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三)

时间:2020-11-06 15:12:49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4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蒲城县委副书记张峰同志就蒲城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工作成效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和成效进行通报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 雷景荣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蒲城专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

蒲城县委副书记  张 峰同志

蒲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扶贫办主任 麻胜民同志

蒲城县人社局局长  解剑锋同志

蒲城县卫健局局长  贾鸣剑同志

现在请张书记就蒲城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工作成效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和成效进行通报发布。

中共蒲城县委副书记 张 峰: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蒲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首先,我谨代表蒲城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传递蒲城正能量、展示蒲城好形象的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15镇2个街道,269个行政村、24个社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整体工作,系统推动贫困户脱贫与非贫困户增收致富、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干部带贫致富作用发挥、乡村文明与村级治理效能提升、一二三产全方位推进等六方面工作,精准施策发力,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实现贫困县高质量“摘帽”。目前,全县119个贫困村、26026户924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92%。我县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成效考核优秀等次、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总体来讲,蒲城县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脱贫攻坚工作可以用“九个体系、九大动力”来概括。

一、组织体系集成了动力

我们打造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协调顺畅的运行体制和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全县建立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行业部门推进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坚强的组织指挥体系、协同作战体系、督查考核体系等,构建了“三级书记”抓脱贫、全体县级领导包联到镇、机关单位选派干部驻村、所有贫困户落实帮扶的工作格局。

面对今年疫情影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来陕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第一时间召开直到村一级的全县领导干部视频大会,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质量。119名“第一书记”和216名扶贫工作队员在2月10日已到村开展工作,包联干部开展针对性帮扶,确保了每项部署落细、落实、落到位。同步建立了村干部绩效与津补贴挂钩、负面清单、季度点评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督查问效,提拔重用了一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全面增强,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风更加扎实,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二、政策体系引擎了动力

各项扶贫政策“精准滴灌”,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资金精准到户到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5万人次,为96名适龄儿童“送教上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989名家庭签约医生实现16415名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全覆盖。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32亿元,涉及8381户,获贷率达36.6%。就业扶贫紧盯“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工作任务,坚决克服疫情影响,采取“点对点”劳务输出、企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实现501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清零,其中县外转移就业9186人,公益专岗和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1535人,确保了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人稳定就业。完成危房改造1802户,新建成4个集中安置点,1205户群众搬入新居,旧宅基地腾退拆除率达100%,同步建成5个社区工厂,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投入体系提供了动力

我们在保证财政资金投入使用安全的情况下,让涉农资金效益充分发挥。累计投入资金17.4亿元(中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97亿元、整合涉农资金8.43亿元),其中针对困扰镇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变过去涉农资金“拨款”为“投资”,共整合资金12亿多元投资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成22个“联合党委+”产业基地、269个“村党组织+”产业点,促进了主导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4亿多元,于2016年对119个贫困村、2017年对150个非贫困村,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县269个行政村的通村路和巷道“三化”改造提升,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达到100%。完成供水管网改造725千米,农户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9%、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完成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提升,动力电通村率、电力入户率均达100%;建成卫生厕所11.01万座,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同时,我们对所有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审计,夯实镇“三资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投入精准安全、资金落地产权明晰、资金效益充分发挥。

四、产业体系给足了动力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构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党委+”产业基地“两种模式”全县建成269个“村党组织+”产业点、22个“联合党委+”产业基地,培育形成金银花、奶山羊、食用菌等特色扶贫产业,带动酥梨、设施瓜菜等传统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全县共种植金银花5万多亩,建成食用菌大棚1130座,奶山羊存栏达8.6万只,酥梨面积突破27万亩,设施西甜瓜发展到17万亩。脱贫攻坚过程中,将相故里百舸争流,尧洛大地热气腾腾,产业发展如雨后春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品牌体系增强了动力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品,打响优势品牌,做实消费扶贫。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以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扶持创业,打出“组合拳”,构建我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涉农企业产品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在此基础上,唱响做实消费扶贫。采取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结合、集中发动与持续推动相结合等方式,构建消费扶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全国扶贫产品“832平台”推出蒲城78种名优农特产品,建成线上线下专馆10个、专区5个、专柜8个。先后举办西甜瓜促销大会、消费扶贫展销推介、国庆期间购买消费扶贫产品免旅游门票等活动,组织开展电商直播促销活动。止目前,累计完成扶贫产品销售额5.66亿元,扶贫产品产销两旺。

六、分配体系释放了动力

围绕用好产业收益、激发发展动力、提升治理效能,在全县农村推广“两项改革”。一个是在体制上,试点推行“村、社合一”模式,即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一套班子、三块牌子”,进一步明晰村“两委”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责任,健全了管理体制。另一个是在机制上,村级产业收益按照“5:2:2: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50%的收益资金用于贫困户分红及村集体经济积累;20%的资金用于全体村民进行分红;20%的资金,与“村规民约”等村级管理工作相结合,综合进行考核奖惩,所扣罚资金用于奖励评选的“星级户”;10%的资金作为对村干部的考核奖励基金,调动村“两委”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县269个村的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实现“清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的村突破100万元,10多万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中增收致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280元增长到2019年的9717元,增长196%,年均增幅39%,比同期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0个百分点。“两个模式”“两项改革”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入选全省推广的产业扶贫20个典型案例。

