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次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公布 包含739万个数据
时间:2017-09-26 17:11:00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赵昊
西部网讯(记者 赵昊)今天(8月18日)下午,陕西省就全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面向社会做了发布。陕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本次普查历时三年,对象为陕西省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采用分辨率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结合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收集国土、住建、民政、林业、农业、交通等多行业专题数据,获取了由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80万个地理国情要素、739万个地表覆盖图斑构成的高精度、全覆盖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7大成果公布 包含陕西多项地理信息
进一步查清了我省陆地国土各类地形地貌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陕西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其中,低海拔(1000米以下)占34.55%,中海拔(1000米~3500米)占65.45%,高海拔(3500米以上)占比不足0.01%,即1/3在低海拔区域,2/3在中海拔区域。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面积分别占我省国土面积的9.76%、11.69%、28.71%和49.84%。
进一步查清了水田、旱地、果园、茶园、桑园、苗圃、花圃以及其他经济苗木8类种植土地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总面积为43393.832平方千米,其中旱地31304.825平方千米,占全省种植土地面积的72.14%。
进一步查清了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合林、竹林、疏林、绿化林地、人工幼林、稀疏灌丛、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10类林草覆盖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总面积为150861.245平方千米,其中乔木林面积最大,为82154.219平方千米,占林草覆盖面积的54.46%。
进一步查清了我省水域覆盖的构成及空间分布。全省河流总长度145775.18千米,最长的河流是北洛河;水渠总长度为15353.56千米,渭南市水渠长度最长;湖泊总面积为68.923平方千米,榆林市湖泊面积最大,为62.914平方千米;水库总面积403.992平方千米,坑塘总面积169.190平方千米,多数分布在低海拔区域。
进一步查清了我省荒漠与裸露地的类别、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总面积为1009.581平方千米,榆林市最多,为330.412平方千米。
进一步查清了我省铁路与道路的路面面积、长度、构成及空间分布。我省铁路路网总长4649.97千米,其中,高速铁路总长444.82千米;公路路网总长60247.26千米,其中,国道总长8550.34千米,县道总长17218.57千米;城市道路总长7284.77千米,西安市城市道路长度最长,为2737.89千米;乡村道路总长167506.38千米,其中,机耕路总长60728.92千米,农村硬化道路总长93041.74千米。
进一步查清了我省房屋建筑(区)占地总面积4523.174平方千米,层高在1~3层或楼高在10米以下的房屋面积占91.91%。
多方向变化监测 为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据了解,本次普查全省陆地国土实现无缝隙全覆盖,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普查最小图斑对应面积为200平方米,即使篮球场大小的一块绿地,都能统计出来,并在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在普查过程中,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选择不同的专题和方向开展了多项地理国情监测试点。目前,普查成果已经在地级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西咸新区建设变化监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动态监测、富平县“多规合一”信息系统建设、榆林市空间规划底图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变化监测、红碱淖水域面积变化监测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陕西省资源环境的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推动我省重大发展战略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2017年新修订的《测绘法》赋予我们的新职责和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积极做好普查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应用,扎实开展我省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