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3-06 16:18:18 来源:陕新发布

pic

3月3日上午10点,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雁塔区、西咸新区、高新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pic

杨丽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雁塔区委书记王征先生,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艾晨女士,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郭晓辉先生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下面,请王征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pic

王征: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雁塔区的关注和支持!

2022年,雁塔区围绕“奋战‘一三五三’、建设美好雁塔”总目标,全力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连续13年荣膺全省“五强区”之首,名列全国百强区第16位,继续领跑西部城区。

我们保持定力、砥砺奋进,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强劲态势。聚力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连续三个季度荣获重点项目观摩第一名。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率先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5.56亿元,稳居西部第一。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1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回暖向好。

我们守正创新、培大育强,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根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64家,认定国家级高新企业362家,获批市级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3个,电连接器产业集群跻身特色产业“国家队”,入选全国首批5个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举办政企早餐会26场,与沃尔玛等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16项。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8万户,居全省区县第一。

我们固本强基、共建共享,实现了城市能级的大幅跃升。开工建设“一院两中心”,“两馆一中心”即将投运。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个,建成9条市政道路、31条配套路网,提升绿地、口袋公园30个。自建房专项整治“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创成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全国文旅高质量优秀区。

我们坚守初心、紧贴民心,绘就了幸福美好的民生画卷。民生领域支出37.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8%。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拆分新增44个社区,建成922个小区工作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9万元,位居全省区县首位,入选幸福百强区第62位,为西北唯一。

2023年,雁塔区将聚焦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坚持“头雁站位、塔尖标准”的工作总要求,锚定“再夺优秀、走在前列”的年度工作总目标,聚力“4620”的年度具体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雁塔实践实现新突破。

“4”就是要大力实施四项改革。一是推动共建融合机制改革,完善与开发区三级对接机制,平稳有序完成开发区社会事务剥离移交工作,下好“拆建管”三步棋,让移交小区“新区民”更快融入雁塔“大家庭”,实现共建融合发展;二是推动数字化和营商环境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企业主体、产业发展、行政系统改革,扩容“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扩大政企早餐会“朋友圈”,打造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三是推动基层治理改革,构建“四全四动”治理体系,打造在全市有影响力的雁塔基层治理的新样板;四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强“董监高”队伍建设,将区属国企打造成为超千亿的企业航母。

“6”就是要坚决打好六场硬仗。一是坚决打好产业转型硬仗。聚焦全域秦创原目标,围绕交大科技园、西京科创园、未来产业城,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发挥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品牌优势,持续导入和吸附关联产业,培育一批补链、扩链、强链、延链型项目。二是坚决打好项目落地硬仗。加快宜家荟聚、南飞鸿二期、山姆会员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引进行业百强企业3家,新设立外资企业8家,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引进内资36亿元以上。三是坚决打好保卫蓝天硬仗。集中力量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提高空气质量。四是坚决打好补短扩容硬仗。实施城市“美颜”“扩容”“增智”“承接”四大行动,实施44条市政道路建设,新建提升8个绿地广场,推进“5G+创新型智慧城市”,加快“一院两中心”建设进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五是坚决打好处遗攻坚硬仗。落实区级领导常态化包抓,统筹推进33个工作专班运行,年内完成5个村回迁安置、10个项目不动产初登。抓好“保交楼”4个高风险项目后续工作,切实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坚决打好能力提升硬仗。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分批赴发达地区开展专题培训,以思想破冰推动能力提升。定期举办“赛马打榜”点评会,以比促干,以干促效,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20”就是要打造二十个标志性成果。在创新驱动、重大项目、惠民实事、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8个方面打造20个具有高显示度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比如,在创新驱动方面,我们计划把西京科创园建成“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聚集区”,将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在惠民实事方面,我们将高标准建成“两馆一中心”,高品质完成雁南公园提升改造,打造市民打卡新地标;建成区级公办养老院,投用8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提升27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建成7 所学校,新增学位7140个,学位供给实现区内动态平衡。

2023年,雁塔区将秉承“出手就是出彩、完成就是完美”的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当好领头雁,走在最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雁塔实践,以雁塔一域出彩为全市大局添彩。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王书记。下面请艾晨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pic

艾晨: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西咸新区的关注和支持!

