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

时间:2018-11-29 14:15:12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29日上午10时,陕西省营商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邀请延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宏玉先生,延安市发改委主任张骁卫先生,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利功先生,延安市新区管委员主任薛鹏春先生,安塞区人民政府区长曹振宇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营商办与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二十场,也是最后一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延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宏玉先生,延安市发改委主任张骁卫先生,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利功先生,延安市新区管委员主任薛鹏春先生,安塞区人民政府区长曹振宇先生。

下面,首先请马市长向各位介绍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情况。

pic

延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宏玉: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延安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今年以来,我市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十大行动”方案,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1-10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4268户、同比增长33.16%,其中新注册企业6466户、同比增长23.7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2.3%;企业运行综合成本降低6.25亿元,其中信贷成本降低298万元、税费成本降低5.63亿元、用工成本降低869万元、水电气等其他要素成本降低5000万元。

一、推进“三项改革”促优化

坚持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让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一是全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我市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今年4月8日正式运行,将106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全部集中到一个大厅办理,并同步制定了《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审批工作运行规程》和各类集中审批事项试行管理办法,确保规范运行、依法审批,审批效率明显提升。截至10月底,市审批局共办理事项30675件,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压缩了65%,申报材料精简36.1%。目前,我市所辖13个县区已全部组建了行政审批局,改革工作全面展开。二是快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今年5月,我市被列为全国16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我们按照“打破常规、创新机制、优化流程、缩短时限”的思路,研究制定了《延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加快实施改革工作。目前,“多规合一”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全市经济、空间、国土、环保、林业等规划数据整合和信息平台搭建工作,正在进行试运行。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以往清理精简的基础上,对市级106项行政许可事项又进行了两轮梳理,下放审批权限4项、取消4项、合并4项,转变管理方式12项,保留82项,将406个子项精简整合为350项。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了“零次跑”“一次跑”事项清单,其中“零次跑”事项10项、“一次跑”事项141项。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理事项达到206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58.8%,计划年内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不见面的网上审批、不跑腿的政务服务、不打烊的数字政府目标。

二、突出“三项措施”抓提升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思路,在“治本”上坚持多管齐下、综合发力,在“治标”上注重对准靶向、精准施策。一是突出综合发力。制定了《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每项工作、每个指标都落实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领导,定期组织召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不断加强预警监测、调研问效和督促考核,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见效。二是突出问题整改。牢固树立“发现就整改、整改必彻底”的工作理念,把整改落实贯穿工作全过程,针对今年以来省市人大调研、省营商办督查及省委、省政府联合督查发现和反馈的问题,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整改工作,集中看问题、看进度、看效果、看群众满意度,切实做到了真抓真改、落实见效,确保把问题整改到位,把短板弱项补齐。三是突出宣传引导。依托政务信息、新闻媒体、网络媒体三大板块,形成全方位、多平台、系统化宣传动员格局。在市县(区)两级政府门户网站、延安日报、延安广播电视台设立专栏,累计播出刊发(播出)信息475条;利用陕西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传统纸媒和澎湃网、中国广播网、搜狐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刊发宣传稿件609条(件),举办系列新闻发布会4期,开展政策解读14期,组织培训20多场次,走访企业1570家。7月2日,中国改革报特别推出“延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市的工作措施和成效给予了肯定。

