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五)

时间:2020-11-11 09:28:23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6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澄城县委副书记郑文军同志就澄城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工作成效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和成效进行通报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澄城专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

澄城县委副书记                   郑文军同志

澄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党俊平同志

澄城县政府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   成九民同志

现在请郑文军同志就澄城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工作成效进行通报发布。

澄城县委副书记 郑文军同志: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在脱贫攻坚收官交账的关键之际,非常感谢市委宣传部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向各位媒体朋友们汇报澄城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情况。首先,我代表澄城四大班子和澄城40万人民,对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澄城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万亩,辖9镇1办160个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1万,2011年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8年被认定为革命老区县。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猪)示范县”“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多项殊荣。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推进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25241户90128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740户3466人,7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5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脱贫摘帽。目前,通过动态调整,拟退出的1706户3326人(自然减少34户、140人)已经通过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批复,正在按程序公示。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发力“七个坚持”,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扶贫措施落地见效。

一、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尽锐出战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对脱贫攻坚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科学领导、系统作战、举县一致抓脱贫的生动局面。

一是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作用和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的政治优势。建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抓、县委常委牵头抓、分管领导包联抓、‘八办五组’具体抓、镇街部门分块抓、‘四支队伍’一线抓”工作机制,县级领导深入包联镇街督查任务落实,县人大、县政协分片督导,“八办五组”及行业部门不间断开展政策落实排查,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统筹辖区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一线查短板、补弱项,做到了合力攻坚,尽锐出战。

二是实行脱贫攻坚总队长制度。选派161支工作队495名驻村干部(含城关街道南关社区原西河村)开展驻村帮扶,由包联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村级脱贫攻坚总队长,由包联镇街县级领导定期召开总队长联席会议,统筹“四支队伍”力量,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三是落实常态化投入机制。坚持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年脱贫攻坚支出增幅不低于20%,“十三五”以来县本级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500万元;全面整合涉农资金,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累计整合中央资金7.81亿元、省级资金3.57亿元、市级资金0.22亿元、县级资金0.92亿元,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资金保障。

四是建立督查落实机制。组建县三督一考办公室,成立8个工作专班、10个督战队,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将脱贫攻坚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坚持精准方略,持续筑牢脱贫底线

严格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认真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综合保障等行业扶贫政策,筑牢“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底线。

一是教育扶贫保入学。以创建“陕西省教育强县”为契机,累计投资1.2亿余元,对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了改造;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覆盖”资助体系,发放资金1471万元,惠及2.2万人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辍学。

二是医疗帮扶保健康积极建设“健康澄城”,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创建成为二甲医院,18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160个村卫生室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县域内定点医院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三是“两房”建设保安居。投资5.8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3个,2208户搬迁户入住、腾退、拆除、复绿全部达到了100%,被确定为全省移民(脱贫)搬迁保障基金试点县、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增减挂交易指标试点县、整村搬迁试点县;投资529万元完成2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25241户贫困户住房安全排查,所有贫困户达到安全住房标准。

四是改造提升保饮水。累计升级改造区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8处,改(扩)建农村供水工程174处,236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配备消毒设备,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100%。

五是民政兜底保底线坚持“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9106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1892万元、临时救助金53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943万元。

六是项目建设保根本累计投资7.74亿元,实施通村公路联网工程、通村公路完善工程、通村路油返砂整治工程、贫困村巷道硬化亮化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16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网络全覆盖。

三、坚持分类施策,全面夯实致富根基

始终把产业就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全力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一是聚力园区带动累计投入9.31亿元用于贫困村产业培育以及扶贫产业园提级升档,探索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等模式,建成扶贫产业园158个,实现了行政村扶贫产业园、贫困户长短产业“两个全覆盖”,“一园走活‘产业扶贫、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步棋”,省委书记刘国中及原省委书记胡和平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聚力特色产业。围绕北部苹果花椒集中区、中部樱桃药材集中区、南部特色水果集中区三大种植板块,主推苹果、樱桃、花椒、特色水果、金银花、设施农业六大品种,配套短平快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聚焦建设“中国樱桃第一县”,樱桃面积达到9万亩,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澄城樱桃云营销季·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樱桃季活动,《陕西澄城:樱桃熟了,钱袋子鼓了》被中央2套专题报道。郭家庄村(樱桃)、樊家川村(酥梨)、东白龙村(冬枣)、水洼村(苹果)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澄城樱桃被列入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三是聚力创业就业。创建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20家,开发疫情防控公益专岗1365个、特设公岗704个,发放贫困户创业贷款489笔2438万元,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等250余万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全市率先开展“点对点”免费护送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累计输出1.3万名劳动力,其中贫困劳动力1189人。

四是聚力消费扶贫。先后举办“青衣传颂·澄城故事”陕西澄城农特产品推介会暨扶贫助农活动、“小樱桃助推大扶贫”系列活动、“促消费 惠民生 助脱贫”走进澄城活动,2020年“庆丰收 迎双节”农旅融合助力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活动,目前,经国家批准,认定消费扶贫供应商20家、消费扶贫产品46种,销售扶贫产品9934万元。