七、内在体系催生了动力

我们把扶志、扶智、扶技作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全员激发、全程催生。通过召开脱贫表彰会、举办扶贫文艺展演,有效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年来评创的225个“星级村”、23470个“星级户”,在产业兴旺、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引领效应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面对全县农户扎实开展4次“问卷大调查、入户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聚焦群众作务技术技能的提升,发挥酥梨试验站、特色产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定期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培训,组建16个专业农技服务队全程加强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撑,切实增强群众发展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可度达到97.7%。

八、参与体系汇聚了动力

我们广泛动员宣传,创新参与方式,搭建帮扶平台,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动员引导工商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省人民医院、国企合力团等构建“3+X”帮扶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累计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8075万元,实施项目75个,打造金银花园区11个,设施西甜瓜园区10个,食用菌园区10个,奶山羊养殖园区6个,共建苏陕扶贫车间5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14人,有效带动3407户10785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国企合力团建成3个产业点,带动贫困户583户,拉动就业110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辖所有二级院校与我县20所中小学结对,深入开展“一院一校教育帮扶行动”,实施完成教育、电商、党建等一批扶贫项目。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广大贫困群众依托产业、就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九、保障体系增添了动力

聚焦群众长期稳定脱贫、增收致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五项长效机制(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稳定增收和带贫益贫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营管护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长效机制)。强化对脱贫监测户、非建档立卡边缘户的后续帮扶,设立300万元专项防贫保险金,及时救助返贫的贫困户,以及可能致贫的非贫困户。同步构建以村民小组长为基础信息员,纵向到户、覆盖全县的网格化信息监测体系,重点对劳动力变化、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的家庭进行筛选预警,切实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坚持把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相统筹,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安排,推动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朋友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我们既有胜利可期的坚定信心,更有时不待我的现实紧迫。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落实到每一天、每项工作之中,体现在实际行动、实绩实效之上,奋力谱写蒲城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最后,希望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蒲城发展!祝愿大家工作顺利、阖家安康!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 雷景荣:

谢谢张书记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国际在线记者 刘嘉宸

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我们注意到,蒲城在产业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村党组织+”“联合党委+”两个产业致富模式,不仅有力确保了你们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请介绍一下蒲城县产业扶贫情况及具体做法?

蒲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扶贫办主任 麻胜民

答: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蒲城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治本之策,我们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围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核心,创新推广并重点实施了“村党组织+”、“联合党委+”两个产业致富模式,形成以贫困户单一自主发展产业、光伏项目扶持、扶贫小额信贷贴息为补充的多元增收体系,确保了村村有扶贫产业点、贫困家庭户户有增收产业或稳定分红收益,实现产业脱贫全覆盖。具体做法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

一、新模式。2016年全县创新推行“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由269个村党组织牵头,以每村成立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平台,结合辖区资源禀赋、群众作务习惯,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销售,收入主要用于增加村集体积累和贫困户分红。2017年推行“联合党委+”模式,作为“村党组织+”模式的拓展提升,充分发挥县、镇党委的引领作用,使所涉及村“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壮大产业。全县累计投入2.9亿元,建成269个“村党组织+”、22个“联合党委+”产业点,共带动贫困群众8316户,户均增收3700元。同时,针对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逐户制定产业扶贫“菜单”,群众根据需求发展适宜的产业;累计为5176户单一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发放产业直补金2767万元。

二、新效益。五年来,我们通过扶贫资金的持续投入和扶贫产业点的规范运营,不仅培育发展了5万余亩金银花、950座食用菌大棚、存栏8.6万只奶山羊等特色扶贫产业,而且引领带动了酥梨、设施瓜菜等传统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不仅直接带动贫困人口13492户参与生产经营、5300多人就近在园区务工,而且带动10万群众融入到产业发展全过程、镶嵌在每个产业链条之中,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收益。特别是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280元增长到2019年的9717元,年均增幅39%,比同期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0个百分点。

三、新资产。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突出财政资金的效益和安全,对整合的涉农资金实施“拨改投”,把使用、管理方式由“拨款”变为“投资”,投资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各村的经营性资产,资金接受镇“三资办”监管,产业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确保资产不流失,资金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目前,全县269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成立并规范运营,有力推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的全面完成,不仅为村集体形成了新的资产、而且收益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的村突破100万元,40%的村达到50万元以上,85%的村达20万元以上。

四、新机制。围绕提升村级产业管理水平,在体制上,全面推行“村、社合一”模式,即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一套班子、三块牌子”,进一步明晰村“两委”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责任,健全了管理体制。在机制上,村级产业收益按照“5:2:2: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50%的资金用于贫困户分红及村集体经济积累;20%的资金用于全体村民进行分红;20%的资金,与“村规民约”等村级管理工作相结合,综合进行考核奖惩,所扣罚资金用于奖励评选的“星级户”;10%的资金作为对村干部的考核奖励基金,调动村“两委”成员的积极性。

