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省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12-20 14:40:0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2月20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先生,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处级干部闫锋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先生,请他向各位介绍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文化和旅游厅处级干部闫锋先生。

下面,首先请孟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厅衷心感谢省政府新闻办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展示平台,并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热心宣传和积极报道陕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媒体记者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全省两会精神,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为目标,坚持党政统揽、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示范引导,不断提高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和国际化水平,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能。

一、综合带动,全民参与,旅游效益进一步最大化。2018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量质齐升。预计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3025.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4%,旅游总收入5994.66亿元,同比增长24.54%。旅游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据统计测算,2017年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和综合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41%和15.48%;旅游直接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12.33%;旅游业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23%;旅游业直接实现税收占全社会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27%。

 二、省上抓总,市县主战,创建格局进一步系统化。2017年8月,胡和平书记主持召开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动员会后,各级各部门都把全域旅游作为“一把手”“牛鼻子”工程重点推进。省委常委会把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列为2018年23项重点工作之一,省政府连续两年把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刘国中省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协韩勇主席带队到海南调研学习全域旅游,魏增军副省长、方光华副省长多次对创建工作指示批示,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制定了《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指标体系和工作要求》和年度创建工作要点,全省各市(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开拓创新、竞相创建,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同志提出抓旅游“一抓等于十抓”的发展理念,商洛市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五大攻坚战之一来推动,铜川市实行“周汇报、月督导、季点评”的督导推进机制,宝鸡、汉中、韩城等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都建立了有效的创建工作机制,试点成效显著。

三、体制改革,政策创新,顶层设计进一步科学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加快形成。省市两级全部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12个市(区)、45个县(区)成立旅游发展委、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和旅游巡回法庭“1+3”机构,对全域旅游的领导和统筹能力进一步加强。省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10个市县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汉中、韩城、柞水等市县“多规合一”取得新进展,旅游对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全省印发关于品质提升、智慧旅游、厕所革命、乡村旅游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各市(区)出台关于高A景区创建、住宿业提升、旅游用地、民宿发展等创新政策20多项,进一步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

 四、融合发展、特色建设,供给体系进一步品质化。项目建设持续引领产业发展。预计2018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超过1000个,完成投资突破1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和15.5%,投资超50亿元项目25个,超百亿元项目15个,“以大带小、梯次衔接、功能互补”的项目格局不断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安城墙-碑林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省新增10家4A级旅游景区和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兴汉新区、沣东华侨城等40个项目进展顺利,西周文化景区等50个项目建成运营。“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旅游与相关部门相融相盛的局面初步形成。召开全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省住建厅31个文化旅游名镇、省体育局9个运动休闲小镇、省农业农村厅10个农旅小镇、省教育厅63个研学旅游基地、省林业局十线百站等融合类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给。

五、城乡一体,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便捷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游客为中心,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全域覆盖,实现主客共享、惠及大众。厕所革命进一步向农村推进,全省新建旅游厕所超过1000座,“厕所所长制”全面推行,小厕所带动了大民生。全省航空、高铁、高速快速交通系统进一步加密,旅游集散中心、自驾服务营地、自行车骑行道、游客步道、交通标识等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20个,自驾车营地30个,快进漫游的旅游交通零换乘体系不断完善。省市两级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全部5A、4A级景区数据的接入,4A级以上景区游客聚集区全部实现WIFI覆盖,铜川、韩城、华阴、柞水、黄陵等10多个市县旅游大数据及智能闸机系统建成运营,旅游服务更加智慧、更加便捷。

