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行落实“五新”战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布会

时间:2017-11-07 16:02:00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9月18日上午10时30分,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落实‘五新’战略任务 谱写陕西追赶超越发展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请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原忠德、副主任王伟介绍“做军民融合发展排头兵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陕西追赶超越作贡献”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pic
发布会现场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落实‘五新’战略任务 谱写陕西追赶超越发展新篇章”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十四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陕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原忠德先生、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王伟先生,向大家介绍“做军民融合发展排头兵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陕西追赶超越作贡献”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原主任介绍情况。

陕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原忠德: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省国防科工办和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大家长期以来对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面我按照发布会的要求,主要就陕西国防科工业系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追赶超越发展的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五新”战略任务特别是在培育新动能和构筑新高地任务中,对全省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陕西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基地,人才、技术、装备等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既是我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航天动力之乡和兵器工业重镇,也是我国军工电子、水中兵器和核燃料的重要研制生产基地,为支撑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以来,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破解军民融合难题实现追赶超越为总抓手,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突破口,以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目标,破壁垒、建通道,全力推进军民、央地、部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支撑拉动作用。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切实履行保军强军首责,加快军工强省建设

围绕军工重点任务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保障推进核心能力体系建设和科研生产任务完成。一是畅通“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用地、水、电、气、运和周边环境等问题40余项,在建项目、新建项目有序实施,一批数字化车间、智慧院所、协同设计平台投入使用,跨单位、跨地域的协同研制能力初步形成,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强监管服务。军工和民口配套单位承担的重点军品研制生产和交付保障任务均按质量和进度要求顺利推进。在建军90周年等阅兵中陕西军工研制的陆海空天等一批国之重器精彩亮相,壮了军威,扬了国威。

第二,着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一是推进局省央地合作,共建基地园区。与国家国防科工局、航天科技、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深化合作,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体系。西安航空、航天、兵器基地和汉中航空产业基地等军民融合基地园区形成了特色鲜明、配套条件较为完善、集群效应凸显的发展态势,4个基地均被批准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其中西安航空基地已形成涵盖整机制造、机载装备、航空部组件、新材料、改装维修、飞行培训和旅游的全产业链体系,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0亿元。西安航天基地以航天装备制造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西安兵器基地已形成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的产业构架,落地产业化项目24个,总投资193亿元。汉中航空基地已建成核心区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4家。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西安船舶、军工电子、宝鸡新材料等产业园和“空天”、“翱翔”、“兵器”等一批军民融合小镇加快建设。

二是推进军地军民融合,打造军民融合龙头骨干企业。今年重点在工业机器人、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增材制造等领域组建10个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政金”全要素融合,加快军民科技、央地企业、产业金融、军地经济融合。军民融合大集团大公司稳步发展,西飞公司、航天四院、航天六院、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等年产值过百亿元,陕飞公司、西航公司、西船公司、北方光电等年产值50亿元以上,有中航飞机、航发动力、中航电测、航天动力、光电股份、烽火电子等6家军工上市公司。“军转民”企业300多家,其中总规模过亿元的企业80多家。这些企业是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名牌系列产品。以中省规划为指导,制定《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工程方案》,出台《陕西省关于支持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意见》,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陕西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推进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新舟60/600飞机系列化发展,海监机完成适航取证,遥感机首飞,新舟700飞机研制转入工程发展阶段;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设项目10月底将全面开工;西咸新区无人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榆林靖边试验测试中心建设快速推进;新一代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4万吨航空模锻液压机技改、陕西高分应用等20余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在系列产品方面,人工影响天气系统、远程输油泵机组及管线、陆用及核电应急发电机组、智能化印刷包装机械和纺织机械、高端节能成套设备等产品占领国内主要市场,有些也走向国际。我省落实《中国制造2025》五年行动计划中的14个重点产业领域都有军民融合产品。

第三,积极引导“民参军”,加快军品配套体系建设

目前全省“民参军”单位有589家,其中民营企业452家。今年通过政策引导和具体的服务,新增“民参军”单位100多家,为军民融合发展增添了新的有生力量。民口配套企业主要产品服务于各军兵种,配套层级由零部件、元器件和基础材料逐步向系统和整机提升,天和防务、晨曦航空2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三角防务、方元明、希德电子、西瑞控股、红旗民爆、诺维科技、中天引控等10余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第四,大力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省军工大省、科教大省、驻军大省优势,围绕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搭建技术支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平台,深化军地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

