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系列发布会第二场
时间:2020-01-09 09:06:57 来源:陕新发布
1月8日下午14时30分,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先生,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先生出席,介绍“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科教资源 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宁博主持。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宁博: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先生,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先生,请他们围绕“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科教资源 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这一主题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赵岩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与媒体的记者朋友沟通交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陕西省科技厅,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陕西科技工作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陕西发展作出追赶超越新定位,提出了“五个扎实”的新要求。针对科技创新工作,总书记指出,“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总结了陕西科技发展的优势,也是陕西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纲领,为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追赶超越”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挖掘好,就是要摸清家底。把陕西的科技资源现状搞清楚、弄明白,对照国家技术需求,找准陕西能力优势,在此基础上找弱项、补短板,努力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
——利用好,就是要搭好桥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通道,深入推进军民、部省、央地融合创新,促进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高校院所优势向企业应用优势转化。
——滋养好,就是要营造环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构建完善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潜能和活力的制度体系。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把“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作为目标任务,把“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优势科教资源作为主要途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1155”工程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用双创推动成果转化等为抓手,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全省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省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340家,国家级园区平台324家,国际创新合作平台71个,两院院士69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2014年的60.73%增长到2019年的67.04%,位居全国第9,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由66.82%增长到75.42%,位居全国第4。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14年为366.77亿元,2018年增长至532.42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18%,位列全国第7。SCI收录科技论文数由11392篇增加到17004篇,位居全国第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4年的4.77件增长到2018年的10.3件,位居全国第7。2015年至2018年共13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保持全国前列。
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00亿以上,由2014年的639.9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7.83亿元,位居全国第6。我省连续三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加强科技改革设计引领,以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制定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等出台了一批科技创新政策,逐步建立了高效有力的政策体系。
二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全流程痕迹化管理。推动以成果为导向的项目组织方式,扩大后补助方式支持范围,试行科技重大专项“里程碑”式管理制度。将经费使用科目调剂权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开展“目标契约、合同管理”领衔专家项目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
三是制定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优化奖种结构,完善奖励对象要求,建立健全评审、提名、监督等制度。恢复三秦友谊奖。
四是落实“三评”改革和“四唯”清理要求,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推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科研领域“红黑名单”,营造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五是探索推广PDS科技管服模式,上线运行“智汇秦科技――PDS管服平台”,以平台为抓手、数据为支撑、标准为引领,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科技管理服务,探索提升科技创新现代化治理效能。
二、加强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鼓励原始创新的机制逐步完善
2019年,省级科技计划中基础研究经费接近1亿元,约占比10%(全国平均约5%)。瞄准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组织委托我省顶尖人才牵头实施基础研究定向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设立“陕煤”“引汉济渭”企业联合基金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投入多元化。设立省杰青项目,用于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性研究,2019年省杰青项目支持数量由30项提高至50项,青年项目由500项增加到1000项。
围绕空天、能源、信息等陕西优势领域,争创陕西秦岭国家实验室。按照学科、企业、军民共建、省市共建4类分类建设、分类评估,统筹布局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达25家,省重点实验室达170家。
支持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建设,加大Z箍缩、阿秒光源、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力度。增设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预研、秦岭实验室筹建,组织开展科学研究。
三、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一是实施“1155”工程。出台《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建设10个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新型研发平台、推动500家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建设500个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的目标。目前已建成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导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4家“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正式挂牌;400余家省级创新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省级以上“双创”孵化平台达448家。
二是接续布局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智能制造、能源化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已下达智能制造、能化资源两个专项第一批项目,课题预算总投资9.9亿元,其中财政支持约1.1亿元。新材料、半导体、智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即将启动实施。
三是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梳理我省六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清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2015年以来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凝练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149个、创新点1286个,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四是积极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把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加大科技型企业的精准培育和重点支持,落实鼓励企业创新优惠政策,科技型企业质量和群体规模实现双提升。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38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300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169家,独角兽企业4家。全省54家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今年设立运行的科创板,我省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3家企业上市,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创新加快推进
一是支持前沿高新技术创新。瞄准新材料、新能源、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攻关,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建设省人工智能联合重点实验室,实施区块链定向项目,加快部署一批科技平台和重点项目,支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交叉融合发展。
