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延安市“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时间:2018-06-20 17:24:32 作者:陕新发布
6月20日上午11时,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宜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南建功介绍宜川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相关情况,并与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宜川县农业局局长马耀祥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决胜脱贫 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
宜川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省市要求,2018年要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今年以来,宜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聚焦发展短板,科学精准施策,破解致贫症结,厚植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放大政策红利效应,倡导自主脱贫风尚,坚定不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宜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南建功先生介绍宜川县精准扶贫工作相关情况。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先生,宜川县农业局局长马耀祥先生。
首先请南县长介绍相关情况。
宜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南建功: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宜川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村47个,脱贫退出21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124户18877人,其中已脱贫5750户15560人,在册贫困户1374户3317人。2018年,计划完成26个村1003户2688人脱贫任务,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贫困村整体退出、贫困县整体摘帽目标。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聚焦脱贫标准,聚焦问题整改,聚焦精准施策,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勠力同心,奋力攻坚,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高标准、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紧盯目标绘蓝图,贫困群众生活有希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出发点。一是统筹谋划明思路。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1234”拔“穷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路(即:紧盯脱贫路上不让一人掉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把握干部帮扶、贫困户自我发展两个关键,强化产业支撑、环境提升、政策保障三项措施,推行宣传鼓动、资金撬动、社会联动、督查推动四项机制);按照“全面部署、阶段推进、重点突破”原则,结合县情实际,精准制定了《宜川县打好2018年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春季攻势”工作方案》、《“决战一百天、打好攻坚战”行动方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做到目标任务一目了然,时间步骤一清二楚,措施办法有的放矢。相继召开800余人的脱贫攻坚决战动员会、誓师大会、“百日行动”动员大会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发起了脱贫摘帽总攻势。二是夯实责任聚合力。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模式,完善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县乡领导联系包抓贫困村及非贫困村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其他县级领导、乡镇、“八办两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和目标责任书,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形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合力攻坚工作格局;按照“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技术干部到产业村”原则,抽调1300名干部包扶3115户贫困户,安排77个部门单位帮扶47个贫困村,选派112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积极推行“白加黑”、“5+2”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确保了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在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按照领导干部走访贫困村、非贫困村、贫困户、非贫困户全覆盖,中省市反馈和县级自查问题整改全覆盖,以及对照脱贫退出“577”要求,进行全面摸底核查和问题整改,目前,村户走访全覆盖,70类111条问题基本整改到位,有力提升了脱贫质量。三是强化保障促实效。县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621万元,落实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抵押金1000万元;制定了《2018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整合涉农部门资金3亿元,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了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强度;组建了脱贫攻坚联合督查组,围绕重点工作开展、阶段任务完成、各级问题整改、干部作风建设等,全面开展督查检查,建立了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作风硬、脱贫赢。
