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10月23日社会民生体制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10-23 17:25:01 来源:陕新发布

10月23日上午10时,中共铜川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社会民生体制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张小明、铜川市人社局副局长、就业局局长张俊民、铜川市医改办副主任李聪玲介绍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由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主持。

pic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介绍一下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张小明同志

铜川市人社局副局长、就业局局长  张俊民同志

铜川市医改办副主任  李聪玲同志

下面,请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张小明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

pic

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张小明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铜川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2012年,铜川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订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提出2020年前铜川市所有区县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奋斗目标。12月,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推进“双高双普”工作的意见》《铜川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铜川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各区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到2017年铜川市五个区县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要求。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17年11月25日,全市各区县均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提前三年实现奋斗目标。

一、工作过程

耀州区(含新区)2012年12月正式进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累计投入资金7.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更新图书和各类设施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环境,区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2015年7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王益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起步快、力度大。2014年5月召开了启动动员大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创建工作有关事宜,制定了《王益区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王益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教育经费,增强督导队伍,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2015年7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宜君县2013年5月启动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发了《关于“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实施了办学条件“五化”工程(操场塑胶化硬化、校舍建设标准化、餐厅规范化、教室实现信息化、幼儿园室内外场地软化)和内涵发展“五化”工程(学校管理科学化、高效课堂普及化、教育科研规范化、素质教育主题化、教师技能现代化),累计投入资金1.779亿元,广泛开展了县级领导进校园活动、部门帮扶学校活动。2015年7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印台区自2013年6月启动实施创建工作以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将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施教育项目。先后制定出台了《印台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2017年11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二、工作成效

(一)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2013年12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推进会,与各区县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和完善对区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从2013年开始,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列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年度考核的内容,加强对区县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全市实施创建工作以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区县在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市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能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解决问题。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创建工作开展专项督查,抓落实,促整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充分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性,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认真负责地抓紧抓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共同推进创建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铜川市教育局会同财政部门在全面落实好教育投入政策规定的同时,不断加大争取项目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推动全市教育整体向均衡目标迈进。2013—2017年,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段学校各类教育经费补助6.5亿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编制了《铜川市改造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规划(2014—2018)》《铜川市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规划(2014—2017)》《铜川市第一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规划(2012—2015)》《铜川市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规划(2016—2017)》《铜川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等5个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涉及项目学校519所,完成投资7.3亿元,完成校舍建设10.47万平方米,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了942套农村教师周转房,为我市46所永久保留的农村中小学1226名农村教师解决了住房问题,实现永久保留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全覆盖。

(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制定了《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案》,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进行了严格规定。二是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每年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暑期市级培训中小学教师等多种途径,培训中小学教师4500人次。三是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吸纳公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政策和基层振兴计划等途径,2013至2017年共招聘教师1053名,进一步优化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加强教师管理。出台了《铜川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铜川市名教师名校长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建立了我市中小学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全市共涌现出省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72人次。

(四)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铜川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市教育局先后印发了《铜川市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中小学减负工作方案》等文件,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和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质量和市场监管,规范使用行为,严禁任何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推荐和变相推荐教辅材料,组织多次专项检查,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二是深化德育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实施《“崇德尚善·翰墨铜川”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开展了“崇德尚善·翰墨铜川”中小学德育系列活动,全力推进德育品牌建设,启动实施了“照金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三是出台了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启动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依据质量提升方案、考核奖惩办法,开展两项常规检查,举办了中小学管理论坛。四是完善了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使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5%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五是教育信息化实现全覆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校校通”“班班通”建设任务,全市中小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实现全覆盖。六是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主题突出,育人氛围浓厚。

三、前景展望

全市各区县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创建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但我们奋斗的脚步不能停歇,下一步我们将启动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在总结基本均衡工作的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再添举措,再鼓干劲,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李建西:

接下来,请铜川市人社局副局长、就业局局长张俊民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成效。

pic

铜川市人社局副局长、就业局局长张俊民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近年来铜川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兜底线、建平台,扩容量,挖潜力,促创业提质量,走出了一条铜川特色的就业创业新路子。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就业资金6.49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5亿元,17.83万人次享受各项就业帮扶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3年控制在3.5%以内,帮扶1.8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7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市就业局先后荣获国务院“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人社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2017年被省人社厅认定为“陕西省创业型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新引擎发力,系统提升城乡就业服务能力

