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行2017届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7-11-07 10:26:00 来源:国新发布
8月31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2017届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闻发布会,请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紫贵,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武秀,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唐澍介绍省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陕西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紫贵先生,向各位介绍我省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先生,陕西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武秀先生,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唐澍先生。
下面,首先请王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紫贵: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
借这个机会,我首先代表省教育厅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陕西高等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就2017届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一、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
2017年,我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37944人,比上年减少18342人,降幅为5.15%。其中研究生28543人(占比8.45%)、本科生173108人(占比51.22%)、专科(高职)生136293人(占比40.33%)。截至7月15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已就业301395人,初次就业率为89.18%,较2016届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88.96%、本科生为90.71%、专科(高职)生为87.30%。
从生源分布看,陕西籍生源毕业生最多,有23480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9.48%,就业人数也最多,有211744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0.25%。陕西籍生源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18%,比总体就业率高1个百分点。
从就业地域分布看,有196914名毕业生在西部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5.33%。其中,在陕西省内就业的有173995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7.7%。
从就业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34140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1.33%;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就业的有32415人,占10.75%;在建筑行业就业的有32071人,占10.64%;在教育行业就业的有26953人,占8.94%。
从就业单位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企业就业的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3.78%。其中,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的有171670人,占56.96%,与去年相比减少1.54个百分点;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有40991人,占13.60%,比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
从就业岗位分布看,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49152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6.31%;在“教育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有39187人,占比为13%;在“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为32722人,占比为10.86%。
从学历学科看,博士毕业生中就业率排前三位的学科是“农学”“法学”和“工学”;硕士毕业生中就业率排前三位的学科是“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排前三位的学科是“工学”“教育学”和“理学”;专科(高职)毕业生中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财经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和“制造大类”。
总体来看,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目标好于预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立足陕西、面向西部就业态势十分明显;二是企业依然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主阵地;三是工学类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全省高教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五新”战略任务和脱贫攻坚要求,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要思路和做法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抓重点、保大面、攻难点、强保障”。
“抓重点”,就是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推荐优秀毕业生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行各业,让他们建功立业,做到人尽其才。一是抓源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根据国家和省上重大发展需求,在学科建设方面,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力度。在专业建设方面,新增专业点441个,其中在国家层面上围绕“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增设专业点220个;在省级层面上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增设专业点119个。淘汰缺乏优势特色、不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就业质量低的专业点280个。此外还建立了学科专业预警反馈机制,对就业率低的学科和专业发出预警。二是抓对接,强化校企校地校政合作。各高校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政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为毕业生就业选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今年研究生层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气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层次的材料科学类、化工与制药类,专科层次的食品药品管理类、制药技术类、化工技术类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三是抓推荐,努力实现人岗匹配。各高校坚持注重加强择业观的教育引导,避免盲目就业。对具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各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主动上门推荐、安排实习机会、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洽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陕西就业的毕业生,有90%以上的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西安交通大学有406名毕业生在我省世界500强企业就业。
