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延安市“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18-06-20 17:11:24 作者:陕新发布

6月20日上午8时40分,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申均明介绍2018年上半年延安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脱贫指标完成情况,并与延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调研员师延军,延安市农业局新闻发言人 、副局长刘宇梁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pic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各级媒体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市计划完成1.18万户、3.7万贫困人口脱贫,338个贫困村退出,延川和宜川两个贫困县摘帽,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目标任务。现在,时间已经过半,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为此,我们组织召开“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首场发布会的有: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申均明先生,延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调研员师延军先生,延安市农业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刘宇梁先生。

首先,请申局长通报2018年上半年延安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和相关脱贫指标完成情况。

pic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申均明: 

各位新闻界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衷心感谢和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延安市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向各位作以简要汇报:

延安革命老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全市辖2区11县112个乡镇(街道办),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5万。贫困对象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和洛河峡谷地带。截止2014年底,全市仍有延川、延长、宜川3个贫困县,69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62万户、20.52万人。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后,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2017年底,全市累计脱贫15.75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4.77万人;35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村减少到338个;延长县已经通过了省市贫困县“摘帽”核查,正在等待国家核查,有望“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3%。2018年,我市计划完成1.18万户、3.7万贫困人口脱贫,338个贫困村退出,延川和宜川两个贫困县摘帽,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目标任务。对照贫困退出“577”指标,目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中:义务教育、参加新型农村合疗和大病保险全部达标,安全住房、安全饮水达标率分别为79.91%、94.09%。贫困村退出中:集体经济组织全部达标;通沥青(水泥)路达标率93.49%;安全饮水达标率86.69%;电力入户达标率99.7%;标准化卫生室达标率98.22%。贫困县退出中:延川、宜川两县农村安全饮水、电力入户、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全部达标。延川县通沥青(水泥)路达标率92.6%,易地搬迁达标率79.4%,危房改造达标率81.3%。宜川县通沥青(水泥)路达标率91.9%,易地搬迁达标率100%,危房改造达标率46.3%。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层层夯实责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生活过的地方,延安的脱贫攻坚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干部以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精神三大精神为引领,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六个精准”、稳中求进和时间服从质量的总要求,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强力推进,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年度脱贫攻坚计划任务。一是强化组织推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亲自主抓脱贫攻坚工作,每县区调配了两名具有县区工作经验的市级领导包抓,进一步强化市级领导脱贫攻坚包抓责任。市委、市政府、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存在问题,周密部署2018年春季攻势和全年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层层夯实责任。市县乡村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脱贫任务落实到县、到村、到户、到人。3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决胜脱贫攻坚誓师视频会议,13个县区党委、政府,市发改委、农业局、卫计局、教育局、民政局等11个市级重点责任部门签署了“军令状”,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作了郑重承诺,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三是坚持问题整改。全面开展2017年度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印发了《延安市2017年度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问题整改责任分工清单,共反馈县区、部门整改问题185条,设立中、省、市、县问题整改四本台账,建立了问题整改销号制度,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目前,全市完成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四是全面开展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的通知》精神,全面开展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做到走访调研“七个全覆盖”,即:市级领导对所包抓的县区乡镇(街道)走访全覆盖;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对辖区所有贫困村走访全覆盖,对所包联的村组贫困户、非贫困户走访全覆盖;其他县级领导对所包联的乡镇行政村走访全覆盖,对所包联的村组贫困户、非贫困户走访全覆盖;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主任)对辖区内所有贫困户走访全覆盖;市、县区脱贫攻坚包联帮扶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对所包联的村组贫困户、非贫困户走访全覆盖。全面掌握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扶贫政策措施不精准、工作机制不完善、安排部署不合理等问题,及时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补齐脱贫退出“短板”。五月份,市县区共有1962名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驻村蹲点调研督导工作,调研走访贫困村577个、非贫困村568个、贫困户28270户、非贫困户34104户,深入全面的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共发现问题2613个,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445条。

二、强化政策扶持,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各县区、市“八办两组”牵头部门及重点责任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帮扶措施深入实施,各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

