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汉中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
时间:2018-05-08 16:14:00 来源:陕新发布
2018年5月4日上午10时,汉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勉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史邦俭,宁强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鲁志文,略阳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正忠就“5.12”汶川地震10年来有关情况进行发布。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孙国强主持。
主持人: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孙国强
主持词全文 :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汉中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勉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史邦俭先生,宁强县新闻发言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鲁志文先生,略阳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正忠先生,为大家介绍“5.12”汶川地震10年来三个县在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问题。
下面,请勉县史县长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人:勉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史邦俭
发布词全文: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勉县“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情况,向各位媒体朋友作简要介绍。
一、灾后重建圆满完成。2008年,受“5.12”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影响,勉县受灾总人口37.3万人,因灾死亡7人,受伤157人,其中重伤66人。房屋倒塌7817间,交通、水利、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行业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4.1亿元。经国务院认定,为陕西省四个重灾县区之一。地震发生后,在中省市各级的关怀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下,勉县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在逆境中奋勇前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到2010年底,全县共筹措各类灾后重建资金28.12亿元,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447个,圆满实现“三年重建两年建成”的目标。
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坚持在困难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旅游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政务公开示范县、生态示范县、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等荣誉。从2008年到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从41.91亿元增长到129.27亿元,增长208.1%;财政总收入从4.14亿元增长到8亿元,增长93.2%;地方财政收入从1.28亿元增长到3.16亿元,同口径增长14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6.7亿元增长到83.91亿元,增长40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9912元、2989元增长到27828元和9707元,增长180.8%和224.8%。
三、经济转型持续推进。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褒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勉县荣获全省循环发展贡献奖,工业总量稳居全市前列。油菜高产创建连续6年全省第一,茶叶、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7万亩和9.1万亩,生猪饲养量达106万头,肉蛋奶总产达7.2万吨。被命名为“中国电影之乡”,成功举办中国电影110周年纪念活动;武侯墓、武侯祠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武侯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诸葛古镇开园,大型实景演艺《出师表》成功演出,九昱汉水温泉项目开工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56亿元增长到40.46亿元,增长283.1%。
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县综合医院、广电大厦、文体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沔水湾综合服务中心、定军大道、定军大桥等道路、桥梁建成,“三纵五横”的城市路网骨架业已形成;组织实施了勉县城建史上“任务最重、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棚户区改造,完成征迁3459户,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十天高速、宝汉高速过境段、黄龙大道建成通车,国道108汉中至水磨湾一级路、勉县至宁强二级路扩建即将完工,全县公路里程2240公里,互联互通的城乡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6.5万人,城镇化率达50.49%,被评为省级县城建设先进县;完成陕南移民搬迁19231户、改造农村危房7736户、建成保障性住房14800套,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43个,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黄家沟被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五、民生保障更加完备。坚持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建成通村公路199条,群众出行不再难;实施农村饮水工程319处,27.05万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恢复重建学校59所,建成标准化学校102所,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建成村卫生室242个,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覆盖,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达78.7%;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低保救助等社保兜底政策全面落实,被命名为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和全国妇幼健康先进县,建成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4个,210名五保老人安享晚年;实施劳动保障和就业项目27个,计划生育、文化、文物保护、新闻出版、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幅提升。
在此,我代表勉县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关心、支持、帮助勉县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媒体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从遭受重创到浴火重生,从重整行装出发到跳起来摘桃子,灾难激发强大的“勉县力量”,推动勉县经济社会发展阔步前行、行稳致远,今天的勉县将在追赶超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奋勇争先,早日实现撤县设市的目标。
孙国强:感谢史县长的介绍,下面请宁强县鲁县长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人:宁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鲁志文
发布词全文: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宁强带来巨大灾难,由于距离震中直线距离较短,且多次强余震发生在宁强境内,地震灾害损失惨重。经统计,全县受灾人口达2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9万人,因灾死亡11人,受伤1078人,学校、医院、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灾县之一。地震灾害发生十年来,宁强县在中省市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天津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攻坚克难,奋勇拼搏,谱写了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化、社会大进步、民生大改善的崭新篇章。