二、厚植产业促增收,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一是因地制宜选准脱贫产业。突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资金扶持、产业开发、土地流转,鼓励发展特色种养殖、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业、电子商务、光伏扶贫等产业,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秋林工业园区2条4.0智能选果线、1.2万吨气调库等苹果产业后整理项目即将建成投用;全县光伏项目带动101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年户均增收3000元,持续受益20年;培育发展了集义10万只科学养羊、英旺下里塬百亩火龙果、丹州王湾和高湾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等脱贫产业基地。帮助贫困群众新建改造果园5000亩,搭建果园防雹网350亩,新建果蔬大棚101座,新增油葵、柴胡等特色种植业1513亩,种植蘑菇5000棒、木耳2.6万棒、羊肚子菌50棚;完成畜禽养殖1.56万头(只)、养蜂2451箱,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二是因村施策发展集体经济。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积极推广“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扶贫新模式,建成交里陈家山产业扶贫示范园、丹州南窑等“三变”改革示范点14个,带动贫困群众1023户;全县47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注入资金达到1800余万元,发放小额贴息扶贫贷款458.5万元,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缺乏难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三是因户施法拓宽增收渠道。依托县“110”产业服务指挥中心,在全县农业系统抽调100名中级以上职称农技人员,组建七支技术服务队,采取“一对一”培训方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56场次2.4万人次,基本实现了产业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劳力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开展了“宜川县2018年‘春风行动’暨苏陕协作专场招聘会”、“贫困劳动力公益专岗现场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就业岗位7200个、市县公益专岗175个;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8人、技能培训95人、创业培训35人、自主创业26人;创建社区工厂1个、就业扶贫基地1个;选聘贫困群众护林员162名,进一步扩宽了贫困群众就业渠道。
三、优化环境排民困,贫困群众生活更舒服。坚持把基础提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一是基础先行巩固脱贫攻坚根本。抢抓春夏施工有利时机,上足人力机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三提升”行动,启动建设部分组组通公路,101.9公里“油返砂”公路修复工程和66处农村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农村环境面貌彻底改观。二是住房保障奠定美好生活基础。围绕农村不安全住房“清零”目标,大力推进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656户1752人任务全面完成,丹州王湾、交里新村等21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成投用,6月底前实际入住,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采取村集体或合作社统建和群众自建相结合的办法,全力推进1497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已竣工1433户,6月底前全面建成,8月底前全部实际入住,群众安全住房得到有效保障。3月14日,全市土窑洞维修加固示范现场会在我县集义镇成功召开。三是优化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巷道亮化、庭院美化、生活文明化”标准,新建改造标准化卫生室112个,实施巷道硬化114公里、生产路155公里,新建文化广场55个,安装健身器材282套、太阳能路灯3000余盏等,贫困村绿化美化工程同步推进,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使村庄亮起来、环境美起来、群众生活好起来。
四、聚焦民生保基本,贫困群众生活无忧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要务。一是多管齐下,特殊群体生活有保障。按照“兜底线、保基本”要求,对无劳动能力的二级以上残疾人和鳏寡孤独老六类贫困人口,落实低保、五保、残疾人补助等政策,采取财政兜底、集中供养、入股分成等方式,使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无虑。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生活补贴金1046.39万元。二是多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无负担。按照“多口进、一口出”原则,统筹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资助资金,全面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春季资助贫困学生4580人次315.7万元;落实856名教师结对帮扶1436名贫困学生,并对残疾儿童实行送教上门,实现了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全覆盖、零拒绝”,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辍学。三是多措并举,困难家庭看病无顾虑。按照“补助就高、返贫最低”目标,继续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住院医疗保险、人身保险等五大扶贫保险,有效杜绝了因病因灾返贫现象发生;全面推行“中高级职称医师+全科医师团队+贫困户”(1+1+1)的健康扶贫模式,抽调145名医务人员组建40个全科医师团队,贫困群众签约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四免一提一降”健康扶贫政策,全面实行住院费用报销“一站式”即时结算,上半年全县贫困人口住院975次,合规合理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报销金额479.14万元,免费发放慢性病基本药物3627人次59.62万元,极大减轻了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四是多方联动,借势助力真扶贫。加强与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对口扶贫协作,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策划论证了5大类44个项目,争取五年扶持资金1254万元;全年实施扶贫协作项目12个,2万吨生物菌肥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用;积极推行部门、街道、学校、企业结对帮扶,集义镇新品种花椒示范基地、果品冷藏库等项目有序实施。中国盐业总公司为全县户籍人口免费发放三年的食用盐。陕西省中医医院、唐都医院等与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帮扶机制,长期驻院开展医疗服务。与延安大学建立对口教育帮扶机制,开展了种养技术培训和下乡义诊、公开课教学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需求对接、“万企帮万村”、“三秦巾帼脱贫行动”、“共青团助力”等活动,落实18家企业帮扶18个贫困村,组织青年志愿者、民办幼儿园教师结对帮扶贫困户128户、贫困儿童140名,安排贫困妇女就业岗位150个,推进脱贫攻坚纵深开展。