“保大面”,就是全面搭建各类招聘平台,全方位提供精准服务,引导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选择。一是开展校园招聘。去年下半年以来,省教育厅会同省人社厅等部门,指导各高校为2017届毕业生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306场,高校联盟招聘会10场次,专场招聘会9906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00多万个,做到了学科、专业全覆盖。二是开展专场招聘。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院校组织开展了人文经管外语类、法学类和少数民族毕业生等专场招聘会,依托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组织开展了免费师范生专场招聘会,与省卫计委、省人社厅共同举办了面向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场招聘会。三是开展网络招聘。利用全国和全省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举办网络招聘活动46场,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各高校引入专业化机构,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APP、QQ等新媒体手段,实现毕业生在手机上投递简历、预约面试、在线咨询等方面的要求,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服务。校园招聘、专场招聘和网络招聘具有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应聘成本低的特点,备受毕业生关注。今年有6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专场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平台实现了就业。
“攻难点”,就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帮扶困难学生及早就业。一是突出基层导向。坚持把基层作为吸纳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大趋势、大方向,组织实施了“振兴计划”“西部计划”“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计划”“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本科生计划”以及“新疆西藏公务员招聘计划”等7个中央和省级基层项目。全年各类基层项目计划招录毕业生11483人,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达到57%左右。基层项目招录计划,这个项目还没有进行完,总计划已经出来,11483人。在大学生征兵方面,强化宣传和政策引导,目前大学生报名应征报名人数已达3.7万人。二是突出自主创业。坚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全省高校均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累计达到343门,校内专职创业指导师有631名。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计划,举办各种创业大赛370场,参与人数达6.7万人;举办创业讲座或论坛等创业实践活动650场;举办创业培训223场,共培训2.4万余人。组织高校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高校参赛项目达2.65万项,参赛学生达到10.9万人,参赛项目数和学生数均居全国前列。今年离校前参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200余人。三是突出困难群体帮扶。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部署要求,精准指导,明确要求各高校实现建档立卡毕业生全部就业;精准识别,为每位建档立卡毕业生建立台账;精准发力,实施“一生一策”就业指导计划;精准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精准跟进,把离校未就业的建档立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全省高校毕业生中有建档立卡毕业生1769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23%,已就业17409人,就业率为98.41%,高出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10个百分点,力争年底实现全部就业。
“强保障”,就是建立健全政策服务体系,完善高校内部保障机制,调动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培训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见习补贴、校园招聘补贴、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等政策,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全年为有关高校发放校园招聘财政补贴975万元,为27530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753万元,为毕业生提供在高校内的见习岗位5000个,发放见习补贴2200万元。指导各高校全面落实在校学生年度学费总额1%的就业创业工作经费,全面落实了“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部分高校把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技术职务评聘纳入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序列。积极配合人社、税务等部门,落实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服务。
三、下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几点考虑
大家知道,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之一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了信,赞扬大学生把激昂青春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勉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下一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要以总书记的回信为遵循,以服务陕西“五新”发展战略和脱贫攻坚任务为主线,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确保就业创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一是力争在自主创业上取得新突破。强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开展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构建平台。用足用活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省上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
二是力争在服务脱贫攻坚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实施各类基层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发挥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作用,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艰苦行业就业,积极参与小微企业的建设发展。
三是力争在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上取得新突破。省教育厅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做到离校不离心,工作不断线,努力使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
各位媒体朋友,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请新闻界各位朋友多关注、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也非常欢迎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谢大家!
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传媒网记者: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比较复杂严峻,请王厅长介绍一下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对明年就业形势你怎么看?
王紫贵:
刚才,我向大家介绍了2017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大家比较关注的应该是89.18%的就业率,从这个就业率我再解读两个信息:一是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在去年88.78%的基础上增长0.4个百分点。我们体会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非常不容易,说明我们的就业工作还是有难度有压力的。二是接近10%左右的毕业生还未就业,截至7月15日之前没有就业,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了解到还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就业了,有这么大的数字,说明我们毕业生就业还是有压力难度。但正如这位记者朋友所提,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确实还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困难和问题有几个层面的,我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方面的情况,从大的方面看有几个情况。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经济下行和毕业生总量较大的双重压力。双重压力一个少一个多,经济下行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有所调整,部分行业的供求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从这方面来说就业岗位减少。随着“中国制造2025”、“陕西制造2025”步伐加快,也就意味着技术变革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也会必然导致部分就业岗位减少。经济下行就业岗位相对减少,这是事实。另外一个多了,毕业生总数比较高,2014年突破30万以后,这几年一直在34-35万,从统计分析来看,“十三五”期间我省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持续保持在34万人左右。一多一少,需求不足,供给增加,意味着就业难的现象是存在的。