——十年来,我们知感恩、抓机遇,灾后重建成效显著。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要求,编制了宁强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共规划灾后重建项目638个,涵盖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土地复垦整理、精神家园11大类。截止2011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638个重建项目全面建成投运,“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共建成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113个,安置受灾群众4148户17058人,22705户农村群众、826户城镇居民重建新房,43399户震损房屋得到维修加固,汉源街道办北辰新村、燕子砭镇东丽新村、广坪镇金山寺村等一大批灾民集中安置点成为新农村的亮点。重建的66所学校22.3万平方米校舍,于2009年秋季开学全部投用,其中占地198亩、总投资2.39亿元的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于震后14个月便竣工投用。新建村卫生室268个,全县医疗机构建筑面积由2008年的4.2万平方米增加到10.5万平方米,其中占地105亩、总投资1.7亿元的宁强县天津医院已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明星县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同时,总投资7500万元的县体育场、总投资3300万元的县影剧院、总投资7800万元的羌族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一大批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更为灾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我们抓经济、促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千方百计促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3.3亿元,是2007年的4.6倍,年均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是2007年的3.4倍,年均增长13%;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6.48亿元,年均增长28.5%。大力实施工业翻番工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72.78亿元、19.74亿元,是2007年的7.8倍、8.9倍,年均增长22.8%、24.4%。规模工业企业由2007年的26户增加到2017年的44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1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7.6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7.1%,较2007年提高4.9个百分点。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入选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目录,实现产值34.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6%。强力推进农业倍增工程,201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4.35亿元,是2007年的3.3倍;“5+5”农业区域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累计培育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户。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1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4个。旅游三产持续繁荣,青木川古镇、汉水源森林公园分别成功创建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378.2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24.9倍、47.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7年的36:28:36调整为2017年的24:35:41,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十年来,我们重建管、提品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17个,完成投资272.3亿元,西成客专及宁强南站站前广场、巨亭电站、天宝电子、盛发钢管、通村水泥路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388处,解决了21.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新建改造县乡公路562.25公里。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建设了西城新区、东城新区,县城建成区面积由震前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8.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7.3万人。投资30.3亿元,完成了县城南片区棚改、中心商业区改造,建成羌南丽景、玉河阳光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完成投资9.52亿元,建成汉源大道、玉带河大桥、县城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工程等一批基础类项目。县城住宅小区、主次街道、桥梁分别增加到130个、92条、14座,燃气普及率、自来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9%、99.6%、87.9%,人均道路面积由震前的7.27平方米提高到13.5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8%。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等称号。完成18个镇(办)总体规划编制,青木川省级文化名镇、阳平关市级重点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大安镇金牛社区、阳平关镇子龙新区等大型社区建成入住,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持续完善。截至2017年底,全县城镇化率达43.7%,较2007年提高了15.6个百分点。
——十年来,我们惠民生、促和谐,人民福祉大幅增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2017年民生支出19.5亿元,是2007年的8.5倍,年均增长23.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788元、9555元,较2007年净增19611元和7732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实现脱贫11.4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09年的43.4%下降到2017年的18.86%。实施移民搬迁17237户63912人,建成集中安置点118个,其中1000户以上4个。全县养老服务机构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先后建成县中心敬老院和大安、阳平关区域性敬老院,养老床位数达1313张;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7个、农村幸福院68个,县老年医养中心即将投用,县中心敬老院在陕南首家实现集中供暖。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创新组建“宁强县南街小学教育集团”,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在全市率先创建为省级“双高双普”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与18家镇办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疗共同体,新农合参合率99.99%,累计报销医药费8.89亿元;计生网上办证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认证,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平安建设不断深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被评为“2013-2016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并授予全省“平安杯”。
孙国强:感谢鲁县长的介绍,下面请略阳县杨县长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人:略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杨正忠
