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立足资源优势紧盯产业扶贫 实现"输血"变"造血"
时间:2017-10-31 11:18:00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熊惠玲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产业扶贫是群众脱离贫困、拨穷根的治本之策,没有产业带动,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难以持续脱贫。”在今天(10月13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蟒成介绍了渭南独具特色的创新扶持与产业扶贫之路。
扶贫产业与三产融合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渭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宜,是水果生产的天择之地。”吴蟒成介绍说,近两年,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狠抓“扩面、提质、促销、增效”四大举措不动摇,积极实施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倾力打造现代果业强市,水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他说,去年一年,渭南市果业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果农人均年收入3500元,果业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我们紧抓‘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机遇,相继建成渭北葡萄产业园、临渭桃花源、潼关秦王寨等一批集旅游、餐饮、娱乐和农业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有效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他说,我们积极破解贫困户“单打独斗”难题,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8家、家庭农场1646个,探索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园区带动、集体经济带动等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了风险可控、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年内共带动1.72万名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股份”模式吸纳2.33万名贫困群众进园务工。
健康扶贫严防“病根”变“穷根”
吴蟒成说,“脱贫攻坚发展到现阶段,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户依靠政府帮助和自身努力都已经正在脱贫,剩下的部分因病、因残致贫群众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对此,渭南市坚持把加大健康扶贫力度作为防止“病根”变“穷根”的不二之选,广泛开展“万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行动”,选派10935名医生对27097户因病致贫家庭进行了包联救助,走出了一条符合渭南实际的健康扶贫新路子,这种做法现在正在全省推广。
“我们为贫困患者建立了健康扶贫兜底基金,为贫困患者撑起了在新农合、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之后的第四重保护伞,对自负费用部分采取分段按比例报销,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合规费用报销达90%以上。”他说,我们还对所有贫困群众免缴合疗及大病保险费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合疗经办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均设立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窗口。“取消了医疗机构贫困群众住院押金,将贫困群众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将住院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为3000元,慢性病在原定额补助基础上上浮20%,助力贫困群众‘减负’脱贫。”
就业扶贫实现“输血”变“造血”
他说,秉持“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理念,围绕“每一户贫困家庭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目标,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就业扶贫,全市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人数达3.99万。
“通过不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24个,市县创业孵化基地92家,落户企业1124个,就近吸纳劳动力5.2万人。”吴蟒成说,采取“集中+分散”、“田间+夜间”的方式,把培训课堂设在群众家门口,设在田间地头,有效强化了1.29万贫困群众的致富技能。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公益专岗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开发特设公岗4103个、公益专岗2388个,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取得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