三、建立“三项机制”强落实

一是建立营商环境举报投诉机制。开通了12345营商环境投诉专线通道,公布市营商办举报电话,设立专用投诉信箱,通过广泛征集、精准识别、实地核查等方式查找案件线索,启动调查程序。截至目前,12345专线共接到营商环境投诉17件,其中办结13件,在办4件。二是建立明察暗访机制。市营商办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深入县区、部门、企业开展不间断明察暗访,目前共发现问题线索12条,已全部转办移交,并得到了解决处理,同时在全市范围内予以了通报。三是建立纪委执纪问责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督执纪问责的实施方案》和《关于集中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问题线索和举报受访情况,严肃执纪问责。前三季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199件,核查195件,处理30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40人,通报曝光5起6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全力推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是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尽快理顺各项改革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直面问题,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整改,确保工作向纵深推进。三是强化宣传,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面示范引领和反面曝光倒逼“两手抓、两促进”,大力宣传各地在工作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激发比学赶超、争创先进的活力;同时,不断加大反面典型案件曝光力度,警示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转变作风。四是严督实考,力促工作落地见效。用好用足营商环境举报投诉、明察暗访和执纪问责“三项机制”,持续开展明察暗访、跟踪回访,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全力为我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保驾护航。

最后,我诚恳地希望广大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多来延安走走看看,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延安建设成为陕西营商环境优良的新高地。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

我是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延安市是国务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请问王局长,按照国办33号文件中“完善审批管理体系” 的要求,延安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pic

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利功: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精神,延安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强力推进“五个一”审批管理体系建设。一是构建“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为加快工程建设项目生成,实施“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完成了城市总规、国民经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综合性规划图坐标转换、“三区三线”划定及文物保护、交通系统等20张图层的叠加等关键性工作任务,为形成“一张蓝图”奠定了基础。平台9月28日启动试运行,印发了《延安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操作手册》,确定近三年137个重点建设项目建成了“多规合一”项目信息库。二是建设“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系统设计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全过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事大厅、审批管理系统、审批中介服务大厅和审批效能督查系统四大模块。系统于9月20日上线测试运行,10月20日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与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省发改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联通,获取了项目基础信息和国家项目代码,成为继沈阳、厦门、大连、南京之后,第五个与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联网的试点城市。三是强化“一个窗口”,提升综合服务。制定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个窗口”运行管理办法》,按照“统一受理、集中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出件”要求,在为民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10个窗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在一个专区完成,组建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办公室,专门研究改革措施及落地推进各项工作,将政府投资类和企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缩减至120和90个工作日。四是细化“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制定了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统一了各审批阶段制式的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目录清单,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不同审批阶段共享,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五是完善“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为保障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在制定《延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配套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审批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办法、监管职能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联合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多评合一”实施方案、“多图联审”实施方案、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一个窗口”运行管理办法、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专家库管理办法、改革试点工作考评督查办法等,改革试点配套的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有章可循、依法依规办理。

中国日报记者:

我是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安塞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pic

安塞区人民政府区长曹振宇:

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2017年10月,安塞被确定为全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试点县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策部署,按照“简约、方便、人性化”的思路,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动真碰硬除积弊,持续深化“放管服”,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挖细查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为了扎实有效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织开展了“走访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安塞发展”调研活动,向企业和群众问需问计,走访企业1193家,征求意见建议105条,深入查找行政审批中的交叉重复、方式不当、分散管理等突出问题,为制定行动方案和实施意见提供了科学依据,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实。

二是突出关键环节,全面优化审批流程。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等问题,以“简化+简单=方便+服务”为目标,以“优流程、减环节、降成本、提效率”为重点,先后6次对涉企事项进行梳理优化,精减工程建设审批事项10项,合并13项,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制定126项“最多跑一次”、33项“一次不用跑”、21项容缺后补、16项负面事项目录清单。目前,全区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办理、获得信贷、获得水电气暖办理时限、环节和申请材料精减度达40%以上。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打造高效便民政务环境。围绕“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佳”的目标,创新建立了“六个一”行政审批新模式,即:一枚印章审批、一个窗口服务、一网流转运行、一张清单告知、一套机制保障、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区15个部门承担的92项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 “一枚印章”管审批;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一个窗口出件”的运行模式,受理办结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767件;建成了覆盖区、镇、村(社区)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能办、线下能办”。创新推行“红色代办”制度,抽调65名后备干部,全程为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注册、入库入统等服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活动, 34个行业单位1020名干部职工对口服务1246家企业,“一对一、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四是狠抓作风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出台了《安塞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安塞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个不准》,提拔使用工作实绩突出干部27名、惩戒干部6名,办理影响营商环境案件9起,行政拘留15人,让有为者上,无为者让,乱为者痛,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监督作用,开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网站专栏,设立举报电话,推出了“电视听政”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家谈”等栏目,实现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倒逼同时推进。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