发布词全文: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略阳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杨正忠,很高兴与大家见面,并为大家介绍略阳“5.12”地震灾后重建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大家都知道,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略阳,灾害空前,全县因灾遇难10人,受伤住院169人,1306户房屋倒塌、7917户房屋成严重危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11亿元。灾害发生后,在中省市的关怀支持和天津人民的鼎力支援下,略阳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如期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恢复重建目标。灾后重建期间,全县规划建设重建项目11类1047个、累计完成投资43.2亿元,群众住房、医院、学校、敬老院、避险场所、地灾治理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为略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灾害过后这十年,我们坚持和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科学重建的理念、思路和机制融入到谋划发展的具体行动之中,紧抓灾后重建、脱贫攻坚重大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略阳为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略阳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入经济提速、城乡大变、民生改善的新时代。十年来,略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发展:
一是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上,坚持园区承载、龙头带动、品牌兴农,稳步壮大中药、乌鸡、干果“三支柱”和食用菌、烤烟、茶叶、蔬菜“四区域”农业产业,累计培育龙头企业22 户,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8个,略阳乌鸡、杜仲、天麻、猪苓、黄精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7.7亿元,较2008年净增10.5亿元。工业发展上,着力调结构、抓技改、促转型,累计实施略钢技改、略电二期技改等重点工业项目37个、完成投资49.15亿元,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0.01亿元,是2008年的近2倍。旅游三产上,坚持创景区、兴电商、促消费,建成41公里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创建了五龙洞AAAA级景区,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建成农村淘宝3.0模式生态县、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83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累计发展电商350余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8年的6.15亿元增至2017年的23.05亿元。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51个、完成投资166.4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个、引资80.7亿元。通过十年的发展,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7.54亿元、是2008年的2.42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5亿元、是2008年的2.88倍;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是2008年的1.41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545元和9485元,较2008年净增17567元和6935元。
二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以打造“宜居、幸福”新县城为目标,进一步拓展空间,十年来累计投资21.6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84个,新建市政道路28条、城市桥梁8座、各类休闲避险广场11个7.5万平方米,建成八渡河水上景观,实施象山、南山、凤凰山及主城区绿化亮化,完善城区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垃圾收集转运、标准化公厕等市政配套工程,实施东关河滨路市场、旧城中心区拆迁改造以及接官亭、菜子坝等片区开发改建,县城建成区由原来的3.15平方公里拓展到6.59平方公里。同时,举全县之力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抢抓灾后重建、移民搬迁等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重灾户住房9748户、集中安置点39个4685户,实施陕南移民搬迁5539户,整村搬迁边远高寒村4个,全县城镇化率46.3 %,较2008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全县83.5%的农民用上自来水,98%的村完成农电改造,镇镇通油路、98%的村通水泥路,特别是十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速了略阳对外开放、区域经济融合,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三是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坚持公共财政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十年来民生领域支出94.3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71.7%。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紧扣“户五条、村七条”脱贫标准,全力推进攻坚行动。2017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2亿元,坚持以产业脱贫核心、长中短项目结合,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产业奖补、技术帮扶并举,带动9300户贫困户增收;加强技能培训、务工奖补、落实公益岗位,累计转移贫困人口就业7855人;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和危房改造,解决了4750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落实教师接力帮扶,扶志扶学扶贫,无一人因贫辍学;实行贫困户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农村合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健康资金四重保障“一站式”结算,贫困户住院费用报销达到80%以上,实现了贫困人口病有所医。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设施建设,完成了一批水电路讯、村卫生室、文化场所等基础设施,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扶贫互助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兜底保障及时有效,社会扶贫持续深化,实现1223户4778人脱贫、3个村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08年的47.2%下降到现在的23.1%。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83所,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实施卫生建设项目189个,建设各类医疗机构21所,全县7所敬老院达到“星级”标准,城乡低保和社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四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年间累计投资3.35亿元,实施地灾治理、土地整治、矿山环境恢复等项目148个,县域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排除,建成了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大力实施“丹治”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08.1平方公里,实施天保工程造林1.9万亩、绿化造林5.02万亩、重点区域绿化260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54%。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度,县域内断面水质均达二类标准。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项措施”,2017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8天。略阳正以天蓝、地绿、水清的秀美风姿拥抱明天!
下一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戮力笃行!
谢谢大家!
孙国强:感谢杨县长的介绍。下面进行答记者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谢谢。
孙国强:如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同我们三位发言人联系进行沟通和采访,三位新闻发言人以及三个县工作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我们已经上传新闻发布群。感谢史县长、鲁县长和杨县长,谢谢各位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市灾后重建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