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20-09-14 09:40:15 来源:陕新发布

pic

9月10日8:00时,延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孙矿玲,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东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鹏,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树栋,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庆晋,围绕“发扬延安精神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pic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延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从今天开始,举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系列发布会将邀请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各地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

本场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来了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孙矿玲女士,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东平先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鹏先生,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树栋先生,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庆晋先生,请他们围绕“发扬延安精神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孙矿玲副市长介绍情况。

pic

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孙矿玲:

各位新闻界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延安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延安脱贫攻坚工作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硬仗硬打,派驻1499个工作队驻村帮扶,落实198个市直和中省驻延单位联村帮扶,下派180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69万名市县乡干部联户扶贫。累计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77.65亿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八个一批”脱贫工程,着力改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延川、延长、宜川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7.62万户20.52万人下降到目前的4981户8544人,累计脱贫19.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2%降至0.56%。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全市区域性整体脱贫。2018年,延安市扶贫开发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支部书记张延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19年,延安市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20年,宜川县云岩镇刘家桌村脱贫户付凡平已通过全国脱贫攻坚奖初评。

一是贫困群众增收基础不断夯实。因地制宜发展苹果、棚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5.73万户15.56万人,占建档立卡人口6.05万户16.12万人的94.63%。完善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机制,684个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光伏扶贫等经营主体带动4.73万户贫困户,占建档立卡户的78.15%。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贫困劳动力累计就业创业7.02万人,建成扶贫基地及社区工厂19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425人。全市累计退耕还林1077.47万亩,户均获得退耕还林补助3.94万元,聘用贫困户护林员7064人次,户均增收4108元。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3255元提高到2019年10002元,增长了2.07倍。

二是“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100%。累计报销医疗费用16.19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8.4亿元,住院合规费用报销率83.05%,693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精准资助贫困学生12.05万人次,发放资助金8943.74万元;15040户49547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施危房改造3.1万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问题全面“清零”。为1.14万户1.79万人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兜住了基本生活底线。

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累计整合投入资金73.23亿元,新改建通村沥青(水泥)路2104.2公里,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1976公里,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429处,全市1784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和客车、通动力电、通4G网络,电力入户率100%。

四是脱贫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推广“扶志六法”,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规范“一约四会”运行,建立“爱心超市”,坚决反对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创新推广“四好教育”“学思堂”“板凳会”等一批激发内生动力的好做法、好经验,涌现出了屈万平、刘延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转变“习惯穷”“争当穷”“等靠要”等思想观念,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二、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不摘”和“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的总体要求,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建立周报工作机制,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影响,坚持对标对表,持续查漏补缺,全市剩余4981户8544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全面达标,中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意见》确定的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全覆盖、贫困村通动力电、贫困村组通公路、通客车、通邮、通网络、人居环境干净整洁7个方面目标全面实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更加扎实,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一)稳岗就业保增收。多管齐下弥补疫情、灾情的影响,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228家带贫益贫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和98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组建了53人线上培训服务团,近500家企业2.22万名职工和1.1万名就业重点群体人员参加了技能培训。举办地方特色小吃职业技能培训班40余期,累计培训4000多人,同时建立了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全方位帮助培训学员实现就业创业。开展了“春风行动”系列线上招聘活动,组织招聘会33场,参与企业1005家,发布岗位信息3.9万个,近2000人实现就业。光伏扶贫电站累计收益3160.66万元,设置公益岗位安排就业5398人。

(二)加大扶持兴产业。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全市苹果、设施农业、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农业、扶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产业带贫益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扶持自主发展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联结、集体经济成果共享等多种途径,将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条,确保多渠道稳定增收。今年筹措下拨市级扶贫专项资金4.52亿元,落实县级配套资金5.75亿元。60%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产业。进一步加强服务指导,采取线上培训、专家进村入户等方式进行技术服务指导贫困户18.17万户次。

(三)巩固提升有保障。全面落实落地落细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稳定增收、“三保障”巩固提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乡村治理、扶贫资金投入及风险防范、驻村联户帮扶、消费扶贫、扶贫资产运营管理10项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建立了返贫致贫“防火墙”。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延安市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已完成登记资产6995个,资产总值73.81亿元。印发了《延安市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实施方案》,在延安扶贫展示中心开设1000平方米的消费扶贫馆,开展延安文化旅游推介、农特产品网上直销,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目前共有104个供应商203个产品被纳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单》,销售金额达到3.34亿元。

(四)查遗补漏夯基础。一是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行动,制定实施方案,下发政策、问题、长效机制三张清单,强化督查督办,将发现问题直接交办县区、部门“一把手”督促整改提升。全市共排查问题1248个,已整改1245个,整改率99.8%。二是认真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按照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安排,我市共抽调普查人员2083人,组成19支普查工作组,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了陕南及榆林4市和我市延川、延长、宜川、吴起4个县的普查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对标补短”工作,成立工作专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帮扶措施落实和问题整改,努力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数据比对共涉及34个部门、县区,79项指标、16.2万条数据。现已核实补正2249条。