基础设施“三提升”方面:76个未通畅建制村道路446公里全面开工,完成路基375.4公里,基层324.7公里、路面174.5公里,完成投资3.5亿元,占总投资的66%。98个行政村“油返砂”公路569公里,已开工80个446.9公里,修复完成195公里,完成投资1.9亿元,占总投资的42%;剩余的18个村122公里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571处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开工,已完工163处,完工率29%。全市693个贫困村常住人口30户以上自然村通动力电实现了全覆盖,已经全面开始电力入户达标认定工作。

“两房”建设方面:一是易地扶贫搬迁。今年全面完成全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73万户5.63万人搬迁任务,9月底前分散安置的全部搬迁入住,集中安置的全部达到入住条件并交钥匙。全市共确定117个搬迁安置点,已建成94个安置点,完工率82.1%。其余23个安置点主体在建2359套,主体封顶2605套。二是危房改造。全市实施危房改造“清零”行动,计划危房改造7384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1410户;“非四类重点对象”5974户,截止目前全部开工,已改造竣工5144户,竣工率86.11%。

产业扶贫方面:对今年脱贫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1.02万户、3.36万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进行产业扶持。其中,落实发展苹果产业4393户、棚栽业1122户、养殖业2854户、特色种养、旅游、光伏、劳务等其他产业1899户,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印发了《延安市2018—2020年苹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指导性文件,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发展与脱贫攻坚进一步高度融合。

就业创业扶贫方面:通过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2231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562人、贫困劳动力创业421人,组织开展了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481人。

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总费用的90%,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全面落实“1+1+1”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目前签约率和服务及时率达到100%;今年计划退出的338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教育扶贫方面:正在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中职教育资助兑付工作。下达2018年度大学贫困新生路费资助金45万元,资助标准为省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继续开展学生学籍信息核查比对工作和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切实做到了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失学。

生态扶贫方面:一是落实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效益补偿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5万户3.79万人,已发放补偿资金41.59万元,退耕还林补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92万户8.68万人,补助资金5670.95万元,户均可增收1941元。二是发展林业经济增收。积极引导5068户贫困户发展干杂果经济林、林下经济,实现收入549.12万元,户均增收入1083元。完成29个“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三是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务工。在林业工程中吸纳贫困户用工685户1685人,实现劳务增收206.03万元,户均增加收入3007元。聘用护林员2558名,防火员23名。

兜底保障方面: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07户、35522人全面纳入兜底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累计实施医疗救助29553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989.42万元,其中“一站式”救助27453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632.15万元;医后救助2100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357.26万元。

社会扶贫方面:一是深化苏陕扶贫协作。2018年共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600万元,其中500万用于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其余1100万元用于延川、延长、宜川三个贫困县31个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到位。二是“3+X”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延安合力团帮扶,确定产业扶贫项目13个,涉及能源化工、果业种植、旅游开发、农产品整理加工等不同行业,总投资金额61.31亿元,截止5月底,已经落地启动项目10个,完成投资24亿元;高校结对帮扶,省内14所高校结对帮扶全市13个县区,今年各高校已开展各类培训21期948人,签订招生就业协议100余人。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帮扶,4家省际医院、11家省内医院对我市中医医院和13个县区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帮扶医疗机构共派驻我市96名医疗专家,培训县级医务人员1700余人次。各受援医院共选派59名业务骨干赴省内外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三是万企帮万村工作持续推进。281家会员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489个行政村,实施帮扶项目660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93个,帮扶贫困人口11721人;就业帮扶项目71个,帮扶贫困人口502人;公益帮扶项目236个。

