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

时间:2018-09-11 12:28:21 来源:陕新发布

 9月11日上午10时,陕西省营商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邀请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凯盈先生,榆林市工商局局长周锦峰先生,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局局长李安雄先生,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韦福祥先生,国家税务局榆林市分局副局长高世祥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营商办与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十二场,也是市区的第六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凯盈先生,榆林市工商局局长周锦峰先生,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局局长李安雄先生,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韦福祥先生,国家税务局榆林市分局副局长高世祥先生。

下面,请张先生向各位介绍《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有关情况。

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凯盈: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秋天属于收获的季节,和古都西安相比,此时的榆林,正如范仲淹在神木写就的《麟州秋词》中描绘的,正值“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好时节,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很高兴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和大家见面,分享收获的喜悦以及发展的忧愁。首先,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政府对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多年来对榆林发展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是你们的笔,让榆林声名远播,举世瞩目。

下面,我就榆林的市情概况和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向大家简要介绍如下: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陕甘宁蒙晋五省通衢之地,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文独特,发展迅速,魅力无穷。在这块瑰丽的土地上,承载着五千年的先民文化、三千年的边塞文化和四百年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文物遗迹遍布城乡,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世代相传,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久唱不衰。在这片广袤的地域内,每平方公里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3万亿元人民币,是国家14大煤炭基地、9大煤电基地和4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在这方传奇的厚土间,曾诞生出无数的英雄和史诗,流淌着红色的革命血液。红军长征在这里落脚;抗日东征宣言在这里发表;《沁园春·雪》在这里书写;《东方红》从这里唱响。在这块开发的热土上,大项目集聚,大企业云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经济总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省第二,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今年以来,为了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榆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市委、市政府以讲政治的高度,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齐动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强力优化提升我市营商环境

(一)以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纪委、宣传部、编办及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八办四组”推进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抽调专门的工作队伍专职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印发了《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及2018年工作要点》《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和《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市委、市政府先后于2月4日、4月20日、8月10日、8月17日四次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及中办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市政府先后召开常务会、专题会、推进会等17次会议研究、安排营商环境工作。

(二)以“三集中、三到位”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深入推进。我市市级52个部门单位、208项行政许可事项和248项公共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基本实现事项进驻到位、对进驻大厅人员授权到位、政务效能监察到位和“大厅之外无审批”。12个县市区已经投运和即将投运的政务服务中心面积均超过5000平方米,其中神木、靖边超过10000平方米。二是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神木、靖边、绥德3县市和榆林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已正式挂牌运行,目前正在进行职责完善和划转人员等工作。按照《陕西省2018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要求,我市将结合今年的机构改革工作,同步在市县两级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三是清理废止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从2017年起,对建国以来印发的市政府文件分批次进行清理,共清理文件2295件。

(三)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指标要求为底线,自加压力提高标准抓提升。在全面落实省上《十大行动方案》的同时,进一步自加压力、提高标准、细化任务,大幅度压缩办理时限、流程、成本和资料。企业开办:时间由2017年底的23个工作日缩减到今年二季度末的2.25个工作日,是全省2020年目标5个工作日的45%,全市实现营业执照受理、审核、发照坚决不过夜。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合并、调整28项审批事项,“一书两证”、社会投资项目核准、用地预审、人防审批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水电气暖报装:全省第二季度考核水电气报装三项全部排名全省第一,报装时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0%、办理环节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0%、所需资料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0%。不动产登记:“一个平台、一窗受理、一周办结、只跑一次”的“四个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办理环节、时间、成本、材料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5%,受到省上充分肯定。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全面扎实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化解工作,加大信用联合惩戒力度,重塑榆林信用新形象。组建了全省注册资金规模最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正在探索开展“不还本续贷”模式,以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金融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投用。企业纳税服务:大力开展“服务入户、政策到家”大走访活动,实现税务登记类、发票类等9大类267个事项的“最多跑一次”。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次办结”的“三个一”模式,全面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汇总征税”,全面推广应用“财关库银”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取消、免征、停征、调整240项收费项目,涉及企业将近7000户;清偿政府工程欠款31亿元,完成直供电交易100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税额超过100亿元。

