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 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2018-10-12 14:19:47 来源:陕新发布
10月12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五场。邀请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苏虎超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李学武先生,西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女士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陕西省发改委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五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苏虎超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李学武先生,西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女士。
下面,请苏先生向各位介绍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总体情况。
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苏虎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在,由我代表省金融办介绍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总体情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中央驻陕金融监管部门指导支持和省级各部门、西安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陕西省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2015—2020年)》,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思路更加明晰。2013年,西安市政府出台《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定位为:立足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服务区域合作与发展具有能源、科技、文化特色的金融中心。2015年省委省政府《陕西省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2017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中心。2017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加强金融工作的意见》在综合我省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金融中心的最新表述。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
二是金融聚集区初步形成。高新科技金融示范区汇聚银行、证券保险全国或区域性总部62家,各类金融机构及要素平台网点1434家,“科技路—唐延路—锦业路”带状科技金融聚集区初步形成。启动“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确立了“一带一港一中心”金融业战略布局和打造千亿级金融业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曲江文化金融试验区已拥有文化类企业11000家,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业态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建设的“西安路径”。西安金融商务区初步形成“金融总部+后台+要素市场+金融配套”的产业布局,中国银行全球客服中心、中国银行软件中心(西安)、建设银行西安营运中心、金盾押运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灞柳基金特色金融小镇已吸引200余家基金企业入驻,入选《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重点打造的百家特色小镇。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起步良好,园区优惠政策叠加、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等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三是金融机构引进申设成效显著。在引进机构方面,广发银行西安分行、渤海银行西安分行先后开业,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进驻陕西;新加坡星展银行西安分行、台湾富邦华一银行西安分行、三星财险陕西分公司相继获批开业,省内外资银行增至6家、外资(合资)保险公司达到10家。东亚银行(中国)在西安市设立的中西区总部即将挂牌。在组建机构方面,由西安市6家城区农合机构整合重组的第六家省级农商行—秦农银行正式挂牌,全省首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首家消费金融公司—长银消费金融公司、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比亚迪汽车金融公司相继开业,陕能集团财务公司开业,省内法人财务公司数量增至4家;瑞华健康保险公司开业,省内法人保险公司达到2家。此外,我省首家民营银行—民东银行筹建方案、首家金融租赁公司—西银金融租赁公司、首家民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东岭集团财务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可研报告已报中国银保监会。
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地方金融业已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个门类,拥有法人银行138家(城商行2家,农商行53家,农合行2家,农村信用社45家,村镇银行36家),信托公司3家,财务公司4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消费金融公司1家;法人证券公司3家、期货公司3家,法人保险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70家,小额贷款公司289家。
特别是今年9月15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在西安市设立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现了我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零的突破,填补了我省地方法人金融牌照的又一空白。公墓基金的注册都集中在北、上、广、深还有天津、重庆等东部沿海地区,在中西部地区能够落户,确实非常不容易。
四是特色金融创新稳步推进。一是在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方面,在全国率先出台《陕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融资;出台了全国第一部《科技支行监督管理办法》,引导长安银行成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家科技支行。支持各银行机构在西安自创区内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西安银行全资设立投贷联动子公司“西银创投”。二是在文化与金融融合上,2016年省政府向国务院申报丝绸之路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陕西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文化厅正在向文化旅游部申报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三是在推进绿色金融方面,西安市政府提出申设第二批国家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西安市积极打造“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在线提供人民币跨境结算、报关报检、信用担保、贸易融资等十项“一站式服务”,以中、英、日、俄、韩五种语言对外展示,百余家企业陆续入驻,上千件商品展示交易,为全省小微企业和农户特色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搭建“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印发《陕西省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细则(试行)》,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已纳入征信系统。省高院联合省金融办和中央驻陕“一行三局”印发《关于建立防控化解金融风险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不断改善金融司法环境。全省各类金融风险防范措施有力、风险总体可控。
六是金融业开放交流不断加深。2015年省金融办、西安市政府、陕西银监局和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举办了“新丝路•西安行——外资银行看西安”考察活动,组织24家外资银行高管来西安参访调研。2016年6月,省政府与中国银监会成功承办了香港银行非执董高级研修班,举行了“一带一路”战略与金融业机遇研讨会。在近年来省政府举办的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上,先后成功举办 “陕港金融合作平台交流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深圳恳谈会和新加坡对接会,助推陕西与港深新三地金融合作。2017年,秦农银行与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牵头陕西省内35家农村商业银行及丝绸之路沿线10个省、市、自治区的18家农商银行成立我省第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合作平台——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2018年5月,在丝博会上,成功举办第一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论坛”。