六、质量为先,综合执法,旅游治理进一步规范化。“品质立游强旅”扎根全系统,旅游度假区、景区、酒店、演艺、旅游村镇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得到全面贯彻,《长恨歌》成为旅游演艺行业标杆。目前,全省有A级景区423家。其中: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10家;旅游示范县33个,旅游名镇130个,旅游示范村231个;旅行社816家,星级饭店356家,5星级饭店16家。通过旅游服务质量第三方测评,投诉情况定期通报,旅游市场暗访检查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四个抓手”,持续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专项检查和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检查共626次,出动人员2700余人次、检查导游人员690人次、检查旅游景区(点)573次、旅游购物点226次、星级饭店536次、旅行社及门市部1259次。据统计,全省旅游行政部门对违法企业和个人做出行政处罚26起,上缴罚款40.6万元,有效地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七、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助推作用进一步长效化。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标准化引领旅游村镇建设,创建了21个旅游特色名镇,4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了近100个旅游特色小镇和1000多家乡村特色民宿,不断丰富乡村度假型产品。乡村旅游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活跃,袁家村、马嵬驿、茯茶镇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乡村运动、康养、研学、度假成为新时尚。2018年杨凌农高会陕西乡村旅游展和乡村旅游论坛展示了新形象,分享了新思路,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进一步叫响。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2.48亿人次,同比增长22.5%,旅游收入348.9亿元,同比增长26.6%。积极融入全省脱贫攻坚行动,旅游扶贫惠及9万贫困人口。

八、创新方式,整体营销,形象宣传进一步品牌化。坚定传播方向,以“文化陕西”和“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旅游形象为统领,久久为功,深耕市场。搭建共享平台,联合北京、上海建立了国内首个入境旅游省际合作机制,巩固提升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地位;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工业、创业和中小企业总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欧盟旅游年”闭幕式在西安成功举行,进一步提升了陕西文化旅游的国际传播力。由省委宣传部、原省旅游发展委、陕西日报社发起主导,百家主流媒体、有影响力自媒体携手打造的传播力最广的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系统发布了陕西优质旅游产品;联合西北各省区成功主办了第5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30多个国家地区参与,在“请一批好的买家、卖品质旅游产品、办国际专业展会、重中国文化传播”方面影响越来越大。丰富传播载体,组织开展的陕西旅游过大年之西安年•最中国、陕北榆林过大年、“延安情•延安行——红色旅游进校园”、跟着名人游陕西、西安国际酒店设备及旅游用品展览会、中澳和中加旅游年千人游陕西、“港澳旅行商--百团万人游陕西”、美国旅游作家协会“印象陕西”采风之旅等反响强烈,先后赴10多个国家和四川、山西、河南、甘肃等主要客源地举办旅游推介会50多场次;西安新增15个“西安之窗”境外推广点,汉中“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安康龙舟节”等各市(区)100余个重大活动,构建起一体化营销格局。创新传播途径,推动与OTA等互联网企业和抖音等新媒体合作,与携程举办了全球旅游目的地营销峰会、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峰会。

九、环境整治,共建共享,发展环境进一步生态化。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建设,沿黄旅游带、渭河百里画廊、浐灞湿地公园、石泉-紫阳-岚皋汉江滨水廊道、秦岭北麓旅游带、沿丹江美丽乡村景观带等持续扮靓三秦大地。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在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面优化旅游环境。西安市“五路”两侧增绿美化行动以及“五抓五提升”等环境建设,汉中市厕所革命、油菜花景观建设、旅游干线环境风貌提升及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三建设一整治”工程,安康、商洛、韩城市同步推进文明、环保、森林、卫生、园林“五城联创”等做法在全省形成了示范作用。

旅游是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2019年,我们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安排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紧盯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设目标,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抓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不断推动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为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推动“三个经济”发展助力添彩!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中国报道社记者: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旅游作为全域旅游发展重要方面,请问近年来陕西智慧旅游建设有什么成果?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处级干部闫锋: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陕西智慧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智慧旅游作为全域旅游重要部分,全省文化旅游系统高度重视。陕西智慧旅游起步晚、基础差,但是起点高,速度快,效果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四级体系初步形成。投资1900万的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通过一期、二期建设,实现了旅游全行业覆盖、全要素采集、全产业监测和全数据展示,为游客、企业、政府提供更好地服务。全省汉中、黄陵、华清宫等众多市、县、景区平台也已经建成,初步形成了全省四级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体系。

二是“一机游三秦”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基本完成。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过扫码等方式快速进入景区,逐步取消换票环节。今年省上和有关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元建设全省统一的、开放的“一机游三秦”公共服务平台,并为全省A级以上收费景区新建改建闸机系统,实现景区与平台对接。截止12月19日,全省符合要求的174家A级以上收费景区完成170家景区对接,对接率达到98%。

