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3-02 16:08:14 来源:陕新发布

pic

2月24日上午10点,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碑林区、未央区、临潼区、曲江新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pic

杨丽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碑林区委书记刘其智先生、未央区委书记刘国荣先生、临潼区委书记黄可先生,曲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铁军先生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请刘其智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pic

刘其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对碑林区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过去一年,我们围绕“奋斗一三五、走在最前列”总目标,扛起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示范区的使命担当,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以仅占全市0.2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0%的GDP,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碑林贡献。

一是经济运行稳进提质。全区GDP实现1112.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9亿元,累计退税减税降费16.4亿元;获评甲级及以上写字楼5栋,新增税收亿元楼1栋、累计7栋,荣列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泛太国际、星光德必易园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连续十三次荣获全省“五强区”称号。

二是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三项改革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22项改革做法获国家级和省级表彰推广,获评西北唯一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四个招商”经验全省推广,新入区世界500强企业4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4家,国家级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入选全省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体系和全市首批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

三是民生幸福更具质感。西北地区首家合生汇项目开业运营,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挂牌开园,城镇新增就业24466人;新增校舍面积2.2万平方米、学位1270个,成功创建省级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试验区和“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试点区;新建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嵌入式家庭以床养老服务”荣获“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四是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中铁十五局等3个棚改项目顺利回迁,新建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3个、新增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公共停车位1039个;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03天,比全市平均多12天,二氧化氮浓度下降11.9%;全区路网密度8.59公里/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达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2023年,碑林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抓好“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四个聚焦”,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谱写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高标准”推进“文旅+”“科教+”为先导的“24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实施总投资443亿元的20个市级重点项目和总投资884亿元的86个区级重点项目,“高效率”开展“五进五争五比”“三送一解”等活动,年内招引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4个,引进国内百强和总部企业4家,精心打造国家级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加快5个启动区和特色路段建设工作,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以上;运用“四个招商”经验,优化“1+2+7+N”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举措,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街区经济,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立起来的开发区”和“没有围墙的科技园区”提质增效,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二是聚焦文旅融合,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持续开展“中国西安碑林书法大赛”“新光奖国际原创动漫大赛”,全力服务保障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和小雁塔片区建设,推进顺城巷、竹笆市等历史文化片区及历史文化街巷建设,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钟楼—南门国际高品质消费中心为核心,以太白路、东二环等商圈为支撑的多区域消费热点,持续开展应季促消费系列活动,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打造国家级商贸流通节点城市核心示范区和时尚消费目的地。

三是聚焦民生福祉,书写群众期待新答卷。围绕“一老一小”,建立完善“基本+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和“3+6+2”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新建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研发建立全区未成年人信息平台,争创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巩固提升碑林全省、全市教育强区地位,新组建4个市级“名校+”共同体,加快市十二中、建国路小学等6个校园提升改造,确保市八中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打造市八十六中和小雁塔小学高品质教育园区,持续擦亮碑林教育金字招牌。

四是聚焦城市建管,绘出美丽城区新画卷。坚持“留改拆”并举、“规建管”并重,启动南稍门十字、交大二村地铁上盖物业项目和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原有棚改项目建设,推动测绘路片区、草场坡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实施;推进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建设,提升市政道路4条,新建提升公厕6座,策划实施地下停车场专项债项目3个;发挥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实现城市管理全领域、全时段监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优化主城区环境品质。

碑林区将聚焦全省“三个年”活动,紧盯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拉满弓、加满油”的精气神,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以过硬作风、奋进姿态,谱写碑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刘书记。下面请刘国荣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pic

刘国荣: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你们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未央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未央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稳经济。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西北有色新材料双创示范基地主体封顶,长安大学交通基础设施实验平台、广成国际中心、市三院二期项目基本完工,国机集团西部研发中心建成投用,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7个省市实现业务“跨省通办”,“1+N+Y”政务服务踏勘标准化在全国推广,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全力激活市场,在区县率先出台“稳经济20条”,发放消费券700万元,减税降费28亿元,兑现惠企奖补资金超5亿元,带动了产销“烟火气”。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63亿元,同比增长6.5%,排名全市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排名全市第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9%,排名全市第1。