以上是近年来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提出,要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在金融资源聚集上,陕西和西安在西北地区省份和省会城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向西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将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这一目标,促进区域金融资源聚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扩大金融资源配置空间,以西安为核心承载区,全力打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辐射西部和欧亚国家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一是加快丝绸之路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围绕丝路金融中心定位,指导西安市编制《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8—2026年》,目前规划已具雏形,着力于打造三个“金融示范区”和三个“金融功能区”,成为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的“四梁八柱”。同时将抢抓国家金融业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加强金融招商力度,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法人总部、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专业子公司、金融后台基地、灾备中心。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相对集中、合理分布、各具特色的原则,推动金融中心核心区和金融功能区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省市共建工作协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加快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和新业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改善治理机构,扩充注册资本,壮大自身实力,提高行业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加快推进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人寿保险公司的申设。在严格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网络小额贷款等新业态。促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业态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直接投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丝路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在陕设立办事机构。充分应用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结算系统,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人民币结算功能建设,支持省内企业跨境融资,扩大跨境资金结算规模,开展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提升跨境资金结算效率。拓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的同业合作,提供国际结算和清算服务便利。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开立同业往来账户、代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同业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业务。
今天发布的内容就这些。如果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很高兴接受各位新闻媒体的提问。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瞭望周刊记者:
2018年是陕西省“营商环境提升年”。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陕西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请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在促进陕西企业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李学武: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等级为A类的企业贸易外汇收入(不含退汇业务及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暂不进入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可直接进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结汇,简化收入划转流程。境内机构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备案登记、开立业务,简化账户开立环节。银行在确保业务真实合规的基础上,按照展业三原则办理经常项目购付汇、收结汇及划转等手续,简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手续。借助外汇局互联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和操作提示,让外贸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政策、熟悉操作,提高企业的业务技能和办事效率。在“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方面,优化业务流程,业务办理时间由行政许可制度规定的最长20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时办结。
二是加强调研和政策宣传。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培训,助力企业走出去。如,2018年7月,前往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向来自全国的中国铁建系统各集团公司业务人员开展面对面的外汇业务培训,提高企业业务技能和实践水平,探索企业涉外发展新思路。又如,我们还组织举办了“陕西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旨在组织全省银行、企业、个人全面学习、了解运用国家最新出台的各种金融外汇政策。这项活动目前正在进行,预计10月底完成竞赛的各个环节,请记者朋友们予以关注。
三是深化简政放权。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要求,取消外汇核准登记,将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取消境外再投资外汇备案;取消境外直接投资外汇年检,改为实行存量权益登记,并在2018年4月加入六部委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经营信息联合年报,实现“多报合一”。大幅度简化外债登记管理,推进“统一管理、自主举债、意愿结汇、负面清单”为主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至2018年9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共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备案)433笔,金额164.13亿美元。
四是加强与政府、银行的沟通协调。提出“跨国资金集中管理,按需分期支付,远期汇率锁定,调换投资币种”的一揽子方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针对跨境电商运作新模式,探索简洁易行管理模式,采取企业“加强内控”、银行“三单合一审查”、外汇局“定期监测”的做法,助力陕西省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扩大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范围,截至2018年9月末,陕西已有5家跨国公司纳入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为陕西带来跨境资金流动规模9.18亿美元,支持陕西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
五是为实体经济利用外债工具融资提供便利。我们围绕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推介引入外债融资工具,帮助企业转变融资理念,扩大融资规模。近年来,我们先后促成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亿美元境外债券,这是陕西自贸区企业成功发行的首支外币债券。2018年,推动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获批西部地区首家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格和1.8亿美元QDII投资额度;推动西安世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丝绸之路会议中心和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香港商报记者:
2017年陕西自贸区获批设立,成为我省扩大开放和加快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请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作为陕西自贸区金融改革专题组的牵头部门之一,在支持陕西自贸区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李学武:
陕西自贸区设立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紧紧围绕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全力做好金融支持陕西自贸区建设工作。
一是搭建工作机制。成立了金融支持陕西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牵头人制度、周报制度等运行机制,统筹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研究及实施。
二是及时出台指导意见。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联合印发《金融服务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36条具体政策措施。2018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制定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外汇政策支持。
三是加强汇报对接,争取更多的金融外汇政策先行先试。加强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研究,多篇政策研究报告引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注,并获得了相应的试点政策支持。如,2018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陕西省分局,在陕西自贸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资本项目收入由“先审后付”变为“先付后审”,大幅缩减结汇支付审批环节和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四是开展政策宣传。先后在国际港务区片区、中心片区、杨凌片区开展三场“金融政策进中国(陕西)自贸区”宣讲活动,指导和规范金融机构、企业用足用好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五是持续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推动陕西省首单创投中期票据——“西高投2018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3.4亿,期限5年)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导搭建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陕西省首单区块链跨境支付业务、文化企业股权融资、创新征信服务新模式4项案例被省自贸办评为制度创新案例,一些创新举措已纳入陕西自贸区首批可复制推广创新成果中。
中国网记者:
西安市提出了建设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目标,请西安市金融办简要介绍一下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构想?
西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做出了建设“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的部署,市委王永康书记在今年6月召开的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上指出,“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是大西安实现追赶超越的必答题,是建好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答题,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答题”。
对于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我们的发展构想有三个方面:
在发展特色上,突出彰显“七大特色金融”。在推进金融“金三角”(以高新科技金融区为核心—沣渭能源金融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三个示范区”+“三个功能区”,成为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的“四梁八柱”。“三个示范区”即科技金融示范区(高新区)、文化金融示范区(曲江新区)、军民融合金融示范区(经开区);“三个功能区”即能源金融功能区(沣渭能源金融区)、物流金融功能区(空港新城、国际港务区)、绿色金融功能区(浐灞生态区)。此外,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内,积极发展离岸金融。最终形成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军民融合金融、能源金融、物流金融、绿色金融及离岸金融七大特色。
在发展步骤上,明确提出国际化“三步走”战略。紧密围绕大西安国际化“三步走”战略,深入融合,共同发展。第一步:到2020年,建成具有科技、能源、文化特色的金融“金三角”,“三个示范区”、“三个功能区”作用显著增强,金融产业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千亿级现代产业,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强化,金融触角向中亚、西亚、欧洲国家延伸,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支点作用初步彰显。第二步:到2035年,建立与丝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联动发展的常态化机制,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东西双向互济和亚欧合作,西安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欧洲金融联通的重要枢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步:到2050年,建立服务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特色金融功能体系,与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联系与往来不断加强,西安成为我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国际金融中心。
在金融对外开放合作上,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抢抓金融业开放力度加大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西安丝绸之路新起点的优势,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加快推进关中城市群和大西安都市圈金融同城化,推动金融辐射力向西部地区延伸和拓展。深化国内金融中心交流合作,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推动西安与国内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机制、金融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推动金融国际化,强化金融地缘联系,加强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及欧美金融中心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逐步实现金融法制、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
西安日报记者:
请问西安市金融办,西安在推动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制定了哪些优惠政策?
西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
谢谢,关于这个政策我们市委、市政府去年12月正式出台了《西安市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扶持办法(暂行)》。这一扶持办法从加快金融机构集聚、加快地方类金融机构发展、加快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快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鼓励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吸引高端金融人才七大方面,设置了不同的奖励或补助标准,办法确定了对新设立的法人金融机构补助最高限额6000万元的标准。这个标准,在全国同类城市都是数一数二的,力度非常大。同时我们鼓励各开发区、区县相应出台了配套政策,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
9月5—6日,在“2018全球创投峰会”上,我们重磅发布了“创投十条”,大力吸引创投机构聚集,引起投资界广泛关注。“创投十条”在西安自创区先行先试,将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与创投资本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创新创业+创投”的协同互动发展新格局。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