开年至今,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成就鼓舞人心,发展催人奋进。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秦创原总窗口,招商引资连创佳绩、项目建设只争朝夕、改革创新活力澎湃,不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介绍今年工作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回顾新区2022年的耕耘与收获,可以概括为“五个新”

经济增长跑出新速度。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坚决打好经济主动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全市的30%,在19个国家级新区居“第一方阵”;市场主体突破57万户、新增“五上”企业259家,位于前列;引进内资总额、外贸增速均位列全市开发区第一,多项改革首次入选年度全国改革典型案例,展现了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

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彰显新势头。我们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作为最大的机遇。积极打造“三器”示范样板,累计建成投用科创载体934万平方米;总窗口基金规模已达20支110亿元,发行的科技金融产品已达89款。秦创原科创系列基金已为250余个项目投资20.41亿元。特别是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较2021年,分别增长2.5倍、2.4倍、2.2倍和1.3倍,充分展现出秦创原建设带来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我们始终坚持产业是第一支撑,规划建设了“一带十园区”,明确了“3+7+N”的主导产业布局。引进落户了三一智能制造、西部超导等213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412亿元。今年隆基绿能与西咸新区签署项目协议,在已有328亿元投资的基础上追加452亿元投资,打造全球产能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春节刚过,我们在“百家千亿”招商活动中又签约167个项目,“揽金”1082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类项目占比60%。在周二召开的高质量项目推介大会上,我们又精心谋划、认真准备了项目手册,总投资1.29万亿元,涉及718个重点项目。西咸新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现代产业聚集的新高地。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我们始终坚持开放不停步,以全国最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把改革进行到底。平稳有序完成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新增2个国家级试点,2项改革荣获全国典型和全省优秀案例,目前已累计形成创新案例230项。聚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新开西安至大阪、阿拉木图、圣彼得堡、塔什干4条全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达42条,其中国际航线23条,第五航权航线4条。机场三期、西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临空会展中心开馆运营推动内陆开放不断迈上新步伐

城市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我们深入推进“品质西咸”建设,让城市有“颜值”更有“内涵”。以新轴线建设引领城市未来,区内第四条地铁16号线试运行,西北首条智轨线路即将开通,210个轴线贯通项目加快建设。以绿色生态绘就最美底色,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新增城市绿地357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占比达97%。昆明池北池完成蓄水,一派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景象。深入推进“名校+”,高新一中、交大附中、陕师大附中、清华附中、西工大附小等名校齐聚西咸,上周又与铁一中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去年共建成“15分钟便民圈”18个、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投用。与西安中心城区互联互通道路加快建设,其中科技二路快速路当年开工、当年通车。以上举措不断收获群众“点赞”,这成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2023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省“三个年”活动,聚力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特别是紧抓“北跨”“西融”发展机遇,紧扣建好秦创原总窗口、打造都市圈极核区的总体定位,坚决打赢五场“硬仗”,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坚决打赢总窗口建设主动仗。紧抓西安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创中心机遇,继续举全区之力建设秦创原总窗口,特别是以更大力度深化“三项改革”,以更大格局做强总窗口“总”的功能,为加快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动力。

二是坚决打赢产业发展攻坚仗。聚焦“3+7+N”主导产业,下更大力气做优秦创原总窗口十大园区,下更大功夫狠抓项目建设,特别是积极践行“投行思维”,切实加强招商引资,精准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形成现代产业聚集发展的局面。

三是坚决打赢城市能级整体仗。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都市圈极核区为抓手,不断加强对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探索实践,持续提升城市的建设品质、生态质量、文化内涵、民生福祉,切实增强城市综合能级。

四是坚决打赢营商环境突破仗。围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针对个人、企业、项目、科技成果、进出口贸易的“五棵生命树”服务模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持久仗。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狠抓正风肃纪反腐,强力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特别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为谱写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筑牢坚强保障!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艾主任。下面请郭晓辉副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pic

郭晓辉: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长期以来对西安高新区的关心与支持。

下面,我围绕高新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做简要介绍:

一、2022年工作成绩和亮点

一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22年,高新区生产总值实现3104.3亿元。培育出汽车、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星、比亚迪两个产值千亿级企业,助力全市工业发展的实现新突破。

二是产业能级实现新提升。签约开工产业项目80个、总投资830亿元,落地西电智慧园等5个百亿级项目。34家企业成为全省第一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

三是创新驱动形成新动能。深入推进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创投峰会”。新增10家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企业突破5000家。

四是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推进“四个高新”项目537个;90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额993亿元,全年集中开工项目149个,总投资2768亿元。在全市各季度观摩中均排名第一。

五是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新增80平方千米建设空间。丝路科学城系列项目建设顺利,丝路软件城项目加速推进。

六是民生保障跃上新高度。高新人民医院建成开诊,建成公共卫生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新增就业2.3万人,新建7所学校;建成公租房15273套。建成开放各类公园34个。

七是安全稳定呈现新局面。成功应对多轮疫情冲击,完成防控平稳转段。扎实开展自建房等专项排查整治。全年安全生产、社会大局形势总体平稳。

二、2023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2023年,高新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三个年”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六个打造”目标,推动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狠抓主导产业快速壮大成势,加快形成具有高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好投行思维抓招商。聚焦“55611”产业体系和19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做好要素和服务保障,力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取得新突破。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到2023年底,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5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800亿元,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2%;形成2家千亿企业,百亿级企业新增1家。

二是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科技、智力支撑。强化创新平台引领。支持电子谷、硬科技社区建设成为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加速硬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小试中试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狠抓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推进西电大学科技园开工,加速西工大未来产业园落地,形成孵化与人才、资本、科技、政策交流互通的全要素服务网络。到今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0家,高新区成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和主战场。

