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陕西省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11-28 16:04:00 来源:陕新发布 作者:陕新发布

pic

11月28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省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国资委主任任国先生,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骆东山先生,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李宏军先生,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邹满绪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贾永安主持。

    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贾永安: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国资委主任任国先生,请他向各位介绍《陕西省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国资委副主任 骆东山先生,省国资委副主任李宏军先生,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邹满绪先生。

下面,首先请任国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国资委主任任国: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国企国资改革的关注和支持!现在,我从国企国资改革基本情况和下一步攻坚国企国资改革基本安排两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我省国企国资改革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省与全国同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国企国资改革。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推进机制创新,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主要是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三阶段从2003年到2012年,主要是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国企国资改革进入第四阶段,特点是全面改革、深度改革。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国企国资改革融入到陕西追赶超越目标之中,因企施策,迎难而上,国企国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概括起来讲,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国企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亲自安排部署。省政府专门成立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领国企国资改革工作,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召开全省国企改革推进大会,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国企改革工作。落实国家“1+N”顶层设计,形成我省“1+18”政策文件体系,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省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18个改革配套文件,为我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注重试点先行。国企改革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包含国企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强化国资监督管理、加强党的领导等多方面内容。我们把试点破题、积累经验作为基本改革方法,立足企业不同特点和改革不同阶段,在18户省属企业及权属企业开展了“六项改革”试点。陕投集团、有色集团、粮农集团、金控集团4户企业主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归位或授权24项权利给企业董事会,集团职能优化和产业优化取得积极进展;在陕煤集团新型能源股份公司和北元化工、中陕核集团华浩轩公司、燃气集团交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开展混改和员工持股试点,11户企业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陕汽集团、秦风气体2户企业开展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企业董事会结构优化和运作基础工作完成;在陕国投、秦风气体2户企业开展董事会选聘经理层成员试点和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试点,选聘的9名高管均已到位,已全面实施市场化薪酬。目前各项试点基本结束,正在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试点引领带动各项改革全面铺开。

三是做好统筹规划,分类专项推进。坚持把推进整体工作和开展专项工作相结合,每年按照省委年度改革要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对重点改革事项督落实、督进度、督成效,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督导机制。近两年,4项专项工作推进成效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去产能,退出煤炭产能1815万吨、钢铁产能60万吨;去杠杆,市场化债转股落地490亿元;去库存,“两金”占用总规模逐年下降,今年同比下降2.4%;降成本,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百元营业收入负担成本费用97.1元,同比下降0.6元;补短板,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高于全省1%的平均水平。“处僵治困”方面,累计处置僵尸企业70户,占总户数168户的42%,处置资产总额47.85亿元,清理负债40.31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008人。压减法人户数方面,累计减少法人186户,减少各类管理费用2.12亿元。延长石油集团油田公司采油厂总数由23个整合为13个,陕旅集团实行了“三级架构、两级管理”运营模式。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我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118.5万户,任务量全国居首,占总任务量的10%,是国家督办的重点省份。截至10月底,全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已完成移交或签订正式协议率100%,完成移交95.99%,近期分十组正在开展督查和验收工作,今年12底前全部完成省属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明年起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省属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紧抓市场机遇,近年来实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9月,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6144.2亿元,排全国第7位;所有者权益7997.9亿元,排全国第5位;实现营业收入8187.2亿元,排全国第5位;利润总额297.8亿元,排全国第8位。总体看,国企国资发展呈现出三方面特征。一是规模实力不断壮大。省属国有企业总资产已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1545.3亿元增长至2017年年底的23865.3亿元,增加22320亿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23.2%;所有者权益由431.8亿元增长至7096.4亿元,增加6664.6亿元,增长了15.4倍,年均增长24%;营业收入由693.5亿元增长至10132.1亿元,增加9438.6亿元,增长了13.6倍,年均增长22.9%;延长石油集团和陕西煤业分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第288位、第294位。二是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利润总额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46.1亿元增长至2017年年底的331.8亿元,增长了7.1倍;上交税费由79.2亿元增长至724.3亿元,增长了12.9倍。三是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建筑等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电子信息、环保、医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延长石油集团天然气产量提升到32亿立方米、全球首个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陕西煤业煤炭转化率提升到21%,法士特重型汽车变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陕汽集团实现由重卡向中轻卡及新能源汽车转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实力在全国省属企业中居前,但效益指标偏后,如2017年底净资产收益率排在全国第15位,成本费用利润率排在第20位,资产负债率排在第17位。二是能源化工、基础设施等领域企业占比高、体量大,在全省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比较充分,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等新兴产业发挥作用不够,发展不够充分。三是企业对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用力不够,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我省攻坚国企国资改革基本安排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进入攻坚期,企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期。11月5日,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深入实施国企国资改革攻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对下一阶段国企国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安排。概括起来主要是“一个目标、九大任务、五项措施”。

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省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结构优化、效益良好、创新驱动、充满活力、绿色发展”。

