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介绍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建设与试运行情况

时间:2019-07-26 15:11:47 来源:陕新发布

  7月26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陈向阳先生,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管理处处长马文涛先生,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院长郭春喜先生出席,介绍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建设与试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作为我省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从2018年7月30日开始试运行至今,将近一年过去了,建设及试运行情况如何?今天我们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非常高兴邀请到了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陈向阳先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管理处处长马文涛先生,省第四测绘工程院(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院长郭春喜先生,请他们向各位介绍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建设与试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陈向阳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陈向阳: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上午,我们在这里召开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建设与试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来参加会议。首先由我介绍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以下简称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建设与试运行情况。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已于2018年7月30日进入系统测试和试运行阶段。今年6月系统测试完成,不日正式开始运行,为了更好推广省北斗基准站系统的应用,下面我从6个方面作一介绍:一是系统建设背景、二是建设成果、三是系统特点、四是系统功能、五是试运行情况、六是应用前景。然后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建设背景

2015年7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陕西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管理工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省发改委主导,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具体负责实施。 2015年8月,开始项目立项、报批和站址勘选等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11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2016年12月,系统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二、建设情况

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建设是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促进发展”原则进行,统筹考虑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对基准站的应用需求,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 建成覆盖陕西全省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为目标。系统历经站址勘选、站点建设、设备安装、网络布设、属性测定、数控中心搭建、服务平台研发等环节,形成以基准站、通信网络、数控中心、用户服务四大子系统组成的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

建设成果主要包括:

(一)基准站子系统:基准站子系统由136座基准站组成,其中在省内建设了94座基准站(新建60座、升级改造34座),利用邻省42座,构成了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

(二)通信网络子系统:建设了60条省内基准站专线,与省地震局、省气象局2条数据共享专线,8条与邻省数据共享专线,1条数控中心应用服务专线。

(三)数控中心和用户服务子系统:完成了数控中心机房建设,及相关软硬件设备购置与开发,实现了对卫星导航定位数据的汇聚、管理和计算,同时建成数据分发服务与用户管理系统。

(四)系统属性测定:完成与系统有关的320个大地控制点坐标联测、11653千米高程联测、15点绝对重力测量及数据处理,确定了全省206000平方千米新一代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三、系统特点

(一)均匀覆盖全省。94座基准站均匀覆盖陕西全省,平均间距约50千米。特别是位于周至县厚畛子镇的秦岭站承南启北,是唯一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站点,有效弥补了基准站在秦岭地区的分布空白,可为秦岭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构建生态屏障等提供高精度的时空信息服务。

(二)设施功能先进。充分利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优势,建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盟Galileo的多模多频综合卫星导航服务系统。每个基准站配有防雷、UPS、监控、通信等设备,特殊区域基准站采用市电及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均匀选取38座基准站布设了气象传感器,实时获取对流层模型及水汽含量,为气象部门精准预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国家、地震、气象等行业部门已有基准站资源,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投入。与陕西相邻8省市(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签订了基准站数据共享协议,实现了与邻省边界区域的基准站数据共享,共享数量目前为全国之最,解决了与邻省空间参考框架统一、边界区域存在服务缝隙与盲区等问题,提升了陕西省与毗邻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服务能力,为区域共享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效填补了陕西省缺乏高精度实时导航定位服务能力的空白,以及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几何中心区域的空白。

(四)基准融合统一。同步更新完善了我省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实现了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融合统一,建成了陕西省统一、可靠、权威的空间参考基准,为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在“一张图”上进行设计和监管服务的需要。

(五)高效安全可靠。系统建设与省测绘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同步实施,自主研发与商用软件相结合,实现了基准站观测数据汇集、处理、存储及用户服务等自动化、全流程信息化、一站式高效服务。每座基准站观测数据信息均由专网传输,并配备有远程实时监控视频设备,数控中心配备的安全防护系统,确保了数据信息服务安全保密,并实现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管控和运行维护。

四、系统功能

(一)实现对全省94座基准站及邻省42座基准站观测数据信息实时自动获取、传输、存储与处理。

(二)实现与省地震局、省气象局实时共享数据和信息产品,以及8个邻省市边界区域基准站数据实时传输。

(三)系统作为我省统一、可靠、权威的空间基础设施,面向全省用户终端和应用系统,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空间位置基准。

(四)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全天候不同等级导航定位服务:

★ 为社会大众提供亚米级的实时导航定位服务。

★ 为专业用户提供3-5厘米的实时定位服务。

★ 为特殊用户提供事后数据处理的毫米级定位服务。

★ 为重大工程实施提供坐标基准、高程基准的数据处理和服务。

(五)通过为省地震局提供基准站的实时观测数据,获取区域位移变化量,为监测地震中长期活动趋势提供辅助服务。

(六)向省气象局实时传输观测数据和水汽数据,为天气预报和突发性灾害预警提供辅助服务。

(七)为科学研究提供陕西省区域内卫星精密星历、卫星钟差、对流层、电离层等信息。

五、试运行情况

去年7月底,系统基本建成。为了全面系统的测试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客观评价系统运行质量,2018年8月-2019年6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静态、动态、连续性、可用性、兼容性等测试,其中事后精密定位精度水平方向达到±5mm、高程方向±10mm,实时动态定位精度水平方向±3厘米、高程方向±5厘米,满足全天候24小时连续、可用,兼容性达到100%等。

截止目前,我们向全省用户开放,已注册用户260家,发布用户账号2500个,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市政建设、工程勘察、地质勘探、公路设计、电力布设、水利普查、林业管理等,并为秦岭违建整治、陕西国土三调、黄河自然保护区勘界、铁路用地勘测、矿区沉陷变形监测、征地拆迁土方测量、移民搬迁及不动产测绘等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获取精确点位累计达9000余万点,用户单位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节约经费千万元,注册用户反响良好。

六、应用前景

(一)空间规划监测:在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大型建筑物形变监测、地裂缝监测等方面,系统将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变化和时间序列。

(二)地震气象预报:通过基准站系统监测,获取区域位移场、速率场和应变场,预测中长期地震活动趋势。通过气象传感装置,实时监测水汽含量,获取全省范围内高精度的对流层、电离层产品,为气象预报提供技术参考。

(三)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基于北斗芯片的野生动植物监测,实现精确位置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更新,为关中、陕南、陕北自然资源调查,秦岭生态保护提供快速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

(四)智能交通应用:基于“北斗导航+通信+人工智能”技术,为城市交通综合管理、自动驾驶、实时车辆跟踪、话务指挥等工作提供服务。

(五)应急救援指挥: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系统快速为指挥部门和救援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及短报文通信,为救援实施、灾害评估提供决策支撑。

(六)重大项目实施:在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决策和实施中,系统将实现邻省数据共享,提供跨区域无缝连续的高精度服务,为区域合作规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总之,今后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将成为我省唯一、权威、可靠、自主可控的综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敢于担当,抓住卫星导航服务规模化、大众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陕西“一带一路”地理区位和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优势,不断完善系统管理,拓展系统应用范围,面向广大用户需求,持续保持系统性能先进、功能全面、安全可靠、覆盖面广、服务快速的目标,加大北斗卫星导航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拓展基准站系统的应用服务深度和广度,打造独具陕西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共同推动我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和百姓生活,向伟大祖国即将迎来的70周年华诞献礼。

与此同时,系统建设过程中,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强力支持下,得到了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国家安全厅、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市、县、镇人民政府和行业部门有力支持和配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仪器设备厂商、网络公司,站址所在地村委会和村民的积极协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记者朋友们,我们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也离不开你们长期以来对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建设的关心与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你们跟踪宣传报道系统建设、运维管理、应用服务及未来发展方向,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系统顺利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此,我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期待大家今后继续对我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关注和跟踪报道,让更多的行业部门、社会大众了解认识和共同分享这一成果。

让中国北斗定位三秦大地,让绿水青山导航陕西未来!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感谢陈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三秦都市报记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此次建设的陕西省北斗基准站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

 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院长郭春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8年11月19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

受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大气电离层、对流层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仅依靠天空北斗卫星,定位精度只能达到5到10米,因此需要地面建设一定密度和均匀分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才能获取高精度的空间位置信息。

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就是在陕西建设了94座地面固定基准站,实时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网络专线将卫星数据传送至数控中心,数控中心将处理后的信息播发给用户,实现了覆盖陕西全境的实时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的导航定位服务。通过建设该系统,填补了我国北斗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在中心区域的空白,以及陕西省缺乏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的空白。

以前,我国公共应用的卫星导航服务依赖国外GPS卫星。一旦对方出于政治、军事目的,在一个区域内关闭或者降低导航定位精度,手机无法导航,位置无法共享,交通工具无法定位,造成的混乱和损失将难以估量,国家安全和百姓生活将受到严重威胁。

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陕西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可以摆脱我省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依赖于国外的不利局面,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

此外,省北斗基准站系统是构建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可实现快速、高精度定位,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生命救援和受灾群众转移、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准确发放、地质灾害抢险、传染病控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陕西传媒网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传媒网记者。陕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试运行期间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效果如何?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陈向阳:

省北斗基准站系统试运行是从2018年7月30日开始,到现在刚好一年时间,服务用户单位260余家,试运行期间,主要应用于空间规划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减灾防灾、资源利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智能交通等领域。