五、新活力。通过“两个模式、两项改革”的实施推进和具体实践,不仅为群众增收、村集体发展壮大打好了坚实基础,而且村级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村“两委”作用充分彰显,不仅调动了村干部谋产业、抓产业的积极性,而且村级“造血”功能、村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不仅有力改进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质量,而且有效化解了困扰“三农”工作的矛盾和问题,激发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活力。

中国网记者 韩  英

您好,我是中国网记者。近年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常见病、慢性病在县镇村医疗机构得到了及时诊治,贫困人口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仍然有保障,请介绍下在实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的经验做法。

蒲城县卫健局局长贾鸣剑

答:健康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贫困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是围绕有地方看病,解决贫困人口看得上病问题。按照“县级整合、镇级提升、村级达标”目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县医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22家卫生院和275个村卫生室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我县医疗服务水平始终名列全省第一方阵。县域内就诊率91.68%,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3.6%。

二是围绕有人员看病,解决贫困人口看的好病问题。依托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对口帮扶精准实施,全面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组建 19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对16415名贫困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对2415名贫困大病患者开展集中救治,全程跟踪管理服务,对1715名地方病患者开展专项救治服务。

三是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解决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合规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并在县域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实现全覆盖,近三年贫困人口住院26540人次,各类补偿9603万元。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出台了《蒲城县精准防贫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创设“精准防贫保险”,制定了《蒲城县非贫困患者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县非贫困人口患各类大病的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县级医院按照“大专科、小综合”机制不断提升内涵建设,卫生院按照“大全科、小专科”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实施“县镇一体、镇村一体”机制建设,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辖区群众提供同质化、均等化医疗卫生服务。

陕西日报记者 刘荔建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面对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请问,蒲城县在稳岗就业,贫困户就业增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做了哪些工作?

蒲城县人社局局长 解剑锋

答: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蒲城县积极应对、快速反应,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实施“点对点”集中输出、落实“稳岗减负”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全力做好全县稳岗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348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3万人,全县就业形势相比去年同期稳中有增。

我们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各项就业扶贫政策,紧盯“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 工作任务,(全国今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总数超过去年,东部地区今年吸纳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总数不少于去年,中西部地区今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总数不少于去年)通过企业带动、技能提升、劳务输出、公岗安置四项措施,实现了全县50115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清零。

一是扶持企业吸纳一批。累计“减免缓”221家企业社保费3281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84万元,补贴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各项费用19万元,拨付8个标准化创业中心奖补资金共计90万元,扶持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758人。

二是开展培训提升一批。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124期5766人,为贫困劳动力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孵化、小贷贴息等一站式服务320人次,扶持成功创业117人,为20名创业成功典型每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助资金3000元。

三是县外转移就业一批。先后举办专场招聘会12场次、发布用工信息12.3万条、推荐企业用工1.2万人次、“点对点”集中输出29批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县外转移就业9186人,其中苏陕转移就业143人。

四是开发岗位安置一批。对于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通过开发公益专岗、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535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发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275个,重点解决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

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就业扶贫丝毫不能放松。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全县稳就业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政策落实,确保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脱贫增收。

群众新闻网记者 李  行

您好,我是群众新闻网记者。我们知道,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省市各级将消费扶贫作为贫困户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蒲城县在消费扶贫这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蒲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扶贫办主任 麻胜民

答:今年以来,中省市各级把消费扶贫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高度关注、重视,也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按照上级总体部署要求,我们在推进消费扶贫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成立消费扶贫专班,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扶贫、商务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扶贫办、商务局、发改局等23个部门主要领导及各镇镇长为成员的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强化组织保障。制定印发了《消费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消费扶贫“双十”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指明方向、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二是加快扶贫产品认定,推进“三专”建设。全县依托酥梨、西甜瓜、金银花等优势特色产品及品牌影响力,紧抓消费扶贫利好政策和机遇,狠抓扶贫产品认定和销售,全县31个具有代表性、带贫成效明显的企业、共78种扶贫产品,先后通过国务院扶贫产品认定,涵盖县域所有主要农副产品,实现所有镇全覆盖。同步建成5个扶贫专区、8个扶贫专柜、线上线下10个扶贫专馆。

三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畅通销售渠道。精心组织开展中心广场大型消费扶贫展销推介活动,70余家农产品供应商和省内外120余家采购商、流通企业、客商代表签约采购金额达2.4亿元,现场零售及直播带货销售额87万元,涉及大额采购商50余家,签约数160余单。积极组织参展全市“庆国庆、迎中秋”扶贫产品展销活动,成功签约2000万元金银花购销合同,现场销售10余万元。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在832平台全部注册激活,完成采购额246万元。目前,全县扶贫产品已销售额突破5.66亿元(线上销售6500万元,“832”平台销售额457万元),其中“联合党委+”“村党组织+”产业点共176个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06亿元,16530户贫困户213个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38亿元,有力促进了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增收,实现了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预期目标。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 雷景荣: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蒲城县委宣传部,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