九大任务,一是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改变企业主业不突出,同质化严重问题。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重组,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主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支柱产业。二是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坚持党委领导,规范董事会建设,激发管理层经营活力,强化职工权益保障,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三是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属企业混改面从2017年底的43.4%提高到60%以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15户提高到20户。四是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重点推动企业在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新建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5个、省级研发创新平台10个以上,竞争类企业2018年技术投入比率达到全国国有企业平均值2.0%,2019年达到良好值2.5%,2020年达到优秀值3.5%。五是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行管理人员聘任制,实施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推进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按照市场化导向,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此项工作2019年全面启动,2020年改革到位。六是要加大企业人才培养,推进企业家队伍专业化、年轻化,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七是要提质增效,推进“瘦身健体”,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降本增效,防控重大风险,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突破500亿元,非银行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八是要深化国资改革,出台以管资本为主职能转变方案,公布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维护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突出国有资本监管重点,推进服务式监管。九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党统领改革发展全过程。

五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形成部门协作工作合力;指导省属国有企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市场导向,高标准编制国企国资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企业深化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强化考核评价,对应各企业行动计划,建立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精准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薪酬激励、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三是实施三项机制,始终把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融入企业各类人才选拔任用实践的全过程,着力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惩戒慵懒的良好环境,激发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四是强化追责问责,报请省委省政府出台省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从集团管控、风险管理、购销管理、工程承包建设、资金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追责问责。五是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发挥中央和省级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积极营造有利于国企改革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各位记者朋友们,从现在开始还有不到三年时间,我们将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改革勇气和魄力,牢记使命、强化担当、紧扣重点、狠抓落实,聚力攻坚国企改革,实现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三个经济”建设和实现陕西追赶超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贾永安: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西北信息报记者:

  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简称“压减”)是企业瘦身健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省国资委采取了哪些措施,省属企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

    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李宏军:

  “压减”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国资委按照统一部署,先后出台了《省国资委关于开展监管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企业户数工作的通知》和《省国资委关于完善“压减”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用三年时间,全面贯彻落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争力”的工作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解决企业法人户数多、法人链条长、管理层级多、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推动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行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在2019年底前将监管企业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特殊企业层级可以放宽到第四级,总体发人户数减少12%。

  经过持续努力,从2017年到现在,企业“压减”成效显现,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业务更加突出。各企业通过合并、撤销、法人层级提升等方式,70%的集团法人层级和管理层级己控制在3级以内,管理链条逐步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各企业通过产业板块重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股权投资整合等各种方式,进一步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

  二是结合改革优管控。陕投资集团以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为抓手,精干总部、重组板块、优化结构,促进资本功能上移,管理职能下沉,与改革试点的功能定位逐步适应; 延长、陕煤等集团将“压减”工作与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陕旅集团创新“三级架构、两级管理”运营模式,优化打造精简高效的组织运作体系。

  三是完善制度建机制。用系统思维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压减”与制度建设并行,管控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下面给各位公布一个成绩单,从去年4月份到2018年9月底,“压减”涉及企业108户,其中:减少法人98户(僵尸企业49户),超额并提前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全年减少法人88户的目标任务(111.4% );参股退出1户、提升管理层级的9户。减少分支机构和减少部门89个,减少人员 729人,转岗1142人,减少管理费用 4767万元。这一轮改革考虑职工队伍的稳定,转岗的人员还是比较多。其中,签定目标责任的14户重点企业,减少法人76户(僵尸企业27户),完成年度任务的88.4%。其中,延长、陕煤、有色等8户重点企业超额并完成全年任务。延长减部门21个;煤业减法人27户,完成年计划的113%以上;有色和建工自加压力,在分别完成减法人6户目标基础上,追加减少法人2到3户。

  下一步,省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对低效资产、无效资产的清理,按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展要求提出新的“压减”目标,即以2016年末2151户企业为基数,到2020年由原计划2019年末减少法人12%(258户),提高到2020年减少法人15% (323户) 。针对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细化评价标准,确保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大调研、督导、约谈、经验交流和通报工作,落实好半年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目前有8户重点企业我们在逐一约谈。三是建立和完善数据报送体系,同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

    陕西日报社记者:

  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省属国有企业为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请问,当前省属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下一步将如何围绕高质量发展和精干主业,推进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

    陕西省国资委主任任国:

  这是非常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应该说企业存在问题有很多方面,发布的时候也讲了三方面,从企业主业和布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也应该有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不优。从资源禀赋出发,在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和建筑这些传统行业里面应该说我们发展比较充分,发挥的作用比较到位。在整个经济里面占比比较高,在省属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另外一个角度,战略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我们是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到,这是我们需要弥补的短板。

  二是同质化严重。企业之间相对对比同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个行业里面很多企业进入,特别是非主业行业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我们省属企业里面有51个企业是搞物流的,58个企业是搞建筑,69个企业搞酒店,92个企业搞房地产,报一下这个数字大家感觉到同一个领域里面重复交叉问题比较严重。

