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介绍陕西省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情况

时间:2019-07-04 16:15:00 来源:陕新发布

     7月4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原忠德先生,陕西省工信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宋亚朝先生出席,介绍陕西省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和贸易规则重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省按照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工作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原忠德先生,省工信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宋亚朝先生,请他们向各位介绍我省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原忠德副厅长介绍情况。

 陕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原忠德: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陕西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有关情况。

大家知道,我省是科教大省、军工大省、人才大省。在工业领域,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26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746户。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创新管理作为企业科学管理的精髓,其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理念、核心竞争能力、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空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于2016年针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和贸易规则重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等形势,联合印发了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总体要求、主要路径和保障措施。

一、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主要工作情况

我们按照中省有关部署要求,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地市的协作,持续推进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开展示范推广和交流培训,强化典型引路和理念提升。全省举办了2期集中培训、3场现场交流;组织省内有关企业参加了工信部在海尔、浙江吉利等企业召开的10场现场交流会;协助工信部在西安举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公益培训,在临潼举办了陕鼓(集团)创新管理经验推广交流现场会。上个月的19-20日,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厅会同省委组织部举办了“推进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党政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对全省部分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各设区市工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中省市部分重点企业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题培训。

二是以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为方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方面,吉利发动机等14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40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法士特等24户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获国家专项支持。推动企业参与国家两化融合贯标,目前60户企业通过贯标评定,86户成为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另有2300户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在绿色制造方面,共有15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获工信部支持,数量位列全国前列;共有13户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林经开区入选国家绿色园区。在服务型制造方面,推广“陕鼓模式”写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其已成为我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名片,在全国示范推广。陕汽集团、陕鼓动力、陕西北人印刷机械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陕西光电子集成服务型制造平台、渭南火炬科技3D打印产业技术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三是加强支撑平台建设,构建专业化和公共性服务体系。在工业设计方面,起草了《陕西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将于近期审定印发。依托西北工业大学于今年3月批准成立了陕西省工业设计发展中心。6月初,工信部和我厅成功举办了航空装备工业设计应用论坛、一飞院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揭牌仪式。在服务型制造方面,为整合我省服务型制造资源,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创新平台,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于今年3月成立了陕西省服务型制造发展中心。在工业文化方面,根据省政府部署,2017年我厅会同省旅游委印发了《加快推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策划推出了《丝路新陕商—— “三品”工程在行动》专题节目,大力宣传推介我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显著企业;协助陕西电视台拍摄《陕西智造》六集专题片并连续播出。我省的宝鸡申新纱厂、王石凹煤矿、延长石油厂获得了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目前,我们依托西北大学正在抓紧筹备成立陕西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二、下一步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打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强调要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强调,要正确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都为我们推进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力保证和重大机遇。我们将在六个方面再下功夫,着力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推动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上再下功夫。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省经济工作系列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我省指导性文件和工作方案,通过示范引领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和质量管理方法,实现管理增效和创新增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协调协同机制,形成政策支持引导、平台支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合力,营造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2.在提升企业创新管理理念上再下功夫。一是以加强交流培训提升创新管理理念。通过参加全国和举办全省工业设计、服务型制造、制造业单项冠军政策交流会、典型案例推广会、专项工作培训会等,引导企业针对核心领域和核心技术持续钻研,提升创新管理理念。二是以典型示范带动管理理念创新。集中包装一批工业设计精品、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强化宣传引导,带动不同类别企业创新管理。三是以先进工业文化引领管理理念创新。通过工业文化进企业、进园区等活动,加强工业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协作精神、诚信精神的弘扬传播,塑造陕西工业新形象,引领企业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推进企业向现代优质企业方向发展。

3.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再下功夫。一是加快出台《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办法》,通过积极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组织参加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和举办省级工业设计大奖赛等,推动我省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创新管理。二是以一飞院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陕西省工业设计发展中心等平台为依托,加快构建我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服务。三是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利用工业设计系统性思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制造效能,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四是深化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工业设计的应用研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工具应用软件等,重构企业竞争力基础。

4.在拓展制造企业价值链上再下功夫。一是引导支持企业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服务型制造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与智能服务的系统集成,推动信息技术与服务型制造协同发展。二是鼓励制造企业提高服务要素投入,提升制造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整体效益。三是在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融资租赁等领域,遴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拓展产品应用服务范围,实现服务增值。四是发挥好陕西省服务型制造发展中心的专业支撑作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创新管理,提升制造企业综合实力。

5.在支持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上再下功夫。一是引导支持制造企业、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社会资本组建工业设计产业联盟、服务型制造产业联盟,建立产学研联合实训基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训体系,畅通人才交流和知识共享渠道。二是发挥“陕西省工业设计发展中心” “陕西省服务型制造发展中心” “陕西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助推器作用,促进形成工业设计、服务型制造、工业文化等人才培养、合作、交流长效机制。三是组织举办相关专题高级研修班,支持企业和相关平台广泛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培育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四是加强与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支持省内相关高校工业设计等学科建设,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作用。同时发挥好中省人才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

