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时间:2018-10-11 17:30:05 来源:陕新发布

10月11日上午10时,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延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安塞区委常委陈富山介绍安塞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并与安塞区扶贫局局长牛社智,安塞区文体局副局长拓艳玲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张福川主持。

主持人张福川.jpg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张福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延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安塞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实现全区整体脱贫退出为目标,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变的要求,紧盯“57”标准、“六个精准”、“八个一批”要求,以贫困户为单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三提升”“两房”建设和“十大重点”“两对两补”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会战”,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安塞区委常委陈富山先生介绍安塞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应邀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安塞区扶贫局局长牛社智先生,安塞区文体局副局长拓艳玲女士。

首先请陈常委介绍相关情况。

主发布人陈福山.jpg 

安塞区委常委陈富山:

大家上午好!

安塞是“为人民服务”的发祥地、“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17个村,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7.79万,其中农业人口14.7万。全区共有贫困村55个,建档立卡户4680户13890人,其中已退出贫困村5个,脱贫2532户7284人;现有贫困村50个,在册贫困户2148户6606人。2018年计划完成50个贫困村、5323人脱贫退出,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整体脱贫目标。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57”标准和“六个精准”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贫困户为单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季度打响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会战”“冬季冲刺”四场战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经核实,目前全区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有1594户5445人,占年度计划的102.3%;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村有50个,占年度计划的100%。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义务教育、参加新型农村合疗和大病保险、安全饮水、安全住房等项指标达标率均为100%;5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电力入户、标准化卫生室、通沥青(水泥)路和安全饮水等项指标达标率也均达到100%,为高质量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长远项目与短期措施结合,切实抓好产业扶贫这一根本。按照“短期能脱贫、长远要致富”的思路,全力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特色产业促进增收。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攻方向,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开发扶持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6800万元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创新推行了“合作社帮带、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和果园托管以及支部引领”四种产业扶贫模式,重点扶持贫困群众发展山地苹果和大棚弓棚长效产业,同时发展香菇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杂粮等短期项目,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项以上长短结合、互为补充的增收产业,一举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长短两项”产业全覆盖。近年来,贫困群众累计发展大棚(弓棚)1860座,种植香菇44万棒;发展苹果2.68万亩,发展家庭小型养殖2900户。目前,有中长期产业的贫困群众3352户,产业覆盖率达100%。“五大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农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贫困群众总收入的65%以上。深入推进苹果、蔬菜、畜牧产业后整理,先后建成山地苹果产地交易中心、20万吨冷藏库和5条4.0智能选果线,启动安塞农副产品特色冷链物流项目和30万只羊肉屠宰深加工厂建设,引进了安塞盛丰农副产品加工厂和金源鸿餐饮有限公司,年生产加工小杂粮、蔬菜等农畜产品14.5万吨以上,免费对贫困户生产的果蔬进行仓储和分选,有效提高了产业扶贫的质量效益,实现了贫困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二是文农旅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按照“文化输出、旅游导入”和“文化养民、文化富民”的思路,围绕腰鼓、民歌等民间文化“五张名片”,统筹推进文化+旅游+农业+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建成了高桥南沟生态示范园乡村旅游景区,吸纳46名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南沟村在册建档立卡人口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万多元。投资6500万元建成了“千人腰鼓”表演村、“东方毕加索”绘画村、“陕北信天游”大舞台3个文化产业村和化子坪镇小南沟、金明街道徐家沟等5个集垂钓、烧烤、水上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山庄。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0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301.5%;直接带动贫困群众350人,年人均增收达4.2万元以上,间接带动贫困群众2420余人,年人均增收82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文化+农业、文化+旅游,文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脱贫的新路子。三是“三变”改革激发新活力。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全面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经营托管和联种联养带动等模式,建成了化子坪杨园7.65兆瓦光伏电站,并为55个贫困村建起了村级光伏电站,辐射带动1100多户贫困群众增收,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通过推行“三变”改革,全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4.75万亩、文化资源入股1450户、村集体资产入股87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2.76亿元,打造了南沟、魏塔、冯家营、西营、白渠、肖官驿等等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三变”改革典型,坚持以“三变”促“三变”,“变”出了农民稳定增收的新渠道、“变”出了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变”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基本实现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二、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就业培育结合,实现贫困群众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按照“住有所居、居有所业”的要求,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多措并举培育后续产业,着力解决“挪穷窝”与“换穷业”问题。一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533户,其中2016年度1223户4446人,2017年度473户1951人,2018年837户2180人。我们坚持超前规划,任务倒逼,压茬推进,目前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已全部建成并达到入住条件。二是加快实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紧盯“开工、竣工、入住”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政策标准,全力推进农村危窑危房改造。累计实施危房改造854户,现已全部完工并入住,竣工率100%。三是注重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实施方案》,通过各类园区、公益性岗位、农业长效产业和发展三产“五个一批”产业就业扶持办法,积极发展社区工厂,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多渠道打造搬迁后续就业创业支撑平台,确保每户搬迁群众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目前,搬迁户发展农业长效产业1337户、社区工厂就业和外出就业1118人、公益岗位就业141人、光伏扶贫和参加合作社入股643户。

