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20-04-10 11:36:38 来源:陕新发布

pic

4月9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先生出席,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贸区揭牌。3年来,陕西自贸区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从今天开始,我们举办“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一场,我们邀请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翟北秦副主任介绍情况。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代表省自贸办通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三年来的改革创新成果。

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强化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加快外向型产业聚集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三年来,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形成创新案例370个,其中16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表扬,5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我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

一是改革创新管理方式,由便利管理主体向便利市场主体转变。将229项省级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委托)自贸试验区办理,100项“证照分离”改革任务在区内全面落实。推行商务秘书和“集群注册”服务,登记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推广“24小时自助信包箱”服务模式、“人脸识别”微警认证、全城通“港”速递服务,实现“零跑路”线上服务。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压缩至50个工作日。建立“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政府管理新机制。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知识产权专业法庭和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作用,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有效衔接,依法妥善化解贸易和投资争端。

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扩展。总结形成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军民融合企业核心人员信用担保贷款”“‘长安E贷’线上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三是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通过不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缩短办事时间、优化政务服务、主动对标国际标准经贸规则等改革探索实践,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实现了区内市场主体加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57853户,其中企业38588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7071.1亿元。

二、以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重点,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加快投资领域改革,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聚集。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实行包括“证照分离”在内的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美国康坦无害化农业总部、西门子创新工业技术中心等外资企业、项目相继落户自贸试验区。2019年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1家,占全省的28.17%;实际利用外资30.78亿美元,占全省的39.83%。

二是推进贸易监管制度改革,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西安海关、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发改、商务、税务等部门,围绕贸易便利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在通关便利化、检验检疫、金融改革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形成的“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行邮税移动支付”“‘易点天下’海外广告精准投放”“网银在线开立进口信用证”“企业云端服务自选平台”等改革成果,有力促进了贸易快速发展。2019年全年,自贸试验区货物进出口总额2476.32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1%。

三是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国家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铁路口岸功能不断拓展,铁路货运辐射能力快速提升。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2133列,运送货物180.2万吨,分别是2018年的1.7倍和1.5倍。充分利用第五航权,持续加密航线航班,大力发展货运物流,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底,累计开通国际航线88条,通达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城市;全货运航线达到27条(国内14条,国际13条)。

三、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取得新进展

一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中欧”“中俄”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欧”产业园聚集了德国博世、法国阿尔斯通等世界500强企业的9个项目。杨凌片区设立了年度规模1500万元的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专项资金,经开功能区与中国兵器集团合作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为助推我省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地区)投资1.89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39%。

二是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在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了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依托海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农业全产业链,进口优质农产品,出口国内农机装备、生产设施。“以标准化助推农业发展新模式”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是科技教育领域合作方式不断拓展。建立“云端”网上自贸综合服务平台,发起成立信息丝绸之路发展联盟。在美国、以色列等国设立17家离岸创新中心、海外研发中心和科技服务站。联合38个国家(地区)151所大学组成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丝绸之路职教联盟。依托国家“17+1”合作平台开展海外办学,为海外中国企业培养本地化专业人才。

四是文旅卫生领域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着力打造“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人文交流平台。建设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丝绸之路文物考古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博物馆联手打造智慧博物馆。3家外资旅行社落户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医药养生双创小镇,推进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医药研发共享实验室”创新成果即将在全省复制推广。与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招收来自15个国家的128名全日制留学生来陕学习中医药学。

四、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年来,我们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先后分两批将5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不断扩大改革红利惠及范围。二是省政府出台《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从“创新协同”“产业协同”“政策协同”三个方面,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目前,正在按照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三是主动对接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学习借鉴其改革经验的同时,在多式联运、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放大和分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四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加强与西北地区协同发展。连续两年开展自贸试验区西北地区改革创新经验推介交流活动,累计推介70项改革创新成果。

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主动作为,得益于各片区、功能区的扎实苦干。在这里,我代表省自贸办对所有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心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自贸试验区各片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有效发挥创新优势,主动作为,多方施策,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大力实施“云签约”“云互动”推动重点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创新使用视频会议、视频踏勘等形式代替专家评审会和现场踏勘,保障疫情时期审批不停步。推行“网上办”“容缺办”“邮寄办”等业务办理方式,打造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不见面”“少见面”“见面不接触”审批模式。发挥“商务秘书”“一址多照”注册的便利性,为企业提供线上注册、法律、培训、管理咨询、创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开通“云疫贷”融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增强人民抗击疫情的勇气和信心。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典型经验,主动破解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为推动我省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西北信息报记者:

您好,我是西北信息报记者。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带动我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谢谢您的提问,谢谢您对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关注。自贸试验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主动破解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与与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双区叠加”的效应,深入研究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方向,密切追踪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挥区位优势,科教优势,产业优势等,以建链、强链、延链为重点,加大国际招商力度,创新引资方式,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聚集,助推我省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陕西自贸试验区确定了九个方面产业,我简要作一介绍。

一是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在高新功能区等构建“芯-软-端-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新功能区、经开功能区、西咸新区等加快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和动力电池产业,推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汽车后市场。

三是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产业。高新功能区、经开功能区等培育壮大高端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做强高端动力装备特色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变,构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

四是积极发展医药健康产业。高新功能区、秦汉新城功能区等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特色康养产业聚集区。

五是大力发展临空产业。空港新城功能区重点发展以航材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为代表的国际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业,拓展保税维修服务,推动临空保税产业聚集。

六是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国际港务区功能区等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加快整车和粮食、油脂、铜、铝、木材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建设。

七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高新功能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与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数字出版、电子竞技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博非遗、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秦汉新城功能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八是加快会展业发展。浐灞生态功能区将高水平运营西安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整合全域会展资源,延伸会展产业链条,培育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加快构建“会展+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体系。

九是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杨凌片区积极推动农作物种子、种苗研发和生产;加快建设进境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积极引进支持加工型畜牧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动物饲料、生物添加剂、生物疫苗等产业;打造农机装备、农业生产资料等展示交易平台,推动农业技术、农机装备走出国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记者:

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说明自贸试验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市场主体的认可。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还将采取哪些举措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谢谢您的提问。

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适应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陕西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对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吸引力,培育外向型产业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主要抓六项工作: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攻坚行动。按照依法放权、应放尽放、有序承接的原则,由省、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向自贸试验区委托、下放行政审批权。在自贸试验区实施涉企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工作,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实现更大范围“一网通办”“掌上可办”“全城通办”等,便利企业办事。全面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体系、《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等经贸规则,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二是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认真落实好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研究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促进和投诉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

三是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至国际贸易全链条。全面推广“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流程,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降低通关费用。

四是加大金融创新步伐,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面落实金融领域扩大开放措施,加快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自贸试验区内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探索保险机制与融资机制相结合,鼓励保险资金支持租赁业发展。提升陆路贸易金融服务水平,探索中欧班列“长安号”贸易融资新模式。加快推动人民币作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

五是优化引才用才环境。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和管理办法,为科研创新领军人才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长期或永久居留手续提供“绿色通道”。为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商务、交流和访问等活动的外国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签证和入出境便利。放宽外籍高端人才从业限制,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加快建立自贸试验区留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六是强化法治保障,探索构建调解、仲裁、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快出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进一步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西安知识产权法庭、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中国上合组织西安法律服务交流合作基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优势,加快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化解“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争端,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最后一个问题。

陕西日报社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社记者。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年多来,有多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或全省复制推广。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加大差异化改革力度,加快推动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找准和破解制约开放发展的瓶颈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建立职能部门横向联合、各级自贸办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成立重点改革事项工作推进小组,加强差别化政策研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动形成更多的“首创型”改革创新成果。下一步,在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的同时,推进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构建与“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支点。

一是创新发展方式推动“一带一路”门户枢纽建设。构建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集疏运”体系,提升网络辐射能力、空地联运能力和客货集散能力。加快建设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面向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临空特色高端产业体系。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探索以铁路运输为主导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运输规则,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数字中欧班列(西安)”研究,推动建立综合性数字化中欧班列服务平台,推进中欧班列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依托国际农业创新港,汇聚国际农业领域资源,推动现代农业研发、投资和贸易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构建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和服务平台。积极争取农作物种子进出口审批流程优化创新试点,吸引国内外农作物种子科研资源,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三是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机制,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智力丝绸之路。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平台,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与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新机制。发挥地处古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枢纽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在经济合作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打造高质量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持续推动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中欧产业园等建设,不断优化完善“两国双园”“一园两地”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建设。

四是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发展。加快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陕西自贸试验区与其他自贸试验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多式联运、产业升级等方面探索合作新模式,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持续深化与西北地区交流合作,实现改革红利共享,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