我们立足转型发展实际,结合全市就业状况,着力抓好政策落实、服务提升、信息化建设,打造就业创业新引擎。一是健全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六大”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优化就业创业政策环境,不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5%以上,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5.7%以上,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达到22%以上。二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在市区(县)乡镇(街道)高标准、高起点建立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先后成立了“智联招聘铜川工作站”、福清、盐城劳务工作站,实现了就业服务有抓手、有机构、有人员,定期发布用工信息,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援助,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了就业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市每个社区、行政村配备了990名就业政策援助员和就业扶贫信息员,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面对面零距离个性化服务。三是完善“互联网+就业服务”体系。2012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启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包括了17项就业服务内容,打通了就业与社保数据通道,采集录入就业信息80余万条,实现了“四级”网络全覆盖,形成了“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

二、新平台推动,筑牢就业服务阵地

一是搭建平台促创业。针对我市转型期间困难企业增多、就业困难群体增多、拓展就业岗位困难的实际,先后建设了“铜川市困难企业职工再就业综合示范基地”“陕西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铜川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三大基地。在三大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下,坚持“三导”原则和“四+模式”,增强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释放创业孵化基地引领、辐射和带动效应。全市累计投入孵化资金9256万元,建成27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在孵创业实体758个,孵化成功企业678个,带动就业9182人。建立于2014年7月的铜川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目前在孵企业128家,孵化出园165家,累计入驻创业企业293家,带动就业1710人,累计销售收入2.38亿元。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栏目先后15次对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7月又被评为2018中国“双创”好项目优秀双创服务平台大奖。二是借智引力促创业。先后与清华大学清控科创、西安交大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多次组织创业者、农村致富带头人在高校进行能力提升培训。10月20日,我市30名创业精英,在清华大学为期5天的精英人才创业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创业大赛、三次创业明星评选和创业项目成果展,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让“双创”拥有了更高“含金量”。三是打造双创“升级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积极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今年投资1亿多元打造了集创新创业、专业服务、融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政府全要素服务于一体的创业创新资源聚集区,力争培育西北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各类企业150户,带动就业1600人。目前创业大街、人才公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11月底将投入使用。

三、新举措助力,促进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一是用心用力抓就业扶贫。人社部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的政治担当,举全局之力,上下联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通过到村到户到人,实地了解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岗位要求、意向就业地,形成“就业需求清单”,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累计投入就业资金4000余万元,培育农村经济组织及返乡农民工创业实体9760个,直接带动就业1.6万余人,帮扶贫困劳动力4万余人次。累计免费培训9304人,转移就业9661人,扶持创业790人,公益岗位安置就业2172人。《中国劳动保障报》对我市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用“农民培训农民”的郗家塬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入推广“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信息员+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就业”模式,形成完整的就业循环闭合链条,实现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无缝对接。二是强化举措抓高校毕业生就业。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行动,落实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等政策,通过人事代理、就业见习兜底、常态化跟踪回访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使大学生创业“进口有政府扶持、出口有市场承接”。3年全市累计回铜报到高校毕业生1.31万人,已实现就业1.23万人,就业率达90%以上。三是多渠道抓去产能职工安置。通过转岗安置、公益性岗位兜底、援企稳岗等措施,去年11月已全面完成涉及我市20户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累计安置职工19852人。四是精准施策抓重点群体就业。通过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政策,多形式、多业态吸纳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3年来,发放6.4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带动稳定就业1.69万人次,对5.55万人次劳动者开展了就业创业培训,2.78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得到公益性岗位安置,转移农村劳动力22.25万人次,就业重点群体就业状态保持稳定。

四、新保障服务,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以群众办事方便快捷为出发点,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强服务、提效能、树形象”长效机制工作方案》《铜川市人社领域推动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开展“服务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制度,在大厅设立引导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照“精减证明材料、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风险内控”思路,大力推进以综合柜员制为重点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评审人社服务事项183条,减少填报材料104项,减少证明事项243项,其中减少公共就业服务填报类材料10余件,减少77项证明事项,编制服务指南等26项,用“群众少跑腿”践行优化营商环境,开启了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人社工作新格局。

各位媒体朋友,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砥砺前行,创新发展,确保我市转型发展中就业形势的稳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希望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支持铜川的就业创业工作。

李建西:

下面,请铜川市医改办副主任李聪玲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成效。

pic

铜川市医改办副主任李聪玲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铜川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成效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首先,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代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9年以来,铜川市医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好病、少生病的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工作要求,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扎实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底,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13年的31.3/10万下降到13.8/10万,婴儿死亡率从5.97‰下降到4.55‰,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走在了全省前列,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让群众看得起病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由试点到全覆盖、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49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80%以上,个人实际医疗费用支付比例由67.46%降低到40.84%。2017年,新农合由区县统筹提升到市级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实现“六统一”,基金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公平性更加凸显。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市域内全覆盖,建成市、县、镇三级“一站式”服务窗口43个,群众就医报销一个窗口办理、一张单据结算,极大方便了群众。2017年,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参合、报销政策,建立了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四重”保障政策体系,将政策最大限度地向贫困人口倾斜。推进省内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覆盖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并在陕西省首家将3所民营医疗机构和3所乡镇卫生院接入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积极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由预付制逐渐向后付制过渡,发挥医保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制约作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让群众看得上病

