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省2018年脱贫攻坚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时间:2018-10-23 17:01:42 来源:陕新发布
10月23日上午10时,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陕西省2018年脱贫攻坚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邀请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礼进先生,汉中市副市长党振清先生,安康市副市长何邦军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陕西省扶贫办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陕西省2018年脱贫攻坚情况”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三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礼进先生,汉中市副市长党振清先生,安康市副市长何邦军先生。
下面,首先请张先生向各位介绍情况。
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礼进: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全省“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交流。首先,我代表商洛市人民政府,向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商洛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新闻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将商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商洛地处陕西东南部,辖1区6县、98个镇办,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3万。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片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市7县(区)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占全省的近一半;2015年底,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0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75个,占全省的36.3%;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14万户49.02万人,占全省的15.5%,是陕西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市。截止2017年底,全市累计脱贫18.8万人、退出贫困村53个,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35.3%下降到2017年底的24.5%。
2018年我市拟脱贫贫困人口21.1万、退出贫困村388个、镇安县整体摘帽。从目前工作进展情况看,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实施“三带一创”,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根本之举,创新推进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普惠型金融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一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汪洋同志的批示肯定。目前,全市发放扶贫贴息贷款83.7亿元,培育各类经营主体6323个,带动6.95万户、21.78万人发展核桃、板栗、中药材、茶叶等脱贫产业1000万亩。柞水木耳作为陕西首个纳入“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的特色产品,在央视8个频道向全球推介。
实施“三精管理”,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把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作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03万户11.72万人。全面推广落实移民搬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三精”工作体系,该模式在全省推广。积极开展移民搬迁宜居宜业“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配建“社区工厂”、特色产业园区,安置移民就业18505人,实现稳定脱贫58301人。
实施“三通工程”,着力补齐基础短板。压茬推进基础设施竣工投运,加快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电力等通达工程建设,累计投资73.5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920个。其中,完成388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40.8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制定施行了《商洛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理条例》,柞水县村镇供水经营管理模式在全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保项目80个508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畅。完成建设改造10千伏线路188公里,建设改造低压线路1438公里,所有行政村动力电已全部通达,所有农户生活用电全部接通。
实施“户分三类”,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镇安县“户分三类 精准帮扶”工作措施,据实把贫困户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和无劳动能力户三类,对有劳动能力户重点是产业帮扶,每户规划两个以上长短产业。对弱劳动能力户重点是就业帮扶,或扶持发展产业,或就近就地安置公益岗位、专岗,或安排到扶贫工厂(车间)就业。对无劳动能力户重点是政策帮扶,除政策兜底,主要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失能低保户的安全饮水、住房和生活用电,确保其按期达标脱贫。镇安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措施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调研认可。
开展“四五六”主题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扶志扶智过程中,创新实施精神脱贫“四扶五风六化”主题行动。全市上下通过抓扶志、扶智、扶技、扶德“四扶”,树普及学风、大兴业风、传承家风、重塑民风、弘扬村风“五风”,促宣讲教化、诚信显化、爱心感化、制度固化、环境美化、司法转化“六化”,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推物质精神双脱贫。我市精神脱贫“四扶五风六化”主题行动,受到省委有关领导批示并在全省第二次脱贫攻坚扶贫扶志宣传工作推进会上介绍经验。
同时,我们还全面落实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参合率、贫困户教育资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新闻界朋友对商洛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也诚挚邀请大家多到商洛走走看看,用镜头、用声音、用笔墨,传递商洛脱贫攻坚好声音,共同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感谢张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请汉中市副市长党振清先生介绍情况。