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各高校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深入方面,确实进行了一些改革,也体现了一些成效,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全省各个高校新增符合社会经济需要的441个专业店,淘汰了280个特色不明显、就业质量比较低的专业点。总体来看,各校学科和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还有一些差距,不相匹配,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出现了各学科之间在就业上差异比较大。陕西是工科较强,理科次之,文科和艺术类就业情况不理想。就业的过程中工科体现的最好,刚才说的数字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文科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不太理想,反映出学科专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不完全配备,结构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三是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不够完善,心理准备也不足。应该说基层空间非常大,就业市场非常大,我们把基层市场做好,确保毕业生得到充分的就业。近年来,国家和省上积极鼓励推动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基本面很好,但是具体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解决能下得去,但能不能留得住、用得上、流得动,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使得毕业生瞻前顾后,选择上有观望的态度,丧失了一些机会。
四是陕西籍毕业生出省就业意愿不强。我省是高教大省,对学生吸引力较强,陕西籍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将近70%的陕西籍毕业生,这些学生出省就业意愿不高,大多倾向在本省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就业难度。在我们工作中体会到这四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在开展工作中遇到了困惑和困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在研究,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对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毕业生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国家和省上也出台了多项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省上出台关于“十三五”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见,这在全国是第一份文件,从局部考虑这个工作的省份还是不多的。这些都为我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创造了条件。
二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拓展了就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引擎也必将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三是陕西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扩大了就业容量。当前,国家正在统筹推进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三大战略”和包括西部大开发在内的“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多个国家战略涉及到到陕西。“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陕西自贸区建设、“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建成、西咸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大力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都会为我省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四是“四个一流”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陕西正在推进“四个一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改革。“四个一流”从重点讲是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四个一流”的实施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项工作正在深入的推进,有助于未来毕业大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就业。总体来看,我们对明年就业创业的形势会越来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从省教育厅公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目前,仍有3.65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请问王处长,人社部门对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什么具体安排?
陕西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武秀:
今年,省教育厅共移交我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6549人,其中陕西生源23089人,加上国家人社部移交的未就业毕业生信息,预计陕西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将达3万余人。截止8月18日,全省累计登记2017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0376人,通过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服务后,已实现就业9142人,升学、出国、入伍等暂缓就业1582人,未就业19652人(包含就业见习、职业培训、正在求职、自愿暂时不就业、其他等情况)。下一步,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学生,人社厅主要做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围绕促进计划,加强与教育部门的信息衔接和资源共享,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实名制登记,给他们提供精准服务,提供信息、自信帮助,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使他们尽快在年底前实现工作或者就业准备活动中。
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和鼓励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应。人社厅对于申请创业帮扶贷款,如果是个人申请10万元左右,如果是合伙创业贷款50万元,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授予,尽快办理,缩短申办周期,使他们尽快拿到贷款开展工作。
三是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或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今年准备出台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为了健全完善就业见习制度,提升见习质量,落实兜底安置举措。每个学生见习6个月,每个月1200元补贴。还可以通过公益岗位对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进行安置,实行一对一帮扶,及时给他提供各种信息、政策咨询,让他了解到岗位的需求,让他尽快就业。
四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和创业。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对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职称评定等工作,畅通毕业生跨区域、跨不同单位主体就业的渠道。
下半年我们还会做一些活动,9月份全月都是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毕业生提供招聘咨询。11月中旬,人社部统一组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再次为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机会,在招聘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使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快的找到工作。我们下半年还要组织事业单位招考,设置专项招聘。组织开展宣传服务活动,人社厅、局长校园行,为大学生讲解就业形势和政策,人力资源机构经理进校园,为他们提供求职技巧和岗位需求,还可以组织创业明星进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这些学生提升创业的经验。发挥人社部门具有的政策优势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解决好就业问题,使他们能够尽快的就业,谢谢大家!