(五)建好基地强宣传。把建设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宣传延安脱贫成效,讲好延安脱贫故事的平台和有力抓手,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同志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基地建设方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目前,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报告、延安扶贫展示中心、电视纪实片、精品教学课程和观摩点建设、案例编写和展示短片拍摄工作全部完成。8月上旬,国务院扶贫办国际中心副主任张慧东一行三人赴我市,实地考察评估了扶贫交流基地,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关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以“对标补短”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脱贫工作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市脱贫攻坚“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一是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对标对表年度任务,严格按照脱贫退出程序,确保10月份全市剩余在册4981户8544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退出。二是扎实做好“对标补短”工作。抓住最后4个月的时间,扎实细致开展好“对标补短”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主要帮扶措施和主要基础设施等指标,查漏补缺,巩固好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三是落细落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责任,明确责任人和具体举措,把稳定脱贫10项长效机制落细落实。特别是要以全国在延安召开消费扶贫现场会和举办全市消费扶贫月为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四是全方位讲好延安脱贫故事。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成果,高标准、高质量地打造好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9月中旬延安扶贫展示中心开馆运营,加快观摩点建设。扎实开展第七个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全方位讲好延安脱贫故事。五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既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梳理现行政策,编制“十四五”扶贫工作规划,统筹谋划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李少婷:

谢谢孙市长。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在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单位名称。谢谢。

pic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延安市在防返贫致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pic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东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为我们做好防致贫返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遵循。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防返贫致贫工作作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监测预警,一手抓动态帮扶,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保证脱贫成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分析预警。开发了市级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设置了返贫风险预警功能模块,汇聚了农业农村、人社、教育、卫健、医保、住建、残联、民政等22个市级行业部门单位数据。及时更新平台数据,定期对数据信息综合分析比对,对出现的家庭收入、“三保障”等达到预警标准,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反馈相关县(市、区)扶贫部门进行核实。

二是“四支队伍”常态化实时监测预警。各村“四支队伍”采取入户核实、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电话询问等方式,重点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以及因病因灾、受疫情影响等支出骤增、收入骤减户,逐户逐人逐项过筛,查看“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全面达标,一旦发现存在“两不愁三保障”不达标的户和极有可能返贫致贫的户,造册登记,建立专门台账管理。第一时间组织“四支队伍”召开综合研判会,逐户分析研判,最终确定名单当天上报所在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组织人员再次进行核查,在2日之内将核查结果汇总上报县(市、区)扶贫部门。

三是县(市、区)行业部门单位和乡镇及时跟进帮扶。县(市、区)扶贫部门综合常态化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和大数据平台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确定返贫致贫风险户。在2天内将确定的返贫致贫风险户,按照风险预警类别分别移交各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县(市、区)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接到移交的返贫致贫风险户后,在2天内确定帮扶责任人,对收入预警类,落实产业就业、子女赡养义务帮扶;对“三保障”预警类,落实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安全饮水政策帮扶;对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问题等特殊预警类,区别脱贫人口和非贫困人口,按现行政策予以落实,及时采取临时救助、引导亲友帮助、社会捐助等措施,保证不出现返贫或新增贫困人口。

目前,共全市排查出400户1161人脱贫监测户、489户1304人边缘户逐户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无一人返贫致贫。

pic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们了解到,在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方面,延安市出台了门诊医疗救助办法,请问,在方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救助报销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pic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树栋:

为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我局严格执行《延安市农村贫困户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办法(试行)》,落实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政策。同时,为方便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我们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报销程序,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卫健部门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全部纳入门诊医疗救助范围,发放《延安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证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市区)医保部门直接报销门诊医疗救助费用。

二是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门诊医疗救助直接结算报销机制。各县(市、区)医保部门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人群数量、门诊医疗费用等实际情况,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拨1-3万元周转资金,专项用于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就医时,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延安市农村贫困户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办法(试行)》规定直接报销。

三是充分发挥村医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门诊医疗救助工作中的作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由村医负责收集,乡镇汇总后,到各县(市、区)医保部门进行审核报销。

截止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2.9万人,享受门诊慢性病医疗救助53011人次,救助金额878.9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实现了门诊医疗救助全覆盖。

pic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记者: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pic