6.在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上再下功夫。在操作层面,以陕西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为依托,以培育认定国家级和省级工业遗产为切入点,通过工业科普教育、企业用户体验、工业题材影视等方式方法,讲好陕西工业故事,营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传承弘扬工业精神,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断丰富陕西制造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文化定价权”,增强我省制造业的软实力。在核心内容上,一是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使谋划、推动、落实成为自觉行动。二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技能人才,引导企业“十年磨一剑”,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三是大力弘扬诚信精神,鼓励企业诚信担当、守法经营,为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四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的企业家队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五是抢救和保护濒危工业文化资源,挖掘和萃取我国优秀传统工业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创新载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以企带链以链带产来引导和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为实现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感谢原忠德副厅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通报自己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香港商报记者:

刚才您介绍了我省下一步工作打算,请问如何发挥好产业政策在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中的作用?

陕西省工信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宋亚朝: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指引,是产业壮大的助推器和护航员。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要求,强调了产业政策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在产业政策的“准”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产业政策功能定位准、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准、引导方向准、作用方式准。具体瞄准五个方向用力:一是在产业发展政策上着力引导企业培育提升工业设计和服务型制造水平;二是在产业组织政策上以“反对垄断、促进竞争、规范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核心,着力培育优质企业,即:排头兵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三是在产业结构政策上充分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加速新旧动能转化;四是在产业布局政策上着力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容量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条件加速产业合理转移;五是在产业协调政策上紧紧围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积极挖掘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工业精神,着力弘扬工业文化,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柔性支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据了解,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请问我们陕西在引导企业创新管理体质增效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典型示范企业?

陕西省工信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宋亚朝:

刘国中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中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 “陕鼓”模式,促进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资源整合”。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陕鼓迈向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自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领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其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已得到流程工业、智慧城市、军民融合、“一带一路”海外市场等领域用户的广泛认可。

截至2018年末,陕鼓主要指标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企业,在行业内连续十五年利润第一。2017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5.21%,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76.67%,均创历史新高;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6.30%,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11.38%,又创历史新高。2018年,陕鼓工业服务+运营占销售订货比重达到79.16 %,企业转型成效显著。陕鼓成功转型的这一模式已得到业界同行的广泛认可,并被称为“陕鼓模式”在全国示范推广。除“陕鼓模式”外,我省还有“陕汽模式”、“秦川机床模式”等多个企业。同时,在工业文化发展方面,陕西工业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解放前陕西工业已初具规模。从1867年设立西安机械局发端到抗战初期,由沿海内迁的西北机器厂、西安大华纱厂、新秦和西秦造纸厂、宝鸡申新纱厂、中南火柴厂等一批企业,以及延安革命根据地建成的延长石油厂、陕甘宁边区火柴厂和毛纺厂等,拥有82个工业企业。解放后陕西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由小到大,由弱增强。“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陕西大规模投资,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24个布局陕西,同时还在陕西安排了50个大中型工业项目,形成了西安的军工城、纺织城和电工城,使西安成为全国七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三大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继续在陕西加大投资,使陕西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电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航空工业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飞机制造厂,机械工业新添了精密机床、磨具等一大批企业。陕西工业发展的百年历程,积淀形成了丰富的工业遗产。为了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开展了工业遗产普查登记。2017年国家工业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后,我们积极遴选并组织申报,“宝鸡申新纱厂” “王石凹煤矿”和“延长石油厂”分别获批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我们陕西工业发展较早,工业遗产丰富,在新时代通过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业精神,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对促进工业强省建设,实现追赶超越将发挥重要作用。

华商报记者:

您刚才介绍了我省在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下一步打算,请问在推进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难问题?

陕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原忠德:

从工业发展阶段性规律讲,企业创新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既是当前阶段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要坚持“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作为环境创造者,要在加强引导、提供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就困难问题而言,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管理总体水平还不高,管理创新能力弱,与工业发达国家比仍有一定差距。我省作为能源大省,工业结构中原煤、原油、原材料等“原”字头产品占比依然较大,工业经济传统式粗放式发展较为突出,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更为迫切。具体可从两个角度来讲。

从政府角度讲主要有三条:一是统一和提高各相关部门的认识问题。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涉及工信、发改、财税、人社、金融、国资监管等多个部门,需要进一步统一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二是统一和精准相关政策问题。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涉及工业各行业领域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和服务型企业,需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不能搞“一刀切”。因此,各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政策上既要统筹衔接,更要精准有效。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问题。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按照职能分工,统筹协调,步调一致,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共同引导和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加强和创新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从企业角度讲,主要也有三条:一是管理理念提升问题。目前,一些企业仍固守传统管理理念,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对通过创新管理提质增效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管理理念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二是成本投入问题。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本身需要一定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而目前一些企业缺乏相关基础条件或一下子难以承受相关方面的成本压力,制约了创新管理工作的推进。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矛盾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原材料、人力、融资、用能、物流等成本加大,加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企业创新管理的基础不牢,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创新管理工作的正常推进。

总之,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新闻界朋友一起来营造良好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采访需求,可在会后与省工信厅宣传处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