三是陕西旅游网运营体系功能日益完善。今年新改版的陕西旅游网,包括智游陕西APP和小程序,为游客提供丰富便捷的旅游资讯、电子门票、游客评价、游客投诉等服务,通过对接“一机游三秦”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省170家景区线上购票、线下扫码入园,基本达到了“一网知陕西、一机游三秦”陕西智慧旅游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以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政务管理平台,以“一机游三秦”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和以陕西旅游网体系为核心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已基本建设。通过这些重点工作的完成,为把陕西打造成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旅游枢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陕西日报记者: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请问今年在景区建设管理方面有什么亮点?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对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这中间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一下。

一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或者说在整个2018年当中旅游景区在提升方面所取得的成效。2018年我们全省新增了5A景区1家,刚才我讲到的西安城墙碑林联合创建已经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批准,成为新的5A景区。另外还有10家3A级景区升为4A级景区,这10家景区有西安白鹿仓景区、宝鸡九龙山景区、咸阳咀头休闲体验地、咸阳侍郎湖景区、渭南桥陵景区、汉中留坝栈道水世界景区、安康高新秦巴文化生态旅游区、商洛九天山景区、商洛洛南音乐小镇、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另外还有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获得了批准,有安康市悠然山度假区、商洛市金丝峡度假区、商洛市木王山度假区。截止目前,全省共有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2家。

第二个方面有了奖就有罚,这也是景区管理当中的一种手段,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们全省旅游业的发展。2018年我们对全省高等级景区进行了全面复核,并对11家复核不达标的景区进行了处理:取消了西安汤峪旅游度假区4A旅游景区质量等级,降低榆林二郎山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给予咸阳石门山景区等三家景区通报批评,对宝鸡凤凰湖等景区给予警告,这是采取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处罚。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景区动态管理力度,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注重景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挖掘资源文化内涵,用更加丰富的展示方式,讲好陕西故事,推动景区的特色化发展。大家都知道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目前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原省文化厅和原省旅游委联合办公,在以后文化旅游发展当中这一块会体现的特别明显。我们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三是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优质旅游服务。四是鼓励支持温泉、滑雪、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发展,为旅游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产品。五是实行景区复核常态化,把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服务品质。

中国旅游报记者:

全域旅游是担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之一,是农村转型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请问,我省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持续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有什么好的做法?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

首先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对于我们陕西扶贫工作的高度关注。应该说在2018年,全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要求,以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为抓手,继续推进《陕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贫行动计划》落实,贫困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作用得到进一步突显,旅游扶贫惠及9万贫困人口。我们陕西的做法是:

一是制定出台《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关于大力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和《陕西省“十县百村”旅游扶贫示范工程评定办法》,引导规范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指导各市围绕“567”工程开展扶贫工作,即 “五变战略”、“六个一批”“七大行动计划”。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引导旅游饭店、旅行社、汽车公司、景区等企业与建档立卡村镇开展结对帮扶。

二是发挥旅游项目建设对扶贫的带动作用,支持贫困地区景区、乡村旅游点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指导企业细化旅游扶贫方案,通过入股、劳务等渠道取得收益。安排6000多万元(其中深度贫困地区1200万元)支持贫困地区游客服务中心、厕所、乡村旅游点等83个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乡村和景区面貌。

三是注重旅游扶贫模式和经验总结推广,组织现场观摩和论坛等,进一步拓宽旅游扶贫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工作的方式和路径。宝鸡市大水川“旅游+生态+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安康宁陕县全域旅游脱贫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安康岚皋县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岚皋特色”,商洛榨水县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十动”模式在全省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四是积极推进苏陕战略协作,围绕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互动推广、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与江苏省旅游局签订两省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引导各市及贫困县加强与对口帮扶县旅游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互办推介会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江苏企业和游客到陕投资观光。

我刚才提到的“五六七”的模式:

“五变战略”,景区变扶贫基地、旅游项目变扶贫开发区、乡村旅游点变精准扶贫点、农产品变旅游商品、贫困人口变经营老板;

“六个一批”:旅游示范县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旅游景区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汉唐帝陵旅游带发展带动脱贫一批、旅游土特产生产销售带动脱贫一批;

七大行动计划:推进扶贫村规划编制、推进扶贫村公共设施建设、培育贫困地区旅游品牌、强化市场推广营销、加快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实施“送教上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