汉中市副市长党振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汉中市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汉中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汉中总人口386万,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川陕革命老区和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辖9县2区和1个国家经济开发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贫困县(区)8个,革命老区县(区)10个。截止2017年底,全市剩余贫困村862个,贫困人口12.52万户33.78万人;有镇巴、略阳2个深度贫困县和110个深度贫困村,覆盖贫困人口3.8万户11.01万人,占全市贫困户及人口的30.3%、32.6%,2018年计划脱贫18.1万人,465个贫困村出列,包括22个深度贫困村,留坝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中省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站在筑牢“四个意识”和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的高度,集中全市之力,汇聚优势资源,建立倾斜机制,聚焦深贫重点,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攻坚深度贫困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夯实责任,凝聚合力。分别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两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选派2名市级领导、14个市级部门单位驻村帮扶。将攻坚任务细化为14大类53项指标,分解到市级部门单位。在深度贫困村全面落实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帮扶、一名“第一书记”常驻、一名科级领导任工作队队长、一个企业或集体股份合作社带动、一个互助资金协会帮筹、一个电商平台产销对接、一个技术服务队跟踪指导、一名义务法律顾问联络、一名乡村医生服务的“十个一”帮扶举措,凝聚强大帮扶合力。
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出台支持深度贫困县村脱贫攻坚《推进方案》,制定10个配套《支持方案》,将各类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等向深度贫困县、村倾斜。科学编制深度贫困县、村脱贫攻坚规划,共编制9大类3610个项目,总投资220.5亿元,已开工2599个,竣工1325个,完成投资56.4亿元。市财政向略阳县、镇巴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8亿元,整合涉农资金6.4亿元,投放小额信贷4.9亿元,落实苏陕协作资金4630万元,争取国开行贷款8.31亿元。
三是狠抓“两业”,促进增收。以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和“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培育茶、猪、药、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在深度贫困村组建集体经济组织100多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38个,带动1.9万户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实施“七个一批”就业扶持工程,分层开发公益岗位,加强技能培训,深化通汉劳务协作,精准安置贫困劳动力。在2个深度贫困县举办产业、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5万人,开发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2430人。
四是聚焦重点,强力推进。健康扶贫方面,在深度贫困村建设有集体产权、四室分设的标准化卫生室75个,签约服务贫困户1.3万户,资助9.6万名贫困群众参加新农合,实现深度贫困人口全覆盖,镇巴县健康扶贫工作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教育扶贫方面,资助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3万人、1152万元,投资2.4亿元改善深贫地区学校条件,全省“抓学校党建、促教育脱贫”现场会在略阳召开。安全住房方面,深度贫困县、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已竣工6237户,竣工率91.9%;完成深度贫困县村4227户危改户危房改造任务;积极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基础设施方面,强力推进路网通达、饮水安全、电力改造、网络覆盖、环境美化五大工程。2018年,全市共规划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55个,已竣工项目301个。兜底保障方面,深度贫困县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01万户2.4万人,保障农村特困对象55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各类社会救助 3.7万人次4668万元。生态扶贫方面,对新增的生态护林员岗位优先落实到深度贫困县,在正常基础上,向深度贫困县额外拨付生态护林员专项经费826万元。
五是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责任追究办法》和《日常量化管理办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倒逼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赴深度贫困县召开2018年度脱贫攻坚誓师动员会议,持续加压推动落实。深入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推广道德积分银行、农民讲习所、乡贤文化促进会等载体,实现深度贫困村爱心超市、扶智学堂全覆盖,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各位记者朋友,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是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实打实干抓脱贫,凝心聚力促攻坚,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汉中脱贫攻坚工作,更好地为我们宣传鼓劲、加油助威。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感谢党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请安康市副市长何邦军先生介绍情况。
安康市副市长何邦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安康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安康脱贫攻坚事业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介绍安康脱贫攻坚工作。
第一,把握基本形势,坚定安康脱贫的信心与决心
