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时间:2020-10-13 17:42:0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0月13日8:30,延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宜川县委副书记王晓春、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围绕“强化政治担当 坚持精准施策以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兑现庄严承诺”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pic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我们邀请来了: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先生、宜川县委副书记王晓春先生、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先生。请他们围绕“强化政治担当 坚持精准施策以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兑现庄严承诺”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宜川县地处黄河壶口瀑布之滨,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宜川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瞄准“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下面,就请任建新先生介绍情况。

pic

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宜川县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中共宜川县委、宜川县人民政府,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就宜川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宜川县地处延安市东南部、黄河壶口瀑布之滨,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国土总面积2931平方公里,辖4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共有贫困村4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103户8111人,目前在册贫困户230户359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瞄准“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19年5月,省政府宣布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宜川实现整体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4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2873户7752名群众摘掉贫困帽子,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初的14.03%下降至0.45%,2016年、2017年、2018年,宜川连续三年荣获“陕西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县区”称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基础更加坚实,一些工作持续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一、坚持高起点谋划,做到组织领导全方位。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认真安排部署、精心谋划推进,全方位加强组织领导,具体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补齐发展短板、推动追赶超越、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和最大机遇,作为检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和“五个不减”(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量不减、督查考核不减)工作要求,不断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对组织、对历史、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持续把人财物向脱贫攻坚集中,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二)领导体系到位。全面推行“主要领导亲自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乡镇部门强攻坚、干部帮扶全覆盖”的工作模式,组建了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乡镇脱贫攻坚作战室和村级脱贫攻坚前线指挥所,实行“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技术干部到产业村”的包抓机制,落实38名县级领导、64名党政部门“一把手”包抓47个贫困村和65个非贫困村,抽调1400余名干部包扶3103户贫困户,选派324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广泛开展县乡领导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累计开展扶贫干部业务知识培训1.34万人次,提升了扶贫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了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全覆盖。

(三)责任落实到位。按照“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共建其功”的原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乡镇部门逐一签订军令状和责任书,层层落实6个乡镇、1个街道办主体扶贫责任,实行分线作战;逐个落实“八办三组”、水务、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扶贫部门的行业主管责任,实行分块作战,并对乡镇部门进行捆绑问责、联动考核,形成有责共担、失责同究的工作格局,以责任落实确保了工作落实、任务落实和措施落实。

二、坚持高标准推进,确保脱贫成效有保障。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切实解决好“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努力让脱贫成效赢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具体做到了“四个全覆盖、四个有保障”。

(一)推进产业就业全覆盖,确保群众增收有保障。坚持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和长远之策,确保群众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一是做优特色产业。累计扶持贫困户发展苹果等产业3.18万亩,建设果蔬大棚1075亩,种植蘑菇、木耳21.35万棒,培育羊肚子菌、弓棚蔬菜等3.42万亩,新增柴胡、板蓝根等1.63万亩,养殖畜禽13.27万头(只),养蜂3367箱;建成4.0智能选果线9条、气调库2万吨,扶持群众搭建果园防雹网7.2万亩,实施果园节水灌溉12万亩,建成集雨窖780口,为群众购买政策性苹果保险2.5万亩;打造了壶口昝家山等一批旅游示范村,辐射带动1200余名贫困群众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建成投用丁盘等光伏扶贫电站3个,带动1330户贫困群众每年户均收益3000元,可连续收益20年;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覆盖所有贫困村,发展电商贫困户124户,每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特别是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积极适应网络销售新业态,采取“互联网+直播+电商”模式,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累计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8880万元,其中线上销售农产品3120万元,让群众在“线上+线下”的“直播经济”中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壮大集体经济。累计培育发展王湾、啊道等脱贫产业基地22个,巩固提升陈家山等“三变”改革示范点14个,辐射带动贫困群众每年户均增收1500元;累计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资金4795万元,引导发展集体经济79个,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75.5万元,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做活就业创业。累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次,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1885人、自主创业69人、公益专岗安置533人,选聘贫困群众护林员292人,增设疫情公益性岗位134人,实现了贫困群众“技术培训和创业就业全覆盖”,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二)推进基础设施全覆盖,确保群众安居有保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三提升”行动,累计新建改造安全饮水工程401处,安装消毒净化设备839台,实施电网提升改造工程324个自然村,建成通村公路83.31公里,修复“油返砂”公路101.9公里,贫困户饮水安全、贫困村通动力电、行政村道路达标率全部达到100%,实现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全覆盖”。二是实施安居工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要求,采取村集体或合作社统建和群众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656户易地搬迁和5573户危房改造任务,让贫困群众有了安全、温暖、舒适的新家,实现了“安全住房全覆盖”。三是优化人居环境。加大村庄卫生清扫保洁、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力度,强力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累计完成改厕3831户,建成干净整洁村112个、重点达标村63个、示范样板村9个,贫困村面貌实现大变样,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逐步成型。