三、落实五大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工作机制保障。制定印发了《延安市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延安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市“八办两组”牵头部门及重点责任单位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分解方案》以及调研、宣传、培训、扶贫领域作风整治、督查等一系列推进方案。二是驻村帮扶保障。对全市693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进行了综合研判,统筹整合各级帮扶力量,对于工作不力、软弱涣散的工作队、队员要求进行及时调整,全市共召回干部109名,调换干部858名,重派干部605名,确保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要求每个贫困村确保三名以上驻村工作队员,每月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20天。三是资金投入保障。中省2.9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已下达各县区,完成了项目备案,其中用于产业扶贫资金比重达到了67.84%。市县严格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2%,增长幅度不低于上年30%的要求,落实市县财政扶贫资金。市级落实3.12亿元,各县区落实了财政配套资金;全市累计筹措1.56亿元扶贫贴息贷款风险担保基金(每县区1000万元以上),评级授信贫困户22085户,今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2775户、10079.6万元;全市868个互助资金协会,现有会员44737户,其中贫困户15590户,资金累计达到2.5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2.23亿元,资金周转使用总量超过8亿元,借款会员累计达9万多户次,其中贫困户借款累计达3.7万户次。四是宣传推动保障。市电视台、延安日报开设《帮扶榜样》《脱贫之星》专栏,每天至少报道一名帮扶干部和脱贫之星先进事迹。每季度在延安日报晾晒一次脱贫攻坚成绩单,每半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市扶贫局印发脱贫攻坚动态17期,推送延安脱贫信息专报微信公众号52次,信息90条,广泛宣传全市脱贫攻坚做法、经验、成效和典型,营造脱贫攻坚浓厚工作氛围。五是督查考核保障。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对脱贫攻坚实施最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开展月督查、半年考评、年终考核,并且增加平时督查权重,平时占60%,年终占40%。同时,加大对驻村工作队和联户包扶干部工作暗访力度,对于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干部,坚决进行顶格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当前,延安正处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和中省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确保今年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为全市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最后,真诚希望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延安脱贫攻坚工作,向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谢谢申局长,下面请大家围绕新闻发布会主题及媒体朋友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先报所在单位名称,谢谢。

pic

国际在线记者:

我是国际在线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人社部门支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主要方式或政策有哪些?

pic

延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调研员师延军:

这个问题,我从就业和创业两方面分别谈一下。

首先,我们鼓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一是与无锡、西安等省内外六个市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与京东方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向延安市贫困劳动力提供多种就业岗位,把转移就业渠道向外延伸。对外出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交通费补助,对外出转移就业且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一次性生活费补助2000元;二是通过建立就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等方式,为贫困劳动力创造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今年上半年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562人。

第二,对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政策支持。一是提供免费创业培训。二是贫困劳动力可享受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三是贫困劳动力创业并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基地可享受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孵化补贴,基地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可享受不超过4500元的创业孵化补贴。四是贫困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在享受以上政策的同时,还可享受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到目前为止,今年上半年全市贫困劳动力创业421人。

pic

延安日报记者:

我是延安日报记者。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请问我市今年在产业扶贫方面都有哪些做法和具体措施?

pic

延安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宇梁:

精准培育产业,增强发展能力,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产业扶贫中我们紧扣全市苹果、畜牧、棚栽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坚持突出区位优势,实现全产业链增收,进一步夯实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

1.因户施策实现长短结合。年初我们及时制定了《延安市产业脱贫春季攻势行动方案》及《延安市产业脱贫特色产业培育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细化了工作措施。4月份,对全市拟发展产业的1.02万户3.36万贫困人口,逐村、逐户进行产业覆盖情况核查,并依此建立完善了产业脱贫户花名册及现状台账。对产业覆盖薄弱的贫困户按照突出特色、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及时补短板,添措施,加快跟进。目前,全市计划发展苹果产业4393户,占43%;棚栽业1122户,占11%;养殖业2854户,占28%;特色种养、旅游、光伏、劳务等其他产业1899户,占18%,实现产业全覆盖。

2.抓后整理实现全产业链增收。加快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后整理步伐,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延安市2018-2020年苹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两个政策性文件,明确了支持后整理奖补政策,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今年计划新建的50条智能选果线已建成9条,正在建设41条,新建成冷(气)库2.8万吨、品牌专卖店10个。引导选果企业与贫困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如富县绿平果业与果农建立“果园变资本、苹果变股金、果农变股东”的利益联结机制,既解决了自身发展融资难、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更让果农特别是贫困户融入了后整理,增加了收入。

3.加大主体培育增强带贫能力。我局联合7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继续落实《关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把能人带动、龙头拉动、园区引领作为产业扶贫重点,今年重点支持140个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开展深度合作,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和带贫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通过全产业链增加收入。5月份,通过层层遴选,推荐30个带贫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和50个合作社,作为我市第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示范合作社参与省级评比认定。黄陵县隆坊镇苹果交易中心通过挂牌公布价格,吸引果商、果农通过交易中心集中分级购销,促进苹果分级分拣,既提高了交易效率,也倒逼果农提高果园的标准化水平。延安中果公司引领贫困户建立库存苹果“期货+保险”试点,让贫困户有效规避了贮藏苹果的市场风险。

