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09-26 16:40:23 来源:陕新发布 作者:陕新发布
9月26日上午10时,中共铜川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姬长民、铜川市编办副主任李新章、铜川市便民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亢玉祥、铜川市工商局副局长吴高荣介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由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主持。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介绍一下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 姬长民同志
铜川市编办副主任 李新章同志
铜川市便民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亢玉祥同志
铜川市工商局副局长 吴高荣同志
下面,请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姬长民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成效。
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姬长民
各位媒体朋友,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以来,我们把党建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助推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深化改革安排部署,一个个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措施先后落地, 铜川党建制度改革呈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蓬勃态势,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深化。坚持好干部标准, 以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 结合全市干部工作实际,对《干部任用条例》中的“动议”酝酿环节各个工作步骤进行了细化和拓展,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选人用人工作的通知》《单位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向市委推荐提名干部暂行办法》,细化完善《市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干部选任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不断拓展干部挂职方式,干部交流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建立“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干部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按照“三准三实”要求,建立五项配套制度,运用“三项机制”,鼓励激励 576 人、容错纠错 23 人、能上能下 189 人,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
二是党代表任期制探索推进。2014 年 6 月我市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党代表任期制联系点”以来,我们以党代表工作室为重要平台和抓手,以建立和落实配套完善的党代表任期制制度体系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化顶层设计,大胆探索创新,出台了《关于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的意见》等 4 个文件,配套出台了党代表视察调研、列席会议等 9 个《暂行办法》。狠抓工作落实,着力破解党代表作用发挥难题,建成 9 个“五好”工作室、 69 个规范化工作室,组建 38 个市党代表小组驻室开展“八项活动”,构建起省市县乡党代表四级联动的运行机制。推行区县和乡镇(街道)党代会年会制,开展市县乡三级党代表提案制工作,初步形成具有铜川特色的党代表任期制工作机制,提升了全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对此作出批示,我市应邀在中组部和省委有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为全国出台党代表任期制提供了“铜川样本”。
三是城市党建的“红旗经验”走出铜川、走向全国。我市红旗社区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拆除传统的“一厅式”服务平台,利用 PC、 APP 两个终端,建立“一站到底”网络服务平台、指尖课堂和网上支部,将社区辖区内 9 类 80 多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数据全部录入服务管理系统,社区服务更快更精准。在全市73 个社区推广“红旗经验”,率先完成 10 个智慧社区的转型升级,成功树立红旗社区这一享誉全国的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和以李秋莲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社区带头人。《中国组织人事报》《全国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分别对我市“红旗经验”进行了报道和刊载,省委组织部要求全省推广。
四是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和“三项保障机制”创新开展,“网上群众工作部”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为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大胆探索创新,制定《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组建第三方评估人员库, 形成了党外评党内、市外评市内、群众评组织开放式党建格局,让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进入公众视野,让干得好的有奔头,评到最后有压力,倒逼各级砸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力补短板、强弱项,提高了党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全市党建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此项工作受到了省委常委张广智和姜峰的批示肯定。在加强基层党建方面,我们特别重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为解决制约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关系隶属不顺、权责不清、工作运转难;党务人才缺乏、专业水平低、积极性不高;党组织活动无场所、有场所不规范”等 3 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了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组织、人才、阵地“三项保障机制”,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全面提升、全面加强。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是我们党建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市按照习总书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新要求,创新党建方式,在全省率先建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制定《关于建立网上群众工作部的实施方案》,整合现有网上信访系统、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等诉求渠道,建立网上群众诉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规范统一、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站式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群众诉求网络办理体系,此项工作受到央广网、 陕西传媒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今年上半年,网上群众工作部通过 12345 话务热线共受理群众案件 12125 起,办结率为 98.7%;受理网上留言 4021次,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在线求助共 612 起,办结率为 100%,走实走好了“网上群众路线”。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接下来,请铜川市编办副主任李新章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情况。
