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行精准脱贫、西北发展两个“蓝皮书”发布会

时间:2017-11-06 09:29:00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7月13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精准脱贫蓝皮书》、《中国西北蓝皮书》新闻发布会,请陕西省社科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白宽犁,陕西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pic
发布会现场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光临省政府新闻办今天的发布会。

《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17)》(蓝皮书)和《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于日前正式出版。今天我们邀请了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白宽犁先生向各位介绍两本蓝皮书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陕西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先生,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先生。

下面,首先请白宽犁副院长介绍情况。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白宽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白宽犁,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新近出版的《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17)》和《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7)》的主要信息。

每年的《陕西蓝皮书》,都会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各界热议的重点话题,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与记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发布的《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17)》和《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7)》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日前正式出版。

一、《陕西蓝皮书·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17)》

《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是为了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咨政功能,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由我院倾力打造的研究陕西精准脱贫的第一部蓝皮书。《报告》从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我省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全面梳理了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下一步继续加大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力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将对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积极作用。《报告》包括“总报告”、“综合篇”、“区域篇”和“案例篇”四部分内容。

“总报告”全面总结陕西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结合我省8市13县(区)219户贫困户的调研数据,从创新机制、培育扶贫主体、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陕西精准扶贫脱贫的对策建议。

“综合篇”针对陕西农村贫困现状及住户贫困的动态变化、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精准扶贫脱贫评价体系、扶贫领域精准监督机制、脱贫攻坚中的农业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脱贫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以及精准扶贫脱贫背景下陕西基层舆论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

“区域篇”主要围绕陕南移民搬迁、宝鸡西部山区扶贫、宝鸡精准扶贫脱贫机制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案例篇”聚焦商南县、长武县扶贫脱贫攻坚实践路径,对瓦铺村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西安高科集团“两联一包”扶贫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实施异地搬迁脱贫、产业就业脱贫、教育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民生兜底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全面推进我省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初战告捷,移民搬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脱贫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建立贷款风险担保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互助资金担保融资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小额信贷工作,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通过加大对教育扶贫的投入,确保教育扶贫全力推进和全方位覆盖。利用国家生态补偿和保护工程资金,吸纳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优先在贫困地区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改革,建立健全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提高贫困地区补偿标准、扩大覆盖面。组织开展农村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试点,低保、养老等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乡村旅游等重点工程,推进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文化扶贫、广电扶贫五大行动,全面提升贫困村整体承载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

《报告》建议:陕西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节点,应建立精准扶贫脱贫动态管理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准确掌握贫困人口信息,加大贫困人口动态化管理和扶贫脱贫监督问责力度;打造精准扶贫脱贫长效机制,推动贫困地区三产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利益共享机制;培育新型多元化扶贫主体,坚持政府引导,构建市场、政府、社会协同共进的大扶贫格局;强化精准扶贫脱贫人才支撑,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创新人才发展保障机制。

二、《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7)》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是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研究西北地区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由西北五省(区)社科院轮流出版发行,自2012年起,已连续编撰6年,今年由我院主编。《报告》准确把握西北地区年度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形势,全面反映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面临的新机遇,出现的新难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判。《报告》包括“总报告”、“综合篇”、“省域篇”、“丝路篇”、“专题篇”五个部分。

“总报告”分析了2016年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为西北五省(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社会事业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预测了2017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合篇”全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基本情况、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省域篇”分析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年度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丝路篇”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背景,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民心相通、外向型产业体系、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对外贸易、会展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专题篇”重在展现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围绕陕甘宁革命老区、南疆、“三西”地区等特色区域,对精准扶贫脱贫、畜牧业、生态走廊建设、旅游联动发展、民生建设、民营银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专项研究。

今年的西北蓝皮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报告更加立体、完整。皮书报告的研究维度进一步拓宽,增加了西北地区会展业、畜牧业、文化产业教学等方面的研究;皮书报告的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展,例如对西北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分别从特定区域、专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省域等层面展开了研究。二是报告“西北特色”更加鲜明。本年度皮书继续增加了“陕甘宁”“三西”“南疆”等西北特色区域的研究,继续增加了“生态”“扶贫脱贫”“对外开放”等西北突出问题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西北特色。三是保持了皮书历年内容的连续性。2012-2017年度的系列皮书始终以“准确把握年度发展特点,全面反映新进展、新成效、新机遇、新难题,科学判断发展趋势”为目标,以“研究报告”的体例为主要撰写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了相对统一的风格,有助于社会各界持续全面跟踪了解近6年以来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状况。