三秦都市报记者: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34万,有8万是家庭贫困学生,我们看到建档立卡学生中就业率达到98%,教育厅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唐澍:
今年是陕西省脱贫攻坚年,2016年脱贫攻坚任务陕西省落后,处在最后一个方阵。省委、省政府要下大力气通过一年整改进入第一方阵,要求各地各部门下50%的工作精力抓脱贫攻坚。当然,教育作为“八办两组”之一,教育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教育厅在脱贫攻坚任务中主要抓的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各阶段在校学生的“精准资助”和面向贫困地区“贫困专项招生计划”的完成。但是以王建利为组长的厅党组,认为三大任务不够,我们自加压力、自选动作,提出了在高校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建档立卡毕业生要求实现100%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教育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责任担当,也体现教育厅在教育脱贫工作中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关键环节和有效举措。我们知道,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家庭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一人就能脱贫一户,这也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底线要求和刚性任务。按照厅党组的决策部署,我们把促进建档立卡户毕业生100%就业作为17年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五个精准”举措,综合施策、抓细抓实,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家也听到厅长刚才的发布,我们的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1%,高出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10个百分点。我们在这方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就业主要采取以下五个精准措施:
精准指导。在教育厅党组发出指示以后,学生处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和《2017年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从政策制度层面要求各高校提高站位,把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硬任务。不仅作为民生工程,更要作为政治工程来抓,要下大力气上下合力来抓。教育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深入市县进行督导的同时,七位厅领导带队,深入市县,每一个组要求至少深入一到两所高校进行检查督察指导,了解学校工作部署。建档立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的建议,收回来以后我们进行认真梳理,统一归纳,根据这些情况召开了公办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逐校听取学校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再次提出要求,要求各高校必须全面分析问题,对症下药。同时夯实责任,把确保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充分就业列入对高校的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追赶超越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组织4个专项督查组,深入一线高校,逐校进行核查,通过对学校的制度建设查阅,资助资金发放有没有到位的调研,通过和学生老师面对面座谈,了解学校工作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精准识别。2016年国务院对陕西省脱贫攻坚任务反馈的第一条,是陕西省脱贫攻坚底数不清,高校同样存在这个情况。按照省脱贫办的预期,清晰数据大概在6月30日出台,要求高校抛弃“等、靠、要”思想,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从学校自身着手,下大力气进行排查、清洗,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甄别,同步和各市县扶贫办进行比对,逐一统计落实,做实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生的真实情况。大家注意到近期教育厅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出台了一个政策,近几天成为媒体热点聚焦。我们提出对经常出入网吧和使用高档通讯工具的学生不认定为家庭困难学生。体现了教育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认定上做了精准界定,我们将把这一政策完整认真的贯彻落实下去。确保我们的建档立卡身份的精准识别,当然识别以后我们要求各高校对建档立卡学生建立精细台帐,对他们家庭状况、学业情况、就业意愿、就业进展、就业帮扶建立精准台帐,以备我们在一对一的帮扶上打下基础。经过我们的努力,最终把2017年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学生清洗出来,一共是17691名。
精准发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渠道窄、信心不足、信息不畅等特点,要求各高校必须树立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牵头,二级学院党政领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上下联动,就业、学生、教务、资助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推动高校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力,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好省教育厅下达的“一生一策、一生一岗、一生一课”等成功经验。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有个性化就业帮扶政策,给学生在正常的就业招聘之外,提供一到两个就业岗位。对特殊群体制定就业指导课。此外,针对困难群体,通过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对人文、经法、外语、法学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召开三场大型联盟专场招聘。联合省人社厅、省国资委把省上国有企业请到招聘会现场,要求他们实实在在的拿出用人岗位进行人才招聘。给新疆教育厅人社厅,西藏教育厅人社厅发邀请,请他们组团参加招聘。据我们统计,新疆教育厅人社厅、人力资源市场组队34家单位,一天之内签走了160多人,石油大学少数民族招聘会签约和达成意向的学生达2200人。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道证办理过程中,要求各高校在报到证办理之前,以上行文的形式汇报学校整体就业工作情况,特别是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很多高校下了很大功夫。现场通过电话抽查,建档立卡学生抽查的比例达到10—15%。延安大学369名建档立卡毕业生,抽查了48个学生完全落实到位,个别学生对我们说,通过学校的帮助,他们就业岗位高于他们的预期,对学校抱以感激的心情。报到办理过程中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要求各高校必须弄清楚这个学生没有就业真实状况和原因,以及他们的就业意愿,学校后面的跟踪服务并建立精准台帐。通过我们的努力,共有17409人顺利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达98.4%。对未能实现就业的建档立卡学生建立台账,跟踪服务。