一年来,我们大刀阔斧整环境。在城市,对全区156条道路实行分级管理,制定“一顶四面”【楼顶、立面、门面、街面、路面】U型管理标准和行业准入清单,清退一级道路上的小而乱门店92家,拆除违建66处,清洗楼宇17栋,修整路面9000平方米,在未央路设立共享单车立体式泊车点,开通了纬二十九街等11条道路,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城市街道更加清爽整洁通畅。在农村,启动了全区村庄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做好“治乱、补短、提升、收回、增收”5篇文章,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提升建筑立面64万平方米,落地弱电2万延米、改造上下水管网9万米,新建停车场51个、活动广场28个和便民市场12个,收回闲置或低效土地958亩,村容村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增福祉。率先在全市建立疫情防控“平急转换”机制,守住了西安北站外防输入主通道,有效抵御了雨润等6轮疫情冲击,最大限度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设,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街道综合养老中心6个,打造6家“医养融合”示范项目。着力治污减霾,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43天,超出全市52天,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克服资金、手续等难题,保障了团结、枣园、北“四村”约200万平方米安置楼顺利建设。

一年来,我们改革创新强治理。建立607个小区工作站、选聘7416名楼栋长,厚植了基层工作力量,将社区职能延伸至小区、再延伸到楼栋,一直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全市率先承接了经开区移交的社区、小区,共涉及12类41项社会事务职能、30万居民。我们将原有16个超大社区,拆分为41个合理规模的社区,新增办公用房2.7万平方米,新选出“两委”干部234人,做到了“接得住、接得稳、管得好”,为全市其他开发区社会事务剥离移交提供了示范样板。

2023年,未央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部署要求,以“五个示范”为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建设成势见效。

第一,聚力产业重塑,争做转型升级的示范。坚持大抓项目,建立“三级包抓”机制,推动133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年度投资28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加力延链补链,推进未央·西航科技产业园二期建设,做大航空动力制造产业集群;发挥西北有色院新材料双创示范基地作用,提速长安大学、陕科大等高校秦创原分平台建设,做实秦创原未央“1311”示范工程。全力招大引强,发挥区域成熟净地优势,加大让利惠企力度,推动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第二,聚力精建细管,争做城市管理的示范。积极融入“北跨”战略,推动渭河两岸道路互通、产业互联、优势互补,实现“工作在渭北、生活在未央”,打造西安“北跨”发展的“桥头堡”。做实道路“U型空间”清单式管理,加快沿街小餐馆、小建材店、小停车场等退出一、二级道路,今年新建精品小公园12个,打造凤城八路等6条绿化示范街,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加快西航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朱宏路体育运动公园建设,利用好北二环等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市民休闲运动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第三,聚力惠民利民,争做民生改善的示范。集中精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加密学校布点,探索与驻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创新社区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双中心”合并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医养康养新样板。开展为期半年的社区消防隐患治理专项行动,筑牢小区安全屏障。做实城中村整治“收回、增收”后半篇文章,多措并举将“低价出租、人情出租、非法出租”的集体土地和撂荒的承包地重新收回到村集体手中,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开心农场、花卉产业、户外露营等新业态,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第四,聚力文旅融合,争做文物保护的示范。有效破解汉长安城遗址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等问题,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利用新路径。推进汉文化研学农业生态园、西安汉城绿色农场等项目建设,做好阁老门村、张家巷村“乡村+文旅”试点,力争李下壕旧村落改造项目一期上半年开业运营,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组建大遗址研究同盟,深度研究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丝路故事,做大文创产业,擦亮“汉文化精神标识地”金字招牌。

第五,聚力管党治党,争做从严治党的示范。一方面,立足未央管理服务人口激增的新阶段,不断给小区工作站和楼栋长赋能,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各方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区域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坚持在落实“三个年”活动和推进“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中锻炼干部、检验干部,宣传表彰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约谈问责一批,为干事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更多未央力量。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刘书记。下面请黄可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pic