(四)以调度、督查、通报、考核制度为保障,推动改革任务和优化政策落地生根。从4月份起,市上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季度考核、半年测评、全年考核的制度化推进机制。6月份开始,市政府先后组织6个专项督查组,分批次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级各单位、各办事窗口,通过明查暗访、跟踪督办、陪同办理等方式,对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并印发了督查通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有关单位,要求全面整改。按照《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将各县市区、开发区和31个市级单位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目前,正在开展第三季度考核调查和情况汇总。

(五)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为主阵地,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营造氛围。按照省上统一安排,我市于7月10日印发了《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作方案》,并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7月底,市级八个专项行动办公室采取两个单位合办一场发布会的形式,召开了四场专题新闻发布会;目前各县市区、开发区新闻发布会正在集中举办。同时,通过省市营商环境信息简报等平台,先后发布了35期工作信息。通过各级各类网站、榆林日报、华商报、榆林外宣、榆林发展改革微信平台等传统纸媒、新媒体,累计发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相关新闻报道600余条,百度搜索引擎“榆林营商环境”信息超过24.6万条。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提升,在全省二季度考核中,综合排名由一季度倒数第一跃升到正数第五。1-8月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1377户,同比增长17.35%,其中企业8034户,同比增长15.63%,个体工商户22656户,同比增长21.08%,市场主体增幅明显加快;1-8月份通过在线审批平台受理办理项目审批2500余个,总投资3900亿元,项目数量、投资额均同比增长40%左右,项目储备和投资接续力量明显增强;1-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增速全省第一,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1.8%,占比达到33.9%,投资增速和结构明显优化;1-8月份降低通过税费减免、债务清偿、直供电交易等降低企业运行成本160多亿元。

二、坚决整改中办督查反馈问题

一是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市委、市政府将中办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当成近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分别于8月10日、8月17日召开中办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动员大会和工作推进会,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中办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依据《陕西省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印发了《关于针对企业办事难整治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方便市场主体等16个方面的具体整改任务,确定了牵头和落实单位。

二是认真摸排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台账”式管理。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11次会议安排部署问题梳理、线索摸排、整改推进工作,以市政府名义发函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征求意见,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级各部门深入摸底自查,并通过信访、12345热线、百姓问政、投资环境110等十大渠道向社会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立行立改,对账销号,确保整改实效。

三是全面整改问题,严格督查问责。严格执行全省营商环境整改周报制度,要求问题整改责任单位每日报送一次整改进展情况,市上每三日印发一次整改进展情况通报;将全部问题线索及时提交纪委、组织部,进一步深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干部作风问题线索。截至昨天,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累计征集问题线索516个,已经分四批次反馈责任单位整改。前三批178个问题中,9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86个问题正在整改,第四批338个问题于上周日反馈责任单位正在推进整改。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努力,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开展营商环境和干部作风集中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处理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重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干部,为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创造了积极的工作氛围。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新时代有新气象。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的领导下,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榆林的三大定位和两个更大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持续深化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加快推进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和十大能化标杆项目,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走出了2013年以来经济持续下行的低谷,进入了加快发展的上升通道。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2亿元,分别位居全国地级市第47位和32位,西北地区第二位。日前,由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等单位评选的“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发布,榆林在参与评估的298个地级市中名列第25位,位居陕西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1.61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8.4%、37.5%和34.1%;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利润总额增长27.9%。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我们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扎扎实实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向西安等先进地区学习,当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换脑筋、找出路、想办法,凝心聚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力争到年底全市的营商环境考核整体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陕西追赶超越作更大支撑,为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更大贡献。作为“榆林速度”的见证者,广大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常年奋战在采写的第一线,记录幸福榆林的每一个点滴,分享榆林发展的每一个成果。榆林的成就,离不开全国各地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贡献;榆林的未来,更离不开大家的宣扬和推广。榆林市委、市政府将以更加积极、包容的理念,关心媒体、支持媒体,积极为媒体人创造更加开放、活跃、有序的工作平台。希望各位朋友继续关注榆林、支持榆林、宣传榆林。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生花妙笔,一个风情独具的魅力榆林,一个环境优化的活力榆林,一个民生和谐的幸福榆林,必将呈现在国人面前。