铜川市编办副主任李新章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市“放管服”改革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近年来,我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抓手,作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举措,认真落实“五个为”和“六个一”要求,坚持在放权上求实效、监管上求创新、服务上求提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
一、做好“放” 的文章,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此,我市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权力精简下放,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松绑、为经济发展助力。
一是精简审批事项,实现权力瘦身。 先后 7 批次共清理取消市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 161 项,下放 28 项,合并减少 10 项,精简比例达到 50.1%。对中省取消、下放审批事项中涉及我市的 378项,全部按层级落实承接到位。取消“银行贷款承诺”“融资意向书” 等 18 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报建审批事项精简 35%, 实行多评合审、多图联审、并联审批,取消各类保证金、押金、证明和责任书等不合理“搭车”事项。贯彻落实中省要求,连续 7 批取消 434 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进一步降低了就业创业门槛。
二是实施清单管理,推进阳光行政。全面完成市县镇三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等各类清单的编制公布,并实施动态管理,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其中市级权责清单涉及50 个部门 4363 项行政职权事项、297 项公共服务事项,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139 个,明确职责边界 78 项。连续四年修订发布了市级部门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现行市级目录保留行政许可 200 项。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清单制度,加快形成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推进依法行政。
三是清理规范收费,为企业松绑减负。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积极推行《企业收费登记薄》制度,目录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一律不再执收。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全市企业增值税减免 6521.92 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 114 万元。规范融资担保收费标准,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费率不高于 1.5%,政府性投融资平台“过桥费”不高于1%。强化举报查处和问责机制,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
四是简化登记程序,激发市场活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精简至 32 项,下放企业名称核准权限,实行企业名称登记互联网自主申报。全面推行“54 证合一” 和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实行“审核合一”工作流程,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效率,企业开办手续用时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简易注销实现 3 个工作日完成,共办理简易注销登记 72 户。今年一、二季度,我市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均位列第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服务质量和登记效率的提升,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截至 2018 年 9 月 15 日,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23114 户,增长341.11%,新开办企业 2030 户,增长 70.02%。
二、加大“管” 的力度,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放权不是自由落体,也不是放任不管。为此,我市坚持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以新举措引导监管“新常态”,促进市场和社会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
一是监管制度更完善。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市级行政审批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 全面落实“双告知”职责,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督促相关审批部门依法规范审批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联议联审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担责,部门落实,及时协调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监管方式更智能。在全省率先建成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共设置服务窗口 523 个,统一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网式”办公、“一厅式”办结、“一站式”收费模式,实现群众申请事项就近及时办理。推行审批 CA 认证、限时办结、超时警告和廉政风险警示制度,依托审批全程电子监察平台,通过实时和再现方式定性定量监察,实现了审批服务事项的全方位、全过程、叠加式监察。建成纵横联动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 18 个部门 107 项审批事项,全部推行网上并联审批,增强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截至今年 8 月底,我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累计办结各类投资项目 690 个,总投资 787 亿元。
三是监管手段更多样。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市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涉及 37 个部门 247 项随机抽查事项,依法开展随机抽查并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报送抽查结果 1500 余条,实现抽查过程、抽查结果全公开,有效避免检查任性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等问题。推进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定期发布企业诚信“红黑榜”,及时将失信和经营异常企业列入名录库。完善信用约束制度,加大联合惩戒力度,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累计通过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 64000 余条,以公开促公正。2017 年,铜川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位居全国 262 个地级市第 89 位。
三、提升“服” 的质量,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将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落脚点,着力在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上下功夫,积极打造政务服务“新名片”。
