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延安市“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
时间:2018-07-18 17:06:14 来源:陕新发布
7月18日上午10时,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医改办主任刘雁冰介绍全市深化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工作情况。并与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体改科科长强罡、基妇科科长李旭东、医政科科长王浩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张福川主持。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张福川:
大家好!欢迎参加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2018年,延安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出发点,以破除以药补医为突破口,坚持整体谋划,注重协同发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医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效果良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医改办主任刘雁冰先生介绍全市深化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工作情况,应邀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体改科科长强罡先生、基妇科科长李旭东先生、医政科科长王浩先生。
首先请刘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医改办主任刘雁冰: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市委改革办组织召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首先代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情况作以简要通报。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市的医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出发点,以破除以药补医为突破口,坚持整体谋划,注重协同发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医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效果良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子长模式”和组建紧密型医疗集团“延安样本”得到了中省的肯定,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交流、推广。
一年来,在巩固既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延安的医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全市综合医改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初步构建起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保证公益性质,将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清理化解历史债务,各级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的8496万元债务打包剥离偿还。三是今年通过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为基层补充大专以上医学类毕业生74人,通过农村定单定向为基层培养医学类本科生21名,2018年上报订单定向招聘计划25名。四是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创建成效显著。通过争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资金3.6亿元,撬动了乡镇卫生院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创建规范化乡镇卫生院51所,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五是借助“健康扶贫”工作,全市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并配备了村医和基本设施。
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2008年6月,子长县率先开展了创建“平价医院”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医改创造“子长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10月,我市率先全面推开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全部零加成,协同推进配套综合改革。今年6月14日,市政府又在子长县召开了全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场会,学习推广子长县公立医院改革先进经验,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矿玲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各县区都结合各自实际和工作进展情况,对标改革任务,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建立健全县级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人员工资、人才培养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历史债务打包由财政化解,凸显公益性。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各县区建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进管办分离。三是落实院长经营管理自主权。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等由医院自主决定。四是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院长年薪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同时大幅度提高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使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总支出的占比达到35%左右,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五是加强县级医院精细化管理、全成本核算,推行“433”管理(医院业务收支结余40%用于医院运转、30%用于积累发展、30%用于职工绩效再分配),树立医务人员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六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县区医院基础条件大幅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去年以来争取中省项目21个,项目资金3.2亿元,各县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七是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完成医院等级评审(复审)工作,通过医院等级评审(复审)、重点学科(专科)创建、医疗质量控制等,有效提升县区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对开展重点专科创建活动,对创建验收达标的重点专科市财政以奖代补50-100万元。通过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县域内就诊率逐年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在县域内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与改革前相比,全市县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人次平均增加18%以上,住院次均费用平均下降20%左右。