四、坚持对标对表,问题整改清零见底

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精细精准抓好整改,2017年以来共完成省市下达49批次645个问题整改任务。

一是提高站位抓整改。常态化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县委常委会,研判推进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检查整改工作,传导压力、夯实责任;县级领导包抓督促包联镇街、分管领域整改工作;县委巡查整改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重点问题跟踪督办,确保按时限高质量整改到位。

二是突出重点抓整改。对各级关注的宅基地腾退问题,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双对标双提升”专项行动,对直接影响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门诊慢特病等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三是完善机制抓整改。累计建立县级长效机制6类57个、镇村6类3081个。特别是建立了网格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村干部、村小组组长“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先发现问题”的优势,构建了以村干部、各村(社区)为基础,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监测网格,做到监测预警、审核确定、精准帮扶全域覆盖、及时高效。

五、坚持扶智扶志,调动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输血与造血、扶智与扶志相结合,讲好脱贫故事,提高劳动技能,全方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567”扶志气。开展“立信、立学、立德、立规、立标”五立活动,落实“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创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六个工作法,创新“扶贫扶志宣传、民风建设‘十个一’、农村移风易俗、‘三会两榜’亮评、‘双创’之星评选、扶贫志愿服务、群众文化文艺”七大主题活动,特别是开展了“创家业、摘穷帽、我脱贫、我光荣”扶贫述评活动,拍摄“脱贫路上追梦人百人百事访谈”专题片,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超有动力,实现了“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二是技能培训强本领。建立农技服务110体系,成立“小红帽”服务小分队,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导,累计培训群众超过10万人次,使贫困户真正掌握1至2门致富技能,全省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三是爱心超市正风气。建成“爱心超市”158个,通过劳动来获取积分,以积分换取商品,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精气神。

四是评先树优强信心。强化一约四会,持续开展“孝道村”“澄城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县级累计表彰脱贫之星80人、帮扶之星80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

六、坚持协同联动,充分凝聚多方合力

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充分发挥苏陕协作、央企帮扶、“两联一包”扶贫团等作用,构建大扶贫格局。

一是苏陕协作硕果累累。与镇江丹徒区在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输出等方面深入协作,累计召开高层互访交流联席会11次,镇镇结对8个,村村结对16个,学校结对6个,医院结对2个,村企结对13个;累计接受苏陕省级协作资金7565万元,实施项目51个,区县、镇镇结对资金3170万元,实施项目26个,向丹徒区销售各类农副产品876余万元,招引了镇江鑫运建材、嘉豪服饰等5家苏企来澄投资。

二是央企帮扶优势凸显。中国大唐与我县签订了投资4.3亿元的50兆瓦风电项目和投资50亿元的风力、光伏等框架协议;先后选派5名优秀干部来澄挂职,投资900万元开展了产业园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和消费扶贫等工作;支持长期协议单位邦威防护在澄建立扶贫工厂,打造了央企定点帮扶的大唐模式。

三是“两联一包”扎实推进。近年以来,省级包联单位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就业扶贫等帮扶项目。其中,省地电集团投入1140万元帮助包联村建成扶贫电杆厂、光伏电站,韩城矿业投入127万元协调帮扶村建设了果蔬交易市场,有力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3+X”帮扶成效显著。借力国企优势,投资9390万元重点扶持澄城万亩樱桃示范区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龙首坝农旅结合(扶贫)等项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三个教育扶贫基地。西京医院和西安市第九医院先后选派78名医疗卫生专家来澄开展坐诊、带教等活动。

五是社会力量强力支持。全面统筹民主党派、无党派、非公人士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万企帮万村”等活动,实施各类项目213个,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组织“疫情防控爱心捐款”等慈善捐赠活动,累计捐款324万元。

七、坚持党建引领,政治保障坚强有力

始终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最大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共创建标准化党组织省级6个、市级13个,打造了韦庄、冯原、交道3个全市十佳乡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逐村建立了后备干部台账,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成立了“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四支队伍”管理。通过举办“领头雁”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苏陕交流学习”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累计培训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常态化开展“四支队伍”在岗履职督查反馈工作;开办“第一书记话初心”栏目,树立第一书记标杆20余人,确保“四支队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主力军、先锋队作用。

三是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先后提拔扶贫领域干部32人,对表现优秀的20名干部晋升了职级,对年度考核优秀的第一书记每人奖励2000元。成立10个脱贫攻坚机动巡查组,开展机动专项巡查23次;制定《脱贫攻坚工作十条纪律》,2018年以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4件,党纪政务处分87人。

脱贫攻坚这几年,是澄城减贫进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全部完成,产业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生产生活条件充分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百姓们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底气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百米”,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习总书记、向党中央、向省市委、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各位媒体朋友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宣传推介澄城。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多来澄城采访报道,并通过你们让更多的外界朋友了解澄城、走近澄城、感受澄城。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