三、坚持基础提升与环境改善结合,着力夯实农村脱贫发展基础。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四大工程”:一是全面实施通村道路硬化工程。两年累计新建改建贫困村通村油路13条91公里,实施贫困村“油返砂”28条289公里,硬化村组道路和村庄巷道30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二是全面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2018年实施贫困村集中供水工程118处,解决了50个贫困村3.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已全部完工。全区累计实施安全饮水工程240处,总投资8000多万元,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质化验,水质全部达标,实现了全区农村安全饮水达标全覆盖。三是全面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了35个贫困村通动力电改造工程,改造低压线路138公里,实现了动力电无“空档”。四是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整合山水林田湖草、农村产业开发、延河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6亿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延河生态修复、厕所革命、公共设施配套和户外广告整治。大力实施“绿色进村、园林进城、花带上路”行动,全面开展了以治理“八乱”、清理“三堆”、美化“三口”、整治“三道”为主的环境卫生提升工程,累计拆除延河两岸直排厕所2176座,新建卫生户厕929座、公厕39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从注重减贫进度向提高脱贫质量转变。

四、坚持全面覆盖与重点保障结合,不折不扣落实行业扶贫各项政策。把民生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托底工程,精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一是建立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把健康扶贫作为保障重点,免除了贫困人口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区财政列支82.9万元为所有贫困户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每年列支300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医保门诊统筹慢性病补助报销,构建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商业保险“四重保障”,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今年,全区医疗兜底补助772人次91万元,慢性病患者免费发放药物3147人次55.2万元,贫困患者合规费用报销达80%以上。二是切实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全面实施“教育无忧”工程,认真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到大学“一条龙”的帮扶政策,有序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高中贫困毕业生定向培养计划等政策,先后发放助学贷款1467万元,资助在籍在册贫困学生2334人。建立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机制,1475名在职教师一对一开展贫困学生结对帮扶,确保了贫困户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辍学。三是全面夯实基本生活保障。坚持“应保尽保、托住底线”的原则,每年列支70万元,实施贫困人口免费参保登记。两年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3943万元,精准兑现五保对象生活补助金581万元,临时救助1006万元,残疾人生活、护理两项补贴1068万元。