黄可: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临潼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2年,临潼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围绕“六个打造”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坚持“七个聚焦”,加快实现“七个突破”,攻坚克难,务实奋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入选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百家,“推广陕鼓模式、深化服务型制造、助力产业强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升改造、秦东陵考古发掘保护展示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发展动能加速聚集。全年策划包装项目204个、总投资847亿元,体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与经开区合作共建渭北新城,赛特、福贞、海尔虚实网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与曲江新区合作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兵马俑文旅度假区等片区规划编制完成。兵马俑专用线和京昆高速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临潼与大西安主城区的融入度、关联性、契合度越来越高。

三是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推进,陇海铁路临潼城区段上盖下穿工程加快实施。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扎实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户厕进院入户、污水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城乡环境面貌更加干净整洁,相桥街道神东村经验做法获人民日报头版报道,3个村获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四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提前半年完成秦岭区域尾矿库闭库销号工作,获省应急管理厅通报表彰,获评陕西省秦东地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区。渭河临潼段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全年收获空气优良天数269天、位居全市第2,空气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1。

五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公共财政支出的84.8%用于民生,城镇新增就业8019人,新增学位2460个,普惠性幼儿园达到96.98%,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凤渭路全线贯通,韩峪配水厂及输水管道工程即将全面竣工,群众生产生活更为便捷。获评2022年度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民心汇聚单位。

2023年,临潼区将紧扣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抢抓“北跨”“东拓”“拥河”发展战略机遇,以高质量项目为牵引,加快推进“人文产城”融合发展,坚定实施“开放办区”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是抓项目强支撑。抢抓中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导向,用好“3+9”外脑,策划包装一批“两新一重”和重大产业项目。建立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实施“五长”共抓,实现31个市级在建项目、130个区级在建项目二季度全部开工,年度总投资274亿元以上。

二是抓产业强实力。聚力打造大都市近郊型特色现代农业先导区,实施粮食生产绿色优质高效创建行动,推动石榴、蔬菜、奶畜等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将番茄种业智慧谷打造成全国种业一二三产融合集聚区。聚力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渭北新城为主阵地,以陕鼓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乳制品、陶瓷基、风机等产业链为重点,延链补链强链,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聚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放大“山、宫、城、寨、站、河”六位一体文化旅游核心区整体效应,提升以秦兵马俑为依托的“东翼”,加快建设以秦东陵为依托的“西翼”,构筑“一体两翼”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抓开放强动能。深化与经开区等开发区合作,打造“人文产城”一体的渭北新城。加强与省交控、中铁一局、陕建等大型企业的片区化整体合作,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力保障西安东三环至临潼公路等重点工程,加快芷渭路、骊渭路建设,打造内联外通交通网络体系。

四是抓民生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富民产业,支持就业创业,促进群众增收。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建好4.5平方公里试点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提升工程,全年打造20个示范村、139个重点村、67个清洁村。办好民生实事,建成秦汉九年制学校及区第二幼儿园等30个民生项目。

五是抓党建强引领。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临潼模式,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常态化开展干部主题培训,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活力。深化“转作风、强担当、提质效”纪律作风大整顿成效,坚决整治“庸懒散慢虚粗”等顽疾,调动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奋力谱写临潼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杨丽萍:谢谢黄书记。下面请李铁军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pic

李铁军: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曲江新区的关注和关心!

过去一年,曲江新区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锚定“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品质生活样板区”目标定位,砥砺前行、加压奋进,交出了一份“全年精彩”的曲江答卷。可以用“4个新”来概括。

一是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投资拉动,62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08%,引进内资580亿元、外资4.19亿美元,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3家,净增限上商贸企业35家,一般公共预算、税收占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产出强度等多项指标排名全市开发区前列。

二是文化旅游融出新高度。我们坚持产业发力、聚合发展,净增规上文化企业28家,总量达到232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文化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6万家。特别是,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国家级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实现了口碑人气“双丰收”,全年游客接待量超6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81亿元。

三是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我们坚持提升品质、优化环境,建成通车新安路等3条市政道路,建成开放文化运动公园等6个公园和绿地广场,新增城市绿地31万平方米,汉城湖景区被评为首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曲江池入选“陕西省幸福河湖”。

