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西安市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07-21 15:28:4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2020年7月16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组织召开“西安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新闻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市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努力营造人人健康、家家幸福的舆论氛围,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中有升。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到会,介绍我市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工作有关情况,通报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报告。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市卫健委主任刘顺智

市卫健委副主任荣亮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了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继续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首先,请刘顺智主任介绍全市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工作亮点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pic

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健康素养是个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市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健康目标,同时,也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将普及健康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明确纳入《“健康西安2030”行动规划》。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计12项服务内容,我市自2009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针对我市市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围绕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为市民印制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323.87万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1.53万次,达89.43万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21311期;开展公众咨询活动7248次,受众达38.96万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0622次,受众达56.63万人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229.26万人次。

二是广泛发动全社会开展健康科普宣传。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通过开设专刊、专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节目,引导群众及时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市健康教育所本级播出《健康快车》电视栏目49期,编印发行《西安大健康》杂志75000册,制作控烟、健康素养66条等主题内容的各类宣传品17种87900份;编印《健康学校科普读本》近30万字,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中使用;开展科技卫生三下乡、世界结核病日、健康中国行、艾滋病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把健康知识送到群众身边;结合我市第三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在各类公共场所LED屏循环播放健康教育知识,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素养66条”、“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教育大讲堂,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是持续推动健康细胞建设工作。将八类健康细胞建设与健康教育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双向发力。健康医院建设与无烟医院建设、健康促进活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院学科建设等医疗管理工作相结合,开展健康教育、健康讲座、健康促进活动和培训。健康村庄建设与基本公卫服务、健康教育、农村人居环境三项工作协同推进。健康社区建设中推广15分钟医疗圈、健身圈、养老圈等做法。健康企业建设中,将职业健康管理与行政执法相结合,综合施策,切实体现服务意识。健康家庭建设结合“国际家庭日”、“世界人口日”等活动,组织“人人健康 家家幸福”大型宣传活动。健康学校建设紧扣健康校园建设,加强新冠疫情等传染病防控,做好近视等学生常见病的监测与干预。健康军营建设开展了“健康西安服务老人”专家进社区送健康系列活动,为军队离退休干部举办宣讲和义诊等送健康活动。同时,积极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机关建设活动。

四是全面开展控烟宣传活动。目前,烟草危害已成为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维护市民健康,我市2018年出台《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成为全国第四个全面禁烟的城市。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我市控烟工作。相继组织承办国家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办法》生效启动仪式、《办法》实施百日宣传、《办法》实施一周年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戒烟大赛”、“小手拉大手•创建无烟家庭”、“无烟企业”创建、“点亮工程”大型控烟宣传活动;在钟楼、大雁塔等西安地标性建筑户外大屏以及地铁、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的站厅、站台、车厢电视滚动播出控烟普法公益广告和控烟海报等形式,市民对控烟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我市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了2019年“世界无烟日奖”。

从本次我市健康素养监测的结果来看,2019年西安市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已达到17.74%,较2017年提升了3.76个百分点。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与相关部门和各位媒体朋友的积极配合,与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密不可分。借此机会,我代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指示要求,全面开展健康西安建设,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显著提升我市市民的健康水平。

一是健全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健全市、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街道(镇)三级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审核机制,编制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知识信息指南,向社会发布。

二是推动健康传播全民覆盖。以健康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巩固提升、健康促进县(区)、健康“细胞”工程和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建设为平台,普及健康知识。联合电视台、电台、报刊和网络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刊播健康科普公益广告。建立共建共享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播资源库,完善核心信息发布制度。

三是推进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增强公众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意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家庭建设,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推进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多元化、规范化发展。引导家庭医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健康指导活动。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引导家庭成员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谢谢大家!

谢谢刘主任。下面请荣亮副主任通报西安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报告有关内容。

pic

各位媒体的朋友:

大家好。

在发布西安市2019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结果之前,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健康素养的相关内涵。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是影响公民自身健康的重要因素。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列为考核指标之一。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的目标。我市继2013年首次开展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后,每两年监测一次。最新一次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于2019年完成,经过相关部门审核认定,于今日向公众发布。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9月至12月,采用与国家健康素养监测相同的问卷和方式,在13个区县和高新区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监测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其中:城乡人口比例为0.95:1,男女性别比为0.87:1,平均年龄为46.34±13.295岁;涉及全市42个街道(乡镇)84个社区(村),得到有效调查问卷2808份。

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我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达到17.74%,总体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为8.48%,2015年为9.68%,2017年为13.98%。),比2017年的13.98%提升3.7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57%,较2017年提升2.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水平为12.07%,较2017年提升2.17个百分点。

2019年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继续稳步提升。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3.64%,较2017年提升7.5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8.45%,较2017年提升5.38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3.15%,较2017年提升3.77个百分点。

2019年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均有提升。其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54.94%,比2017年提升11.6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为49.64%,比2017年提升8.8个百分点;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32.32%,比2017年提升4.24个百分点;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3.51%,比2017年提升6.25个百分点;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2.59%,比2017年提升4.7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21.19%,比2017年提升4.54个百分点。

监测结果表明,西安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城乡差异、职业差异、年龄差异依然存在——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15至44岁的居民高于45至69岁的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农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其它职业人群。未来工作的重点应以农民和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重点关注对象,进一步帮助居民提高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谢谢荣主任。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请提问:问题一:我是西安日报记者,请问荣主任,刚才公布的西安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7.74%,有什么含义?

答: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有一套标准化的指标体系,西安市本次采用的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与国家2019年的调查问卷是一致的,是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健康素养66条”)作为依据,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每个普通居民预防疾病、保护自身健康应该具备的、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一个居民能够准确回答调查问卷80%以上的问题,才认为他具备了健康素养。17.74%这个数据表示在我市15~6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每100位居民中,能答对问卷80%以上问题的人有17.74位,不到18个人,也就是说每100位居民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不到18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的目标。从实际工作数据来看,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近年来提高很大,从发展目标来看,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福祉,因此我们也借此机会向全社会呼吁,请社会各界和每一个市民都高度关注健康素养问题,为提高全市健康素养水平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请继续提问:

问题二:我是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刘主任,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这个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答:国家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是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健康素养66条”)作为依据,里面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每个普通公民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方面,应该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准确回答调查问卷中80%以上的问题,就认为他具备了健康素养。

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低的人,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患者血压、血糖控制不好,采纳健康行为差,医疗费高。换言之,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可以使健康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高危人群不得病、晚得病;患病人群减少伤残和死亡,提高生命质量和寿命。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一个地区居民健康的重要标志,已列入到健康指标体系中。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为个人、家庭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请继续提问:

问题三:我是西部网记者,请问荣主任,监测报告显示我市近年来城乡健康素养水平已有较大提升,下一步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我市城乡健康素养水平?

答:下一步我市将着力从缩小城乡健康素养水平差距入手,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运用好创建健康村庄、健康家庭等活动载体,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及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同时联合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农村学校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弥补健康素养在农村地区的这块短板。同时,通过加强干预,使农村居民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效提升。

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