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全面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24 17:15:32 来源:陕新发布

7月24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宇涛,陕西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杨军严出席,围绕“全面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一级调研员华广洪主持。

华广洪: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宇涛先生,请他围绕“全面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杨军严先生。
下面,首先请宇涛先生作介绍。

宇涛: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长期以来对陕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关心和鼎力支持。下面,我就全面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大家交流,并同军严处长一道回答大家的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部署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亲自擘画国家水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以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着力提升网络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支撑保障。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陕西水网建设,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陕西省水网建设规划》,对全省水网建设作出总体部署。
“十四五”以来,陕西省水利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要求,立足全省水资源禀赋条件、地理水系基本特征,聚焦南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等短板弱项,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秉持“南调汉水、东西引黄、纵横成网”的大构架,谋划构建“两域贯通、三区互联、多库联调、五纵十横”的陕西水网总体格局,推进建设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强保障、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推进实施陕西涉及的“172”项目、“150”项目、“102”项目共计11项国家级重大水利工程,陕西水网主骨架正在加快形成,我们也正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制定陕西黄河、长江流域水网细化方案,打通水网“最后一公里”,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十四五”以来,全省水利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攀升、屡创新高。截至2025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928.50亿元。开工建设了引汉济渭二期、东庄水利枢纽、延安王瑶水库扩容工程、蒋家窑则水库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引汉济渭三期、东庄水利枢纽供水工程、汉中焦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国家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东庄水利枢纽大坝浇筑提速,最高坝段已浇筑到设计最大坝高230米,水垫塘、二道坝主体工程现已全面完工,预计2025年11月下闸蓄水,东庄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18.80亿元,占批复总投资的72.61%。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全面建成投产,2022年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2023年7月实现向西安先期供水,已累计向西安供水超2.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关中地区用水紧张局面,特别是今年陕西春夏连旱期间调水1.2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西安城区的供水安全。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池沟配水枢纽已实现与黑河供水渠道连通,南北干线提速建设,预计2025年底北干线将全线通水。“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宝鸡峡灌区完成改造灌溉渠道92.64公里,改造建筑物184座。交口抽渭灌区完成改造灌溉渠道13.98公里,排水沟33.37公里,改造渠(沟)系建筑物51座,泵站9座。泾惠渠灌区完成改造灌溉渠道60.53公里,改造渠(沟)系建筑物121座,泵站1处。东雷抽黄灌区完成改造灌溉渠道25.25公里,改造渠(沟)系建筑物123座,泵站8座。延安王瑶水库扩容工程累计完成清淤1008.26万立方米,溢洪道消力池已基本建成。蒋家窑则水库工程放水泄洪洞即将完成,征地移民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开工建设1450座拦沙工程,已完工1387座。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2024年7月9日召开建设动员大会,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目前初步设计已通过水利部初审,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正在组织开展投资评审工作。
二、省级重点水利项目同步开展
2023年,我省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08.78亿元,涉及303个项目,目前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黄石沟水库大坝封顶,13条隧洞全线贯通,四级泵站主体完工。普化水库完成导流洞开挖衬砌,左右坝肩边坡土方开挖至893米高程。斗门水库北池库区已建成蓄水,南池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石头河水库灌区东干渠霸王河渡槽替代工程已于2024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今年9月完工投入运行。
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
正在加快推进引汉济渭三期、东庄水利枢纽供水、汉中焦岩水利枢纽、通关河水库工程、延河系统治理和石川河综合治理工程等13个(类)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加快推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水资源配置、焦岩水库灌溉供水、徐家坪水库、玉带河水库等重点工程前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早日立项开工。
水网建成后,全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显著提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将覆盖100%的设区城市、86%的县级城市和69%的灌溉面积。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工业园区防洪标准将全面达标。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三大屏障”稳固筑牢,减沙、增绿、降碳效果将持续增强。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高标准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提升我省水安全保障水平,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就介绍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华广洪:感谢宇厅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陕西日报:陕西水网建设成效显著,请问我省在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军严:感谢记者的提问。水利重点工程是陕西水网建设的重中之重,我想从五个方面回答您的问题。