一是减要件优流程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审核确定市县两级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项目 167 项,有效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奇葩证明、无谓证明等问题。将不动产登记由 7 个环节简化为 4 个环节,企业用水、用气报建均由 8 个环节简化为 3 个环节。落实“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要求,审核确定 38 个部门 792 项“最多跑一次”事项,于 9月 20 日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向社会公布。积极推进印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批复设立印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分散在17个区级职能部门的137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法交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统一实施,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及时总结经验,为实现市、区县改革全覆盖奠定基础。
二是强化便民举措提升改革落地能力。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了铜川人社网上服务平台和云客服平台,向服务对象提供淘宝式、24 小时不间断的人社政策咨询服务;开通了社保自助缴费平台,在村(社区)布设自助缴费终端 700 余部。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市级财税服务厅,在全省税务系统首家全面实现涉税业务“一窗通办”, 设立税务机关 24 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室和繁华路段税银一体化服务室,推行实名办税、“免填单”服务、新办纳税人“零门槛”办税, 平均办理时间缩短 62%。建立了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完成转贷资金 8419 万元,化解了多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危机。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民生领域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开展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网采率达到 100%,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补助和大病保险的一站式办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付费方式,目前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达到 100 种。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立家庭医生医疗团队 283 个。在全市组建 37个“大学区”,实现了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研究、优质教师资源、现代化设施设备“四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科技领域改革,成立“中国(陕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铜川中心”,对不同类型科技项目实施不同的支持方式,有力促进了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通过扎实有序的工作,我市“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不断攀升,受到省政府督查组充分肯定和省审改办通报表扬。在 2017 年度全省营商环境监测综合评价中,我市排名全省第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 以“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工匠精神,扎实推动“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为促进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下面,请铜川市便民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亢玉祥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市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情况。
铜川市便民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亢玉祥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按照安排,下面我着重从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运行基本情况、主要成效以及如何为广大市民服务、下一步打算等方面,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一、 建设运行基本情况
铜川市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是我市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于 2012 年启动建设,2014 年 4 月建成运行。日常运行管理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属单位——市政府便民服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的基本框架是:在市、区县、乡镇(街道)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和社区建设便民服务站,在各级审批服务部门对应设立后台终端,四级便民中心之间、各级便民中心同部门之间全部通过便民服务专网相互链接、互联互通,所有事项办理全部通过专网传输,网内格式化运行,全程电子化监督。建设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的主要目标是:以便民为目标,以监督为手段,以规范权力为根本,按照“高效合法审批、优质便民服务、公开透明交易、全程电子监察”的要求,采取“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电子监察”的“监督﹢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全面清理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办事时限,做到项目名称、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承诺时限、审批进度、办理结果“九公开”,推进行政效能、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努力打造办事最快政府。为支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的有效运行,我市还搭建四个平台:一是行政审批服务平台,通过软件系统,实行“窗口受理、部门后台审批、网上运行全程监督”的运行机制。二是公共服务平台,对涉及群众利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事项,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进入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三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场地,并接通全国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通过逐步改革实现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和土地出让权等公共资源交易在统一的标准和监督下实施。四是电子监察平台,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实行网络同步监控,并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纠错和责任追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市政府办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铜川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始终保持稳定高效运行,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全市现有市级便民服务中心 1 个,区县便民服务中心 4 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38 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 65 个。 市便民服务中心位于齐庆路中段, 总面积有 6300 平方米,入驻部门和单位有 46 个,设有服务窗口70个,涉及审批和服务事项 570 项。建成运行 4 年来,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累计办件量 78.6 万件,今年 1-9 月份以来已办件 17.8 万件。市便民服务中心今年 1-9 月份以来已办件 3.3 万件。
