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有关情况

时间:2020-11-05 13:01:59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5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公安厅副厅级侦察员吕海涛、陕西省公安厅治安局局长李宗社、陕西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李昌、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殷浩出席,介绍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pic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公安厅副厅级侦察员吕海涛先生,省公安厅治安局局长李宗社先生,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李昌先生,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殷浩先生。

请他们向各位介绍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吕海涛侦察员介绍相关情况。

吕海涛: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由陕西省公安厅建设运营的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自2017年5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以简化办事流程,释放公安“放管服”红利,优化营商环境为宗旨,构建全省公安机关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打通”影响群众办事体验感的“堵点、难点”,将公安便民服务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到键”,已成为全省公安机关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总枢纽、总支撑、总门户。截至目前,平台已实现361项公安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100万,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2071万余件次,其中让群众“一次都不跑”的服务超过143万件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的工作情况:

一、高站位谋划、高强度推动、高标准落实,筑牢政务服务便民基础

陕西省公安厅坚持将“放管服”改革与互联网警务科技相融合,紧贴群众需求,不断充实“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可办项目和办理模式。

平台通过网站、APP、公众号、小程序、头条号等网上接口,以及在线申请、网上受理、远程寄递、电子化支付等多样受理方式,还有刷脸认证、一键挪车等便捷系统应用,将公安服务覆盖到线下和线上的各个环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平台建设中,陕西省公安厅坚持全警种业务系统对接平台要求,实现了治安、刑侦、出入境、法制、交警等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警种部门全接入,将特行,保安,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审批,监管场所会见预约,交通违法查询办理,互联网网站登记备案等一大批行政许可事项和高频服务事项纳入线上预约办理范畴。

为了让更多群众坐享公安“放管服”改革红利,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张贴海报、入户走访、网上推送等渠道广泛宣传,有力提升了平台的知晓度和利用率,实现了公安网上服务在边远山区与繁华城市的无差别覆盖,大量优质公安政务资源和便捷服务通过平台直达群众指尖。

二、强后台保障、强动力发展、强举措实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

陕西省公安厅围绕民心用警,把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公安“放管服”改革的“指挥棒”,明确了“361+N”的互联网+公安政务建设模式。这里的“361”,是省厅梳理确定的全省共通的361项公安办事事项;N,是各市公安机关的创新应用事项。在这套模式下,省厅提供全省公安机关统一的身份认证、支付寄递、短信模块和硬件支撑,让各市在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时“轻装上阵”,有针对性地服务本地群众。

今年,省公安厅新推出了一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便民服务事项:一是为企业、机构提供全流程网上“往来港澳商务登记备案”办理服务。二是为已办理出入境证件的中国公民提供证件照下载服务。三是提供出入境同行人证件预约功能,方便大家为同行的老人和未成年人办理业务。四是实现港澳人员往来内地通行证件业务的电子缴费。五是将在全省1800余个户政大厅全面实现线下办理身份证、户政业务通过手机“扫码”缴费。六是将在全省106个长途客运站设置临时乘车身份证明自助打印终端,让忘带身份证旅客也能“无证出行”。七是扩大“看守所律师会见网上预约”范围。八是对群众网上咨询留言实现智能答复,“0延迟”提供答复参考意见和办事链接。九是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的网上办理。

此外,省公安厅还以各地公安机关推出的“亮点”服务项目为借鉴,在全省“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了行政复议网上申请、犬证办理预约登记、限行区域通行证审批、占道施工网上申报、典当特种行业许可、开锁人员身份自助核对、无人飞机报备、应用微信推送证件到期提示服务、边境通行证申报、交通违法随手拍、“扫脸”办理个人业务等大量创新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接入了工商、税务、社保、社会信用等8类74项政务数据,让群众在公安机关办事无需重复提交办事材料,尽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优化办事流程、优化平台架构、优化用户体验,为陕西政务服务注入公安力量

随着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在网上办事时对避免重复提交身份证明的呼声愈加强烈。陕西省公安厅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对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认证模块在安全性、稳定性、并发性和响应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截至目前,已向全省政务服务提供公民互联网身份认证服务超过1000万次,有力回应了群众呼声。同时,我们还加快构建可信身份认证应用生态,明确了公民互联网身份认证在管理、使用和监督等方面的一系列应用机制,建立“政府推动、公安管理”的建设运行模式和“公安提供服务、应用方反馈数据”的业务闭环运行。

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已接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解决了群众办事过程中证明“我就是我”和“是我在办”的难题,大幅节省了群众办事的时间和精力。平台在全国首家建立了投递范围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按照同城8元、省内异地10元、省外13元的价格向群众寄递办事资料和证照文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拿到申办成果。平台大幅提升数据效率,将群众查询速度、办事响应速度由原来的30多秒缩短为1秒以内,有力提升了群众访问体验。平台作为“政务服务公安旗舰店”,已对接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并与全省平台统一了用户体系,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在公安平台和全省平台重复注册、多次验证的问题,实现了一次认证、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更离不开媒体朋友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热切希望你们在更多的领域对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你们不断的收集社情民意,帮助我们不断发现新问题,帮助我们不断实现新提升。让我们共同为陕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李惠:

感谢吕海涛侦察员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请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报道杂志记者。我在“互联网+”平台看到,西安推出了行政复议网上申报业务。请问,群众在网上申报的复议申请,与线下提交的书面申请是否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殷浩:

在“互联网+”平台申请复议与线下申请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今年,西安市公安局报经省公安厅同意,在公安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全省统一平台西安地方站开展创新应用,把“互联网+”平台的服务领域由政务服务延伸至法律救济和行政司法服务。

具体办理中,群众在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选择进入“行政复议网上申请”事项。按照办事指南提示填写“行政复议申请书”,向西安市公安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申请行政复议须知》及标准制式《行政复议申请书》均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申请人在线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后,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工作人员将在线直接审查行政复议申请,并及时与申请人取得联系,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及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在线反馈给申请人,提示申请人应当提交的证据材料、提交方式等信息,避免了申请人因缺材料或者不能正确填写《行政复议申请书》等而不能顺利申请行政复议的问题。此外申请人也可在平台上查看复议申请办理进展情况。据我们了解,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领先。

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是西安市公安局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复议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开通行政复议网上申请,为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拓宽了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提高了行政复议工作效率,有效落实行政复议合法、及时、便民原则。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宣传力度,在省公安厅的指导下持续优化 “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努力开辟行政复议便民、利民、为民的新渠道。

谢谢大家!

 李惠:

请继续提问。

三秦都市报记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户政业务,事关每一位人民群众,是群众从事生产、生活各项活动的基础。请问发言人,公安机关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方便群众办理户政类业务的?

李宗社:

据统计,全省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每年办理户政业务超过1000万笔,制发身份证200余万张、临时身份证近40万张,登记流动人口80余万人,制发居住证50-60万张。

“互联网+”平台建设伊始,省公安厅党委就把户政业务作为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的重点,除法律法规专门要求的,一律实现“一次都不跑”;法定必须面见当事人的,一律实现“最多跑一次”。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省公安厅对内加大数据整合、系统对接和民警操作培训力度,对外积极联系财政、邮政等部门。相继推出了72项户政全流程网上办理业务,流动人口网上登记、居住证全流程线上申报。根据群众需要,配套上线了姓名规范汉字查询、新生儿重名查询等高频查询模块。

针对群众在升学、应聘等过程中经常需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却又囿于办理流程复杂、群众需在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的情况,省公安厅通过大数据查询、信息资源共享,在“互联网+”平台推出无犯罪记录证明网上办理事项,群众在平台填报信息提交申请,经公安机关线上审核,就可自行下载打印,实现群众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零跑腿”。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将根据群众和基层实际应用中的意见建议,不断推出更多证明类材料网上办理事项,把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谢谢!

 李惠:

请继续提问。

新华社望周刊记者

您好,我是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我们注意到,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已经通过政府共享数据开展了核验、替代群众办事申报材料的试点工作。请问,陕西省公安厅是准备如何扩大这一创新举措,让更多群众能享受到“一网通办”的便利?

李昌:

为方便我省企业、机构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我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网上申请“往来港澳商务登记备案”事项,企业、机构可通过“互联网+”PC端,向所在市级公安机关申请办理,获批的相关人员可办理往来港澳多次商务签注。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不见面审批、不接触办理”的需求,在省政府办公厅的指导下,通过省信息中心“陕西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申报此事项的统一社会信用登记、企业工商登记、企业纳税、社保、退休人员等8类数据信息开展了群众申报材料的电子化核验。据我们掌握,这一做法是全省“一网通办”工作首次通过跨多部门协同联动、共享数据信息核验群众、企业办事申报材料。

目前,我们已经通过政府共享数据,核验了67个企业354个个人的办事材料。下一步,在共享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得到进一步验证的基础上,我们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复制推广这一创新成果,一是在初步实现核验材料真伪的基础上,报经公安部同意后,通过共享数据,替代群众提交的办事资料。二是在更多“互联网+”平台线上办理事项和群众本人到窗口办事中应用这一成果,在省公安厅党委的领导下,把这样的做法在全省公安政府服务和公共服务当中推广,让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获得感。

谢谢!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中国新闻社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新闻社记者。据我们了解,每个市公安局都会出台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便民利民举措。请问,省公安厅是如何满足全省不同地方对“互联网+”平台提出的差异化需求的?

吕海涛:

谢谢你的问题。

近年来,各市公安机关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举措,群众办事的受理时限不断缩减、申报材料不断简化。这些举措,在客观上极大的方便人民群众在公安机关办理业务。但与此同时,不同地方对同一事项还存在办理程序、申报材料以及办事指南不相统一的现象;同一地市还存在线上、线下办事申报材料不一致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省公安厅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办事群众和基层公安民警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省级统建、地市创新”的框架原则,赋予市级公安机关更多的权限,支持各市基于本地实际开展创新应用,把更多、更切中痛点的改革福利呈现给全省人民。今年,省公安厅将“互联网+”平台的配置权限下放至市级公安机关,各市可以按照本地便民利民政策实际,设置本地业务的办事申报材料、办理流程,修订本地办事指南,让各地的便民利民举措第一时间在“互联网+”平台落地应用。此外,省公安厅通过向各市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寄递、统一短信模块、统一硬件支撑等完备可靠的基础支撑,赋能各市公安机关轻装上阵,专注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今年,我们共收到各地创新应用申请57项,其中养犬证办理、低小慢无人机备案、机动车限行区域通行审批、行政复议网上办理等具备推广价值的创新事项,我们将在充分研究调研的基础上适时推广至全省。谢谢!

李惠:

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感谢与会的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