新医改以来,累计投入10亿余元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新建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目前主体框架已完成,正在加紧后续工程建设;市政府与北中医合作共建北中医孙思邈医院,2017年3月19日正式运营;新建耀州区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5日正式运行。34个乡镇卫生院、4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543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要求。建成孙思邈中医堂66个,实现了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孙思邈中医堂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办医疗机构,市政府今年第13次常务会通过《关于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全市共有民营医院20个,占医院总数41.67%。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区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网络联通,实现了网上预约诊疗、移动支付等,进一步简化就医流程,方便群众。

三、让群众看好病

坚持优上强下带中间,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市级公立医院,市人民医院、矿务局中心医院和北中医孙思邈中医医院已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现场评审。多举措促进医疗资源下沉,西安交大二附院全面托管耀州区人民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支援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和矿务局中心医院加强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设备、人才的支持,市职业病防治院全面托管王益区王家河卫生院。2017年,全市4个区县均创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王益区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耀州区小丘中心卫生院获“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称号,印台区广阳镇中心卫生院等4个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2016-2017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以取消药品加成为突破口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医院以药品、耗材收入为主逐步改革为以医疗技术性收入为主,激发医院提高医疗技术和质量的动力。与2015年相比,2017年底,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33%;百元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费下降到23.5元,医疗技术性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26.46%,公立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合理。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胡大一、葛均波在铜川建立院士工作站定期会诊,北中医马淑然教授在市职业病防治院设立工作室每周远程诊疗。近年来共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800余人,其中县及县以下270人,有效缓解了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累计培训医务人员2万余人次,其中培训乡村医生6000余人次、培训全科医生286名,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9期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骨干等培训班,累计培训607人次。2017年底,全市市域内就诊率90.05%,基层就诊率61.5%。

四、让群众少生病

坚持“预防为主”基本方针,扎实、规范实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引导群众树立大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扎实做好妇幼健康工作,高质量完成省级妇女健康促进项目试点任务,提高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开展全市医疗机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大练兵、大演练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等10种重点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88.64%、87.34%、90.10%。切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举办胡大一院士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中国行”和卫生健康防病知识“六进”等宣传活动,每年举办市级健康大讲堂,利用卫生防病主题宣传日开展健康宣传咨询活动,在电视报刊、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传播健康教育知识。2018年,耀州区创建成国家健康促进试点区。

李建西:

刚才,三位领导分别向大家介绍了铜川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成效,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pic

华商报记者:

我是记者郭强,近几年,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请问医改办李主任,铜川在控制医疗费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

pic

铜川市医改办副主任李聪玲

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需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做到“医药、医疗、医保”共同发力,联动改革。在医药改革方面,我市从2010年起率先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至2017年底,实现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从2017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网采率达到100%;将三级医疗机构药品和耗材配送企业分别压缩到5家、4家,二级医疗机构分别压缩到5家、15家,切实挤压药品耗材采购环节的价格空间;建立了市县两级药品督查队伍,对辅助性、营养性高价药品进行重点监测预警,控制不合理使用。在医疗改革方面,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检验费下降12%,大型影像CT等检查费下降18%,提高了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诊查、护理、床位、手术等费用;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在二三级公立医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将18个专业50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14个病种实施日间手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强化公立医院内控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成本控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增强医务人员成本控制意识。2018年上半年,全市药占比29.83%,同比下降5.45个百分点。在医保改革方面,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新农合实行102种按病种付费基础上,市人社局、市卫计局联合印发《关于铜川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暂行办法的通知》,选定6家医院委托第三方从今年7月1日起,开展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控费意识,减少过度诊疗行为。同时,健全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考核问责和奖补机制,定期通报各县区、各医疗机构费用指标控制情况。2017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同比增幅为7.14%,低于全省9.1%的控制目标,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pic

各界导报记者:

我是记者马令,请问就业局张局长,现在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工作,人社部门在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都有哪些帮扶措施?

pic

铜川市人社局副局长、就业局局长张俊民

大家都知道,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还关系到每个家庭。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保持大学生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我们根据每名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专业特点、困难情况等,按照“一人一策”、“一对一”的要求,实施精准援助,具体帮扶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组织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根据困难高校毕业生本人意愿,合理确定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和培训工种,以实现就业为目标,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困难高校毕业生参加80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年底前,要对每位有需求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全部进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广泛收集发布见习单位见习岗位信息,有计划适时举办就业见习供需见面会,优先组织困难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困难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扩展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就业供需见面会每年至少举办两次。