(三)推进社会救助全覆盖,确保群众生活有保障。突出民生底线,加强兜底保障,坚持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让党的惠民政策惠及群众。一是实施健康扶贫,让困难群众看病无顾虑。全面推行“执业医师+全科医师团队+贫困户”健康扶贫模式,贫困群众签约率达到100%;全县贫困人口累计报销医疗费用4146.24 万元,报销门诊慢性病费用69.8万元,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80%以上。二是实施教育扶贫,让贫困学生上学无负担。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5万人次3802.16万元,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落实1012名教师对1069名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教,累计对38名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严格落实送教上门,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全覆盖”。三是实施兜底扶贫,让特殊群体生活有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鳏寡孤独老六类贫困人口,采取财政兜底、集中供养、入股分成等方式,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补助、留守儿童补贴等资金2.14亿元,确保了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无虑。

(四)推进问题整改全覆盖,确保脱贫质量有保障。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关键,扎实开展“五排查五清零”百日行动和“对标补短”工作,不断提升脱贫质量。一是精准排查问题。聚焦“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方面的短板弱项,结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成效考核和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全面开展问题自查排查,先后主动认领各级反馈问题126个,“五排查五清零”百日行动自查问题40个,为精准整改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扎实整改问题。对各类督查检查反馈的问题、主动认领的问题和自查排查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并坚持县级领导带头督查、行业部门现场指导、8个专项督查组跟踪督导,做到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不清零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截至目前,各类督查检查反馈问题,以及“五排查五清零”、“对标补短”排查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反馈和排查问题中暴露出的产业、基础设施、住房安全、扶贫政策和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在做好问题整改的同时,持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健全完善了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稳定增收、“三保障”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等10项长效机制,对排查出的106户边缘户、72户监测户和剩余的230户359人在册贫困户,逐一建立监测台账,实施精准帮扶,切实遏制和减少贫困人口返贫,全面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果。特别是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四年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农业生产、家庭财产、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重大疾病五大保险,累计理赔394万元,有效遏制了因病因灾返贫现象发生。

三、坚持高质量保障,推动工作落实高效率。坚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督查落实”的扶贫工作格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示范带动。深入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千村示范、万村达标”等活动,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全面推行党员中心户、党员爱心岗、党员带富等做法,放大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上的富民效应,先后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4个、市级标准化示范村7个,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64个,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比例达到94.64%,培育村级后备干部317名,培树农村带富党员349名,带动贫困群众764户,贫困村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其中,云岩镇探索推行的村级后备干部专职化的做法,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张广智部长的批示肯定。

(二)狠抓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把扶贫扶志摆在首要位置,广泛开展“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巡演等活动,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牢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淳淳教诲,坚定依靠自己辛勤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大力推广扶志“六法”,广泛开展村民道德评议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培育文明新风,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强化典型带动,建成爱心超市57个,英旺乡啊道村探索推行的“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的爱心超市运行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建成丹州王湾、英旺啊道、云岩辛户3个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观摩点,培养树立了“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张延刚、“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先进个人”付凡平等一批先进典型,提振了群众脱贫信心。

(三)深化社会扶贫,凝聚攻坚合力。深入开展苏陕扶贫协作、联县扶贫、“3+X”帮扶、万企帮万村等工作,累计实施苏陕扶贫协作项目50个,惠及贫困群众9307人次;省农业农村厅先后派驻8支工作队61名干部开展联县扶贫工作,累计投资2.4亿元,实施了千亩矮化苹果示范基地、智能选果线、气调库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有效加快了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深化与延安大学、唐都医院等单位结对帮扶,提高了全县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强化与中盐集团对口帮扶,中盐集团累计落实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对口帮扶,为全县群众免费发放了价值600万元的“爱心盐”1500吨,研制出2.0版“花椒盐”,进一步提升了花椒产业附加值;组织皖秦实业、陕西鲜至等47家帮扶企业帮扶 43个贫困村,累计投资1905.4万元,帮助村组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改善设施,惠及贫困人口2390人。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脱贫需要。坚持把一切资金向脱贫攻坚聚拢,积极通过向上争资、社会筹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全方位放大资金总量,累计筹集资金27.81亿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群众创业就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两房”建设等工作,其中,安排县级扶贫专项资金1.8亿元,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6.05亿元,累计整合使用行业部门资金11.38亿元,筹集其他扶贫资金8.58亿元;落实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抵押金100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6973.1万元,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强度。