五、激发动力转观念,贫困群众生活有信心。坚持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一是宣传培训营氛围。创办了“宜川县脱贫攻坚简报”和“宜川微讯”、“宜川脱贫攻坚进行时”微信公众号,刊发简报10期,发布脱贫攻坚信息动态600余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典型案例18篇;编发《脱贫攻坚政策知识汇编》、《脱贫攻坚政策导引》2600本,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宣传单2.4万份,开展了“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巡演等活动,为脱贫攻坚营造了浓厚氛围。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扶贫干部专题培训、行业部门业务培训等活动61期6965人次,确保了每名包扶干部、每个贫困群众都能全面了解政策、熟练掌握政策、准确运用政策。二是教育引导提信心。大力推进扶志“六法”,在各村设立了“道德讲堂”、“诚信红黑榜”,完善了“村规民约”,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26届“科技之春”宣传月集中示范、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推荐评选“身边好人”、卫生综合整治等活动,参与群众3.2万人;大力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和模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了发展合作社的范建红、引领新农村的张延刚、种植羊肚子菌的崔德印等一批致富带头典型,培育了种菜大户何青山、养猪大户王建勤、养蜂大户刘俊忠等一批贫困户脱贫典型,表彰市县乡脱贫明星70余名,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三是爱心超市增动力。坚持把爱心超市建设作为扶贫扶志的重要载体,全县建成爱心超市57个,47个贫困村全覆盖,规范完善了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英旺乡啊道村“政府搭台、村组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爱心超市模式在全县和全市全面推广,进一步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要脱贫、还要致富”成为新时代农村风尚。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作风、更快的节奏,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如期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全县整体摘帽”目标。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感谢南县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新闻发布会主题及媒体朋友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先报所在单位名称,谢谢。
延安广播电台记者:
我是延安广播电台记者。有的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请问咱们在扶贫扶志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认识到扶贫必须先扶志。一是宣传鼓动营氛围。围绕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创办了《宜川脱贫攻坚》简报,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决战脱贫》栏目,建立了《宜川扶贫》微信公众号,制作了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发放了宣传小喇叭等,开展了“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巡演等活动,组织“四支队伍”对贫困户采取“一对一”政策宣传,在镇村、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设置了文化墙,刷写了脱贫攻坚标语,城乡大型户外广告、LED屏、出租车等脱贫攻坚宣传全覆盖,营造了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二是教育引导提信心。大力推进扶志“六法”,在全县112个行政村设立“道德讲堂”,按照“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送一份祝福”流程,每季度开展一次,让道德模范通过现身说法教育身边人;设立“诚信红黑榜”,褒扬勤劳致富、诚信守信典型,惩戒“等靠要”、失信刁蛮者;设立“善行义举榜”,宣传“脱贫明星”、“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人物,带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建立健全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比如,英旺乡茹坪村通过加强美丽乡村“十个一”举措,全面激发全村内生动力;云岩镇积极开展“五不孝”评查活动,着力解决不赡养父母、逃避赡养责任等问题。同时,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之春”宣传月集中示范、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卫生综合整治等活动,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三是爱心激励增动力。坚持把爱心超市建设作为扶贫扶志的重要载体,全县建成爱心超市57个,47个贫困村全覆盖,规范完善了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英旺乡啊道村“政府搭台、村组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爱心超市模式在全县和全市全面推广,进一步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要脱贫、还要致富”成为新时代农村风尚。
华商报记者:
我是华商报记者。据了解,咱们宜川县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请谈谈经验。
宜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南建功: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在人。为全面提升全县领导干部合力攻坚水平,一是明确县级领导干部责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模式,完善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县乡领导联系包抓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工作制度。比如,县委书记负责全县脱贫攻坚全盘工作,政府县长具体负责全县脱贫攻坚全面工作, 县委副书记总协调,抓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督查考核等,政府分管领导抓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落实、问题整改、脱贫退出等,政协主席抓产业扶贫,纪委书记抓行业扶贫和工作纪律等等,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合力攻坚工作格局。二是夯实帮扶干部责任。修订了《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按照“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技术干部到产业村”的原则,抽调1300名干部包扶3115户贫困户,安排77个部门单位帮扶47个贫困村,选派112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确保了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在一线落地生根。三是严明工作纪律。积极推行“白加黑”、“5+2”工作制度,所有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实行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要求各县级领导每月至少到所联镇村召开2次以上工作联席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包联乡镇村户走访和问题整改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到村开展2次帮扶工作。宜川县脱贫攻坚百日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帮扶责任和问责办法,县级领导、乡镇部门、“四支队伍”、包扶干部若未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将进行引咎辞职、撤职降职、召回调整或三年不提拔使用等,以严明的纪律倒逼工作落实。
延安教育圈记者:
我是延安教育圈记者。请问为实现农村不安全住房“清零”目标,咱们是如何推进的?
