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市“壮丽70年 圣地展新颜”系列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19-09-13 17:28:00 来源:陕新发布

9月12日上午10时,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 “壮丽70年 圣地展新颜”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邀请宝塔区委副书记、区长苏锋,宝塔区经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伸义,宝塔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宝塔区城管委办公室主任、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德鑫出席,介绍“七十载奋进 铸圣地之心 新时代逐梦 看首善宝塔”,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pic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延安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从今天起,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壮丽70年 圣地展新颜”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介绍70年来本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天是系列发布会的首场—宝塔区专场,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宝塔区委副书记、区长苏锋先生,宝塔区经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伸义先生,宝塔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先生,宝塔区城管委办公室主任、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德鑫先生,请他们围绕“七十载奋进 铸圣地之心 新时代逐梦 看首善宝塔”这一主题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苏区长介绍情况。

发布人苏锋.jpg 

宝塔区委副书记、区长苏锋: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宝塔区的一些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宝塔区人民政府,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宝塔区发展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七十载奋进  铸圣地之心│新时代逐梦  看首善宝塔”,既是融通宝塔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也在彰显宝塔追赶超越的今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延安的建设和发展,宝塔区是延安的首善之区,宝塔人民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凝心聚力经济建设,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成功摆脱绝对贫困,开启高质量发展征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令人自豪的成就,宝塔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在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书写出生态富裕的新画卷。

——这些年,最难得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我们紧跟新时代步伐,紧盯各种机遇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抓农业、稳工业、强三产、扩消费,产业链更加丰富,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坚持粮食安全战略,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苹果产业后整理快速推进,大力实施“七个一”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分级分选、冷链运输、二维码溯源、落地配、数字果园等建设,累计完成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认证4.8万亩,“品种自主、品质自信、品牌自强”的发展局面正在形成,苹果产量达到35万吨,果农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蔬菜、畜牧产业长足发展,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和大弓棚3.28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36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累计流转土地20万亩,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1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96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14个。坚持能源工业与非能工业并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工业互补发展,2018年原油产量121.9万吨、天然气13.2亿立方米、原煤305.8万吨,南泥湾胜利水库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分散式风电项目、雅居乐危废物处理中心等一批新能源、新技术和高端能化项目顺利推进,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旅游业多元化快速发展,“大枣园”、侯家沟、冯庄共青小镇、甘谷驿古驿站四景区加快建设,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开放展览,拥有850间客房西北规模最大的金延安民宿集群开放运营,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业态兴起,全力打造“红色旅游首选地、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接待游客达到20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1.8亿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累计注册电子商务企业788家、快递物流企业136家。在全省率先启动延安首届“夜间经济月·夜市文化节”主题系列活动,九月的延安城,洒满月光的地方都会嗨起来。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329亿元,占全市比重接近四分之一,三次产业结构比到达了5:35.6:59.4。今天的宝塔,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发展竞争力显著增强。

——这些年,最骄傲的变化是三大攻坚战果辉煌、决胜基础更加坚实。我们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目标,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贫移民搬迁任务,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动力电,农村饮水安全整体达标,集体经济、长效产业、政策兜底等全覆盖,贫困发生率降至0.26%,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目标。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延河生态湿地试验段建成运行,大力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清厕改厕等工程,辖区河流水质稳步提高;积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和身边增绿行动,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6.82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78.2%,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节水型城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全面实现污染源管控,2018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位居全省第三,圣地蓝成为一张亮丽名片。我们牢牢坚守发展底线,常态化开展金融风险排查治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在全省推广。今天的宝塔,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历史性重塑了山河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更加扎实。

——这些年,最突出的变化是项目投资稳定增长、园区发展换挡提速。我们按照“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重并举的思路,不断挖潜项目存量、优化续量、开源增量,每年召开项目征集谋划专题培训会、座谈会、评审会,让项目建设更契合中省市投资导向、产业政策和宝塔实际。项目建设坚持实行动态监管和清单管理,采取领导包抓、定期调度、观摩评比、问责倒逼等举措,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42.2%。我们把园区崛起作为振兴宝塔的关键,紧紧抓住临空和临站为代表的枢纽经济历史机遇,按照“港城融合、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发展思路,坚持临空(南泥湾机场)+临站(蒙华铁路延安站、高铁站)一体融合推进,临空经济区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已获批,临站经济区基础设施配建和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以高端能化、商贸物流、康养文娱三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宝塔综合产业园区已注册大型企业54家、个体工商户600余户,年度营业收入接近百亿元。走专精特新路子的宝塔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被列为省市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示范园区,全市首届工业品宣传展示及推介销售会在园内成功召开,园区二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今天的宝塔,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实体经济全面振兴。