在空间规划实施方面:利用系统精准定位和监测功能,协助相关部门建设了数字土地督察系统,实现了对侵占河道、非法采集矿产、森林大面积损毁、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占用图斑的定位及动态监管,大幅度提高了督查效率和执法力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利用系统精准定位和监测功能,建成秦岭生态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结合遥感航摄影像比对,服务秦岭北麓违建专项整治、自然保护区勘测定界,以及全省尾矿库和露天采掘场定位、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空间变化等地理国情监测。

在应急减灾防灾方面: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数据为基础,结合多源、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构建了平台综合数据库,建成省应急三维地理信息指挥系统,提升了我省应急指挥决策、监控研判和协调调度的科学化水平。

其他方面应用:系统还应用于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陕西省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西安大环线高速公路设计、西安市渭河流域及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登记、榆林地区部分地表沉陷变形监测,以及全省不动产登记、移民搬迁、管线普查、工程竣工验收等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工程。

系统产生的效益:据了解,以前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放样,一个作业小组需3-5人,他们首先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建设区查找测绘基准控制点,架设临时基准站,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施工放样。如果已知控制点数量不够或者被破坏,必须使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联测和恢复,费时费力且精度无法保证。

使用省北斗基准站系统,注册用户只需一人一台单机流动站,不用寻找控制点和架设临时基准站,测量一个点仅需30秒至1分钟。

根据试运行期用户反馈信息,使用频次最多的用户单位,在2019年上半年利用该系统,快速、高效、可靠地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300多万点次,比预期工期缩短了三个月,单位人员、仪器设备投入成本减少保守估计约30%,工作效率提高约50%,经济效益显著。

华商报记者:

您好,我是华商报记者。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能否用上这套系统,系统未来的应用前景是什么?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管理处处长马文涛:

老百姓不仅能用上这套系统,而且也会给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便利。

目前,在大众应用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位置服务等众多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

未来,借助系统的实时高精度空间位置服务,结合高精地图和人工智能,车载定位导航将突破传统5至10米的导航定位精度,为公共出行和百姓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系统可以嵌入市民的手机、PDA、手表、防丢手环等大量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保驾护航。

目前,随着城市车辆的快速增加,城市的停车位已远远满足不了老百姓停车需求,停车难、出行难已成为大城市“诟病”。利用省北斗卫星基准站系统建设城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快速实现空余车位查询、车位预约、停车引导,以及车辆自动收费和即停即走,极大地提升停车效率、减少拥堵时间、降低尾气排放、缓解交通压力,大大便利老百姓出行。

大家日常出行,开车自驾使用最多的就是靠手机进行导航。比如我们今天开车在西安市南二环行驶时,准备通过长安立交到达省图书馆,导航会提前告诉我们进入辅道,驶向出口,但目前由于导航定位不够精准,经常会错过出口,需要重新规划路线,导致浪费大量出行时间。只要以后我们的手机或车辆安装了带有差分导航定位功能的芯片,接入省北斗卫星基准站系统服务平台,我们就会快速获取分米级乃至厘米级精确的位置信息,实现精准的车道级导航,大大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不久的未来,无人驾驶也将走入我们的百姓生活。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

您好,我是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能为陕西发展“三个经济”带来哪些机遇?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管理处处长马文涛:

陕西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肩负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使命,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突显。

陕西提出发展 “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区域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所有这些都需要有自然和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宏观认识,都离不开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支撑和地理信息资源保障。

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可在陕西省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同时与8个邻省基准站进行数据共享,解决省界区域服务缝隙与盲区,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首先,发展枢纽经济,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将支撑我省综合交通效率变革

对于交通、商贸、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在口岸、物流、仓储、电商等信息服务平台中提供精准数据基础,实现室内外无缝导航精准定位,信息线上线下一体衔接,助力流通降本增效。

服务我省高端装备和航空航天制造产业,推动军民北斗技术标准、协同应急等的融合发展。

其次,发展门户经济,省北斗系统将推动我省建设质量变革

围绕陕西特色开发导航定位服务应用,推进特色产品、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走出去。比如,开展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的“旅游+北斗”服务示范。

借助系统产学研用科技创新链条建设,推动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平台搭建,开展合作项目。

第三、发展流动经济,省北斗系统服务我省发展动力变革。

基于陕西省北斗基准站系统和5G、大数据等融合,将实现多源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分析与提供,支撑我省政务服务体系智慧化升级。

搭建城市智慧场馆,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城镇供暖、电力电网、供水给水、益民服务、医疗健康、穿戴设备等方面,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人性化、更便捷的生活服务。

陕西作为深度参与我国北斗系统建设的省份,我们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坚持开放、融合、创新,打造北斗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做强服务品牌,拓展服务空间,提升陕西北斗在全国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位置,助推新时代陕西“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