五、坚持外向引导与内在激励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推进乡风文明,激发群众“愿脱贫”。大力开展“三树三带·志智双扶到家”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各个层面政策宣讲会,包扶干部结对交流谈心活动,实现了由过去送钱送物向群众自觉脱贫的转变。先后举办家庭家风培训37场次,选树“全国最美家庭”3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有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人荣登“陕西好人榜”。大力扶持发展“爱心超市”,激励群众参与公益活动,弘扬新风正气,全区117个村爱心超市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强化典型引路,带动群众“想脱贫”。大力评选表彰创业标兵、产业大户、脱贫之星,用身边人和事打动、激励贫困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累计表彰市级脱贫之星9名,区级创业标兵、产业大户、脱贫之星、诚实守信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198名。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及励志艺术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脱贫致富典型,累计在乡村巡回演出58场次。三是注重能力建设,支撑群众“能脱贫”。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30期,培训3157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1058人次。建立了区劳务信息服务平台和镇街、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站,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就地就近转移就业4560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97人,年人均收入3.5万元以上。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累计开发封山禁牧监督员、农村保洁员、森林防火员、社会保障信息员等公益专岗1133个,确保了全区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六、坚持靠前指挥与一线作战结合,凝聚协同推进脱贫工作合力。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同向发力,形成了上下联动、深度融合、协同作战、奋力攻坚的工作局面。一是让“指挥兵团”在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机制,完善了区级领导联系镇街和包抓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机制。增设了综合协调办公室和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委各常委分别担任组长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综合治理、产业扶贫、行业扶贫、扶志扶智、纪律作风和执纪问责等八个专项工作组,抽调104名干部充实到区镇两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集中优势力量打响脱贫攻坚“突围战”。二是让“主力兵团”在脱贫攻坚一线作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区上把117名科级后备干部全部下派到117个村,确定每个镇街由2名区级领导联系,117个村由211个区直部门单位包扶,4680户建档立卡户由3658名干部包扶,实现了真扶贫、扶真贫、促脱贫、奔小康。三是让“督战兵团”在脱贫攻坚一线问效。建立了脱贫攻坚“一把手”督战机制,整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行业扶贫部门力量,成立两个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一个脱贫攻坚监督工作组,常态化开展督察督战,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实行“点对点”通报、“一对一”约谈、“面对面”指导,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七、坚持制度建设与执纪问责结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我们围绕“风起安塞”这一主线,将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领域作风明显改善、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确保了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一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活动,出台了《安塞区扶贫领域2018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和《纠正“四风”、转变作风实施细则》。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任副组长的纪律作风和执纪问责专项工作组,组建了2个脱贫攻坚纠风工作队,配备专人专车,全过程、全领域督查纠查,每月制作1期脱贫攻坚专题《内参片》,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曝光。牢固树立“扶贫帮困党员做,扶贫成效群众说”的工作理念,创新推行了脱贫攻坚“一墙四栏”工作法和“五张清单”制度,逐一与各镇街党政正职和16个行业部门以及211个包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军令状,确保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注重在扶贫一线识别和选用干部,按照“好人+能人+年青人,人岗相适”的用人机制,先后提拔使用优秀帮扶干部40名、优秀第一书记19名,在全区叫响了“要想重用先去驻村,要想提拔必下一线”的旋律。二是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严从实、抓早抓小,不遮丑、不护短,结合村“两委”换届、政治巡察和乡风文明建设,深挖细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直查直办,快查快结,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今年共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移送司法2人。先后对43个包扶部门和113名帮扶干部进行了约谈问责。三是认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制定了《关于切实抓好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的具体整改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以冯新住案等违纪问题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案促改工作。针对沿河湾镇高家峁村原支部书记白成元挪用扶贫资金一案,在区、镇、村3级组织开展了沿河湾镇高家峁村挪用扶贫资金案“以案促改”工作,利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切实发挥“惩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硬的作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深知脱贫攻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虽然我区各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中省市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不小差距。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为党和人民交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合格答卷。

张福川:

感谢陈常委的情况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新闻发布会主题及媒体朋友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先报所在单位名称,谢谢。

pic

延安日报记者:

我是延安日报记者。据了解安塞区在产业扶贫方面创新多、投资大,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产业脱贫新路子。请问你们是如何精准施策助推产业扶贫到户到人,实现贫困群众“长短两项产业”全覆盖的呢?

安塞区委常委陈富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扶贫理念,积极实施“农畜富民”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一是突出“长中短”结合,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棚栽、林果、草畜、香菇和特色小杂粮“五大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努力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产业空白村长效致富产业“两个全覆盖”。在长期产业项目培育上,我们主抓棚栽业和林果业,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广、日照时间长的先决优势,大力扶持发展新型日光温室和山地苹果产业,把“山地劣势”转为“山地优势”。目前,全区设施蔬菜已累计达到5.9万座(标准棚),通过扶持带动1300多户贫困户发展新型大棚1860座,棚均年收入达6.5万元以上;山地苹果面积累计达到40万亩,有1700多户贫困户从事苹果这项产业。在中短期产业项目培育上,我们主抓草畜业、香菇产业和特色小杂粮种植业,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17个;发展香菇350万棒,种植特色小杂粮20万亩,有30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种植香菇和小杂粮实现脱贫致富。目前,“五大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农业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贫困户总收入的65%以上。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用好用活省市产业扶贫资金的同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区财政每年列支6800万元用于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发展苹果产业的,区财政在三年内给予每亩1000元的种苗、物资和管护费补助;对发展设施蔬菜的,贫困户新建一座大棚在其他农户补助2.5万元和配套水电路设施的基础上,再补助1万元;新建一座弓棚补助5000元;对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的,每个菌棒补助2.5元;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的,根据规模给予4000元-5万元不等的补助。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和合作社、龙头企业及产业大户帮带,极大的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三是全面推行“四种模式”,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我们不断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推行合作社帮带、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和产业托管、支部引领“四种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把土地流转起来、把资产盘活起来、把主体培育起来、把一二三产融合起来,建立产业扶贫利益连接机制,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子。通过合作社帮带,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2家,带动农户834户,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23个,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引进陕果集团、延安惠民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资产入股、互助帮扶等形式,构建企业与大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群众1126户,为贫困群众搭建起了“借船出海”的平台。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托管,鼓励引导群众把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盘活,把管理不善的产业进行托管,以联户经营、代耕代种代养、联耕联种联养等形式,让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搞集约化经营,增加群众财产性、劳务性收入。通过支部引领,充分发挥“支部+”“党员+”作用,在117个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培育新型经济组织帮扶贫困户1521户3957人。

