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陕西自贸实验区建设监管服务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7-12-14 11:06:00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12月14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海关副关长杨占强先生、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杨德春先生,介绍“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陕西自贸实验区建设监管服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问题。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西安海关副关长杨占强先生,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杨德春先生,请他们向各位介绍“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陕西自贸实验区建设监管服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杨关长介绍相关情况。
西安海关副关长杨占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2月5日,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印发《支持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监管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关检合作推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共五方面24项具体措施。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一、关、检合作助推我省开放型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年。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各项要求,坚持改革破解瓶颈、合作助推发展。
一年来,关、检全面深化通关监管改革,“三互”大通关合作进一步深化。今年5月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与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青岛港、中铁联集7方共同签署《“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备忘录》,共同助推打造最便捷、最具竞争力的丝路沿线通关模式。今年12月5日机场海关与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协调例会、协同执法、信息交流3项机制,合作服务“西部强省”建设。
据西安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2164.4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二、关、检合作推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关、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要求,积极打造深化改革“试验田”和引领开发开放新高地。
西安海关成立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综合协调、业务改革、科技保障等3个专项工作组精心组织推动。积极协调海关总署第一时间出台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五方面25项举措。推进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完成整合优化任务,目前验收面积9.55平方公里,居西部省区首位。科技应用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上线运行关区统一、高效可用的新版特殊区域辅助系统,夯实创新监管制度基础。培育保税检测研发创新案例,探索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保税监管模式,通关时间减少约30小时,时效压缩近95%。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立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改革领导小组,成立通关、卫检、动检、植检、食检、检验监管、认证监管、综合业务等8个业务工作组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制定支持(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项措施,积极争取质检总局出台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四方面16项举措。实施自贸试验区内各区域之间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着力简化检验检疫程序。实施《CCC免办证明》全程网上办理。出台支持植提产业发展10项措施,取消出口植物提取物报检时提供《危险货物分类鉴定书》的要求,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近500万元,助推我省成为全国提取物产业和出口第一大省。助推获批进境粮食、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等指定口岸,已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近6000吨。
三、关、检联合制定《监管服务实施方案》共同推进一流自贸试验区建设
经共同研究协商,12月5日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印发了《支持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监管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势产业聚集、新型贸易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
(一)方案总体呈现3大特点。
一是强化监管职能。《方案》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以质量安全、贸易安全为重点,探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对标国际规则制定信用管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规范、统一执法,不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二是提升服务效能。《方案》围绕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深化关检“三互”大通关合作,全力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支持拓展口岸功能,优先推进“互联网+”特色服务,推进通关环节“去繁就简”,不断提升通关时效、降低企业成本。三是优化外贸结构。《方案》围绕新发展理念,促进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势,支持文化保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业、融资租赁等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和增长动能转换。
(二)《方案》明确当前关检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关键举措。
优先在自贸试验区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力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推广自报自缴、汇总征税等海关改革,推行检验检疫从报检到放行的全程无纸化,实施审单放行。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运用,打造“智慧海关”、“智慧检验检疫”。开展货物通关、现场查验、贸易统计等全方位合作,深化“三互”合作提升通关效能,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际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改革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推进口岸建设拓展口岸功能,助推申报进境种苗等指定口岸,着力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整合优化,加快实施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探索多式联运(内陆型)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创新模式,大力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及海铁联运班列发展。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降低外贸企业通关成本。创新税收担保形式,促进发展文化艺术、数字出版,支持动漫游戏、艺术品交易等文化业务发展。助推申报中国(西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软件研发、工业设计、信息管理等业务发展。积极支持展会业发展。创新与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支持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飞机、大型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海关监管模式。