三、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配合延安第二医疗集团的组建,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延安市市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会)》的通知,明确了由市政府主管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计局局长任副主任,相关成员单位领导为成员的的医管会,同时明确了医管会的工作职责和议事制度,实行医管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是市区医疗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市人民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能力明显提升,于2017年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市中医医院将于今年8月底搬迁新区,定位为凸显中医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市精神病专科医院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10月底可投用。市传染病院交延大附院托管以来运行正常,2016年7月开始对市区传染病实现集中收治,截至目前已累计收治各类住院病人1139人,门诊病人5283。新成立的市妇女儿童医院正在实行转型发展。
三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我市于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行“三保合一、市级统筹”,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以努力扩大群众受益面为重点,逐年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迄今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470元,群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重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筑牢。2017年底市域内全部实现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结算率100%。在总额预付的基础上,对临床路径明确的病种实行单病种付费改革,今年将增加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数量,年内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推行50个和100个病种,全市医疗费用年均增长控制在10%以内。
四是药品采供体系不断完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药品“三统一”零差率销售。严格执行药品省级平台集中采购制度,网采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压缩中间环节,规范流通秩序,有效解决价格虚高的问题。
五是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有升有降、优化结构、分批调整”的原则,市政府在2016年就制定了《延安市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试行)》,已在7家城市公立医院进行了价格调整。今年5月,市物价、卫计、人社三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延安市城市公立医院执行<陕西省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2017版)>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标准的通知》,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六是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延安市作为全省三个试点市,2017年市政府出台了《延安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科学核定医院工资总额和绩效工资总量,将院长年薪列入财政预算。2017年12月市人社、财政、卫计三家联合对市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成了测算和批复工作,从2018年1月1日起试行,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截止6月底,全市13个县区公立医院也全部完成薪酬改革方案报批工作,从2018年7月1日起全市全面实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目前,我市已完成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保障机制、医保支付制度等四项改革,人事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
继续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组建紧密型的医疗联合体,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市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一是持续深化延安医疗集团运行。建立财政保障、内部管理、技术支撑、利益共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六项机制,通过信息化建成了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了集团内检查结果互认,快速提升了基层分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延安第一医疗集团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2017年12月,依托中国医科大学,以市人民医院为总医院组建了延安第二医疗集团。目前,第二医疗集团理事会已经成立,完成了总医院与宝塔区5家分院的签约挂牌,由总医院派出管理人员和专家团队入驻各分院,第二医疗集团实现实质性运行。
二是加强基层能力建设。2015年起,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学科(专科)创建工作,县级医疗机构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市级临床重点学科5个、重点专科52个,争取了市财政以奖代补专项资金620万元,用于鼓励和扶持学科发展。对全市105所乡镇卫生院开展规范化创建,目前已创建达标51所,2018年完成剩余54所创建任务,到2019年底全市乡镇卫生院均达到规范化标准,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得以大幅提升。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下沉优质资源,构建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分级诊疗体系。
三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五年来累计为县及县以下招聘医学类本科生1289人,为基层招录补充乡医492人,其中,2017年,为市直卫生计生单位公开招聘研究生和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70人,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257人,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市级、县级信息平台建设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市县乡互联互通。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49个重点镇卫生院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医疗集团各分院依托总医院建立了远程影像、心电诊断等技术共享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强化卫生监管机制,新成立了宝塔区卫生监督所,理顺了市区监管职能,加强了医疗市场监管,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
谢谢大家!
张福川:
感谢刘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新闻发布会主题及媒体朋友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先报所在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网记者:
我是陕西网记者。近年来群众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反响强烈,我市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政科科长王浩:
我们一直以来都将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强化规范医疗、完善医保、改革医药等政策联动。对市属4家公立医院、13个县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进行了分类确定,采取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等九个方面控费措施。同时,健全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考核问责和奖补机制,制定了《进一步控制医疗机构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实施方案》(延市卫计发〔2017〕150号),定期通报各县区、各医疗机构费用指标控制排序结果。严格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等挂钩。公立医疗机构将合理诊疗行为作为对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同比增幅为4.83%,低于全省10%的控制目标,我市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分别为34.2%和23.5元,较2016年分别下降4.9%和5.2元。全面执行“两票制”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价格。成立了延安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联合体,制定了《延安市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药品配送企业遴选管理办法(试行)》、《延安市公立医疗机构集中挂网药品(耗材)议价目录编制和议价细则》等,组建了评标专家库,公开遴选确定了18家企业具有在我市进行药品配送资质,由医院在其中自主选择配送企业。严格执行公立医院药品省级平台集中采购制度,网采率达到95%以上。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分别从2017年6月1日和7月1日起全部实行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压缩中间环节,规范流通秩序,努力解决药品、耗材价格虚高和低价药品、常用药品供应保障问题,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配送集中度全面提高。建立了各级药品督查队伍,加强日常工作稽查,及时对重点监控品种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干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陕西传媒网记者:
我是陕西传媒网记者。将推动第二医疗集团实质性运行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那么请问在推动第二医疗集团实质性运行,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体改科科长强罡:
2013年12月,我市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为主体,联合洛川、延长、志丹3家县级综合医院、市二院和延安大学医学院,组建了延安医疗集团,构建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模式,2015年吸纳宜川县医院为成员。延安医疗集团运行三年多来,管理运行逐步规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效应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放大集团效应,根据市政府要求,结合延安实际,我市在去年12月组建成立了以延安市人民医院为主体组建延安第二医疗集团,第二医疗集团首批成员吸纳宝塔区人民医院,区妇保院,南市社区服务中心,万花卫生院,柳林卫生院等五家医疗机构。目前,第二医疗集团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召开了2次协调会,印发了集团章程,五年发展规划和2018年工作要点。7月6日在区妇保院举行了第二医疗集团总医院与宝塔区5家分院的签约挂牌仪式,聘任了集团总医院院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矿玲同志出席签约仪式,并对第二医疗集团总医院和各分院提出了目标要求。第二医疗集团与5家分院签约挂牌的完成,标志着宝塔区5家分院正式纳入第二医疗集团总医院统一管理,由总医院派出管理人员和专家技术团队,实现实质性运行。下一步我们将指导第二医疗集团总医院和5家县级分院加快内部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机制,使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使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老百姓能够从医改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延安日报记者:
我是延安日报记者。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梁万年曾说“分级诊疗实现之时或成医改成功之日”。但是由于现在部分乡镇卫生院能力所限,不能有效接住上级医院转诊,请问如何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基妇科科长李旭东:
感谢您对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关心和关注。2015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创建,旨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诊断能力、治疗能力、康复护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效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的突出问题。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是统筹规划,提升能力。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延安基层医疗卫生实际,原市卫生局与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城乡统筹办联合印发了《延安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利用三年时间对105所建制镇卫生院开展规范化创建,制定并下发创建标准、考核方案等,并与省卫计委提出的三年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05所建制镇卫生院,已建成规范化乡镇卫生院51所,今年已启动第三批54所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建设工作,8月底将进行实地验收。
二是明确标准,统一建设。乡镇卫生院按照“两区三楼十统一”的标准(两区即医疗区和生活区分设;三楼即医疗楼、公卫楼、公寓楼分设;十统一即按照卫生院形象识别系统,门牌、医疗文书等十个方面达到统一)展开建设,经过建设实现标志醒目、标识标牌规范、院落干净整洁、布局流程合理、设备基本齐全、业务人员能力增强、服务行为规范的目标。
三是多方筹资,配全设备。采用“社会投入、政府支持”的方式,为第一批创建成的24所卫生院每所配备了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10台件价值520万元的先进设备,使乡镇卫生院实现了超声超声彩色化、影像数字化、检验自动化,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全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进度。投资2.4亿元,为第二批建成的34所规范化乡镇卫生院配套了865台件的医疗设备。
四是措施到位,成效显著。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注重提升人才、技术等软实力,积极实施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将新招聘的医学本科生优先安排至创建卫生院,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形成常态,修订完善规章制度200余项,各乡镇卫生院普遍建成市级及以上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公卫信息实现了共享,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乡镇卫生院门急诊量78.56万人次,较2016年同比增长3.2%,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华商网记者:
我是华商网记者。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每个贫困村要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我们是如何落实的,目前进展如何?