pic

凤凰陕西记者:

我是凤凰陕西记者。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一项主要帮扶措施,你区对就业扶贫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pic

安塞区扶贫局局长牛社智

近年来,我区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外向引导与内在激励相结合,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综合施策,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确保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力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目标。重点抓了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政策驱动,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我们坚持把企业用工需求作为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制定出台了企业用工激励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补贴、企业用工”的办法,全面实施驻塞企业+就业+产业专项扶贫行动,由人社部门牵头,扶贫部门配合,结合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对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区财政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连续补助2年。2016年以来,各类园区企业累计带动贫困群众就业560余人次。建立劳务信息平台,由各镇街落实专人与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单位无缝对接、精准输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工总数为92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达到2000多人次,人均务工收入达到16000元。

二、强化项目促动,培育就业扶贫“领头雁”。据统计,我区因缺乏技术致贫的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总数的10%。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整合人社、扶贫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免费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9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147人次。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扶持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塞金盆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家龙头企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凡扶贫就业基地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给企业补助就业专项资金500元。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102人。制定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引进安塞田爱莲民间艺术工作室、安塞东方鼓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展社区工厂,吸纳44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累计开发封山禁牧监督员、农村保洁员、森林防火员、社会保障信息员等公益专岗1063个。依托搬迁群众劳动力转移就业平台,建立完善劳务信息台账,加强与区内外企业沟通联络,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劳务转移力度,确保贫困群众及时稳定就业。实现转移就业397人。

脱贫攻坚实践证明,就业扶贫是发挥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的关键举措,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内在动力通过实用技能培训、精准就业、劳务对接转移等多项举措,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计划5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594户5445人全部脱贫。

pic

西部网记者:

我是西部网记者。安塞是享誉全国的民间艺术之乡,请问咱们安塞是如何将“文化植入旅游,旅游承载文化”的,把脱贫攻坚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pic

安塞区文体局副局长拓艳玲

今年以来,我们以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为目标,坚持“文旅兴业”发展战略,把文化旅游与精准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投资3200万元,新建了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高桥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和西营“陕北信天游”大舞台3个民俗文化村,文化输出、游客输入两抓手,将安塞腰鼓、剪纸、民歌、农民画、曲艺等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文化旅游扶贫统筹推进,助推全区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开展文化技能培训。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免费开展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等文化技能扶贫专项培训,让有文艺爱好的贫困群众都掌握一技之长。2016年至今,累计举办剪纸、民间绘画、民歌、曲艺、刺绣等免费培训班22期,对2200余名贫困人口进行了技能培训。二是输出文化劳务人才。由文化部门牵头,通过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协调文化劳务人才外出参加营业性文化演出活动,确保贫困文艺人才“走出去,能赚钱”。2017年,累计输出文艺劳动人才 7500余人次,全区文艺人才劳务输出年收入375万元以上。今年,全区输出文艺劳动人才7909人次,累计收入172.58万元,其中贫困人员1035人次,累计收入24.54万元。三是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鼓励贫困群众就地参与文化旅游项目运营。如,民俗文化村等项目投入运营后,组建当地村民共同参与的民营为主混合制运营公司,运营公司目前已经吸纳了部分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到文化村的管理、建设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中,新增公益性岗位、保安、服务员等就业岗位30多个,全部安置为贫困群众,每人年收入2万元以上。

通过文化技能培训、文艺人才输出、文旅产业带动,全区1160名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受益13000元,间接带动2800人就业,人均受益7800余元。特别是3个文化村完全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带动2000余名农民就业,全区3-5万群众受益。

张福川: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