精准资助。对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前提是帮扶他脱贫,在精准资助方面,我们会同教育厅资助中心深入高校对高校资助资金的发放进行督导检查,对建档立卡生3500、2500资助金的发放进行检查指导,对没有发放到位的高校进行通报,要求各高校纠正整改,及时跟踪发放,做到一个不落。联合人社厅在四项补贴政策方面进行沟通,我们把王处长一行专门请到教育厅,在会议上进行详细的磋商,如何更好的把我们政策有效的对接到建档立卡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帮助,在政策制定上,在政策的实施上,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通过我们的努力,政策确实很快落实到位,目前落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每学年6000元的助学金政策,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提供5000个主要用于建档立卡毕业生在高校内的见习岗位,共发放见习补贴2200万元,校园招聘财政补贴975万元,求职创业补贴2753万元。这些措施有力的推进建档立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精准跟进。对少数离校暂未就业的建档立卡毕业生,会同省人社厅及时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就业信息衔接工作,做到无缝对接,完整的递交给人社厅。详细掌握就业意愿、求职区域、存在困难等信息,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建立专门台账,指定专人负责,持续精准跟进,提供“一对一”指导和帮扶。相信今后在就业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做的更好,感谢媒体界的各位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就业工作,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自主创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请问郑校长,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地处陕西的部属重点高校,在促进就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供其他高校学习和借鉴的?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谢谢这位记者,也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西安交通大学关注关心和支持。大家知道西安交通大学已经有121年历史,前60年在上海,在陕西已经有61年历史。我们办学定位是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交通大学是中国的交通大学,是世界的交通大学,但我想首先是陕西的交通大学。所以,为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是西安交通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我想用数据来反映我们为陕西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培养24万名人才,在陕工作的接近5万,尤其是近五年来毕业生有8500多名在陕西就业创业,这个比例占到整个毕业生人数的1/3。在这些毕业生当中,研究生成为毕业的主力军,刚才讲到8500名毕业生当中40%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占比相当大,在十三届省委委员中,23位是交通大学校友。今年毕业生当中,有1217名毕业生在陕西,占交通大学毕业人生的35%,其中有400多位毕业生到陕西世界500强国内大型企业就业。这些数字应该充分的说明交大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的人才培养关系。特别是2015年,交大和全省12个市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陕西12个地市为交大毕业生和在读学生搭建了非常好的创新创业以及社会实践平台和基地。同时,我们积极响应陕西省西安市提出的“百万大学生留西安”行动计划,我们认为交大的学生更应该为陕西和西安“追赶超越”、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短板支持。刚才记者提到创新创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西安交通大学在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将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引领创新创业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成效显著。2017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充分表明西安交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有2/3考取国内外研究生。从创新创业来说,我们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重视创新创业力量整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贯通于人才培养与就业全过程,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改进完善,以及与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深入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2.从创新创业政策方面,实施弹性学制,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的方便。我们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学分置换方式,比如说学生到企业多社会创新创业,可以置换实践教育学分以及课内学分。还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经费。
3.与陕西省12个地市进行深入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源和平台,每年派遣600多位在读学生到12个地市做实习和见习,每年要派出2000多名学生到全国各地以及校友的各类企业做创新创业实践。同时,校内创办的像创客汇,以及跟西安高新区、渭南高新区,以及碑林、高陵、国际港务区等国家级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对接,向西安高新区为交大学生提供了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为交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和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条件保障和机制体制整套服务体系,加强了成果转化的投融资平台对接衔接,与陕西省科技厅、人社、西安市科技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前面几位领导也介绍了。这些都是政府、企业、社会资源为大学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落地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制度资源平台的保障。这两年我们成果比较丰硕,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多家企业,在全国“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国家级比赛当中,西安交大学子获得了5金13银的优异成绩,特别是毕业生王志鹏今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十强,应该说一批优秀的交大自主创业学生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作为典型案例报道。交大正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正在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为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的重要精神的学习落地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将在省委、省政府,教育部、中央的大力引导和积极鼓励下,努力把交通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陕西梦、中国梦的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谢谢大家。
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