安康位于陕西东南部,与湖北、四川、重庆接壤,全域都属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核心战区,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贫困体量大。全市10县区均为贫困县,其中国贫县9个。2017年底有贫困村855个、贫困人口16.52万户45.39万人,贫困发生率列全省第二,贫困人口数量全省第一。二是贫困程度深。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安康占4个,全省482个深度贫困村安康占168个,涵盖贫困人口28.89万人,占全省的49.1%、全市的63.66%。三是攻坚任务重。全市贫困人口中有残疾人5.3万、慢性病患者4.98万、低保和五保人口15.38万,多数贫困户不是单一原因致贫,必须长期综合施策才能稳定脱贫,随着工作的推进,今明两年面对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四是返贫风险高。安康属自然灾害高发区,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塌等灾害防范难、危害大,因灾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时有发生,在看到问题,认识严峻形势的同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安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面临着一些有利的脱贫攻坚条件。一是党委政府重视,形成了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市都在聚力抓脱贫,大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二是各级合力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脱贫工作工作基础越发牢靠,去年两个季度和一个全年,今年上半年,连续四次考核,安康都位于全省前列,四次考核中我市平利县都在全省县区中排名第一。安康还为全国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脱贫攻坚经验,比如说“支部+X+贫困户”,这些都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突出脱贫统揽,把加快发展作为治本之策
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树立凡是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都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凡是有利于脱贫攻坚的产业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凡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都是组织特别关注的干部、凡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都是“零容忍”问题的“四个凡是”导向。我们切实强化“大发展、大扶贫”工作理念,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按照“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着力做优以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纺织丝绸、清洁能源、生物医药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秦巴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健康养生基地,迈出了追赶超越的坚实步伐。“十二五”以来,安康经济年均增长13%,以经济增速为重点的多项发展指标持续位居全省第一,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万多人,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5%,主要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上半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排名全省第一,追赶超越考核综合排名全省第二。
第三,破解关键难题,以开放招商助力产业发展
我们坚持以大产业助推大扶贫,突出“宏观抓产业、中观抓企业、微观抓就业”,把开放招商作为培育企业、做优产业、带动就业的主抓手,力促每个贫困村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贫困户收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家庭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各类招商项目594个,到位资金111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122.8万美元。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深入推进,推动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富硒食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丝绸纺织、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强劲增长,特别是新引进的富硒食品加工、毛绒玩具制造等涉农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了对脱贫攻坚的关键支撑作用。全市各类企业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近万人,732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00多人,带动贫困群众3.3万人;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吸纳就业7.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500人。依托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致力于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培育“新社区工厂”217家,吸纳贫困户就业3488人。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实践中,我市探索了一些特色亮点。“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受到汪洋同志批示肯定,“新社区工厂”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企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三变+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取得实效。
第四,坚持精准施策,以实践创新强化攻坚动力
我们坚持从安康实际出发,既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又积极探索“自选动作”,以改革创新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一是优化提升攻坚思路。聚焦今年脱贫目标任务(1个县、403个村、18万人),全面实施力量、投入“两大倾斜”,推进由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产业就业、由大规模搬迁建房为主向社区配套和新社区建设“三个转变”,坚决打好产业脱贫、基础设施、安全住房、政策保障“四场硬仗”,提升“支部+X+贫困户”、新民风建设、农村“三变”改革、新社区工厂、帮扶干部素质提升“五大工程”,健全完善资金保障、信息管理、督查考核、调研宣传、作风建设和干部关怀关爱“六大体系”,力促攻坚更精准、效果更务实。二是强化指挥部作战体系。在市县(区)镇村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实行市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人联系包抓1个深度贫困县,其他市级领导各联系一个县区、包抓一个贫困村、对应负责一项以上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确保每个县区有市级领导包联、每项重点工作有市级领导负责、村村有县级领导包抓。