四是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果。我们坚持服务优化、丰富供给,建成投用7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7230个。市中医医院曲江院区实现开诊运营,曲江新区第三、第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初步构建起“疾控中心+三甲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共卫生医疗健康体系。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破题之年,也是曲江新区建区30周年。站在新起点上,曲江新区将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确定为“1237”:即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这一条主线,紧扣努力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品质生活样板区两大目标,坚定不移实施“文化立区、品质兴区、产业强区”三条发展路径,以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招引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文艺精品创作、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民生改善、加强基层党建等七大专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筑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快推进曲江智慧产业园、西安丝路未来中心、曲江电竞文化公园、杜邑文化创意产业园、西安文化科教园文化教育产业园等181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投资336亿元,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产业招引培育为抓手,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西安文化CBD、西安文化科教园、杜邑文化科技产业园等园区产业导入,力争全年净增规上文化企业10家以上,引进金融企业不低于50家,举办电竞赛事不少于50场,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是以深化文旅融合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易俗社文化街区、南五台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小雁塔太古里、汉长安城李下壕商业街等一批文商旅项目规划建设,提升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明宫等文旅景区内容品质,打造引领文旅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四是以文艺精品创作为抓手,唱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电视剧《人生·路遥》、广播剧《水从秦岭来》、话剧《鲁艺》、儿童剧《摘星星的孩子》、曲艺剧《花木兰》等一批精品剧目创作,完成《大唐迎宾礼》演出提升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家级奖项,引领全市文艺事业迈上新高峰。

五是以城市品质提升为抓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加快建设雁南二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全面打通北池头一路、西康高速东辅道,加快推进曲江电竞文化公园、曲江麓融公园、曲江康乐公园、丝路公园、曲江时光里口袋公园等项目,打造城市园艺景观20处以上,新增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

六是以社会民生改善为抓手,增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围绕品质生活样板区建设目标,建成曲江第三学校、曲江九里幼儿园等5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6930个,实现曲江新区医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营,进一步增强曲江城市竞争的“软实力”。

七是以强化基层党建为抓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中转作风提能力,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解决存量问题中转作风强能力,在推动发展、创新引领、推动工作见成效中转作风见能力,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李书记。谢谢各位发言人详细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请提问。

国际在线:请问碑林区刘书记,下一步将有哪些具体举措来推动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建设?

刘其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是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的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级试点创新街区之一,纳入省、市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体系,依托碑林区科教资源优势,我们计划形成“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的空间规划布局。瞄准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信息技术、智慧健康、新材料+数字创意的“6+1”硬科技产业研发方向,推动创新资源与“政、产、学、研、金”有效衔接,探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城市转型、高质量创业就业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新机制。

目前,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已建成国家级双创载体13个,2022年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4家、省级瞪羚企业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去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达150亿元,累计培育企业和创业团队2350家;累计引进培育省市级高层次人才39人,入选“西安英才计划”14人,带动创业就业3.1万人,初步形成“立起来的开发区”和“没有围墙的科技园区”。

下一步,碑林区将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国家创新街区试点目标,进一步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全面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完善创新街区总体规划编制,深化街区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创新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方式,完善校院地共建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立足“三生”融合,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5个启动区和特色路段建设工作,出台创新街区助企惠企政策包,研判包装一批街区重点项目,加大项目招商和“高精尖缺”人才引育,开展面向未来的创新街区智慧治理、健康与养老消费场景、“人工智能+民生科技”等宜居应用场景探索,强化“根科技”“融服务”“软环境”三角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创业生态,为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佳实践样板。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丽萍:请提问。

陕西日报:刘书记,您刚才提到,未央区承接了开发区移交的社区、小区。那么接下来,未央区将如何做好辖区群众相关服务工作?