二是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出台高新区认定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办法,成立陕西省高新区创新联盟,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基金,推广“托管”“飞地”模式,促进全省高新区协同联动发展。杨凌作为国家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了“试验田”和示范引领作用。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康高新区获批国家特色园区,宝鸡和渭南高新区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2018年,全省21个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6761.82亿元,占全省GDP的27.67%,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等83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立陕西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联盟,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实施“陕西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行动计划”,精准支持、靶向服务,推动有潜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通道,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运作1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46.46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11.63倍。举办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红色筑梦”“西源汇”等各类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推行科技创新券,资助1500余家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全面打造高水平科技智库体系,积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我省两院院士总数达69人,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5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8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恢复了三秦友谊奖,表彰了10位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我省3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五是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快速发展。发挥厅市会商机制作用,制定“一市一策”科技行动方案,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设立特色产业创新链。建立“一市一县N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西安、宝鸡、汉中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柞水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试点,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达到67家。
五、不断推动融合资源创新,科技资源统筹效能有效提升
组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支持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建设,探索建立人才双向流动、院所与高校“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2个“人才池”,36个“双导师制”试点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684名。
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推进科技部和省政府新一轮科技工作会商,与中科院共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以支持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抓手,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等建设,支持西安交大、西工大、科大讯飞等单位共建人工智能联合重点实验室。与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农大3所高校设立联合项目,试点下放立项权。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在中电科20所等单位探索央属院所创新发展新模式。
着力提升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功能,支持市(县)建设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17家,形成省市县三级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整合建设陕西省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达14133台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省践行“五个扎实”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我们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加大政策供给,推动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促进三个融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是提高政策供给质量,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指示要求,加快制定《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促进“三评”改革,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切实推动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引擎加速”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市县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协同互动,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
二是加强原始创新,努力产出原创成果。我们将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瞄准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争创陕西秦岭国家实验室,统筹布局重点实验室体系,力争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聚焦我省优势学科,组织院士等顶尖人才领衔陕西省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在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新兴、交叉、前沿领域,进行长期、稳定、重点支持。与龙头企业联合设立基础研究企业联合基金,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对基础研究进行多元化投入。与在陕高校试行联合资助科研项目,进一步下放省科技计划立项权。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提高省杰青项目支持数量,鼓励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在陕施展抱负、成就梦想。
三是聚焦产业技术创新,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的重要论述,聚焦制约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新材料、新一代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由龙头企业牵头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参与,进行联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采取链条化部署、全周期管理的方式,着力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1155工程”,通过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的四级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协同部署,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四是着力开展高新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以中小微创新型企业为抓手,聚焦创新培育产业,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努力培育科技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重点关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极有可能孕育重大颠覆性技术领域,努力培育经济新业态,壮大新动能,构建新商业模式。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快构建“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园区”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行动计划,积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强化以职业技术经理人和科技金融为抓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队伍专业化水平,着力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五是努力推动融合资源创新,促进军民、部省、央地融合发展。推进军民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支持西部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空天动力研究院、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等建设,深入挖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的经验做法。
我们将继续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富集的科教资源,进一步深化军民、部省、央地融合,突出抓好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谢谢。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宁博:
谢谢赵岩厅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请记者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
您好,我是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请问我省在推动科技企业上市和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近年来,我省把培育科技型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加大精准培育和重点支持,落实鼓励企业创新优惠政策,构建了“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科技型企业质量和群体规模实现双提升。
硬科技是西安率先提出的,并向科技部做了专题报告。科技部王志刚部长专门对陕西发展硬科技做了全面批示,已经在中关村、西安举办了系列活动,持续推进这方面的壮大发展。在以硬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创板上市工作中,陕西在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打了翻身仗,证明了我们的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底蕴。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1155工程”。2019年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出台了《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破解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化通道,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先后建设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导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市场主体”的“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目前已经挂牌44家;2019年7月上线运行“省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这也是“1155”工程的第三个“5”——500个开放共享平台),近半年来注册省级创新平台402家、企业6162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440条,匹配备案合同24个,合同交易金额1300余万元。这仅仅是起步,希望到2020年以指数的形式往上倍增。