一是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启动了陕西军工科研仪器和设施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审核发布了首批共享设施设备目录,1000余台套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现开放共享。发挥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和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全省军工和“民参军”单位提供军民融合项目信息共享服务。目前在装备采购信息网注册企业400多家,在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企业119家,对接信息1000多条。

二是推进军地军民协同创新。目前全省军工单位与高校和地方企业建立了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工程中心,10个国家级和4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博士后工作站,20个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今年重点推进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共建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在自贸区建立军民融合“专利池”,组织西安航天基地承办全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半决赛,支持建设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西安兵器基地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中心、西安航天基地高新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等,通过这些措施来打造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我们省组建比较早的集成和转化的研究院,目前实施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项目34项,创办企业26家,累计实现销售总额超过100亿元。2016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100多个项目获国家国防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国防专利累计保有量位列全国第二。

三是推进军地军民人才交流合作。今年出台《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发展意见》,批准成立中国(陕西)军民融合人才发展联盟,举办4期军民融合系列高级研修班培训300多名高级专家和各类人才,遴选15名军工系统优秀干部到西安市挂职,筹建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智库,为军民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五,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军民融合发展难题,主要做法是与西安市联手,争取中央部委和军工集团支持,推进军民融合创新改革试验。一是积极推进军工体制机制改革,年内支持4家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支持5家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专业化重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会同省市统计部门推进军民融合属地化统计制度改革试点,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支持在西安市和相关基地园区设立“民参军”资质服务机构等。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立足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基础,面向国防军队建设,面向经济科技发展,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以西安为重点地区,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突破口,以航空航天产业为重点领域,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工程,进一步建立完善军工核心能力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四个体系”,以此破解军民融合难题和推动全省军民融合产业突破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最终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助推我省追赶超越。我们将以实际的行动和优异的业绩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安广文:

感谢原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谢谢!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作为军工大省,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实力雄厚,是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的重要力量,请您谈谈近年来我省军工技术转民用,发展民用产业有什么特点?都取得了那些重要成就?

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王伟:

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军工民品已从最初一般消费品、低层次工业品向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高端制造和高技术产品转变,形成了民用航空、民用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特种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军工特色主导产业,军工民品发展实现了高端化。

取得的成就:一是打造了一批军工龙头产品。如:航空工业开发了新舟60/600/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小鹰系列飞机和猎鹰旋翼机等。航天工业开发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探空火箭、北斗卫星应用终端产品等。二是发挥军工技术和装备优势,研发了工业机器人、智能印刷包装设备和新型纺织机械等。三是围绕我省能源化工、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研发了大型化工生物装备、远程输油泵节能环保成套装备,汽车电子产品、安全气囊等一批优势配套产品。四是由单一的科研生产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开发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智慧城市系统、智能立体车库及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等,不但提供技术和产品,还提供系统服务,谢谢!

陕西日报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破解军民融合难题,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工程,建立完善“四个体系”的具体举措。

原忠德:

我们提出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工程,主要是要通过抓产品项目示范、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基地园区示范、机制模式示范“四个示范”,来加快健全完善军工核心能力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四个体系”,为破解军民融合难题和推动全省军民融合产业突破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实现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目标,助推我省追赶超越。具体到这“四个体系”,就是围绕提高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和自主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军工核心能力体系;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要求,建立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体系;通过建设一批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等,促进军地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建立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为支撑,以基地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主导产品和产业链,完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谢谢!

陕西网记者:

从原介绍的了解到,目前我省民参军发展势头强劲,据了解还有很多民用高科技企业想参与国防建设,那么民用企业参军应取得哪些相应的资质呢?

王伟: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民参军”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建设,但是鉴于国防领域的特殊性,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建设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

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维修任务,首先必须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个属于第三方认证。

承担的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或产品本身涉及国家秘密,需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项目或产品仅背景、用途、数量涉密的,无需申请保密资格。

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产品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内的单位,需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管理规定,承担武器装备及配套产品科研、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任务的单位,需通过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

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降低“民参军”门槛, 2015年修订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中的专业(产品)总数由1988项减至755项,凡是产品不在《许可目录》之内的都无需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总体来讲,国家从这个层面还是鼓励优势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谢谢!

安广文:

今天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