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行“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2017-10-31 16:58:00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10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商洛市副市长柳宪军、市扶贫局局长罗存成出席发布会,介绍商洛市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脱贫攻坚”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五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商洛市副市长柳宪军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商洛市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商洛市扶贫局局长罗存成先生。
下面,首先请柳市长介绍有关情况。
陕西省商洛市副市长柳宪军: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
非常高兴通过陕西省通过“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交流。首先,我代表商洛市人民政府,向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商洛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新闻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将商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全市7个县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占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近一半。经过上半年精准核查,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1万户、39.8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4%,贫困发生率为28.64%。全市701个贫困村中,175个为深度贫困村,占全省482个深度贫困村的36%;其中贫困发生率高于50%的贫困村达到72个。
面对这样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商洛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严肃的政治责任,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最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把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五大攻坚战”之首,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找准问题开“药方”,选准路径拔“穷根”,把能扶持的“扶”上来,把应“搬”出来,把该兜底的“兜”起来,有计划、分年度推进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有序退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7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脱贫攻坚中,商洛市大力实施产业支撑、移民搬迁、金融支持、教育就业、社保兜底、精神脱贫、社会帮扶、精准施策“八大脱贫行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产业支撑脱贫行动。
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根本之举,探索创新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普惠型金融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一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受到汪洋副总理的高度评价,全省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2016年、2017年两年连续在商洛召开现场会。为进一步深化“三带一创”模式内涵,制定出台了《产业脱贫实施规划》、项目资金管理等9个配套办法,形成指向明确、路径清晰、配套支持的市级产业脱贫政策体系;总结编印全市典型范例23个,在全市全面深化推广。今年以来,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84个,产业脱贫参与率达69%,带动467个贫困村、4万户、12.6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基本上商洛可以达到村村有合作社,户户有致富脱贫的增收项目。
二是实施移民搬迁脱贫行动。
针对商洛地质灾害多发的市情,商洛市以汪洋副总理来商视察调研商洛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为契机,把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作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搬迁、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三精管理”模式被省移民办认可并向全省推广。今年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9106户14.39万人,建集中安置项目138个,为各县(区)5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逐点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配套产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打好安居乐业的基础。
三是金融支撑脱贫行动。
针对商洛财政底子薄,脱贫攻坚资金投入不足的实际,商洛市大胆探索金融支持脱贫的模式,在市县设立了扶贫贷款担保基金,由金融机构按1:10以内的比例扩大贷款投放,累计发放“农户贷”17.01亿元,“产业贷”17.44亿元,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积极探索开发性金融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向国开行融资70亿元,完成投资24.6亿元,在395个贫困村实施项目3200多个,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基本性的变化,这一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肯定,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在商洛市召开全国开发性支持脱贫工作的现场会,商洛市也在开发银行全国脱贫攻坚的电视电话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创新推广贫困户“人身+产业”一揽子保险服务模式,探索了茶叶气象指数、生猪价格指数、白山羊、梅花鹿、鸡等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全市扶贫保险品种达19种,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近50亿元。
四是教育就业脱贫行动。
坚持把教育就业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投入教育扶贫资金1.58亿元,救助贫困学生17.12万人次,建设贫困镇村幼儿园1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建设项目58个,为贫困镇村招聘特岗教师325名,向5507名教师发放生活补贴。以“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等活动为平台,积极为7975名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我们还开设公益岗位,为贫困家庭设置这么一个活动,公益岗位,帮贫困户家庭实现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五是社保兜底脱贫行动。
针对全市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的问题,积极推进医疗救助、社保兜底等政策落实,进一步提高社保兜底保障标准,将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6000元/人•年,分散供养人员标准提高到5500元/人•年。同时,积极搭建“自主参合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格局,全面开展贫困人口参合费用补缴,全市贫困人口参合率达到100%。为减少贫困人口医疗支出,商洛市将新农合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上调5个百分点,中省规定的11种大病报销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慢病封顶线提高20%,起付线由5000元下调到3000元,并取消了镇卫生院起付线,门诊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