(五)强化督查问责,提升工作实效。坚持县级领导带头常态化督查,8个专项督查组全程督查、重点督办、跟踪问效,确保脱贫攻坚人人过硬、户户过硬、村村过硬、乡乡过硬;坚持把脱贫实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积极在扶贫一线识别选拔干部,先后研判帮扶干部、“四支队伍”、乡镇领导班子、“八办三组”成员单位干部1300余人,运用“三项机制”提拔重用脱贫一线干部243人次,召回不胜任第一书记9人;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执纪审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挪用侵占扶贫资金等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349起389人,确保了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各位媒体朋友,宜川县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同心协力和顽强拼博,也离不开各位媒体朋友的关心支持。在此,我真诚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宜川、支持宜川、宣传宜川,常来宜川走走看看。

谢谢大家!

李少婷:

谢谢任县长。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单位名称。

陕西日报记者:

宜川县于2019年5月实现脱贫摘帽,脱贫后在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具体谈谈。谢谢。

pic

宜川县委副书记王晓春:

全县整体脱贫后,我们坚持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核心工作来抓,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了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稳定增收、“三保障”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等10项长效机制,全面控制和减少返贫问题,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大力推广运用利益联结模式。先后建立了“企业+基地+贫困户”、“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同时,持续强化项目带动,在旅游、电商、光伏、风能等项目建设中积极吸纳贫困户入股,确保群众长期收益。

三是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力扶持引导群众搭建果园防雹网,加强农田灌溉、防雹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继续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农业生产、家庭财产、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重大疾病五大保险,为广大贫困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造成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对群众稳定增收造成影响,请问宜川县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谢谢。

pic

宜川县扶贫局局长范志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县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统筹兼顾、精准施策,通过领导干部网络带货、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措施,切实降低疫情影响,确保群众收入不降低。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帮销。积极适应网络销售新业态,采取“互联网+直播+电商”模式,帮助群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县委、县政府领导借助“战疫助农·县长来了”、“粤陕12县结亲”之广东乐昌·陕西宜川专场等活动,带头走进网络直播间,化身“主播”带货,助力线上销售,通过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一亩田等网络平台,累计销售苹果、酥梨、花椒和宜川稠酒等农产品3120万元,广大果农在“线上+线下”的“直播经济”中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消费扶贫,促进了贫困户的收成变收入、产品变商品、服务变劳务,累计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8880万元。

三是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作,积极引导重点项目施工企业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持续加大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开发、转移就业、招聘招录、创业补贴力度,提高服务消费规模,累计举办技能培训277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52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6973.1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292名,开发公益性岗位667个,转移贫困劳动力1885人,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华商报记者:

宜川作为教育大县、教育强县,在教育扶贫工作上也取得很大成绩,请谈谈具体做法。谢谢。

任建新:

近年来,我县教育扶贫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投资7.2亿元,实施宜川中学迁建和幼儿园中小学新建改建工程,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落实乡村教师和班主任补助1.5亿元,落实了中学教师保障性住房,实现了中学教师安居梦,全县教育实现了教育均等化发展。

二是精准实施教育资助。大力开展“教育资助基层行”活动,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教育资助政策、了解掌握建档立卡户子女就学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库,确保精准资助、应助尽助。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3802.16万元,受助学生3.5万人次,其中,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9864人次,发放资助金896.6万元。

三是大力开展控辍保学。坚持把控辍保学作为“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关键举措和底线任务,建立健全了“政府一线按户籍和教育一线按学籍,纵向排查分层建档,横向比对补漏监管”的双线控辍管理机制,全面夯实“七长”责任,健全动态监测和异地监管机制,对不能到校就读的38名残疾儿童实施了送教上门服务,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无一人失学辍学。

四是全面深化教育合作。先后与延安大学、无锡新吴区签订“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等合作协议6个,建立合作基地2个,确定帮扶关系学校4所,协调援助资金36.9万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教师2500余人次,为深入开展教育扶贫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是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积极支持各类教育创新发展,宜川中学探索推出的“两个自主”教育模式,成为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张样板,学校高考六项指标连续15年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积极适应发展新形势,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组建了宜川中学教育集团,实现了理念、资源、方法、品牌整合共享,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

李少婷:

感谢任县长、王书记和范局长的发布,也谢谢媒体记者的参与。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