4.强化品牌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5月份,正式实施《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梁家河苹果标准综合体》两个标准,延安苹果产业进入有标可依新时代。延安小米、洛川苹果、黄龙核桃、宜川花椒等特色农产品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南泥湾蔬菜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今年北京、南京、西安三次农产品展销活动签约26.8亿元,梁家河特色农产品入驻上海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先后在西安高铁站、火车站、延安火车站、高速路出口设立农产品品牌宣传牌,全面提升延安农产品品牌价值。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2个,累计组织贫困户电商培训2852人次,带动贫困户应用电子商务创业283人,涌现出了付凡平、屈万平等一批电商脱贫创业明星。

5、狠抓技术服务增强发展能力。按照“县区培训、市上核查、发放绿卡、逐人销号”的培训要求,发挥市级扶贫攻坚技术服务队、县级专家服务团和技术服务小分队三支力量优势,采取“一对一”等多种实用方式,开展培训合格、发放“绿卡”、逐人销号备案工作,确保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目前共印制《全市农业产业技术服务规程》1万册、《全市贫困户苹果周年管理历》0.6万份,今年各级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8.8万人次,其中今年计划退出户5.8万人次。

pic

陕西日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扶贫先扶志,志智双扶,才能拔掉穷根。请问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申均明: 

“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我市坚持把发扬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延安精神贯穿扶智扶志工作始终,制定了全市《关于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党建引领、教育引导、村规民约、文明模范、公益救助、司法保障”扶志六法,加强教育和政策宣传引导,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坚持村民自治。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倡导勤劳致富文明新风,杜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兴建庙宇、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二是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了“喜迎十九大全面奔小康”和“文化扶贫扶志助力追赶超越”等主题文艺下乡活动,创作了《二狗脱贫》《请财神》《第一书记》《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小戏、小品到各地巡演。

三是坚持典型引领。今年3月份,在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表彰了100名脱贫之星,并在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开设专栏进行广泛的宣传。各县区也都通过脱贫典型的亲身经历,引导贫困群众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

四是建立健全爱心超市。改变过去送钱送物“慰问式”扶贫做法,筹办农村爱心超市1505个,对693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通过“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共建文明新乡村”模式,实行正向引导激励,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五是和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三变改革”,在统一经营服务上、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办法,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社会管理服务,增加贫困群众股权分红,为贫困群众建立长期稳定收益。

pic

阳光报记者:

我是阳光报记者。贫困劳动力怎样参加技能培训?有哪些优惠政策?

延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调研员师延军:

首先,对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我们提倡的是将市场需求和培训意愿相结合。贫困劳动力有培训意愿的,可以先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人社部门委托的培训机构进行报名。

针对贫困劳动力,我们实行免费的技能培训,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对市、县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各类免费培训,按照培训课时的不同,给予不超过1800元的就业培训补贴,对培训的课时超过80课时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同时可以享受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对贫困劳动力参加由市级集中组织的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培训,我们为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鉴定费,每人每月给予600元的生活费补助。到目前为止,全市今年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481人。

pic

延安新闻网记者:

我是延安新闻网记者。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是贫困村退出的一项硬性指标,请问市农业局目前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如何,采取了那些措施?

延安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宇梁:

今年脱贫攻坚任务中,我局任务是实现全市69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与市县扶贫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目前全市693个贫困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其中成立互助资金组织693个,在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强化措施,培育、壮大、推进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全面推进清产核资。制定了《延安市2018年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成立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宣讲指导团,对县区工作逐个进行督促指导,确保按时摸清资产底数,明晰产权归属,建立资产合账。

2.开展“三变”改革试点。按照贫困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现状,对有集体经济的贫困村,通过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盘活贫困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布局苹果、蔬菜、养殖或其它产业。推行“企业+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对资源基础薄弱和没有集体经济的贫困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等方式,股份量化,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加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

3.强化政策支持改革发展。支持各县区利用涉农整合资金、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支持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志丹县对凡是可以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项目、技术、资金进行全面整合,支持贫困村发展。甘泉县为全县39个贫困村分别注入3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通过“折股量化、保底分红”的方式,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领办的经济组织,所得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有红利,村集体经济有收益。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