——这些年,最深刻的变化是开放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上线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宝塔分厅”平台和“公开、法治、亲商、服务、监督、市民云”六型阳光政府平台,16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宝塔服务员”深得人心,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我们连年多次举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暨重点项目推介政银企恳谈系列活动,2018年在全省率先设立集登记服务、应急转贷、发展保障、挂牌上市、综合信用体系五位一体的民营企业融合服务中心,为民营经济发展清障护航。我们推行“一企一策一团队”精准开展经济合作和投资促进活动,在全市各县区中设立首个市级院士工作站,与深圳福田区、黑龙江北安市、广州天河区等多个省外市区缔结了友好关系,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两支新经济产业引导基金,与15家驻延金融机构达成务实战略合作,累计引进新经济企业156家。2018年新注册市场主体12418家,新增入库“五上”企业65户,均占全市的30%。今天的宝塔,海纳百川的“大胸怀”与创新包容的“大境界”日益展现。

——这些年,最可喜的变化是城市治理更精更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按照“市区一体、市区融合,服务市区、保障市区”的理念,我们扛起责任、主动作为,紧盯建设干净安全有序活力现代城市的一个总目标,聚合资源、服务和管理,实施以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改革“双改”为核心的城市有机更新,推行“三化”(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充分体现城市数字融合治理的“四性”(实际性、实用性、实战性和实效性),一体推进“五个专项行动”(背街小巷改善、融合社区创建、厕所革命样板、垃圾分类示范、市容细微整治),努力实现“六城”(人文立城、红色铸城、产业强城、创新融城、生态护城、民生暖城)融合的目标,“123456”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区域试点30处、全省首批分类驿站(体验站)10个,在中心街南门广场我们还策划建成了全省首个城市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同时,建成3个社区共享餐厅、4个“云共享健康小屋”;承接了45个“三无小区”,打造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6个;建成运行西部首个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融合指挥中心,常态化开展“发现宝塔之美·提振城市自信”城市开放日系列活动,城市会客厅即将建成开放,环卫“两化”改革被评为全国“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我们大力实施县乡公路改建、通村公路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18年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同时,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河庄坪镇在2018全省重点镇考核中继续保持优秀序列。成功打造了一批亮点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万花乡佛道坪被评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冯庄康坪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代家沟、赵家岸、庙沟等5个村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今天的宝塔,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城市和乡村融合共进。

——这些年,最欣慰的变化是民生投入力度最大、群众评价节节攀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近两年来,全区民生累计投入5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发布实施“一元民生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应保尽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一岗双助”入选民生示范工程。教育“五项改革”扎实推进,与广州铁一中、西安一中开展校际交流办学,两年来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9所,城区新增学位1.29万个,大幅缓解了城区“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型陕北民歌剧《延河谣》荣获中省11项大奖,成功参演第十一届中国文化艺术节,花木兰传说等2项“非遗”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不低于300场次。近两年全区棚户区改造对象实现安置9252户,分配保障房2300套,4万多住房困难群众圆了住房梦。建成运行“数字宝塔·宝您满意”智慧民生应用平台,首批试点上线数字宝塔、全民城管、掌上社区、智慧乡村、信用驿站五大版块,为百姓带来指尖上的便捷生活。今天的宝塔,人民群众的城市自信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

各位朋友,宝塔的发展历程,既是区委、区政府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的过程,更是全区干部群众践行“延安精神”的过程。宝塔大地发生的深刻变化,生动地印证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今后,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首善宝塔的担当领跑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努力让宝塔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让一个红色基因与现代文明交融、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映的新宝塔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我们真诚希望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宝塔的发展,多来宝塔走一走、看一看,进一步宣传宝塔、展示宝塔,我们将提供最大的便利和配合。最后,祝朋友们中秋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李少婷:

感谢苏区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开始提问,在提问之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pic

各界导报记者:

我是各界导报记者。园区景区街区建设作为“振兴宝塔+”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阵地,请问你们是如何推进的?谢谢。

pic

宝塔区经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伸义:

我们把园区景区街区建设作为振兴宝塔的关键,促进园区景区街区关联互补、错位发展,切实做大振兴宝塔主引擎。一是大力发展融园区。按照“大航空”“大产业”及“大服务”的发展思路,坚持专班推进,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积极推进航空枢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系统,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以民航运输及保障业为核心,无人机、文化旅游及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一核心、三主导、一支撑”临空产业集群,使临空经济成为延安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紧盯延安入选陆港型枢纽城市机遇,把青化砭能化与物流园区打造成为全市陆港型枢纽城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努力构建“陆空结合、港城融合,陆空互动、多式联运”枢纽经济新格局。以专精特新为方向,打造集新技术、新业态、新材料于一体的宝塔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已被列为省市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示范园区,全市首届工业品宣传展示及推介销售会在园内召开,目前膜产品组装加工、多功能晶体制造、国内首台全自动化石墨烯暖芯片生产线已入园生产。二是做美特色景区。按照“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精品带动、激活盲点”的思路,无缝对接延安“大景区”开发,加快建设侯家沟、冯庄共青小镇、甘谷驿古驿站等景区,积极塑造小节点和精品化“微景区”,蟠龙战役旧址博物馆、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等开放展览,火家塌古村落特色民宿示范村打造完成,金延安“宋城”“延安老街”建成运营,具有中国文化院落主题的西北规模最大的民宿集群开放运营,区域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类要素齐备,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旅游品牌正在形成。三是积极推动多街区共鸣。以北航·贝塔双创街区为突破口,示范带动多街区共鸣,围绕现有夜市集群大力发展月光街区,积极谋划以区图书馆为核心辐射的文创街区,同步推进二道街等“智慧街区”、南大街等“数字街区”、中心街等“月光街区”试点示范建设,目前,北航·贝塔双创街区累计孵化企业70家,街区已成为我区创新创业、放飞梦想、成就理想的舞台。

pic

陕西网记者:

我是陕西网记者。我们知道宝塔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列为国家整县区推进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请介绍一下你们的具体做法?谢谢。

pic

宝塔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

我们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攻方向,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整治,重点做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创新了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监管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进一步摸清集体家底,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保护好资源性资产,盘活经营性资产,管护好非经营性资产,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转变,更加明晰产权、完善权能,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使农村生产要素真正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集全区之力推进“三档村”建设,按照巩固一批、示范一批、提升一批、打造一批的总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力量整合、突出资源统筹利用,做到了转方式、深挖潜、优结构、明产权,成功打造了一批亮点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万花乡佛道坪村被评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冯庄康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代家沟、赵家岸、庙沟等5个村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18年全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pic

延安日报记者:

我是延安日报记者。宝塔区作为延安的中心城区,是延安的窗口和名片,城市治理水平直接关乎到延安的形象。请问宝塔区是如何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的?谢谢。

pic

宝塔区城管委办公室主任、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德鑫:

感谢你对城市治理工作的关注!

近年来,宝塔区紧紧围绕建设干净、安全、有序、活力的现代城市总目标,初步形成了“123456”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有力的提升了圣地城市品味和形象。

一是全面开展城市“双改”,促进和带动城市有机更新。今年,物业管理职能全方位下沉宝塔区,研究出台1个意见和11项配套制度,组织召开全区物业管理改革暨物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推进大会,推行物业社区化管理、物业企业监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清缴等举措的标准要求,全力推动物业管理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现已承接“三无小区”45个,打造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6个,依法清缴专项资金6700万元。按照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分类分步推进的思路,制订并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先行打造川油片区、嘉岭片区、东苑小区等“国标示范小区”,积极争取中省“旧改”配套项目和资金支持,用绣花功夫抓好管网维修、“蜘蛛网”整理、停车设施配套、拆墙透绿和安全技防等细枝末节,推动“无破乱”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唤醒老旧小区内在活力。

二是示范开展融合社区创建,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充分融合社区党建、政务、医疗、文化、教育等服务阵地和功能,建立了共享果蔬、亲子园、“24小时家政服务和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等新模式,实施了5个城市社区融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兼容不同文化素养、兼容多种生活方式、兼容多样服务需求的融合智慧乐享社区。按照“区域联治、行业联动、治安联防、矛盾联调、信息联通”的思路,积极试行街道治理“街长制”、小区治理“区长制”,探索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试点建设运行3个社区共享餐厅,市场化运营模式主导,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机关和社区建设搭载微医云平台的“云健康小屋”,推行自助式“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建成3个社区和1个机关试点,为机关干部和群众提供身边新型智慧医疗保健服务。

三是积极打造厕所革命样板,让“方便”越来越方便。树立“小厕所、大文明,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理清现阶段宝塔区“城市公厕重在管、农村公厕重在改”的工作思路,全面取缔和改造城区旱厕,新提标完善公厕84座,推行保洁“七步作业法”,城区分级标准化公厕达每平方公里5.6座,高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4.2座的标准。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经济适用、卫生安全”的思路,采取公路沿线村庄配置双瓮漏斗式厕所、偏远村庄户厕全部入院和粪坑密闭的办法,大力推进旱厕改水厕和双翁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无水马桶式户厕改造,改造农村户厕1.55万户,对城区218座公厕分年度、分等级进行了提升改造维修,同时,采取石墨烯地暖、电热丝加热等办法帮助厕所越冬,保障改厕成效。