最后,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阳光报记者:

我是阳光报记者。咱们榆林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工作处于全省先进,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局局长李安雄:

感谢媒体朋友对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整体工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实现了“八个率先”,部分工作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全省第一、二季度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工作测评中连续两次位列全省第一。刚才,这位记者朋友问我工作中有什么经验做法,首先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在资金安排、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从我们自身讲,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立了一个高定位。在不动产登记机构成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争先、创新、有为”的高定位和“规范、高效、便民”的新理念,明确提出登记发证工作争创全省先进、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其他工作争取达到优良水平的目标定位。

(二)谋划了一个好思路。今年以来,我们研究确立了以推进不动产登记“四个一”改革为抓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思路,即针对办理标准不统一,建设一个平台;针对群众多个部门跑,推行一窗受理;针对业务办理时间长,做到一周办结;针对群众来回跑,实现只跑一次。

(三)采取了一批新举措。一是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派员赴全国20多个城市考察学习,聘请部省、先进城市、高等院校的专家担任顾问,学习最先进的经验、借鉴最先进的模式、采购最先进的设备。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争取多项部、省技术试点任务,在存量数据整合、不动产单元码编制、证书附图直接打印上证、申请表机打生成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三是注重创新便民措施,设立了委托见证、遗失声明、企业通道等专用窗口,推出了双休日办公、为申请人约定事项见证等具有榆林特色的便民措施。四是稳妥解决遗留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两版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避免了像其他一些地方因类似问题引发群体上访等现象发生。

(四)狠抓了几个关键点。一是围绕建设“一个平台”,狠抓业务规范统一。率先在全省建成运行市级集中模式的信息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两级全域接入国家平台并上报数据。市县两级在“一个平台”架构下,做到了办事流程、收件材料、业务规范高度统一,为下一步推行全市通办奠定了基础。二是围绕推行“一窗受理”,狠抓业务流程再造。率先在全省实现不动产登记与交易备案、税款征收等事项的“一窗受理”,变“三个部门跑”为“一个窗口就办、一套材料搞定”,现已扩展到市、县两级6个登记大厅。工作中对三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整合衔接、优化再造,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传办,比其他地方的做法更具先进性。三是围绕实行“一周办结”,狠抓登记效率提升。不断简化办理环节、精简收件材料、严控办理时限,在超时提醒、自我纠正的基础上,设立了总监控室,及时发现超时办理情况并通知整改。目前,除大宗批量、继承等复杂登记业务外,大多数登记业务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四是围绕实现“只跑一次”,狠抓网上登记服务。针对不同群体研发了“网上申请、平台审核”功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法院司法查询网上申请、异地查询,率先实现了银行抵押权登记网上申请、不见面办理,率先研发使用了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率先实现了自然人转移登记微信平台网上申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查询、申请、缴费,率先实现开发企业预告登记网上申请、开发企业和群众一次也不跑。这些功能全面推开后,大部分登记业务可以实现“只跑一次”。

最后,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主持我们的工作。

陕西网记者:

 我是陕西网记者。市工商局作为《榆林市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的牵头部门,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榆林市工商局局长周锦峰: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对榆林市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工作的关注。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及“八办四组”的工作部署,由市工商局牵头,联合市公安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榆林支行共同负责《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四个部门提高站位、自加压力,从五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一是认识明确,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的目标要求,立足市情,第一时间出台了《榆林市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提出了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的硬指标,全市通过督查通报,行政约谈,明察暗访,媒体曝光等手段,在较短时间内将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地。二是优化工商登记服务。开放企业名称库,下放登记权限,将冠“陕西”“榆林”行政区划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权限下放至县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和“微信办照”登记模式,实现了企业登记业务网上全覆盖,企业在网上登记注册的比率占到了90%以上。三是优化涉税事项服务。通过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取消了办税信息补录,实现了零资料、“免填单”。企业申请领用10万元以内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定额发票、可当场受理、即时办结。四是有效优化了公章刻制服务。改公章事前审批为事后备案,抓住企业反映的痛点环节,增加公章刻制企业和点位,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等县市区刻制企业达到2—3户,公章刻制企业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将公章刻制时间压缩在0.5个工作日内。五是优化企业银行账户开设服务。协调减少了审批环节和程序,商业银行审查后,即可办理有效的企业开户许可。各商业银行还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柜员机、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今年以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设立门槛、简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企业开办环节由2017年的7个缩减到今年二季度的4个;企业开办时间由2017年的23个工作日缩减到今年二季度的2.2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数由2017年的25件缩减到今年二季度的16件;公章刻制费用由2017年的598元缩减到今年二季度的335元。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效果迅速体现。全省二季度优化营商环境测评结果通报显示,我市企业开办工作综合测评排名全省第一。今年1至8月份,榆林市新增市场主体3.14万户,同比增长17.4%。其中企业8034户,同比增长15.6%;个体工商户2.27万户,同比增长21.1%,市场主体累计已达到21.6万户,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坚实保障。

以上就是今年以来,榆林市在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方面所做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工商力量。也欢迎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一如既往监督、支持、宣传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9月1日榆林开通的12345便民服务热线,请问一下榆林12345热线平台对优化提升榆林市营商环境有没有推动作用?

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韦福祥:

榆林12345热线,前身是榆林市长热线,专门受理群众投诉、咨询、求助类的事项。榆林市委、市政府对12345热线的建设十分重视。今年3月份,趁着榆林政务服务中心迁入市民大厦的有利时机,交由榆林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建设、管理、运营。经过半年的筹备和试运行,经报请榆林市委、市政府同意,9月1日,12345热线正式上线运行。一是365天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服务;二是榆林市辖区内群众,可直接拨打12345,榆林市辖区以外的公民、法人,有诉求,可通过加区号拨打反映情况。正式运行以后,根据我们初步统计,每天来电量基本是200个以上,是正式上线运行以前的3倍。按分类,求助类占到40%,投诉类占到10%,咨询类占到45%,建议类占到5%。

 在受理方式上,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短信多位一体的方式,全天候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为老百姓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咨询政策、困难求助、投诉举报提供便捷的通道。我们整理上报市委、市政府,便于榆林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来自群众的意见,对症下药,解决当前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还有一个作用,通过热线平台实时统计,对各部门各单位回复以及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满意度进行通报,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对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进行客观全面梳理、归类、汇总,使12345平台与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正在开展的“百姓问政”栏目结合起来。下一步,对群众投诉反映的有代表性、典型性问题,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电话,四位一体,助推榆林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西北信息报记者:

我是西北信息报记者。榆林税务怎样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国家税务局榆林市分局副局长高世祥:

感谢记者朋友对榆林税务工作的关注,下面我就榆林税务怎么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做简要汇报。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促进地方经济转型,激发市场活力,确保“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切实达到预期目的,榆林税务始终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是宣传辅导,“点对点”到户。积极通过税务网站、短信、税企QQ群、微信群、办税厅电子屏、公告栏等多种途径对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培训,集中对4.6万多人次纳税人开展政策辅导。大力开展“服务入户,政策到家”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逐户走访,在向纳税人问计问需的同时,将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发挥“店小二”精神,主动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规范相应财务制度,从政策规定、办税流程、申报要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一条龙宣传辅导,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执行政策,“实打实”落地。要求全市各级税务机关以纳税人需求为着力点,认真分析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堵点”和“痛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举措,逐条逐项缓解根治。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截止2018年7月底,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款101.23亿元。

三是问题导向,“硬碰硬”督查。对于政策落实不力、纳税人反映问题集中的单位,进行重点督查,严肃追究问责,集中整治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以铁的纪律制度,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