三是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建立“县级主责、部门连责、捆绑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压实“八办三组”连带责任;全面加强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考核系列制度,压实驻村帮扶工作责任,推进“四支队伍”实质整合,提升工作成效。整合市级督查力量,建立脱贫攻坚督查暗访联动机制,开展“逐县督导、逐村核查、逐户研判”,推动工作落实。四是力促政策落地更加务实。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不折不扣落实政策要求,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建立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准施策的移民搬迁“三精”机制,探索形成了“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安康模式;今年全市46588套搬迁房全部开工,已竣工35459套,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98.6%。全市403个计划脱贫村中,402个村通沥青(水泥)路已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全部标准,标准化卫生室全部达标。
第五,激发干群动力,以担当实干争创全省一流
我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争创“全省一流、全国上游”目标,把担当实干作为坚持如一的根本,领导靠前指挥,干部沉身一线,群众自强不息,以敢创一流、敢挑重担、敢为人先的“创优精神”,激活全市上下决胜脱贫攻坚、争创全省一流的精气神。一是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堡垒作用。深入实施“支部+X+贫困户”强基工程,通过“支部破难题、能人建平台、群众立精神”,把贫困村的市场主体、能人大户集聚在党旗之下,促使党员和先富起来的群众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攻坚工作务实高效。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四支力量”,建立脱贫攻坚工作队1153支、队员12890人,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30.47万户,新调整增加深度贫困县市级帮扶单位65个;建立并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激励关爱机制,要求县科级干部提拔重用必须有脱贫攻坚经历和脱贫攻坚的考核。三是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持续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全市开展道德评议7377余场次,树立正面典型12713例,教育后进4736例;全省第二次脱贫攻坚扶贫扶志宣传工作推进会前不久在我市召开,安康经验被全省推广。深入开展“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树立勤劳致富典型4562个,评选自强标兵3713人,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四是充分发挥帮扶力量的助推作用。中省帮扶单位、常州扶贫协作、天津对口支援、企业助力扶贫等,已经成为我市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苏陕扶贫协作和天津对口支援项目资金80%用于深度贫困地区,省级国企“合力团”80%扶贫项目资金倾斜支持深度贫困村;中省帮扶单位各尽其能、主动作为,为我市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当前,安康正处在攻克深度贫困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大力发扬“安康创优精神”,奋力实现“四个确保”,坚决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后,诚挚邀请大家多到安康、宣传安康。顺祝大家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请问汉中市党市长,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两年时间。请问党市长,下一步,汉中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集中攻坚深度贫困?
汉中市副市长党振清:
汉中市在推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这一脱贫攻坚当中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过程中,将全面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讲话要求,紧盯既定目标,落实好现有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首先是要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们两个深度贫困县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返贫风险高。特别是今年“7·13”洪灾,深度贫困县雪上加霜,基础设施和产业有大幅度损失。下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更是重中之重,包括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和网络覆盖,都是需要解决的重点。
第二,扎实推进以扶贫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建设。市上进一步加大对两个县和110个贫困村资金支持力度,在过去既定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20%财政扶持资金用于解决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将利用好苏陕协作这个机遇,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到集中安置区和中心区建立社区工厂,解决老百姓就业问题。同时,发挥好汉中的地域特色,推动产业继续升级换代和发展,助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进光伏扶贫,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第三,持续推进就业扶贫,不断深化“七个一批”就业扶贫举措,加大专用特岗开发力度,拓宽贫困家庭毕业大学生就业渠道。
第四,全力保障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推进贫困地区尽快实现目标任务。同时,加大移民社区就业和产业发展力度,使贫困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第五,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政策,确保医疗政策、教育政策以及生态政策和民政兜底政策全覆盖、全落实。
第六,加大考核监督力度,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考核问责办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帮助干部转变作风,促进工作落实,推动扶贫任务完成。
第七,进一步抓好扶志扶智,建强基层组织,管好用好“四支队伍”,深入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陕西农村报记者:
我是陕西农村报记者。请问张市长,镇安县是商洛七个县区中今年脱贫退出的第一个县,也是全省今年退出的唯一一个深度贫困县,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市、县两级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镇安如期脱贫的?