二是加强孵化载体建设。支持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专业化孵化载体,探索形成“企业内创、院所自创、高校众创”等众创模式,引导各类孵化载体向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已建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2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5家、星创天地123家(主要指的是“1155”工程当中的第四个“5”)。全省建立各类孵化载体1451家,在孵企业4.8万余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4000家,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过1.4万家,120余家高成长性企业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等挂牌上市。
三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认真落实奖补政策。目前全省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385家,高新技术企业3138家,2019年度评估认定工作完成后,高企数量将超过4300家,增量超1200家,创历史记录,省级以上瞪羚企业169家,独角兽企业4家。2018年,736家高企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优惠金额13.06亿元;5138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纳税基数159亿元。
四是加强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201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省科技厅牵头建立了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库,目前入库企业212家,先后向省上市企业后备库推荐企业4批34家,推动建立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绿色通道,支持陕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科创板开板,制定“3575”上市企业培育标准,举办各类培育活动11场,分类举办“解决共性问题”的多企业现场会和针对重点企业的“解剖麻雀”现场会。2019年全省6家企业上市、1家过会,其中科技型企业占到5家;目前全省54家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占比61%;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在科创板上市,我省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中西部首位。三角防务、西安派瑞在创业板上市。其中,科技厅日常管理的两家科技型企业,今年分别有一家登陆科创板、一家创业板过会。
刚才提到的主要是成绩,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下一步,我们还要围绕陕西省科技型企业规模小、成长慢、相对散、竞争力不足的现象,对标发达地区,紧紧围绕短板弱项,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多地开展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活动,鼓励社会多元化资本投入,使我们的企业不断壮大,突破企业大而不强、规模增长较慢的瓶颈,努力使我们的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科技日报记者。赵书记介绍2019年我省科技计划基础研究经费接近1亿,占比10%,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陕西省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就有哪些?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重要前提和基础,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加大原始创新力度,加大基础研究社会多元化投入力度,同时要对基础研究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持,久久为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我省基础研究目前已经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一是完善基础科学研究布局。强化系统部署,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设立“陕煤”“引汉济渭”企业联合基金项目,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形成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培育和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是构建高水平研究基地体系。整合集聚在陕最优秀的团队和最有优势的创新主体,积极谋划筹建陕西秦岭国家实验室。在我省特色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省重点实验室布局,强化能力支撑,坚持开放共享,分类建设、分类评估,提升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达25家,省重点实验室达170家。
三是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加强“平台+中心+基地”的陕西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强化人才与项目、基地的统筹配置,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高层次外国专家引进力度,发挥引才引智基地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培育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刚才提到的我省科创板第一家上市企业——西部超导就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提升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
五是不断优化基础研究环境。落实“三评”改革、“四唯”清理要求,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实行目标契约管理,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按照李克强总理在国家自然基金委会上提出的要求,2020年起我们在省杰青项目探索实行“经费包干制”,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我省基础研究综合实力处于全国第一梯队,高水平论文数居全国前五,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每年均在10亿元以上,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前列。能源动力、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西安交通大学创建的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光氢转化效率达国际同期最高值,被国际同行认为“首次清晰展示出太阳光解水制氢大规模应用前景”。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的长寿命耐高温氧化/烧蚀涂层防护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解决了国家重大战略亟需的多型跨代高技术武器装备关键超高温材料应用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次完整提出赤霉菌和毒素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由此构建的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的清江生物群被认为是世界进化古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突破性重大发现,后续研究有望填补人类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认知空白。
当然,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还取得了很多成果,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了,谢谢大家。
中国网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网记者。目前,我们在很多高技术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近年来我省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
习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有很多重要论述。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光机所视察时候也提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我们仍要自力更生。近年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2018年起,我们梳理总结了我省的科技能力清单,摸清我们在哪些领域有优势,哪些领域是我们的短板,哪些方面我们还存在卡脖子问题。2019年,我们围绕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分析我省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凝练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基础工作。
第二,积极启动实施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科技重大专项从2018年起进行调研论证,2019年正式实施。发挥我省在先进稀有金属材料、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优势,统筹全省科技资源,在重点领域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去年已经正式启动了能化资源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智能制造两个重大专项,我们在新材料领域、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也做了很多调研,提出了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即将启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注重两个方面工作。一是重大专项聚焦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研制重大战略产品。重大专项项目和课题原则上企业牵头承担,产学研结合实施项目。二是重大专项管理过程中,采用全周期标准化评价管理模式,实行技术就绪度评价标准,根据技术目标或者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管理。课题、项目目标交付物原则要达到技术就绪度7—9级,形成产品样机或产品可批量/小批量生产,技术可以直接复制放大,为产业提供服务。