三是以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为抓手,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三区三线”方案,优化提升用地布局方案,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综合利用。推动基础配套优化。促进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合理匹配。加快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有轨电车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狠抓城市品质提升。推进有标可依、有标必依的标准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

四是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全面抓好教育、卫生、养老、回迁、生态等工作。深入实施“名校领航工程”“新校成名校培育工程”“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公办和民营医疗机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医疗卫生强区。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盯紧安置房建设计划,加快完成回迁村交房前期准备,确保回迁工作有序推进。打好蓝天、绿水、净土、青山保卫战,保护好生态环境。

五是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通过“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扩大就业不动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全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设立10个高校人才工作站,释放10000个岗位需求。

六是以和谐幸福高新建设为目标,全力做好重大风险隐患的防范化解工作。树牢“稳定压倒一切”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总体安全。盯紧盯牢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活动,努力将隐患、矛盾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杨丽萍:谢谢郭书记。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请提问。

国际在线:王书记您好,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请问年雁塔在招大引强、项目建设方面采取哪些举措

王征: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雁塔区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合心合力合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雁塔实践破题。

一是誓师攻坚,促进思想“合心”。开年第二天,召开高质量项目攻坚年誓师大会暨百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1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2.83亿元,年计划投资61.16亿元,向全社会释放出“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服务”的强烈信号,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二是完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两个《推进方案》,建立招商引资终身负责制,聘请10位“招商大使”,成立10个产业招商组和19个招商服务保障组,采取全员上阵抓招商、亮出家底抓招商等“招商十法”,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在全区凝聚大抓招商、快上项目的强大合力。

三是创新督考,做到行动“合拍”。树立凭招商实绩、以项目成败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围绕招大引强、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建立突出落实、梯次加压的“五个一”调度推进机制:每周各区级分管领导召开一次“单周研判会”,每两周召开一次“双周专项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单月综合调度会”,每两月召开一次“赛马打榜会”,每季度举办一次街道高质量发展和项目落地情况“回头看”,系统推进、强化督考,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全区上下同频共振、合拍共鸣。

近期,由区级领导带队,10大产业招商组分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投资促进和招商项目洽谈活动,先后拜访对接360、沃尔玛、宜家等知名企业,进行点对点上门招商洽谈推进工作,着眼当下发展、未来支撑和系统优化,储备一批拟投资开发项目,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项目基础,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杨丽萍:请提问。

西安日报社:“着力强化秦创原‘一总两带’发展引领”是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请问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艾晨: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2021年以来,我们举全区之力建设秦创原总窗口,初步探索形成了秦创原模式、营造了秦创原生态、创造了秦创原现象、打造了秦创原板块。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持续深化“三项改革”。制定实施新区推进“三项改革”若干措施,去年新增高校科转平台17个,带动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05家,瞪羚企业3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

二是加快聚集科创产业。坚持大力招引聚集各类科创项目,总投资1500亿元的180个科创项目落地,隆基中央研究院一期等12个重大科创项目建成投用,带动新区全年工业投资增长82%、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

三是全力建设“三大市场”。推进秦创原人才、资本、科技三个大市场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去年新区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同比分别增长134%、78%。

四是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选编了包含138条内容的总窗口政策包,已兑现政策资金6.3亿元。发布了全省首个科创服务标准,新增省级众创空间5家、专业服务机构32家、孵化器和加速器15家、小试中试基地11个,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机构挂牌成立,总窗口服务质效正在成为发展核心优势。

五是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强秦创原“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的协同,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与e站实现功能联通,打破“数据壁垒”、推进资源共享,与全市20个区县开发区实现信息互通,已有17家省属国企在总窗口落地项目,咸阳等6个地市飞地孵化器落地,联合上海张江等10个园区发起成立了中国园区科创联盟,秦创原辐射力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举全区之力建设秦创原总窗口,全力推进“三器”示范区、三个大市场和“三池一机制”等建设,特别是以更大力度深化“三项改革”,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动力。谢谢。

杨丽萍:提最后一个问题,请提问。

中国报道:请问2023年,高新区在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增长方面,有哪些主要安排?

郭晓辉: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紧扣西安市获批“双中心”的重大机遇,把丝路科学城作为西安科技创新带的重要节点、秦创原的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努力建成“双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持续发挥秦创原平台引领作用,重点在成果孵化转化和“两链”融合上下功夫。继续围绕高新区“5561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平台。

二是以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组织经济工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聚焦19条重点产业链,努力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实现新突破。树牢“以项目建设看发展论英雄”理念,全力做好土地供应、方案审批、文物发掘、手续审批、土方外运等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强化项目调度、督查考核,确保2023年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三是以最优营商环境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跨区域通办、跨部门联办、跨层级商办,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实行联合审批、联合执法、联合指导、联合勘验。积极培育“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营造亲而又清的政商关系,坚决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杨丽萍: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请继续关注我们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