费扣减”政策,2024年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近亿元,扣减运费上千万元。我省货值占比从2023年的不到3成提升至超过4成,“经济通道”逐步发展为“通道经济”,集结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我省建设港贸产融合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的示范品牌和生动实践。

下一步,西安海关将持续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持续推动制度创新、服务升级和通关提速,持续推动奔驰不息的“钢铁驼队”跨里海、向世界,让不靠海、不沿边的三秦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续写新时代丝绸之路的辉煌篇章。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请问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在推动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走向国际市场方面有什么成效?

pic

崔颖:谢谢您的提问。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我省的洛川苹果、富平柿饼、商洛小木耳等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近年来更通过打造品牌、优化生产、发展出口,成功走上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我们先来讲一讲,洛川苹果从田间地头走上国际餐桌的故事。

洛川是苹果优生区,气候条件、土壤环境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苹果在洛川“扎根”,始于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自1940年引进苗木以来,洛川苹果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种植、采后处理、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

2024年8月,洛川县苹果产业协会申请的“洛川苹果”商标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获海关总署核准,意味着海关发现涉嫌侵犯“洛川苹果”商标权的进出口货物时,将主动通知企业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可有效避免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时遭受侵权行为,更好地保护“洛川苹果”品牌的合法权益。“洛川苹果”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品牌价值超过880亿元,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两个“95%”意义深远,洛川全县95%的农户从事苹果产业,群众收入95%来自苹果产业。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我省农产品出口65.9亿元,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其中,苹果出口5.7万吨,货值4.1亿元,分别增长33.5%、16.5%。以“洛川苹果”为主的鲜苹果出口至泰国、越南、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柿饼、阳光玫瑰葡萄、熟黄豆粉等农产品2024年均实现首次出口,蚕种首次出口塔吉克斯坦,网纹甜瓜首次出口越南,鲜桃首次出口阿联酋,食用菌棒首次出口韩国和美国。我省梨、苹果、猕猴桃出口值跃居全国前3位。

在大力帮扶特色农产品“香飘海外”的同时,西安海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助力我省畜牧产业培优品种、提升品质。积极帮助企业引进种羊、种鸡,指导企业建成进境种猪、种禽隔离检疫场,并通过审核验收。助力富平打造“国际羊乳高地”,指导企业引进澳大利亚萨能奶山羊,研究推动羊乳制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富平羊乳产业链产值高达300亿元,规模全国第一,富平奶山羊品牌、羊奶粉品牌价值双双进入全国前50名。

据西安海关统计,我省2024年农产品进口82.3亿元,增长14.4%。其中,进口肉类、水产品分别增长4.8倍、2.8倍。此外,进口粮食51.9亿元、进口食用油6亿元,既优化了我省农产品结构、实现贸易互惠,也丰富了我省老百姓的“餐桌”,满足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下一步,西安海关将继续聚焦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在制度、管理、操作规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指导,从源头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全力支持全国唯一的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杨凌综保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加大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力度,为我省农业扩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群众新闻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请问我省自贸试验区对持续推动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什么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

pic

陈威:谢谢您的提问。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2024年我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实施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三个高地”来概括:

首先, 自贸试验区是对外开放的高地。据西安海关统计,陕西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累计贸易值已达2.2万亿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近7成。2024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进出口3173.1亿元,增长20.4%,高于全省进出口增幅8.1个百分点。三个片区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中心片区进出口2728.8亿元,增长20.8%;港务区片区434.9亿元,增长17.6%;杨凌片区9.3亿元,增长25.9%。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作为拉动加工贸易及保税业务的重要载体,表现也同样“亮眼”,2024年我省7个综保区进出口2655.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近6成,“小区带动大省”作用日益彰显。

其次,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高地。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2024年我省出台“提升战略四年行动方案”,推动陕西自贸试验区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近年来,西安海关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其中“铁路运输舱单归并”创新做法被列为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3项创新举措获海关总署备案,10项创新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4项改革举措被评为全省“最佳实践案例”,41项改革试点经验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

第三,自贸试验区是产业聚集的高地。2024年我省自贸试验区的半导体、光伏、汽车、航空制造的进出口值分别为1877.3亿元、207.2亿元、193亿元、23.7亿元,占全省同期相关产业进出口的90.5%、93.8%、47.1%、67.2%。可以看出,这些重点产业都聚集于自贸试验区。为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帮助企业有效衔接国内国际市场,海关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24小时预约通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通关随附单证等,有效提升了半导体、光伏产业原材料及产品进出口通关效率,大大缩短了仓储物流周期,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新实施境内外保税维修、委内加工、工单式核销等措施,帮助航空、汽车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区内聚集、区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不仅对我省经济社会起到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也同样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海淘”“跨境购”品种越来越丰富、收货的时间越来越快,非常方便。在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的空港新城,西安海关推动开发了“国际快件全链条数字化智能监管系统”,单票快件通关效率实现倍增,我省国际快件业务量已跃居内陆第1、全国第2。同时,线上购物还能线下体验。西安海关与北京海关联动监管,将北京王府井集团保税仓储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商品,直接运送到西安临潼奥莱王府井全球购体验店保税展示,我省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实地体验同步上新的北京跨境电商商品,并线上下单购买,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每一项改革创新,都源于企业的需求、老百姓的呼声。海关有信心、有决心持续加大自贸创新和复制推广力度,让我省企业和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改革“红利”,为我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得益于多项政策利好,2024年我国出入境游市场迎来双向复苏,“China Travel”在全球掀起热潮。请问我省在支持旅客出入境游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pic