宜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南建功:
2018年我县危房改造的目标是全面实现农村危房‘清零’,任务是“四类重点对象”97户、“非四类重点对象”1400户,为实现目标任务,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核查,精准认定。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复审、县级核准”的程序,严格执行“全面排查、三榜公示,部门比对”的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识别确定危改实施对象。二是层层落实,夯实责任。采取“三包制度”,即: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四支队伍包到户,将危房改造任务细化量化、分解落实,任务到户、责任到人,保证了任务和责任的“双落实”。三是严抓进度,注重质量。我县多次召开现场观摩会、培训会、推进会、部署会等危房改造专题会议,对危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推进,对工匠进行技能培训、专业指导;同时印发8000余份明白卡、口袋书、挂历及政策解读等危改宣传资料,进一步明确危房改造整体时限要求及质量标准。组建八个包抓小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督促落实,确保我县农村危房高标准改造、高质量使用。四是创新形式,分类施策。在工作推进中,面对复杂现状和实际困难,我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性的提出了新建、改造、房产销号、外出销号、幸福院、房屋置换、租赁、集中供养、子女赡养等十种安置模式,确保农村安全住房率达到100%,如期实现全县危房“清零”目标。
凤凰陕西记者:
我是凤凰陕西记者。在产业扶贫方面,咱们探索出了一条“拔穷根”的脱贫之路,请谈谈具体做法。
宜川县农业局局长马耀祥:
我县产业扶贫工作按照以贫困户长短产业、技术培训、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四个全覆盖”为抓手,全力推进四个“到村、到户、到人”。一是产业项目到村到户到人。对有产业的贫困户,通过加大技术培训、搭建果园防雹网、配套小型农业设施等措施,进行巩固提升;对无产业的贫困户,通过新建改造果园,发展设施大棚、畜禽养殖及旅游、电商等方式,确保了贫困户至少有一项长期产业和一项短期产业;对无土地的贫困户,积极通过土地租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光伏等方式,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秋林工业园区2条4.0智能选果线、1.2万吨气调库等苹果产业后整理项目即将建成投用;全县光伏项目带动101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年户均增收3000元,持续受益20年;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扶持贫困户开办网店微店23家,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培育发展了集义10万只科学养羊示范园区、英旺双庙沟千头规模肉牛繁育基地、丹州王湾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等脱贫产业基地;畜禽、中蜂、木耳、羊肚子菌等短期增收产业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二是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到村到户到人。全面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充分发挥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作用,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原则,与贫困户逐一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实行技术员包村联户与整村推进有机结合,围绕种、养、加、销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了扶贫产业、贫困村、合作社、贫困户全覆盖,确保了每户贫困户家庭至少一人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实现了稳定就业脱贫。三是产销衔接机制到村到户到人。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企社合一”,带动群众增收;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全县贫困村和规模化农业基地电商网店全覆盖,冷链物流实现扶贫产业基地全覆盖;加强果品直销窗口和专卖店建设,在香港、澳门和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建成一批果品专卖店,拓宽了果品销售渠道,提高了高端市场占有率,增加了果农收入。四是利益联结机制到村到户到人。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落实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推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积极推广“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扶贫新模式,建成交里陈家山产业扶贫示范园、丹州南窑等“三变”改革示范点14个,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1023户,确保了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陕西电视台记者:
我是陕西电视台记者。请问咱们宜川县在帮助贫困人口健康脱贫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
我县健康扶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始终以“不让一名贫困人口在健康路上掉队”为工作目标,坚持细处着手、实处发力、精准施策、长效谋划,取得了“三提三减”的阶段成效,“三提”即:贫困人口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三减”即: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明显减轻、贫困人口医疗支出明显减少、患病贫困人口存量和发生明显减少。一是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我县在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四免一提一降”政策基础上,将贫困人口医药费用报销核算基数由合理合规费用扩大至实际医药费用。在全县各医疗机构落实了农村贫困人口“先治疗后付费”制度,推行了“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和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等便民惠民服务。二是“三个一批”行动强力推进。累计对全县36名大病贫困人口患者进行了积极救治,贫困人口“1+1+1”签约率达到了100%,按照“一人一策、一病一方、一月一访”开展规范化服务,目前已完成6次入户随访,向患有57种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免费发放基本药物3627人次,59.62万元,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予以保障,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医药费用报销过后自付仍有困难的问题。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按照“四室分离”的要求,完成了全县112个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配备了持证村医、基本药物和诊疗设备,全面实现“一村一室一医”。四是源头治理贫困人口患病合力推进。以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十大行动”为重要抓手,组织地病办、疾控中心、妇幼计生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开展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控、妇幼卫生服务等,从源头有效减少了患病贫困人口存量,长效降低了贫困人口患病发生率。五是对口支援多点开花。我县先后与唐都医院、西安兵器工业521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建立了城乡对口支援关系,深化了县人民医院与延安医疗集团以及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将省、市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群众家门口。通过苏陕对口支援建成了云岩镇农村贫困人口免费体检中心和集义镇寿峰卫生院扶贫门诊,今年还将积极争取援建健康小屋、智慧病区、基层中医馆等项目,力争让全县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