刘国荣: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未央区全面承接行政区划内开发区移交的社区、小区后,服务管理人口从130万激增到180万。如何保证这个全市人口第一大区的和谐稳定,成为未央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去年,我们在全区成立了607个小区工作站,选聘了7416名楼栋长,将社区职能延伸至小区、再延伸到楼栋,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同时,也厚植了基层工作力量,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小区工作站成为小区居民问事、办事、议事及沟通交流、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小区楼栋长也逐步发挥出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宣传员、安全员等作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解决了最基层有阵地、有人干事的问题。

今年,我们将继续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在以下4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推动力量下沉。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统筹公安、司法、信访、卫健、应急、民政、住建等多方参与,下沉社区共同解决突出问题,实现社区党支部引领下的力量集成。今年重点是推进警力下沉,将“1名民警+2名辅警”常驻警务室落实到位,同步组建由5—10名小区楼栋长兼任治安协理员的专门队伍,就近解决小区内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集中打击群众身边的电诈、传销等侵财性犯罪,构建社会治安的“前沿阵地”。

二是实现多网合一。以小区网格单元为基本构架,不断给小区工作站赋能,由小区工作站站长担任综合网格长,推动综治、信访、环保、安监等“多网合一”,构建高度信息化下的多元一网“微治理”模式。

三是提高自治能力。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积极链接新社会组织、居民、物业、业委会、警务室等多方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重点是推动业委会和物管会全覆盖,从而依法督促物业履职,同步将优秀楼栋长选进业委会,落实社区党支部对业委会的领导,通过搭建对话平台,有效化解调和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

四是优化社区服务。推深做实“五社联动”试点工作(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有偿服务、公益志愿服务”互补共融的多元服务体系。坚持“一小区一策”,聚焦“一老一小”等多方需求,依托社区办公场所和小区工作站,引进第三方机构,提供如学生接送托管、老年食堂等更加精准有效的特色有偿服务,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杨丽萍:请继续提问。

西部网:请问临潼区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安排?

黄可: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临潼工作的关心!今年,临潼区将全面落实省市营商环境突破年的各项部署要求,进一步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鲜明导向,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重点企业服务专班。组建由区级领导任班长、行业主管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实施一对一联系包抓,定期调研走访,及时纾困解难,推动惠企各项政策直达快享,提振企业信心,助力企业发展。

二是构建集成式综合型服务平台。坚持需求侧和供给侧同向发力,整合服务企业各类信息的收集、流转、处置各个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构建面向企业服务集成式综合型平台。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各类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企业需求信息实时收集汇总、高效处置回复,做到企业“有问必答、有需必应”。同时,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制机制,为企业提供定单式精准服务。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四减”要求,加强流程再造,加快数字化系统推广应用,推动“一次办”“网上办”“就近办”,最大限度惠企便企。

三是建立双向反馈服务机制。建立正向反馈服务机制,由税务、市场监管等相关政府部门向企业派驻专员,及时了解企业各项需求,主动服务到位。建立反向反馈服务机制,由区纪委监委向企业派驻联络专员,健全各级各部门服务企业责任链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杨丽萍:请继续提问。

西安日报社:李书记好,春节期间,西安文化旅游市场强势复苏,请问今年曲江新区将推出哪些主题文旅活动?

李铁军: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春节以来,曲江新区“长安灯会”“烟花晚会”等系列文旅活动人气火爆,迎来全年文旅市场“开门红”。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立足国际视野,将打造系列文旅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品牌活动,扩展西安“影响力”。今年全年,我们将举办全国秦腔票友大会、秦腔名家演唱会、丝路国际音乐会、系列巨星演唱会等文化活动;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高规格文旅盛会;秦岭越野挑战赛、马拉松等系列体育赛事;“跟着唐诗去旅行”等国际交流活动。

二是策划推出文旅体验季,提升城市“西引力”。接下来的春季游,我们将在芙蓉园、曲江池,围绕上巳节推出华服踏春,邀请广大游客一览曲江春景;在兴庆宫沿袭传统花展,举办第29届郁金香、牡丹春季花卉展活动;在大明宫传承创新风筝文化,举办趣享风筝节,打造全季热点的系列文旅体验活动。

三是不断丰富产品新供给,增强文旅“竞争力”。今年,我们还将聚焦文旅消费,以数字赋能“文旅+”新业态,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宗旨,在西安城墙景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等景区打造沉浸式融合新场景,全力助推西安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杨丽萍: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请继续关注我们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