李旭东:
感谢您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标准化卫生室是贫困村退出的七项指标之一,也是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截止去年8月底,全市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32个,提前达到了省上的要求。我们重点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予以推进落实: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服务人口不超过1000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的原则,对人口较少、面积较小、距离较近的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全市830个贫困村共规划设置765个标准化卫生室,其中对原有的23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进行了巩固提升,需建设的532个(其中新建199个,改扩建33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目前已全面建成,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00%全覆盖,着力打造30分钟健康圈。
二是明确责任、加强指导。落实了各县区政府在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市卫计局制定下发了《全市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了标准化卫生室面积要达到60㎡,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要四室分设,设备配置达到十项必备标准,标识标牌做到“十统一”,制定了建设进度时间表,建立了建设进度台账,实行每月一督导、每季一考核并排序通报,推动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三是弥补短板、一体化管理。去年7月份,市卫计局组织了乡村医生公开招录考试,共录用村医237名,确保每个贫困村卫生室都有1名合格的村医,补齐了村医不足的短板。同时按照“六统一”要求,由乡镇卫生院对贫困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增强了村卫生室服务功能。
四是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我局在做好业务指导的同时,争取省财政支持给予各县区新建和改扩建的村卫生室补助资金500万元,协调市发改委贫困村标准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2193万元,用于贫困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各县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完工。
去年9月上旬,市卫计局对建成的标准化村卫生室进行了验收,达标率达到100%。今年6月份,对贫困村卫生室工作进行回头望,巩固建设成效,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农业科技报记者:
我是农业科技报记者。请介绍一下市卫计局在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浩:
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市卫计局始终将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作为重点任务,通过强化行业监管、出台政策保障,促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医疗质量提升方面,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强化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
一是开展重点学科(专科)创建。2015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00万元,支持创建了重点学科5个、重点专科52个,打造了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市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发挥行业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了常见病、多发疾病和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二是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市级医疗质控中心作用,通过临床、护理、检验、感控、影像五项质控工作的开展,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医疗质量,达到同质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目前我市已成立了市级医疗、护理、检验、院感、临床用血管理和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了管理规范和详细的年度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18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三是积极提升县域内医疗质量。制定“十三五”期间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倾斜力度,平衡优质资源区域布局。通过医院评审、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创建等工作,提升了县区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水平。2017年,各支援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139人,优先、减免费用接收受援单位进修人员166人,开展手术637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1项,协助创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完成了12所县级医院的等级评审现场评价工作,规范化创建乡镇卫生院54所,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11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医疗服务提升方面,全面实施为期三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实施健康延安战略为主线,以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就医问题精准施策, 构建5项制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完成10项医疗服务创新: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康复服务;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进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诊疗服务更加安全、就诊过程更加便利、就医体验更加舒适,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从刚才您对全市深化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介绍可以看出,延安市在这些相关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那么请问下一步在如何深化医改方面我们还有哪些打算?
刘雁冰:
感谢您对延安医改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我市的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群众的期盼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改革的主动性、执行力不足,“三医联动”合力尚未全面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缓慢,城区卫生服务中心阵地缺失的短板仍需补齐,城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仍需完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有待加强,人才软瓶颈亟待突破,市级高精尖骨干不足,县级缺乏学科带头人,镇村人才梯队断档等问题和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健康延安”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相融合、同发展,努力办好患者放心、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推动新时代延安卫生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学习领会中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意见》作为当前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动协调、对接组织部门,结合市情实际制定好我市贯彻落实的具体文件。要全面贯彻、积极适应,着力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好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二是统筹推进综合医改工作。坚持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联动,全面实施综合医改工作。巩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医用耗材配送企业的遴选工作。加快促进社会办医发展,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
三是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抓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对延安第一医疗集团各分院加入医疗集团以来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深化公立医院监管运行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对标省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全面深化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年底前对标“子长模式”全面完成相关改革任务。
四是推动延安第一、第二医疗集团持续深化发展。坚持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抓好集团学科建设、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培训和信息化建设。
五是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县级综合医院改扩建,全面完成其余54所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建成全市卫生信息化项目和远程会诊系统,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加快市级专科医院建设。
六是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全面推行卫生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骨干体系,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七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千人计划”,狠抓医疗卫生队伍业务培训。引导鼓励高学历、高职称医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
总之,我市医改工作县级层面要推广子长改革模式,市级要放大“医疗集团”改革效应,巩固提升第一医疗集团、推进第二医疗集团规范运行,在市中医院迁建新区,条件成熟后,组建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的第三医疗集团,形成“三分天下”、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就医新格局,为群众提供多选、优选的就医选择,同时也为加快延安追赶超越发展做出卫计行业应有的贡献。
张福川: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