四是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示范,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通过“四分”管理、试点示范、“七进”普及、激励推广和引导推进,在全市率先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成区域试点30处、全省首批分类驿站(体验站)10个,配备智能积分兑换机30套、智能分类箱68套、一般分类桶分类箱8000个,发放绿色积分兑换卡1.2万张,兑换生活用品和米面油8万份,并把垃圾分类知识作为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第一课。农村试点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置”模式,把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大力推广“垃圾兑换银行”经验,宝塔区被住建部和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试点县区。

五是深入开展市容细微整治,让城市旧貌换新颜。进一步深化城区环卫“市场化运营、契约化管理”改革,建立城管执法联动、烟头积分兑换、市政设施定期冲洗保洁等长效机制,扎实推进背街小巷、城市死角、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和市容细微整治,常态化开展野广告、流浪犬、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市区3000多块违规设置门头户外广告牌匾进行整治规范,施划了6000个机动车停放线,垃圾转运“小白箱”、口香糖污渍、下水道水篦子等“微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城市变的更干净了,城市变的更美丽了,市民生活变的更幸福了。

六是着力推进数字治理创新,开启城市“建管服”新模式。建成西部地区首个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融合指挥中心,通过机制、技术、服务、监管四大融合,重点发挥“城市云脑”在基层一线的实战性。开发运行腾讯为村智慧乡村开放平台,已在31个行政村先行先试。推广集政务互动、事项办理、学习交流和公益服务为一体腾讯海纳掌上社区智慧化生活体验系统,推进集人脸识别门禁、智能置物柜、无人超市等为一体的智慧小区建设,建成智慧小区试点8个。上线“全民城管”社会治理创新数字平台,市民安装使用量达28万人,日均点击量5500人次,共接收案件9014 件、立案7245件、处置6743件,满意度达到95%以上。打造展示宝塔魅力、体现宝塔精气神的城市会客厅,常态化开展“发现宝塔之美”城市开放日系列活动,上线运行宝塔“公开、法治、亲商、服务、监督、市民云”六型阳光政府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增强城市自信,塑造宝塔新形象!谢谢!

pic

大秦网记者:

我是大秦网记者。据了解,宝塔区在发展新经济方面走在了延安市前列,“宝塔服务员”已经成为一张名片,请您介绍一下宝塔区在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马伸义:

近年来,我们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省市“三个经济”大局,全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通过政策领航、双招双引、开放创新、强化服务,精准开展经济合作和投资促进活动,与多个省外市区和科研院所缔结友好关系或达成战略合作,设立2支新经济产业引导基金,与15家驻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累计引进新经济企业156家,新经济比重占全市四分之一,位居全市第一。我们坚持做优服务,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升,释放新经济发展活力。近年来,我区以深化“放管服”和“双试点”改革为抓手,在全市率先上线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宝塔分厅”平台和“公开、法治、亲商、服务、监督、市民云”六型阳光政府平台,16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过颗粒化和无差别受理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举办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暨重点项目推介政银企恳谈系列活动,在全省率先设立集登记服务、应急转贷、发展保障、挂牌上市、综合信用体系五位一体的民营企业融合服务中心,强力推进“宝塔服务员”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营商环境持续提升,2018年营商环境位居全市第一。

pic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宝塔区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民生保障政策措施,特别是教育改革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普遍认可,请问你们是如何做到的?谢谢。

苏锋:

宝塔区常住人口多,教育、医疗、就业等一直是全区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聚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仅2018年民生支出近3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以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民生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两年来,全区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9所,城区新增学位1.29万个,多年来困扰城区教育的“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补课风”等问题极大地缓解,合同制教师“同工同酬”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主动求变,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5个纲领性改革文件,做好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深化人事、分配、职称、招生、教研教学“五项改革”,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增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际联盟实现良性互助,促进教育均衡、内涵发展,全市教育改革现场观摩会在我区成功召开,我区被确立为全省首批“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2018年教育工作在群众满意度调查的9个行业中名列第一,教育改革成为全市的一张“名片”,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全区教师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充盈,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

同时,我们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稳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快构建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重点的社保体系,发布实施了“一元民生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就业见习”和“创业引领计划”,全面兑现扶持政策,统筹考虑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我区开发的“一岗双助”模式成功入选第四届民生发展论坛“2016民生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医疗一体化改革和医共体组建,建立了一体化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平均每年文化惠民演出不低于300场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李少婷: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