二、主要成效及如何为广大市民服务
我市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尽管已经建成运行 4 年多了,当时的建设理念、基本框架是超前的,很多做法在今天依然领先,对我们当前推进落实中省很多重要改革部署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成效体现在:一是着力于依法规范权力,建立了一揽子制度,为深入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做了先行探索。 通过这些制度约束和监督,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可能存在的提高门槛、增设条件、变更办理程序、不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行为,用做好行政权力的“减法”达到了服务群众的“加法”。二是着力于公平公正公开,总结了一整套工作标准,为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用标准来严格框定行政审批服务人员的各项工作行为,既让办事群众清楚知道需要提供什么、怎么办、啥时候能办完,又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推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行政效能、维护了公共利益,有效疏通了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着力于便民利民为民,一步到位构建起了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为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最近,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安排,市便民服务中心到南方几个发达地区进行了学习,也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做到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互联互通。有了这个网络基础,今年市政府正在做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就能够迅速从市级部署到区县、乡镇街道、村和社区。那么具体到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是如何为广大市民服务的,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
第一,依法清理审批事项,为群众最简最快办事。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运行以来,先后两次梳理权力清单,共剔除不属于审批范围的项目 493 项;共删除 21 个部门审批事项中有“法律法规、登记机关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58 项,办理时限在法定最长办理期限基础上统一压缩 50%,有些事项时限压缩幅度达到 75%。今年,按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方案》的要求,通过对入驻事项的再次梳理和精简,要求提供的材料相比过去减少了 50%,对鼓励类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消防设计审核等5 类事项审批时限再压缩了 20%。为方便企业注册登记,将印章刻制备案纳入市便民中心运行。现在,在市便民中心受理的 570 个事项中,所有办件均开通了网上预审功能,即办件已占到 21%。
第二, 坚持做到“五个统一”,让工作行为成为标准化程序。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作为一个集中、统一的权力运行平台和为群众服务平台,我们主要通过实行服务环境、运行模式、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监察规则“五个统一”,把受理、审批、出件等各个环节的权限约束起来,使每一个环节的相关责任人员都能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按照标准服务。比如,对我们窗口人员的穿着、服务用语、工作纪律,包括桌子怎么摆、文件怎么放、一言一行等都是有要求的,通过标准来规范,让服务这只手更有了力度和温度,便民服务工作也成为了一张名片、一道风景。
第三,探索搭建网上办事平台,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见面也能办。四级便民中心 523 个服务窗口和 229 个部门后台终端全部通过专网相互链接,将中心窗口和部门后台连为一体,实现了审批数据的网内传输,部门各科室之间建立局域网,完成部门内部审批程序的有序流转,很多事项不用人来回跑,通过数据传输就能办。
第四,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每一个办件都能应办尽办。对入驻部门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的 39 种过错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依靠电子监察平台全程监督。依托便民服务专网设立的电子监察体系,对各环节办理状态分为 4 类 22 种形式,通过实时和再现方式定性定量监察。通过这些有力有效的抓手,全市各级便民中心的办件质量和服务水平年年有提升。
三、下一步打算
按照中省和市委市政府改革部署,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务服务工作的统筹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三件改革任务的推进: 一是加快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部署,在实体大厅设立综合窗口,探索开展无差别受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对实体大厅实施智能化改造,在大厅门口设立 24 小时自助服务区,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向 8 小时外延伸,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营造更好、更便捷的环境。三是尽快修改完成《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方案》,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努力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最后,请铜川市工商局副局长吴高荣同志向大家介绍铜川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情况。
铜川市工商局副局长吴高荣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铜川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基本情况
自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们始终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目标,把服务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重要举措,把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作为检验标准,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难点和堵点,坚持问题导向,以“宽进促培育、严管促公平、服务促发展”为主要举措,消“痛”疏“堵”,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市场主体得到快速增长,夯实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微观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是宽进快退优流程。对各类市场主体开办环节进行梳理,制定规范统一的企业开办流程;全面落实“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政策,“54 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顺利推进;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利用 APP 实行微信办照,网上办理占到47.37%,实现企业登记“零跑腿、零见面、无纸化”;个体工商户登记实行“口述办照”,申请人只需拿身份证在身份证验证机现场提取信息,口述相关内容就可办理执照,实现“零材料、当场办”;建立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退出机制,实现了 3 天完成注销工作。