第三,针对我省长期存在的科技投入比较薄弱问题,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我省目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8%,位列全国第7。当然我们在企业研发投入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目前我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在重要领域部署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特别是近几年持续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结合,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部署创新链,每年部署近40个重点产业创新链,聚焦近300个创新点,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第四,重点在能源化工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陕煤集团牵头研发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苯甲醚已经完成了千吨级中试试验,产品已进入销售市场。陕煤集团牵头研发的甲基芳香醚生产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高污染问题,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减少95%以上,节约成本15%以上。延长集团独创的“三段式”煤热解与气化一体化核心反应器,有效解决了我国常规煤气化、煤热解技术中存在的系统集成度低、能效差的问题,碳资源利用率高达65%以上。铂力特在大尺寸四光束增材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样机在俄罗斯莫斯科参加了展览,突破了在3D打印过程中成形控形、控性问题。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牵头开发的光束焦点智能跟踪模块,实现了焦点位置高精度检测与自动反馈补偿,解决了我国先进激光制造精度低、一致性差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三个面向”“三个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融通创新,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我省自主创新综合能力,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谢谢。
西部网记者:
您好,我是西部网记者。科技成果转化对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省是如何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多主体、多要素、专业化、复杂的工作,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陕西省科技转化引导基金以财政科技投入作为母基金,吸引社会资金联合设立子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自成立以来,引导基金紧密结合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布局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在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到位资金总额5.592亿元,累计设立子基金16支,子基金总规模46.46亿元,累计投资科技型企业270余家,投资金额18.3亿元,投后市值为29.57亿元,投资企业整体估值超过273亿元。2019年陕西5家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科技企业中,子基金投资企业4家。科技成果转化类子基金已成为推动我省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主要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重点突出。我们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重点支持四类项目,分别是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并转化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吸纳转化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入股转化的科技成果,以示范推广为主转化的科技成果。对技术入股和吸纳成果转化两类科技项目,采取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双向补助支持方式,增强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能力,鼓励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2019年共立项项目130余项,支持经费近3000万元。2020年力度不减。
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行动探索新模式。省科技厅于2019年10月启动实施了“陕西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全省“六大”战略支撑产业需求,提出培育建库、平台服务、转化对接、培育辅导、资本对接、计划支持、上市辅导、联盟服务等8项工作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共挖掘项目60余项,筛选入库的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推进支持力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模式,总结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西北中心”,开发建设“技术人”技术转移社交平台,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联盟,我省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5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14家,初步形成了领域布局合理、功能层次明晰、技术转移链条全面、特色鲜明、能力互补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网络。从数字上可以看出,这项工作还是卓有成效,全省技术交易额由2014年的639.9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7.83亿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问题。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确实还存在就地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它是一个复杂工程,跟转出方、接收方、资本方、营商环境、工业体系等都有很大的关系,需要统筹用力。同时,刚才说虽然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很多,但专业化水平高不高,技术转移队伍有没有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也是我们下一步弥补的短板弱项,是2020年工作的重点。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新区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在支持高新区建设发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
大家知道,高新区从1988年我国开始设立,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科技和经济界改革的创举。已经形成我国科技、产业、经济、城市发展领域一道靚丽的风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对陕西高新区发展有明确的指示,要构建完善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骨干引领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发展体系。我省这几年对高新区发展非常重视,我从下面几个方面作汇报。
第一,规划布局逐步完成。我省从1991年西安高新区设立之后,先后设立宝鸡、杨凌、渭南、榆林、咸阳、安康等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我省有7个国家级高新区。我们从14年开始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全省现有14家省级高新区,在陕南陕北都有部署。西安高新区2006年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2015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鸡高新区2011年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安康高新区2018年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布局逐步完善系统。全省设区市都有高新区部署,目前实现了全覆盖。
第二,我省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我省高新区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368家,占全省的33%。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2.4万件,占全省的57.8%;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2万件,占全省的55%。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3259亿元,占总收入的29.3%;高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28.5%。特别是高新区对科技资源的聚集度有显著的提升。
第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高新区经济指标非常良好,全省21个高新区全口径GDP达6762亿元,占全省GDP的27.7%,同比增长15.2%,近三年GDP年均增长11.24%。我省高新区全口径GDP超过我省整体GDP1/4。高新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8061亿元,利税总额1321亿元,工业总产值13678亿元,工业增加值4400亿元。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我省工业增加值1/3以上,说明高新区高新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领域有一定的规模效益。近四年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8%,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1.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5%;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6%。高新区出口额达1880亿元,占全省出口额的90.4%,其中西安高新区占到全省高新区总量50%以上。
第四,高新区承载集聚高新产业情况。近年来,我省高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近年来,我省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能化等主导产业。西安高新区初步形成半导体、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服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宝鸡高新区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杨凌示范区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咸阳高新区着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渭南高新区加快壮大精细化工、新能源产业集群;安康高新区积极培育富硒产业;榆林高新区全力建设高端能化产业基地。
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对高新区的工作有明确的指示,特别是赵岩厅长到科技厅以后,我们加强了调查研究,理顺了工作思路。2019年底,为适应高新区发展新形势,推动高新区进一步向“高”和“新”发展,省政府出台了省级高新区《认定管理办法》和我省高新区《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对新建高新区规范审批,按照综合型、特色型两类园区审批和“成熟一个、批准一个”原则,分类培育和认定省级高新区;完善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统筹兼顾量、质、效三方面要求,加强动态考核评价。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新时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高新区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努力将高新区打造为引领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将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宁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赵岩厅长和史高领副厅长出席今天的发布会,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