一是高位推动,全力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网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成立省级领导帮联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多次亲赴现场指导工作,组织召开省级协调会,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省水利厅充分利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制定水利前期工作审批流程及工作指南,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全局性的协调推进机制。
二是系统布局,持续储备。我们印发了《陕西省水网建设规划》,以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陕西水网为目标。制定项目申报指南,建立“四个一批”项目库,纳入项目2031个,总投资3662亿元。编制我省水利建设涉及的8个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向国家层面梳理上报12个重点领域高质量储备项目463个,总投资超2810亿元。
三是两手发力,保障资金。抢抓国家“两重”项目重大政策机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省级中省水利发展资金支持水利建设。积极推动央企、民企进陕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水利投资。促成省政府与南水北调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广“公益性建设+”三种投融资模式,连续4年召开“政金企”融资对接地市行活动,获得金融机构授信超2000亿元。落实政策性资金1060亿元,成功撬动社会资本和市场化融资506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四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研究制定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专家库管理办法、项目技术评审管理办法、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标准化手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标准化手册等7部规范性文件,形成规范高效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并完成2017版陕西省水利工程定额修编工作,持续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健全各项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五是加强协调,同向发力。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积极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文物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协调沟通机制,在项目审批、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等要素保障方面协同发力,打通部门间的壁垒,为水利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欢迎大家关注报道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情况。
央广网: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结束之后,陕西水利部门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宇涛: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陕西省水利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及国家重大政策、国家重大项目,按照水利厅“14886”工作思路,力争完成水利投资任务突破480亿元。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我们将按照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几个方面聚焦问题和需求,结合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全局与局部、存量与增量、节水与调水、工程与生态、当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全面落实“流域+区域”系统治理要求,科学、全面、精心谋划“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这项工作省水利厅正在实施,国家水利部这两天正在审批我们的“十五五”规划。推进流域与区域相结合、规划与计划深度衔接,抢抓“两重”项目政策机遇,谋划一批管当前、利长远、能落地、拉动强的重点水利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大盘子。制定2026—2028年三年滚动实施计划,建立动态化、标准化“两图一库”,为“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筑牢项目根基。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利用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工作专班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和要素保障,积极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等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衔接要素到位,打通项目建设堵点难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细化节点目标,加强调度会商,继续加快推进引汉济渭二期、东庄水利枢纽供水工程、王瑶水库扩容工程、蒋家窑则水库工程等在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
国际在线:目前,“两重”项目建设是当前的热点和重点,请介绍一下我省水利领域“两重”项目的情况。
杨军严:感谢提问。“两重”项目指的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涉及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已经印发水利领域“两重”项目实施方案,水利领域支持范围为新建大中型灌区、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新建大中型水库等类型的项目,每个类型都有国家标准。
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我省有23个列入其中。目前,引汉济渭二期、东庄水利枢纽、王瑶水库扩容等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建设中;东雷抽黄灌区等9个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水利厅已经进行了技术审查;焦岩水库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待批;其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欢迎记者朋友关注陕西的“两重”项目建设。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水资源南丰北缺,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请详细介绍一下“陕西水网”的总体布局和建设任务。
宇涛:谢谢您的提问。陕西地域特色南北高、中间低,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多年来,陕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全省水资源禀赋条件、地理水系基本特征,聚焦南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等短板弱项,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水网工程,秉持“南调汉水、东西引黄、纵横成网”的构架,构建以黄河、北洛河、泾河、嘉陵江、无定河、延河、渭河、汉江等8条天然水系主脉为基础,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总干线、榆林横线、延安横线、北塬横线、渭北横线、岭北横线、岭南横线等7条人工输配水通道为主骨架,在全省形成了“五纵十横”陕西水网,实施供水安全保障、洪涝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修复、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
省级水网规划人工引调水工程4100公里,其中水网大动脉工程1600公里,骨干输配水通道2500公里,枢纽结点水库77座,总投资6006亿元,最终形成“两域贯通、三区互联、多库联调、五纵十横”的水网总体格局,效果将持续增强。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持续高标准推进陕西水网工程建设,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华广洪:谢谢两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