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庆晋: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破解农村饮水安全寻找水源难、水质改善难、资金筹措难、巩固提升难、运行管理难的“五难”问题,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水质达标集中攻坚、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达标退出。2015年至2019年共计投入资金13.89亿元,着力解决供水设施老化、设备配套不全、建设标准偏低等引发的饮水安全不稳定、易反弹等问题,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429处,改善提高了109.4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全市6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6.2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延长、延川、宜川3个贫困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6.5%、99.2%和97.6%,达到了“摘帽”退出标准。今年3-8月份,又争取到中省资金6399万元,目前完成对135处工程的巩固提升任务,受益人口达8.03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巩固饮水安全工作成果、提升工作质量,确保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今年年初,市水务局落实8名局领导、11个局直单位100多名业务骨干分13个包抓组驻县入村开展督导工作,13个县区共派出74个排查组278人开展了多轮问题排查与整改销号,张拴林局长带队逐县分4路暗访问题整改成效,召开问题反馈会议,向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各相关单位部门与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交办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实行周调度机制“一周一汇报、一周一通报、一周一例会、一周一发单”,召开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管理现场推进会,全力推进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扎实开展了多轮问题排查整改。3月初以来,先后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再排查再整改再提升“三再”活动、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排查整改、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再来一遍等活动,坚持不留死角、不漏盲点,压茬推进排查整改。二是开展集中攻坚,补齐水质短板。去年7-9月份,举全市之力集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水质达标集中攻坚行动,共投入资金1.39亿元,安装集中式净化设备38台,消毒设备3429台,家用净水器25745套,购置消毒药剂9.78吨,全市农村饮水工程消毒措施实现全覆盖,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设备配套率达到已达到98%以上。今年针对净化消毒方面存在的管理不规范、加药不及时、不精准,投加无记录等问题,各县(市、区)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放使用手册、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了设备设施运行。扎实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水质达标成效检验工作,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全市4594处集中供水工程逐工程化验水质,对全市43716眼分散式水井、水窖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抽样检测,共检测水样5857份,水质合格率100%。扎实推进县级水质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工作,延长、宝塔、安塞、洛川、黄龙、富县、子长、宜川8个县(市、区)已取得CMA资质证书,其余县区正在有序推进,年底前有望全部通过认证。农村饮水水质安全巡检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三是全面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作。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对4594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划分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3887处,累计对4340处水源采取围网隔离,设立界桩、标识牌,安装摄像头等措施进行了防护,共设立水源围网238千米、标识牌4282块、摄像头298个。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工作,水质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源头水质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四是健全完善了工程运行长效机制。将政府主体责任延伸至乡镇政府、监管责任延伸至驻村工作队,将单村供水管理责任延伸至村民小组,全市落实村级水管员4292名;市县维修养护基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已落实资金1720万元,其中市级160万元、县级1560万元,农业人口人均维修养护资金稳定达到10元以上水平;13个县区(市)政府编制印发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组建各类应急维修服务队1218支,落实应急抗旱服务车辆62辆;持续推进水费收缴工作,千人以上工程水费收缴率达到100%,千人以下工程水费收缴率达到91%;健全完善了四级回访机制,开通了市县两级热线,设立了局长信箱,畅通了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对来信来访反映问题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持续巩固饮水安全脱贫成果,紧紧围绕“源头保护、龙头安全、服务标准、建立长效”这一主题,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管理,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稳定达标不反弹,广大群众长受益。

pic

农业科技报记者:

疫情期间,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稳就业措施?成效如何?

pic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鹏: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把“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采取5项举措稳定就业。截至8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14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万人的76%。城镇登记失业率3.69%,在控制目标4.3%以内。

一是认真落实社保政策,稳市场主体。认真实施社保费“免减缓返”政策,全市减免、补贴社保费共6508户企业65.8万人8.66亿元。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共计6016户企业55.54万人5.8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报企业492户10.26万人,返还补贴2.8亿元(已拨付企业403户7.2万人8101.59万元)。

二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稳居民就业。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技能培训,全市500家企业2.6万名职工和近1万名就业重点群体人员参加了技能培训。印发了《延安市人社局支持地方特色小吃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和《延安市地方特色小吃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实施方案》,13个县(市、区)先后开班举办地方特色小吃培训,培训涵盖子长煎饼、吴起剁荞面、安塞地椒羊肉、甘泉炝锅面、延长烤肉等上百个小吃品种,共落实专项补贴资金1200万元,完成培训23期培训216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48人),地方特色小吃培训促进就业效果明显,已达成就业意向和创业的161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4人),就业创业率近75%。

三是努力扩大网络招聘,稳重点群体就业。开展了以“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为主题的“春风行动”系列线上招聘活动,共组织招聘会33场,参与企业1005家,发布岗位信息3.9万个,近2000人实现就业;组织了“红色筑梦·创业延安”2020年高校毕业生暨紧缺人才招聘会,拿出3714个岗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其中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岗位近千个。目前招聘已经结束,全市934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四是坚持以创业带就业,稳就业增长点。全市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4个,入驻各类创业实体688个。认定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14个。建成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3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49个。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余元,扶持创业1715人,带动就业5145人。

五是以1+5就业扶贫模式为统领,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市以“1+5”产业带就业、就业促产业发展的就业扶贫模式为引领,贫困劳动力累计就业创业7.02万人。累计认定新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19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425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且在岗8115人。目前,劳动力有就业意愿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达到100%,并保持动态清零。

李少婷:

发布会的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孙市长的发布,也谢谢四位局长的回答,同时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稍后,我们将进行系列发布会的第二场宝塔区专场,请各媒体记者继续关注!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