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2021年一季度陕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21-04-20 16:24:00 来源:陕新发布
4月20日9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胡清升出席,介绍2021年一季度陕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胡清升先生,请他介绍2021年一季度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胡总介绍有关情况。
胡清升:
女士们、先生们,一季度,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将“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全部工作的总纲,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一季度总体呈现经济恢复有力、质量改善明显、后劲蓄势向好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2.79亿元,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84亿元,同比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35亿元,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3216.60亿元,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4.2%。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省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两年平均增长3.9%。目前,陕西主要农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冬小麦总体长势良好。一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4.72万吨,比上年增长3.1%;猪牛羊禽肉38.9万吨,增长22.5%;牛奶23.4万吨,增长0.6%;禽蛋13.3万吨,增长0.7%。截至一季度末,生猪存栏851.9万头,增长5.7%;牛存栏149.4万头,增长0.7%;羊存栏859.3万只,增长4.9%;家禽存栏7335.5万只,增长8.0%。
二、工业生产较快回升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7.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装备制造业增长37.8%,分别高于规上工业4.1个和18.9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一季度,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11.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3%。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7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7.8%。
从产品产量看,一季度,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21.8%,天然气增长17.3%,天然原油增长0.8%,原油加工量增长4.8%,发电量增长23.0%,汽车增长61.6%,钢材增长29.8%, 3D打印设备增长80.0%,太阳能电池增长3.1倍。
从经营效益看,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579.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两年平均增长7.1%;利润总额388亿元,增长1.6倍,两年平均增长31.5%。
三、建筑业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省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专包企业3048个,比上年增长1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428.98亿元,增长45.7%,两年平均增长8.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10690亿元,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5%。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0.0%,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4.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7.3%,两年平均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1%,两年平均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9%,两年平均增长3.2%。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3.8%,两年平均增长11.3%;商品房销售面积751.01万平方米,增长53.7%;商品房销售额731.93亿元,增长56.2%。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6.17万平方米,下降2.0%。
五、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4%,两年平均增长1.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47.36亿元,增长40.4%,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7%,两年平均增长1.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0%,两年平均增长0.9%;乡村296.92亿元,增长38.7%,两年平均增长3.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4.12亿元,增长47.6%,两年平均下降3.9%;商品零售2275.42亿元,增长36.1%,两年平均增长1.8%。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108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1.6%。其中,汽车类增长57.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8.1%,粮油、食品类增长12.4%。
新兴消费模式持续强劲。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两年平均增长30.9%;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7.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
一季度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945.16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854.89亿元。其中,新增住户存款1738.65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93.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707.24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801.77亿元。其中,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1152.6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4.0%。
七、财政收入较快增加
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收入7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各项税收584.56亿元,增长40.0%,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1.2%,占比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35.01亿元,增长9.6%。全省财政支出1441.28亿元,增长14.7%。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同时也应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国内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奋进新征程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李惠:
谢谢胡总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香港商报记者:
您好,我是香港商报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达到两位数,特别是GDP增长15.4%,请问您如何评价当前陕西经济的开局表现?谢谢。
胡清升: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肯定也注意到了,今年我省经济的增速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趋势,一季度同比增长15.4%,这是最近十年里各季度最高的增速。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GDP增速达到历史最低点,形成了较低的基数;另一方面,在就地过年倡议下,大量劳动力驻守生产地,工作日同比增加。一季度总体呈现经济恢复有力、质量改善明显、后劲蓄势向好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首先,“经济恢复有力”具体表现在:一是三次产业全面恢复。为更客观准确把脉经济运行,与全国一样,我们也引入了新的指标“两年平均增速”,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增速,以剔除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的低基数影响。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8%,生猪产能显著恢复,种植业生产稳定。第二产业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两年平均增长5.4%;建筑业保持增长,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0.4%。第三产业两年平均增长4.2%,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两年平均都实现了正增长,意味着这些行业规模已经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二是三大需求也在持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4.2%,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4%,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8%和9.2%。所以我们说,一季度全省经济总体恢复有力。
其次,“质量改善明显”,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来看,都在不断提高。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3.3%,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7.5%,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1-2月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6倍和3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一季度各项税收增长40%,较1-2月加快5.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稳步提高。第二,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一季度,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GDP的51.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5.8%,特别是新产业主体高速增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新登记企业分别增长13.7倍、2.6倍、1.3倍。全省“五上”企业达到2.7万,同比净增加1847户。第三,社会民生保障得力。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1万人,增长35.8%,完成年度目标的2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陕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物价保持稳定。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8%,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再次,“后劲蓄势向好”具体表现在:第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持续增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产业等带动下,一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到GDP的12.1%,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3%,两年平均增长11.4%。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都在14%左右。另外,高技术产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两年平均增速都在20%以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第二,以金融业、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一季度,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46.5%,是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更为可喜的是,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3月末,全省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2.4%,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同时,1-2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67.2%,推动营利性服务业稳定增长。第三,消费升级进一步激活市场动力。从数据来看,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同时,一些消费升级类商品,如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等,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同时,全省旅游市场快速恢复,一季度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59.7%,旅游收入增长53%。