关、检将共同采取措施支持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共享共用,助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软件开发测试、中医药文化和技术等服务贸易,将联合简化手续,共同支持人才引进和文物国际展示交流。
关、检将共同支持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着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大通道。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最大特色的农业板块,关、检将携手助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支持杨凌示范区用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培育和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业态,培植“一带一路”粮油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支持建设“一带一路”种质资源检疫保护研究中心。
此外,关、检双方还将共同推进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守信联合激励措施和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措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维护自贸试验区健康发展秩序;联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坚持用法治引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扩大关检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相关政策及措施影响力和辐射面,加强政策宣传指导,促进我省有关部门、广大进出口企业和群众深入了解自贸试验区通关改革新政,第一时间享受改革红利。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海关正在推进的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西安海关副关长杨占强: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是海关落实中央关于“改革海关监管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海关职能实现方式科学化的重要方法,通过机构重组、制度重构、流程再造,构建“全国海关如一关”的新型海关监管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海关协同监管和集约化管理。
西安海关按照总署统一部署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2017年7月在进口环节率先推行,10月1日实现进出口全覆盖。通过对通关流程重塑再造,改变传统的海关接受申报、审单、查验、征税、放行的“串联式”作业流程,建立“一次申报、分步处置”制度,由企业自主报关、“自报自缴”税款,口岸通关主要对货物安全准入风险实施管控,通过风险排查,企业缴纳税款或提供有效担保的,货物可快速放行,税收风险则放宽至货物放行后管控处置,企业通关物流成本平均降低近30%。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陕西出入境检验检验局在完善陕西口岸功能,加强指定口岸建设方面做了那些工作,有什么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杨德春:
陕西地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加强内陆口岸建设,直接涉及到陕西的对外开放。至于口岸,目前来讲,我们口岸有机场空港口岸和国际港务区陆路口岸,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经协助地方政府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申报建设了整车进口、进口肉类、进境粮食3个指定口岸,在咸阳国际机场申报建设了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3个指定口岸。目前进口肉类、进境粮食、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已经正常运行。2017年通过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哈萨克斯小麦5695吨,通过肉类指定口岸进口加拿大猪肉341吨。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支持杨凌自贸试验区建设,协助地方政府申请进境种苗指定口岸,杨凌是全国十一个省自贸区里面唯一的农业自贸区,也是陕西的名片,只有在进口种苗方面发挥优势,才能使杨凌自贸区成为全国的一张名片。第二个是机场口岸,机场口岸后面要准备申请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我们和西安海关两家对口岸建设非常重视,后面一定会采取各种措施,使口岸发挥作用,真正助推陕西的发展,谢谢。
三秦都市报记者:
近日中澳AEO互认安排制度正式签署,请问西安海关在支持AEO认证方面有何举措?
西安海关副关长杨占强:
AEO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通过海关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实施认证,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优惠通关便利的一项制度。不同海关之间,可以通过AEO互认制度相互给予对方的AEO企业优惠便利措施,从而显著提升两国企业跨境通关效率,压缩通关时间,降低贸易成本。截止目前,我国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AEO互认安排,包括与欧盟、新加坡、韩国、瑞士、新西兰、以色列、澳大利亚等的互认以及内地和香港的互认。据统计,我国AEO企业货物出口至上述互认国家(地区)时,查验率降低了60—80%,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降低了50%以上。
为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这项优惠,西安海关大力强化企业认证工作,送政策进企业,讲深讲透政策优势,引导企业自觉按照认证企业标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指导帮助符合条件企业提升认证等级,目前陕西已有25家高级认证企业,也就是AEO企业,实际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据企业反映,以已经实施的中韩AEO互认为例,我国AEO企业在韩海关的查验率由互认前的5%左右降低到1%以内,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近3倍。谢谢。
中国报道杂志社记者:
请问杨局长,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简化检验检疫程序、提升通关效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杨德春:
就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而论,提高通关效率是真正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该项工作,特别是今年4月1号,陕西自贸实验区挂牌以来,陕西入境检验检疫局总体上按照三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我们检验检疫的通关效率。一是实施审单放行改革措施。只要抽批没有抽中的直接放行,符合货物风险比较低,企业信用比较高这两个方面条件的实施审单放行。二是大幅降低抽批比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大幅降低现场和实验室检验检疫比例。3个月以前我和杨关长陪省领导调研时候,省领导提到进口红酒,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能不能少抽一点。下来后我们局直接联系国家质检总局的食品局,从而把陕西省进口红酒抽检率降低为3%,通关效率直接影响西安市落地大项目的关键。三是加强流程时限管理。原来进口出口签证时间需要2到3天,现在只需半天就可以办结。还有享受审单放行的,只要没有抽中,1天到1天半全部放行。
另外,明天(12月15日)我局将作为全国第一批试行施检无纸化,陕西局目前已实施报检无纸化、通关无纸化,施检无纸化试行后,基本实现了检验检疫业务全流程无纸化,这些对助推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