媒体朋友们,以上两个《报告》是以社科工作者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视角和方法分析归纳后,形成的有关陕西精准脱贫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理性研判、客观总结和审慎预测,并对科学破解发展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给出了兼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实现陕西“追赶超越”目标,加快富民强省步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下面,我和我的两位同事们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您认为陕西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还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

陕西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谢谢你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省上下齐心,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应对解决。一是扶贫任务很重,现在仍然有50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国家的集中连片特困区覆盖了43个县区,全省96个区县都有扶贫任务。二是难度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目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普遍都面临着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条件差,基本发展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三是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我们知道贫困人口基本的经济条件差,个人家庭人力资源积累比较差,很多家庭缺乏劳动力,特别是缺乏有技术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贫困人口在发展产业的时候也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的能力,如何推动他们、扶持他们,精准的帮扶他们,针对他们在发展产业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报告建议:一是建立精准扶贫脱贫动态管理机制,精准脱贫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精准管理,建立五个省、市、县、乡(镇)、户五个层级的数据库,充分的利用大数据和现代的信息技术,及时的掌握贫困人口的信息,把贫困的底数摸清楚,把致贫的原因弄清楚。二是精准帮扶,打造精准扶贫脱贫长效机制,推动贫困地区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三是积极培育多元化扶贫主体,刚才我也讲了,我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主发展能力比较差,我们要积极的培养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各类社会主体、社会组织,动员政府的力量,动员社会的力量,动员企业的力量齐心协力投入到精准扶贫脱贫过程中,帮扶贫困人口,形成一个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扶贫脱贫良好机制。四是强化精准扶贫脱贫的人才支撑,作为一个涉及面大、投入资源多、持续时间长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投入到精准扶贫脱贫进程中,要动员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精准派人精准帮扶,谢谢。

西部开发报记者: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弱,但扶贫脱贫任务却十分艰巨,您对西北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有什么建议?

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

第一,在特色产业脱贫上要有突破。适当的加强现代农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对扶贫带动比较大的产业。

第二,把脱贫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提高西部地区人口聚集程度。

第三,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搞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的建设,西部地区比较缺水。

第四,还需要一些其他配套措施,比如说在医疗扶贫方面,出台一些更强有力的措施。

中国新闻社记者:

如何预判2017年西北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王建康: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包括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断的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这些国家战略持续推动,我们综合研判,2017年西北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增幅有望保持在8-9%,处于全国前列。在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础上,西北五省(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保持在7-8%之间,为了保持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各地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西北地区脱贫,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西北地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解决好水的问题,路的问题,通讯的问题,这样我们群众的生活才能更加便利,地区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优化,脱贫攻坚也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和支撑。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预判,西北五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0-13%之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特别是陕西获批国家第三批国家自贸区的契机,西北地区的外贸发展保持快速发展,陕西将成为西北地区向外开放的龙头。随着各项居民收入增长措施的落实,以及众志成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西北五省(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将继续领先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9%-11%。

同时,西北五省(区)社会事业将进一步得到完善,扶贫攻坚取得较大成效,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社会更加稳定和繁荣。

陕西日报记者:

陕西移民搬迁主要集中在陕南片区,在做好困难群众的移民搬迁工作中,是否存在社会融合、社会管理的问题,如果存在,该怎么解决?

罗丞:

您说的情况确实存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社会融合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青壮年劳动力流出比较明显,社区当中居住的主要是妇女、儿童、老人,一部分留守老人生活习惯难以改变,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个过程。

第二,安置点移民来源成分多元化,有的来自本乡本土,也有来自其他外乡外镇,新的社会关系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导致了社区乡土情怀不浓,邻里情感需要加强。

第三,社区本身管理有些还可以改进完善,包括基础设施不到位,服务内容不够全面细致。

第四,原有生产用地距离居住点比较远,有的地方生产存在困难。

针对这四个问题,有几点建议:

第一,转变移民的生活方式,让他们适应现代城镇生活节奏和生活的方式。

第二,加强情感融合。以曲艺社的形式,建立移民新型组织,让移民住的放心、生活舒心、感到开心,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移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第三,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适当设置一个移民搬迁小区规模,扩大相应的规模,建设美丽乡村,配套相应的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做好相应软环境建设,比如说安全管理、清洁保洁,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说户籍、社保、低保、养老等方面的服务。

第四,适当的加强对移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多样形式,比如说会议、板报,使移民养成遵纪守法、爱护环境、文明礼让、与邻为善新风气。

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