三是重点推荐就业。一方面,对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优先登记、发布,面向园区、景区、基层社区、中小微企业广泛征集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优先向困难高校毕业生推荐,实现困难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且困难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对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每人500元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介绍困难高校毕业生到季节性用工岗位就业、就业期限不少于3个月的,给予每人200元职业介绍补贴。享受季节性用工职业介绍补贴,每人每年不超过两次。

四是开展招聘活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全面开展免费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定向招聘活动等就业服务。举办各类现场和网络招聘会,搭建人岗对接平台,优先帮助困难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精准推送信息,引导鼓励困难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公开招聘活动,面向基层就业;加强与江苏省盐城市、福建省福清市劳务协作,通过劳务输出方式组织困难高校毕业生转移就业。

五是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已在我市享受过就业见习生活补贴的困难高校毕业生,仍未就业的可优先享受1-2年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做到困难高校毕业生应享尽享。

六是落实各类补贴和贷款政策。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积极落实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落实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政策。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3个月内提出申请,可享受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并重点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七是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鼓励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入驻我市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就业。另外,我市还有1个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平台——铜川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入园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免费两年使用办公用房、办公桌椅、水电网络及仓储、创业政策咨询、创业补贴办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推荐、工商、法律、税务手续办理咨询等一系列创业方面的服务。目前孵化园累计入驻创业企业293家,销售收入2.49亿元,在孵企业128家,孵化成功165家,累计直接带动就业1713人,间接带动就业5100余人。培育了年销售额上千万以上企业3家。

pic

阳光报记者:

我是记者严利君,请问张主任,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铜川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pic

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张小明

首先,我们的学校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工作创建以来,全市义务学校的功能部室建设更加完善,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空间。操场实现硬化、软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增加,彻底消除了土操场。耀州区(含新区)新增加部室605个,王益区新增加部室52个,印台区新增加部室117个,宜君县新增加部室131个。耀州区(含新区)新建和改扩建操场51个,王益区新建和改扩建操场7个,印台区新建和改扩建操场32个,宜君县新建和改扩建操场21个。

其次,我们的教师队伍得以补充、交流。全市2013年-2017年共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053名(其中招聘公费师范生149名,招聘特岗教师403名,通过事业单位统一招聘教师446名,振兴计划招聘教师55名),其中补充体音美薄弱学科教师168名;我市义务段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从2014年开始实施,截止目前,共交流轮岗教师校长1011名,其中交流轮岗教师905名,交流轮岗校长106名。

再次,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得以普及。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工作以来,全市教育信息化共投资9000多万元,购置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教师用笔记本电脑、学生电脑、多媒体设备,建设校园电视台。全市建成校园网228所,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0M以上,“班班通”设备2348套,部室多媒体设备全部配置到位,所有一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学生用计算机达10:1,“校校通”“班班通”全覆盖的良好环境已然形成。2018年以来,各区县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县实际,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王益区已经建成精品录播教室6个,正在建设2所智慧校园、1对远程支教项目、3个创客教室。耀州区建成自动录播教室5个,正在建设创客教室试点学校23所(学校师生人数300人以上)。印台区建成自动录播教室3个。全市校园安全一键报警系统已经实现与公安110报警平台的连接,市县两级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建成并与省平台联网。

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出现学生回流现象。新区鱼池中小学地处新区最南端,是新区南部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学区范围为南部工业园区高速路出口以南地区,辐射陈坪、鱼池、张坡、田沟等村及南部工业园区的所有企业。从2015年至今,学生人数从14人回流增长为现在的140人,实现了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区学校大班额压力。鱼池中小学 以前的环境就没法说,学校里都是建了几十年的破旧瓦房,好多都成了危房,教室的土墙受潮掉土。可现在校园环境大不一样了,教室宽敞明亮,还有多媒体教学。从2015年至今,学校已累计投入薄改资金600余万元,先后拆除30余间D级危房;对教学楼进行了全面改造(封闭了走廊阳台,更换了所有照明设施、黑板,粉刷了教室、围墙),彻底让老师告别了粉笔时代。投资300余万元的小学部教学楼即将交付使用,100余万元的室外改造工程现已竣工。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学校彻底摘掉了落后的帽子。 硬件提升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更是解决了学校发展最关键的师资问题。两年间,先后调入10名老师,为学校补充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同时,学校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全年经费的30%让老师走出去,把先进理念请进来,提升能力教好学生。

铜川市印台区阿庄中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635名学生,53名教职工。在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常住人口减少、农村学生竭力进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生源锐减等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印台区阿庄中小学却出现了生源回流现象,两年半时间,学生人数增加275人,其中转回就读学生189人,学校各项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是印台区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结果。

李建西: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想深入了解我市社会民生体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情况,会后还可以和相关单位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