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礼进:
高质量完成镇安县脱贫摘帽任务,不仅是镇安县的任务,也是市委、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共同任务。今年以来,为确保镇安县能够如期脱贫摘帽,在工作部署上,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支持镇安县脱贫摘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5条措施,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对镇安县的支持力度;在工作推进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调研、跟进推进情况,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召开支持镇安县脱贫摘帽工作现场办公会,明确镇安县脱贫摘帽的主体责任,市上“八办三组”牵头部门、相关部门的行业指导、帮扶、把关、督查责任,通过对表对标考察调查和分析研判,对镇安县脱贫摘帽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逐一提出解决具体办法。在资金支持上,市上共为镇安县落实倾斜支持资金1940万元,争取中省资金4.97亿元,争取贷款1.1亿元。
在推动镇安县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镇安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过硬措施,保障如期达标脱贫。一是实施户分三类,精准帮扶。逐户摸清情况,把贫困户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和无劳动能力户三类,对有劳动能力户重点是产业帮扶,每户规划两个以上长短产业。对弱劳动能力户重点是就业帮扶,或扶持发展产业,或就近就地安置公益岗位、专岗,或安排到扶贫工厂(车间)就业。对无劳动能力户重点是政策帮扶,除政策兜底,主要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失能低保户的安全饮水、住房和生活用电,确保其按期达标脱贫。二是培育产业,稳定增收。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探索“园区+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三种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建立产品回购、产业托管、入股合营三个渠道,把贫困户牢牢嵌入产业链中,提升龙头企业带贫能力。突出土地流转、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三大环节,做好政策扶持,提升市场效益。所有村都实现了产业项目全覆盖,每户贫困户都有两项以上“长短结合”的增收项目。三是强化基础,改善条件。推行易地扶贫搬迁EPC模式,将30个安置点采取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一次性打包招标建设,降低成本、加快进度。实施“危改+普改”,按照“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推进“三清四改”(三清”,即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即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程和集镇整洁工程,彻底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努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四是扶贫扶志,激发动力。加强政策培训,推行新民风建设,在全县150个村(社区)建立“爱心超市”,广泛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访活动,宣传政策、听取民声、体察民意,调处矛盾纠纷,提升群众满意度,引导群众树立勤劳光荣的思想。五是严格管理,强化保障。出台《六条铁律》和《脱贫摘帽责任追究办法》,各级领导和帮扶驻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严格干部责任要求,树立良好纪律形象,鼓舞干群脱贫士气。凡选派驻村的干部直接确定为提拔重用对象。广泛开展创建“脱贫攻坚红旗村”活动。借鉴以往计生、治安中心户长经验做法,公开推选“扶贫中心户长”,履行好脱贫攻坚宣传员、指导员、信息员、联络员、调解员“五大员”职责,解决一线帮扶力量不足的难题,综合提升帮扶成效。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
我是香港经济日报记者。请问何市长,刚才发发布辞中介绍到,安康在扶贫扶志方面有一定成效,那么,能否请您着重介绍一下安康精神扶贫方面的相关做法?
安康市副市长何邦军: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为什么好呢?它触及脱贫攻坚当中深层问题,是一个痛点也是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解决精神贫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安康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给多少钱、多少物,而是45.39万人能不能主动自觉参与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党全社会都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的时候,确确实实还有一些贫困户,就像总书记说的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有争当贫困户的问题、等靠要的问题,甚至还有把老人、父母推给政府、社会的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说到底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即就是我们现在给钱给物,短期内解决了过程贫困的问题,但是不可持续。他自己不去创造财富,不光脱贫不可持续,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累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敬老养老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会丢弃,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脱贫攻坚当中解决精神贫困,要比解决物质贫困更优先、更重要。只有让所有的贫困人口,包括广大农民自觉主动的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我们的脱贫攻坚才有希望,我们的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一是倡导新民风。我们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倡导引领广大贫困户讲诚信、讲孝道、讲节俭、讲勤劳、讲和谐。并以这“五讲”为主题,在广大乡村开展新民风、新文化、新社区、新生活各种创建活动,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新的时代内涵当中。从开展活动到现在,我们已经在乡村开展了6000多场宣讲,在所有乡村搞道德评议有7000多场次,这些活动应该说根本改变了我们脱贫攻坚的形势,尤其是精神方面的状态。活动开展以后,勤劳致富的多了,争当贫困户的少了,自立自强的多了,信访告状的少了;文明新风多了,歪风邪气少了。过去盛行的生日宴、升学宴、搬家宴,今年比去年减少了1/3。脱贫攻坚领域群众的来信来访今年比去年减少了40%。
二是树立新标兵。从去年七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的活动,尤其是树千名自强标兵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让勤劳致富者光荣,让好吃懒做为社会所不齿,应该说在农村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今年初,市委隆重表彰了百名市级自强标兵,各个县区相继表彰了数千名县级自强标兵,乡村两级利用红黑榜亮好人好事,晒负面典型,通过这些活动使自强自立、自主脱贫成为安康脱贫攻坚的主流。省里先后两年把扶贫扶志现场会放在安康召开,最近安康脱贫攻坚精神扶贫经验也走进中央党校,这些都是对安康的鼓励和鞭策,我想我们会坚持按照总书记要求的扶贫先扶志,把精神脱贫作为整个脱贫攻坚当中的重要工作持续开展,使脱贫攻坚有永续的生命力。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