李晋生:谢谢您的提问。

随着过境免签政策范围扩大,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越来越多境外游客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陕西也成为了境外旅客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为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往来需求,西安海关全力支持西安咸阳机场增开国际航线,2024年新开、恢复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3条,新开、恢复航线数量居全国第8。现有国际客货运航线60条,通达24个国家49个城市。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西安海关监管出入境航班超过1万架次、旅客131.5万人次,分别增长79%、1.3倍。其中,东南亚、东亚地区倍受国内游客青睐,航班量占比接近6成。随着去年西安实现与中亚“五国七城”通航全覆盖,中亚地区航线也有了新突破,出入境人数、航班量分别增长1倍、50.3%。欧洲、大洋洲航线也呈持续恢复态势。

在旅客通关方面,西安海关持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打造“智慧旅检”新场景。2024年,海关与东航合作开发“关航智联数字化平台”,与陕西电子口岸合作开发“公务机线上备案系统”“国际旅客暂存/截留物品自助查询系统”,高效落实“24小时国际转国际免检”等政策,不断提升出入境旅客通关体验。同时,联合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推动设立“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促进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

再有1个月,咱们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就会正式投入运营,到时西安所有的国际航班都将在T5航站楼执飞。西安海关提前谋划,将“智慧旅检”嵌入到T5航站楼规划建设中,建立覆盖全域的信息化网络,打造“一网双核三环六支撑”的“12360”监管模式。旅客通关体验将比现在又有一个“质”的飞跃,到时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出入境就像在国内坐飞机一样方便,感觉不到海关的存在,实际上我们实现了实时、精准、有效监管。

最后,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西安市内免税店的最新进展。可能有的朋友已经注意到,去年8月财政部、海关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文,批准在8个城市新设立市内免税店,西安成为西北唯一获批市内免税店的城市。近期,西安市内免税店的选址已经确定,就在碑林区南大街的中大国际,建成并经海关验收合格后,将极大方便出境的市民朋友,以及来陕的外国游客享受免税购物。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包括口岸进出境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离岛免税店、离境退税店等在内的多种免税退税经营模式。这些业态各有侧重,市内免税店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位置更便利,旅客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挑选;二是商品种类更丰富,除了服装鞋帽、电子产品、首饰化妆品等便于携带的消费品,还首次将具有自主品牌、有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纳入经营范围;三是不设购物限额,将大幅拉动消费。

近年来,西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入境游目的地城市,与其他获批市内免税店的城市相比,具有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开设市内免税店,可以有效整合商业、文旅产业链条,促进消费场景的创新,驱动以免税购物为核心的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外国游客在西安“吃好”“逛美”“拎着走”,促进更多陕货“潮品”走出去,不断擦亮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片”。

下一步,西安海关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西安市内免税店建设验收工作,让政策尽快落地,为陕西文旅产业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中国日报: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千万辆的国家。请问陕西省在推动汽车出口、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有什么亮点和成效?

pic

崔颖:谢谢您的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年产过万辆,到年产首次突破百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用了6年。同样只用了6年,又实现了从年产百万辆到千万辆的跨越。我省抓住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积极改换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铸就新优势。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2021年,出口突破2万辆。

2022年,出口突破3万辆。

2023年,出口突破9万辆。

2024年,出口突破24万辆。

这是我省汽车出口的一组数据。短短4年间,我省汽车出口数量增长8.5倍,贸易值增长7.3倍,成为外贸领域最大亮点。

我省新能源汽车出口开始于2017年。2年时间,从出口100辆到200辆。又用了2年时间,从出口200辆到800辆。

接下来,一年一个台阶,从出口800辆到2000辆、从出口2000辆到3万辆、从出口3万辆跃升到15万辆,每一次跨越,都只用了一年时间。

2017年到2024年,仅8年时间,从年出口121辆到15万辆,实现了数量增长1238倍;从年出口0.2亿元到198.7亿元,贸易值增长了863倍。新能源汽车占我省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超过6成,成为带动出口增长“新三样”的重要组成之一,真正实现了“量价齐升”。

2024年以来,加拿大、美国相继宣布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宣布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鉴于形势变化,我省龙头车企积极应对,加快调整出口策略,电动汽车出口呈现出较强韧性。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我省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各季度增速分别为19.2倍、4.2倍、1.9倍、79.9%。同时可以看出,虽然面对困难和压力,但我省2024年对欧盟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仍为15%,比2023年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此外,新兴市场占比明显提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1.4倍,出口至拉丁美洲增长2.4倍、占比5成。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多年形成的跨国巨头垄断格局,我国车企受产业政策扶持等利好推动,在电动汽车领域布局较早,产业与技术积累足,加上国内完备的制造业和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在这一全新赛道上跑出了“中国速度”。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升,如何走好国际化道路,是一个重要课题。应对海外频繁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西安海关将持续跟踪国外政策法规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第一时间”向我省企业通报提示;紧盯新能源领域各类安全事故、通报召回等情况,向企业做好风险预警;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时效,多环节全链条支持我省新能源汽车稳步扩大出口。

华广洪:感谢李晋生副关长和两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