我是香港经济日报记者。延安市发改委在全市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既承担营商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又承担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办公室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办公室的工作,请问张主任,你们是如何干好这3个角色的?

pic

延安市发改委主任张骁卫:

非常感谢您对延安市营商环境工作以及发改委、营商办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延安市发改委作为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也承担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办公室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办公室的职能。

这三个角色其实不矛盾,我认为它是统一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我们不断的推进改革、提高效率、改进作风、优化服务,使企业、群众工作生活更通畅、更便利、更快捷,使这个社会更有温度,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工作上着力点、侧重点不一样。

作为营商办,我们是党委政府抓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参谋助手,担负着统筹谋划、综合协调、推动落实等方面的职责。工作要求上,我们定位在“三高”:一是站位要高。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谋划工作,做好区域性的顶层设计。比如说,当时国务院提出十个方面的行动方案,省委、省政府提出“10+1”行动方案,我们搞的时候又加了一个总的整体方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做一个整体的谋划和部署,然后再是“10+1”分项行动方案。二是眼界要高。每一次检查考核,延安市希望有一个好的名次,但是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好的名次。徐书记跟我们多次强调,说检验营商环境好坏的标准不光是名次,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增加了没有,二是非公经济发展了没有,三是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没有,三个合在一起就是看群众是否有幸福感、获得感,满意与否。所以我们说第二高是眼界高。三是标准要高。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不仅局限于我们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延安市最少在四个方面承担着全国全省试点工作:一是国家层面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二是全省唯一一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审批制度改革,三是我们承担国家发改委的营商环境测评试评价改革。四是我们还承担了全国首批守信激励创新试点改革。不但要做好我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全省全国摸索探索出可借鉴可复制的好经验。

同时,作为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办公室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办公室,我们认为营商办和这两个办公室是点和面的关系。因为10+1个方面的工作,发改委营商办直接负责两个方面的具体任务。我们就有责任通过剖析麻雀、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推动面上的工作,对我们指导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履行好营商办的职能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发改委营商办直接抓的两项改革任务必须走在全市的前面,自觉为其他“八办四组”工作做出表率和榜样。

借这个机会,作为延安市营商办主任,我想给媒体提一个不情之请。一是希望和媒体加强合作,希望媒体多多宣传报道我们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一些改革举措,一些好的做法,一些已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欢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特别是我们都生活在群众当中,而营商环境关系家家户户,关系每个人的利益,我们从普通群众的角度多反映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我们有明察暗访组,也希望同你们一块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使人民更满意。

 凤凰网记者:

我是凤凰网记者。请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新区具备哪些优越环境吸引广大企业前来投资?

pic

 延安市新区管委员主任薛鹏春:

尊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延安市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薛鹏春,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延安新区是延安顺应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新期待、深刻把握城市建设规律、全面深化对外开放,于2012年启动建设的一座现代生态新城。下面,我就投资发展环境给大家简要介绍如下:

一是人文环境优良。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人淳朴善良、崇尚自由、不畏艰难,以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情怀、兼容并蓄的气度与共产党人一起谱写了十三年峥嵘岁月;延安新区既有现代都市的高雅气质,又崇尚创新的担当气魄;既有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又有传统文化的恬淡从容;古老、多元、开放、进取的陕北传统文化也是区域经济走向现代化宝贵的精神财富,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延安新区走向未来动力源泉。