  三是主业不聚焦。企业干很多业务,有些企业甚至进入十几个领域,把自己该干主业的事没干。我们前面讲的结合三年行动方案,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聚焦主业,围绕主业来推动企业之间的整合和企业内部的整合,这个整合重组是两个层面。一个是内部,这个工作企业正在推进板块整合,另外就是企业之间的整合,具体工作就是抓住主业、聚焦主业、专注主业、突出主业、优化主业。聚焦主业,通过主业界定让国有企业实现功能归类,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间更好发挥支撑引领骨干作用。在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上实现归类,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这是国有企业大有作为的地方。在高科技领域和重大创新领域,要实现尽力。重大科技创新投入周期很长,投入资金很大,国有企业一定要发挥作用。还有在重大的项目里面布局上要实现储备,重大项目投资几十亿,这个民营企业很难投,这里面国有企业要发挥作用,所以要归类进入主业。干民营企业不能干,干不了,不想干的事,这就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现互补。

  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三供一业”在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管理服务职能移交和资产划转,企业对“三供一业”这一块不产生任何服用,这个是非经营性资产。二是加快对非主业资产整合重组。有关企业从物流、医疗、酒店、房地产、建筑、装备制造和旅游等要进行整合,有些企业把这些方面作为主业。三是加快对重要行业的重组。通过抓好水利、交通、农业、企业及汽车产业的重组,打造行业的龙头,引领全省企业的发展。四是加快搭建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平台。像广东、四川、江苏、浙江、上海这些发达省份做的比较好,我们也要进行考察学习,确实对陕西发展有利的,我们要搭建骨干性的,投资性的平台。有些领域的股权投资,战略性投资也有平台公司完成,通过四个层面来推进我们聚焦主业,我们陕西国有企业的布局会进一步优化,主业竞争力会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三结合。第一是与战略性重组结合,与主业结合。第二与提质增效结合,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率。三是与深化内部改革结合,通过改革巩固重组成果,通过重组对改革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使我们改革更落到实处。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长期以来,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道难题。那么省国资委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邹满绪:

  习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上指出,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明确责权利,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畅通下游渠道,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近年来,陕西省国资委认真落实中省深化国企改革的新要求,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为关键抓手,大力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动省属企业加快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激发了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内生活力。一是建立岗位动态管理调整机制。各省属企业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作为激励、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延长石油通过实施“考核+审计+督察+纪检”立体式考评体系,两年来共调整干部1096人次,有效打破了“铁饭碗”“铁交椅”和论资排辈问题,真正做到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二是持续优化用工结构。法士特为集团近万名员工搭建了星级评价体系,根据星级评定结果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畅通员工能进能出通道。三是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坚持以效益增量作为企业中长期激励计划的激励来源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作用,探索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陕煤集团、西部机场、陕地电、土建集团等均形成了“效益增收入增,效益降收入减”薪酬能增能减的激励机制。电子集团烽火股份开展了股权激励。

虽然省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但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整优化劳动力和薪酬资源结构,推动优势人力资源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效益增长点转移。全力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一是强化任职条件和考核评价,完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核心的管理人员治理体系。这项制度我们今年出台以后,2019年全面施行。健全以综合考核评价为基础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全面推行管理人员聘用制,落实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条件成熟的竞争力企业实施激励成员,市场化选聘,推进选聘市场化管理的契约化,退出制度化,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二是加强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规范省属企业严把“入口关”,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构建职工正常的流动机制,实现员工能进能出。这里面要做到招聘公开化,三公开制度。三是推进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指导省属企业进一步落实中省《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管理方式,统筹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举措,完善与激励机制相配套的绩效、审计、信息披露等约束机制,实现收入能增能减,为全面破解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难题,激发企业创造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三个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有利保障。

  谢谢!

    华商报记者:

  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请您介绍一下我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

    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骆东山:

  我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住户115.6万户,约占全国任务总量的10%左右,分离移交任务十分艰巨,是国务院专项小组重点督办的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胡和平专门要求省属企业在“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全面移交,不留尾巴。分管副省长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推进落实。工作启动一年多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夯实责任。对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制订适合我省实际的细化方案。省、市和国有企业均成立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倒排工作进度,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分离移交工作紧张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督导,严格考核,确保质量和效益。省政府成立10个专项督查小组,先后4次对各市(区)、各国有企业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主管副省长先后向有关市和中央在陕企签发了50余份督办单,对个别市(区)和部分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督办、约谈。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按年度进行考核的工作要求,省政府与各市(区)政府、省国资委与各监管企业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兑现。三是抓住重点,示范带动。紧紧盯住占全省任务量较大的市(区)和企业,采取“一对一”跟进、“点对点”服务,确保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移交工作始终按计划推进。国家重点试点项目金堆城独立工矿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方紧密配合,成效明显,创造的“渭南模式”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也圆满完成国家的试点任务。由于有关方面的重视,措施到位,配合有利,我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进展良好。

  截至2018年10月底,我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签订率达99.85%,完成移交达95.99%。我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省、市、有关企业先后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先进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各市(区)政府继续做好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后的管理工作,现在已经全面启动对各市区、各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动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我们有信心有把握,在年底前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各项工作任务。

    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贾永安: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