六是精神文化脱贫行动。
为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深入开展精神文化脱贫,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内生动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市、县(区)成立了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宣讲团、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团、文艺宣传团等4支宣传队伍,开展村级脱贫攻坚政策宣讲2200余场次,展出展览1000余场次,发放口袋书等宣传资料15万余份,举办文化惠民演出10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652场次。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同时,设立善行义举榜1000余块,选树典型好人2000余个,山阳县有一个干部叫李长庆,50多岁了,几十年了,在基层岗位工作,脱贫攻坚战斗打响以后他连续进入两个村,当进入第二个最难的村并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时,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夜晚值班的村党支部的办公室。我们陕西省委、商洛市委、山阳县分别作出了向李长庆同志学习的号召,真情投入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去。
七是社会帮扶脱贫行动。
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方面,突出党政机关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挂包驻帮”,组织1122个市县(区)部门单位、3.21万名干部驻村入户结对帮扶贫困村701个、贫困户12万户,投入帮扶资金4.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552个,为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10万余件。统筹整合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镇(办)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力量,在商洛拿着帽子摘帽子,群众不脱贫、部门不脱责、干部不脱钩。抢抓国资委系统、高校系统、卫生系统“三大帮扶体系”和宁商扶贫协作、公益中行、万企帮万村等社会各界力量帮扶机遇,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八是精准施策脱贫行动。
在上半年精准核查人口数据和信息核实的基础上,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细化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落实扶持政策,综合采取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生态补偿、易地搬迁、医疗救助、教育支持、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措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是我们商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八个方面的行动。
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常态化中,我们还采取了“六个坚持强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有序有效开展。
一是坚持强化组织保障。
在健全完善“八办两组”协调推进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建立了市、县、镇、村、户五级脱贫攻坚组织体系。从市直选派了10名副县级干部到县(区)挂职副书记或副县(区)长,选派了1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98个镇(办)挂职副书记或副镇长(副主任),选派了1280名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技特长的优秀党员干部挂职贫困村“第一书记”,逐级细化工作职责,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实行“拿着帽子摘帽子”,全面压实脱贫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坚持强化政策支撑。
市上制定出台了“2+9”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实施规划》以及9个配套实战办法;各县(区)和各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形成了一套政策体系。同时,坚持一村一策,为每个贫困村制定了综合发展规划,强化各方面的政策落地,保障工作有序深入开展。
三是坚持强化统筹资源。
把统筹整合资源作为凝聚脱贫攻坚战合力的有效方法,把精力、资源、力量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抢抓各级单位驻村帮扶有利机遇,深入推进宁商扶贫协作、公益中行和万企帮万村活动,主动加强与“三大帮扶体系”项目对接,大力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引导政策、措施、资金、项目向脱贫攻坚聚集,确保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商洛每年有50万劳动大军,在每人一亩地的空间里面,劳务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善于勤奋创新,善于奋进这么一种能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各县分别召开了客商大会、回乡创业推进会,请他们回来,给他们政策,让他们带动家乡的脱贫,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商洛脱贫攻坚的力量。
四是坚持强化严督实考。
把“三项机制”与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有机结合,用“最严格”的督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强化督查问责,坚持脱贫攻坚常态化、高频度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建立“集体会商、季度点评、半年交账、年终考核”的考核机制,带动形成主动担当、竞相作为的良好局面。同时,设立了脱贫攻坚举报中心,开通“12317”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
五是坚持强化党建领航。
全面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步伐。今年以来,商洛市出台了一系列“三变”改革措施,有效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加快了农村改革进程,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将承包的土地、房产、劳动力等入股经营主体合作经营,把农户捆绑到产业链上,联股联心联业,收到了土地流转挣租金、资金入股挣股金、基地就业挣薪金“一地生三金”的效果。
六是坚持强化责任到位。
按照“主官必须主责”的要求,落实“四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市、县、镇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头包抓贫困村和脱贫攻坚示范村,抓点示范,培育典型,带动工作整体推进。制定了部门脱贫攻坚责任清单,逐部门明确目标任务、支持政策和推进措施。明确了市、县、镇、村四级领导联县包村帮户工作责任,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两委会“四支力量”进行统筹整合,做到每个贫困县1名市级领导包抓,每个贫困村1名县级领导包抓,每个贫困户1名干部包抓帮扶。
前段时间,商洛市、县(区)通过对标贫困退出“577”标准进行综合研判、现场问诊,今年62个贫困村、6.11万人脱贫退出任务可望全面完成。下一步,商洛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以实干实绩推动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这是我给新闻媒体介绍商洛脱贫攻坚的一些工作,感谢大家参加这次的新闻发布会,对商洛脱贫攻坚工作的了解,感谢大家对商洛工作的支持,希望大家到商洛来,了解我们商洛精准施策,搞好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安广文:
感谢柳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谢谢。
三秦都市报记者:
大家都知道,商洛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陕西省深度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方。众所周知,脱贫攻坚工作贵在“精准”二字。那么,咱们商洛市又是如何围绕“精准”二字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
陕西省商洛市扶贫局局长罗存成:
非常高兴和媒体朋友进行交流,感谢这位朋友刚才的提问,这个问题很直接也很到位。“精准”是我们与我们商洛市攻坚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围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商洛市采取有效措施,合力攻坚,打好“突围战”,确保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一是合理确定脱贫目标。
对脱贫攻坚任务进行综合研判,充分结合商洛市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质量为先的原则,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好高骛远,确定了商洛市脱贫攻坚滚动计划,把工作重点聚焦到“精准”上来,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质量服从效果,按照精准标准抓识别、精准施策抓帮扶、精准要求抓管理、精准目标抓退出,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二是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市级起草制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深度贫困县编制脱贫攻坚总体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全面梳理分析致贫原因、矛盾问题,聚焦补齐短板,着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脱贫、安全住房、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脱贫六场硬仗,切实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近期,我们正在争取设立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支持对脱贫攻坚有重要带动作用而资金不足的扶贫项目;争取筹建产业扶贫子基金,解决产业脱贫资金瓶颈。我们将启动全市通组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摸底调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统筹推进。
三是扶智扶志激发动力。
以“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发挥扶贫培训学校作用,多途径、多角度的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培训脱贫技能,在扶志、扶智、扶技上求实效。策划实施“五谢共产党”主题宣传活动,挖掘脱贫典型和样板,树立身边的榜样,教化引导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形成人人想脱贫、人人争脱贫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奖惩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倒逼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勤劳致富。
中国网记者:
最近,我们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商洛市许多贫困群众将一些土地资源变为资产来入股我们的村级集体经济,并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实现了脱贫,此举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纷纷点赞。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罗存成:
我继续回答这位朋友提的问题,您所说的这种贫困户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分红的事儿,其实就是我们当前正在实施的“三变”改革。今年以来,我们借鉴贵州“三变”改革经验,通过对农村资源进行核查清理、资产量化、登记备案、评估认定,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模式,将各类资源转换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要素,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入股到经营主体,或参与保底分红,或股份合作开发经营,走出了一条依托股权活资产、兴产业、富百姓的“三变”路径。目前,全市已将8.1万亩集体“四荒”地、11.9万亩林地等资源变为股份资产,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的4.29亿元资金变成了集体及农民手中持有的股金,全市7个县区已有3.5万户11.4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为股东,成为在“三变”改革中,腰包慢慢“鼓”起来的受益者。
陕西网记者: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几年,商洛好多贫困群众依靠发展产业走向富裕,这也是我们商洛市的一大工作亮点。我想问一下,就全省来说,有一些地方的贫困群众还存在发展产业无门路、无技术、无市场,那么咱们商洛市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推进产业扶贫的?
柳宪军:
商洛的脱贫攻坚最难的一件事就是产业脱贫。我们商洛突的这方面有四个缺。第一个缺人,农村的正常从事劳动的都是老人。第二个缺地,人均不到7分地,达到规模产业特别难。第三个缺钱,老百姓发展产业底子薄,无法启动产业,能挣得起赔不起,没有投资。第四个缺技。我们的产业方面四缺的问题在商洛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遇到最头疼的一个事。
商洛同样有优势,我们商洛有八宝,我们的核桃产业314万亩,板栗产量260万亩,中药产业180万亩,还有其他方面的养殖,也是商洛特色农业的八大项。如何把这些特色农业变成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来带动我们整个农村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我们在2015年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两个字“带动”。这两个字怎么样分开来看:“带”+“动”,谁来带?谁来动?贫困户要动必须带,所以我们发挥现代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开展了企业带动。企业一带,它的产业链就动了。合作社带动,我们把它叫做经营主体带动。大户能人带动,这三种方式带动。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进行统一的产业布局,哪里种板栗,哪里种核桃,哪里种中药材。我们突出了谁来带,给你什么优惠政策,谁来动,给你扶持什么政策。出台了普惠金融政策,每户贫困户可以贷款5万元贴息资金,你自己发展产业也可以。产业扶贫就是要把贫困户系在产业链上,既解决脱贫工作,又解决了发展后劲工作。当我们脱贫攻坚工作胜利以后,我们每个县的农业产业就会变成一个产业化,就会变成一个工业化,就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相得益彰的事,我们目前正在做这些具体工作。
2015年,我在洛南保安镇杨庄村下乡调研时看到一户人家,户主叫余文平。当时,他的妻子得病去世三年多,家里就他和一个上小学的孩子,精神状态很差。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满院子遍布狼藉,村上产业扶贫的时候搞了一个合作社养兔,他家三间房子顶层也养兔,在楼上遍布臭气熏天。我们看到了余文平真正是一个贫困户,脸上发青,头发带卷,到处是一片狼藉。后来驻村工作队去给他贷了5万元,给他培训养兔的技术,重新开始生活,在楼顶上从环保各方面,对养兔的兔舍进行改造。13号我去的时候这家有了三个变化。一个是现在的余文平我已经不认识,脸上带着笑容,穿得整整齐齐。第二个我发现院子的铁丝上挂满了洗过的衣服。这在我们农村一个男人把衣服洗干净,挂在铁丝上,我想就有生活的希望。第三个楼顶的兔舍完全变了,整个院子没有闻到一点气味,他用环保的措施加大投入。2016年他收入2万元,前几天我去的时候已经收入1.5万元,两年几乎达到收入4万元。我那天去的时候他刚刚从培训基地学技术回来,他的孩子已经上了五年级,骑着自行车。我问你现在怎么样,他说现在好着呢。我说到脱贫还差一点,重找一个媳妇。他说还得两年,他有这个愿望,还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基础。从两年的时间,三个变化可以看出我们商洛“三带一创”脱贫给老百姓带来的新的变化。
安广文:
今天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柳市长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