二是人居环境舒适。城市路网全面形成,水、电、气、暖、讯“双保障、双供应”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现代化地埋式污水处理站、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序推进,延安新区城市配套完善、保障有力。以2大服务体系(生活服务、医养康养),6大服务功能(健康服务、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文化服务、运动健身服务、智能化服务、社区管理服务),23项精准服务(医务护理、社区服务、物业服务、生活服务等)为特色的4个康养项目在加快建设,养老与现代居住实现了高度融合;建成和在建住房21800余套,商业和服务性产业逐渐繁荣,已入住居民7800余户,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达7万人。

三是生态环境优美。延安新区规划公共绿地面积5700亩,公园绿地占比达17.9%,人均公园绿地13平方米,围合新区的生态环、2个综合性公园、4个社区公园、5个特色公园、15个街头绿地基本建成,“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风貌初现,花海绿洲衬托、特色公园支撑、景观廊道连接、街头绿地点缀的花园式生活环境基本形成。

四是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为民服务中心搬迁入住,延安大剧院常态化运营,学习书院、延安大学新区校区建成入住,北大培文、北京实验二小延安分校等6所中小学、7所幼儿园建成投用,与清华大学附中、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了深度合作办学,国内一流水平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医院开始运行;卓雅妇儿医院、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延安博物馆正在加快建设,9个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投用,9000余张的星级酒店即将建成,兼具体育健身的街头绿地遍布全城,“出门能健身、全城可运动”的格局全面形成。

五是产城人高度融合。上海新城控股、融创集团、阳光城集团等引领全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的优秀企业落地新区开发建设;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建成投用,必爱旅游商务、中科宇图、上海联影、中广传播等10多家大数据生态企业落地;中国延安大学生创新创业小镇、898创新空间、北航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孵化器初具规模,武汉光谷、腾讯众创、京航科创、中国大学生红色筑梦联盟等一批创新性企业入驻办公;以创新创业大厦、金融服务中心、治平大厦等核心的楼宇经济发展迅速,中航油、必康药业等企业落地;中国农批城、中大门跨境电商等一批产业项目即将投用,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在延安新区迅速成长。

六是政策环境优越。我们出台了促进新经济发展办法,从要素保障、财税奖补、挂牌上市、基金产业、商事服务五个方面制定了详尽的优惠政策;对新经济企业实行弹性用地政策、低气价政策、低电价政策、低水价政策,设立了每年1亿元的产业基金;为引进的高水平人才提供方便舒适住宿公寓、酒店式公寓;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制定了奖励政策,并给予创业扶持和研发扶持;为落地企业常驻职工提供良好的子女就学保障;入住企业可在延安直接享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企业提供集成化、平台化服务,实行“直通车”、“特派员”、“绿色通道”制度,延安新区的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七是金融支撑体系健全。积极推进保险、证券、租赁、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落地运行,可为入驻企业提供法律、财务、验资、审计、产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等中介服务和融资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八是服务平台体系健全。挂牌成立营商服务大厅,开通营商投诉热线,正在积极推进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土地开发服务中心、住建管理服务中心、项目管理服中心、消防服务中心等16二级服务平台建设,招商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建立联动机制,全力营造“亲商”“爱商”的营商氛围,确保企业在新区发展“舒心”,生活“安心”。

借此机会,我就延安新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简要介绍如下:

一是大力发展新经济产业,依托延安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了956亩新经济产业园区,努力打造新经济产业发展引领区,目前延安新经济产业园所有土地已全部挂牌出让至延安大数据公司,可为合作企业提供个性化订制服务,随谈随住、快速落地。二是大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医院的医疗资源,构建一期1000亩左右“医、养、健、游”为一体的中医药康养产业集群,形成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坚持“新区就是景区”的建设理念,依托集群式酒店、陕北文化风情商业街、培训服务、休闲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提供一流的吃、住、游、购、娱旅游服务。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产业,坚持“标准高、理念新、人性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育改革入手,打造区域领先、具有新区特色的教育新高地。五是大力发展文体创意产业,充分把握文体创意产业、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构建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文体创意休闲区。六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路,依托互联网+,建设集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为一体的物流体系,打造服务延安、辐射周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散地。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