二是简化审批降门槛。 把冠“陕西”和“铜川”行政区划名称核准权限、内资企业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各区县市场监管局,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权限下放到乡镇登记机关;将企业名称库向社会全面开放,全面实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实现企业名称当场核准;实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不再提交住所证明文件;推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登记, 明确窗口没有否决权,实行企业开办受理、审查、核准、发照所有审批事项“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减少企业材料内部流转, 真正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三是转变方式提效率。 探索实行“工商企业通”跨界融合模式,把工商登记业务延伸到工行、建行、中行等各大银行网点,办事群众可以选择就近营业厅享受“名称核准—申领执照—企业开户”的家门口一站式延伸服务;探索实行容缺受理,对主要登记资料齐全,其他资料缺少或内容不完善的先行告知所缺资料,申请人承诺后先予办理;在与企业开办相关联的公安、税务等部门之间,加强信息实时共享,实施企业开办流程跟踪单,从受理事项开始计时,受理时间和办结时间具体到小时和分钟,群众办结后签字确认,倒逼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探索在便民大厅设置工商登记自助办理服务区,对市区乡三级工商登记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开展工商登记“窗口”作风纪律整顿,不断规范服务标准。
四是培育主体促倍增。在全市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倍增计划”, 自 5 月下旬开始率先在市工商局实行“全天候无假日”延时执照办理, 365 天服务群众办照;建立重点企业开办“绿色通道”,实行提前介入、专人负责、 现场指导、延时服务等举措;开展“工商专线进园区”和“登记人员上门集中办照”等服务,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十进活动”,现场指导群众办照;加强指导督促,实行每周到区县实地督导,每月通报工作情况;坚持每月按不低于办件量的 10%的比例对投资人进行回访,了解办理情况,征求企业需求,及时改进完善工作。
五是严格监管促公平。把该放的放手,该管的管好,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成“一单、两库”,彻底减轻企业负担;在全省率先推行重点商品市场场长制,指导市场开办方规范经营行为,全市 42 个重点商品市场(商场、超市)推行场长制;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2017 年企业年报公示率 98.08%,比去年增长了 0.86 个百分点;重拳出击和长效治理相结合规范市场秩序,对罚没的 77 种 9240 件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不断净化消费环境,聘请 34 名放心消费创建义务监督员,对 50 余家“放心消费参创单位”进行重点培育,建立放心消费宣传常态机制,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上半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20.96万元。
六是帮扶企业促发展。坚持把帮扶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工商部门职能,开展“注册、广告、合同、商标、维权”五位一体帮扶,制定《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以商标权质押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在发展数量和速度提升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加快发展。
三、取得成效
1、企业开办时间大大压缩。原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四项手续平均用时 9 个工作日。今年年初向社会公开承诺 3 天办结 4 项手续,目前从收回的企业开办流程跟踪单反馈情况看,全市新开办企业时间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涉及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核发不超过 4.5小时。铜川在全省简化企业开办和简易注销工作季度考核中,一季度和二季度连续位列第一。
2、市场主体数量实现倍增。2017 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45200 户。截至 9 月 15 日,全市今年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3114 户,同比增长 341.11%,预计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将达到6.9 万户。上半年,铜川市场主体数量增幅位于全省各地市第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抓改革激活力。正在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鼓励商事主体转型升级,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二是抓效能提效率。进一步疏通堵点,探索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更大范围推广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在各级便民大厅设置自助办理服务区,增添“自助办照”设备,抓好“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培训,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准。
三是抓培育促成长。坚持以“市场主体倍增计划”为目标,努力深挖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潜力,引导培育小微企业,释放市场发展活力,夯实经济发展微观基础。
四是抓监管促公平。探索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持续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整治和放心消费创建,让市场秩序公平竞争,让企业放心投资创业。
五是抓帮扶促发展。紧扣帮扶小微企业重点,继续实施好“五位一体”帮扶,在完善帮扶政策、培育商标品牌、加强诚信建设、鼓励转型发展、加强跟踪监测等多方面进行指导服务,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培育一批主体活力强劲的成长型小微企业,助力全市转型发展。
借此机会,也欢迎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的监督、支持、宣传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刚才,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便民服务管理中心和市工商局的四位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了铜川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改革的有关情况,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当代陕西记者:
我是记者马文晔,请问市委组织部姬部长,从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铜川党建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的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那么下一步,铜川党建制度改革的重点将是什么?