谢谢郑书记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国际在线记者刘嘉宸

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脱贫攻坚以来,中省市在扶贫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请问党县长,澄城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澄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俊平:

答:习近平总书记讲,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在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我们坚持做到“准、细、严、实”,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一是坚持“准”字当先,编制项目。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逐级申报,镇、县两级逐个项目现场实际调查、核实、论证、筛选,将拟实施项目汇总,报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审定。

二是坚持“细”字着手,规范实施项目。制定《澄城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项目管理流程简图”,明确各个环节工作内容,确保项目管理更加规范。

三是坚持“严”字为标,确保项目效益。项目申报、下达、实施、竣工各环节严格落实公告公示制度。项目实施中,村“两委”会干部、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项目施工、进度检查、验收等,对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

四是坚持“实”字为要,落实后期管护。制定了《澄城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扶贫项目验收合格后,及时将项目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移交项目所在地的村委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并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落实管护人员,制定管护制度,确保项目长期发挥作用。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积极拓宽监管方式,确保扶贫资金运行更加规范、更加高效、更加透明、更加精准。

中国网记者韩英

您好,我是中国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目前,澄城的扶贫产业发展如何?带贫成效如何?

澄城县委副书记郑文军:

答: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澄城县围绕北部苹果花椒集中区、中部樱桃药材集中区、南部特色水果集中区三大种植板块,主推苹果、樱桃、花椒、特色水果、金银花、设施农业六大品种,累计投入9.31亿元建设扶贫产业园158个,发展苹果、樱桃等产业3.4万亩,实现了行政村扶贫产业园、贫困户长短产业“两个全覆盖”,产业扶贫已挑起了澄城脱贫攻坚“大梁”,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源头活水”。

特别是在扶贫产业园建设中,我们按照“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带动大脱贫”的思路,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把解决贫困群众个体脱贫问题,转化为统筹解决贫困群众共同面对的产业、资金和技术困难,推动了“产业扶贫”、发展“集体经济”、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真正实现“一园走活三步棋”的特色产业布局,为贫困户增收拓宽渠道,为集体经济壮大铺好底子,为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作用搭好架子。受到省委书记刘国中及原省委书记胡和平的高度肯定,2018年5月2日的《陕西日报》、6月20日的《陕西新闻联播》进行了宣传报道。

具体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主官主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10个镇街产业园建设逐一督查、现场指导、解决问题。落实镇街产业扶贫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带头进村蹲点,选产业、编规划、订方案,靠前指挥,确保产业园建设全面开展。

二是特色鲜明。根据区域特色,先后建设苹果产业园,花椒产业园,金银花产业园,樱桃产业园,特色水果产业园,设施果蔬产业园,冬枣产业园,生猪养殖基地,葡萄、柿子、桃、酥梨等产业园区。

三是因村制宜。在园区建设上,基层班子硬、干部能力强的村,采取“村集体+产业园+贫困户”模式,村上直接建园,统一经营。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村,推行“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园+贫困户”模式,村集体协调流转土地,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技术管理,合作建设扶贫产业园。与规模大、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村集体以项目、资金投入参与扶贫产业园,按照约定比例享受收益分配。

四是收益多样。在利益联结上,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园务工领取薪酬;集体统一经营,贫困户年终按照扶贫协议享受收益分配;贫困户以各类产业扶贫政策或土地入股,享受资产分红,联结带动贫困户通过产业增收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巩固优势、壮大规模、培植龙头、拉长链条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现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带贫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陕西日报记者刘荔建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资金是贫困户遇到的最大问题。请问澄城县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澄城县政府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成九民:

答:对于资金问题,我们主要是通过扶贫互助协会、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扶贫贷款三种方式解决的。特别是在扶贫互助协会方面,创造性和推出“贫困村+互助协会+会员户”互助资金运作模式,为发展产业的会员发放5000元至2万元小额借款,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社会反响良好,被誉为农民身边的“小银行”。在2016年的全省互助资金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2017年8月新华社进行了采访,并在《陕西领导专供》第21期刊发《陕西澄城用活金融工具实现扶贫全覆盖》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阅,2018年互助资金“澄城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学习。

目前,全县建立105个互助协会,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838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347万元;入会农户达10425户,其中贫困户4752户,累计为会员发放借款2.47亿元。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好县会,改组村会,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改组村级协会中,坚持党对协会的领导,在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不变的情况下,精简管理人员,进一步夯实责任,提升待遇,提高效率。

二是健全制度,加强指导,规范村级协会帐务管理。修订完善扶贫互助协会《章程》,开设了扶贫互助协会专户,健全会计核算体系,聘请专业会计人员为村级扶贫互助协会进行电子帐务处理,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账务规范有序。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确保互助协会健康运行。每年组织10个镇(办)分管领导、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管理人员,分门别类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类管理人员胜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四是跟踪监督,防范风险,确保村级协会资金安全。实行村级协会资金集中管理、借款资金“一卡通”到户等办法,预防资金的挪用、挤占和违规使用,同时积极开展“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宣传活动,确保互助资金安全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互助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澄城县委宣传部,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