最后,我们说实现了“良好开局”,具体表现在: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以上。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投资、消费增速高达30%及以上,为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位次实现前移。GDP增速位次比去年全年前移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次前移8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国第7位,比去年全年前移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10位,比去年全年前移11位。第三,多项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8.8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势头。下阶段,全省将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铆足干劲、久久为功,全力促进工业增长,更好发挥投资关键引领作用,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在“稳”上持续用力、在“进”上主动作为、在“保”上全力以赴,扎实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李惠:
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记者:
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请问您,目前消费市场恢复到什么水平?促进消费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胡清升:
谢谢您的提问。从一季度消费市场表现来看,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4%,消费规模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
一是多数商品零售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23大类商品中,全省14大类商品零售规模已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占商品零售的76.5%。特别是粮油食品、服装鞋帽、汽车等重点商品零售两年平均都实现了正增长,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二是汽车类商品贡献突出。疫情后出行安全需求增多,推动全省汽车类商品消费快速恢复。一季度,全省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高达57%,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24.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汽车零售对限上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6%,拉动增长12.7个百分点,是促进消费市场恢复的最大因素。
三是消费升级类商品和网上零售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4.4%、23.8%和26.8%,远高于平均水平。同时,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两年平均增长30.9%,占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7%,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四是餐饮行业较快恢复。全省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有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加之广大干部群众纷纷响应倡议选择就地过年,推动了餐饮行业较快恢复。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0.4%,较1-2月加快17.9个百分点,餐饮收入规模基本恢复,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94%左右。
开年以来,全省消费恢复势头明显增强,有望成为全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下阶段,我们重点要稳定扩大就业,加快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其次,要提升汽车、家电等大宗传统消费,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最后,要用好党史教育、全运会等契机,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健康等服务型消费,长短相济释放消费潜力,力促消费市场全面恢复。谢谢。
李惠:
请继续提问。
群众新闻网记者:
您好,我是群众新闻网记者。我们注意到,相比于投资和消费,一季度全省工业同比增速相对不高,请您介绍下工业运行的情况?谢谢。
胡清升:
谢谢您的提问。您的观察很敏锐,确实,相比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2%,规上工业增加值18.9%的速度确实不算太高。这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工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那么今年,基数相比于投资、消费等领域会高一些,同比增速相对就会低一些。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全省规上工业两年平均增长7.4%,这个增速是明显高于投资和消费的。从具体表现来看:
一是非能源工业较快恢复。一季度,全省非能源工业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5个百分点,是支撑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非能源工业前10大行业中,8个行业增加值两年平均正增长,意味着这8个行业规模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长27.1%,汽车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长11.1%,均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能源工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一季度,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1.1%,高于规上工业3.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电力行业有力支撑了工业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7.3%,原煤产量两年平均增长2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2.8%;发电量两年平均增长13.8%。
三是多数工业产品生产基本恢复。6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40种产品产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产量两年平均增长12.8%、十种有色金属两年平均增长10.5%、汽车产量两年平均增长4.8%,重点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四是转型升级新动能、新产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4.3%,占规上工业的20.3%,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4.5%;占规上工业的12.1%。从新产品生产来看,一季度,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4.16倍、太阳能电池增长3.08倍、光缆增长44.5%。
下阶段,我们要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做好上年惠企政策到期后的平稳过渡,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密切关注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精准施策,稳扩协同促进工业增长。谢谢。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西部网记者:
您好,我是西部网记者。您刚才提到,一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投资规模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请问投资运行呈现什么特点?
胡清升:
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具体表现为:
一是高技术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28.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85倍,两年平均增长45.7%,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倍,三星电子闪存芯片一期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隆基乐叶高效光伏单晶PERC电池工厂智能改造提升等大项目带动有力。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有力。全省加快重大交通水利工程进度,“两新一重”建设扎实推进。加之全运会开幕在即,大西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一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0.8个百分点,比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均高出4.8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省以筹办十四运为契机,深入实施“全运惠民八大工程”,民生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一季度,全省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25.7%,高于全国16.1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40.7%,陕西国际体育之窗、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大项目加快推进;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56.8%,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等大项目进展顺利。
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4%,同比增长23.8%;两年平均增长11.3%,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下阶段,我们将立足“十四五”规划,瞄准“两新一重”领域,全力推进“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要主动对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政策取向和资金取向,加大工业项目储备力度,狠抓工业重点项目建设,量质并进扩大有效投资,以投资结构优化引领供给结构升级,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谢谢。
李惠:
再次感谢胡总的发布,也感谢与会的各位记者朋友。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