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姬长民
7月3日、8月30日先后召的五年一度全国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创新,把党建制度改革持续推向深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结合铜川实际,我们将重点推进三方面改革:一是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制度改革,将制定《关于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的意见》,建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储备培养制度,积极推广“红旗经验”,深化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是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将修订完善并着力兑现运用“三项机制”,探索完善目标任务考核同班子研判相结合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一事定优”制度和“下”后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干部监督联系机制,为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和机制保障;三是围绕集聚爱国奉献的各类优秀人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铜川高层次人才智库互动平台”,落实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意见,加大引才育才用才爱才力度,不断释放“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以人才引领铜川更好更快发展。
铜川日报记者:
我是记者武利芳,想请问便民服务中心的亢主任,便民服务大厅确实为老百姓办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群众办事的窗口有时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就是说,有的窗口一直都有群众排队等候办事,有的窗口长时间没有群众。请问你们有没有什么打算,将窗口资源有效的整合?这样群众办事就更方便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就较为均衡些了。
铜川市便民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亢玉祥
首先,在市便民服务大厅,我们的各类型窗口设置数量与办件量是基本相配备的,很少会有群众长时间排队等候的问题,但在大厅二楼的审批窗口,确实因个别部门办件量较少,相对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新系统运行以后,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设立综合窗口,通过采取实行无差别受理的办法,化解这个矛盾,使窗口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充分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群众到大厅来办件,到任意窗口都可以办理。二是增设自助服务终端。凡是能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办理的业务,我们都将积极争取布置自助服务设备,让群众不用到窗口排队。三是增加引导和协办工作力量。最近,我们将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业务骨干,接受培训,然后放在大厅,确保每一个来办件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及时得到帮助和引导。
新浪网记者:
我是记者周英,从发布辞中看到,今年铜川市场主体数量实现倍增,截至9月15日,全市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3万多户。请问市工商局吴局长,短时间增加了这么多市场主体,那么作为主管部门,市工商局将如何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铜川市工商局副局长吴高荣
我们坚持宽进与严管并重,把监管重点从准入监管、审批监管向事中事后转变。主要有四方面举措:一是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全部通过“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二是引导企业自觉年报公示,加快部门间信息归集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三是推行“市场场长制”做法,常态化开展打假治劣专项行动,积极创建省级放心消费城市等,打造公平公开的营商环境;四是加强诚信建设,引导企业诚信规范经营,在社会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营商环境。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记者李艳,想请编办的李主任给详细介绍一下,你们在印台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目前有什么明显成效?大概什么时候能实现市、区县改革全覆盖?
铜川市编办副主任李新章
探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发展所趋,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2017年10月,省委、省政府批复印台区作为我市唯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单位。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市政府印发了《印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编委批复设立印台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分散在17个区级职能部门的137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法交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统一实施,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今年以来,印台区扎实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划转、“三定”方案制定印发、人员转隶及领导配备、审批服务平台更新完善、审管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等工作,并对区便民服务大厅迁址提升改造,按照“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不断优化便民措施,探索建立“服务脱贫攻坚代办帮办、服务招商引资容缺快办、服务项目建设马上就办”的“三服三办”制度,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开展部门内部行政许可权集中行使,将原由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6个市级部门25个内设科室行使的12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归并到新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行使,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审批模式,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计划于明年3月底前在市、区县政府和市新区管委会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市、区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覆盖。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李建西: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想深入了解我市深化改革的一些具体情况,会后还可以和相关单位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