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1年第一季度延安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4-27 17:02:46 来源:陕新发布

pic

4月26日9:00,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和延安市统计局共同举办2021年第一季度延安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延安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香云出席发布会,介绍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主持。

pic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贺冬梅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欢迎出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和市统计局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延安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香云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赵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pic
延安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赵香云

延安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香云: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1.39亿元,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49.56亿元,增长13.3%,两年平均增长5.2%;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40.15亿元,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3.4%。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1亿元,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3.9%。蔬菜产量17.33万吨,增长4.9%;瓜果产量4270吨,增长48.7%。畜牧业恢复增长势头加快。生猪存栏42.07万头,增长17.1%,出栏18.63万头,增长34.4%;牛存栏6.93万头,下降1.8%,出栏0.69万头,增长4.7%;羊存栏62.14万只,增长29.0%,出栏9.52万只,增长25.4%。

(二)工业生产稳中加快

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6.4%;增加值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5.6%。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其中石油工业增长10.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15.6%,其中卷烟增长2.6%。

主要产品产量“六增一降”。生产原煤1020.52万吨,增长9.8%;生产原油374.74万吨,增长1.3%;加工原油233.01万吨,增长7.7%;发电25.30亿千瓦时,增长17.4%;生产LNG32.98万吨,增长33.4%;天然气21.46亿立方米,增长46.6%;生产卷烟9.43万箱,下降3.9%。

规上工业三大门类均呈正增长。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制造业增长1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3%。

一季度,有生产经营活动的22个规上工业行业中,增加值正增长的有16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突出,分别增长10.9%、9.1%和23.9%,分别拉动规上工业2.1个、4.0个和4.8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运行质量提升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40.15亿元,增长12.0%,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六大行业“三快三稳”。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1.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6.4%;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都增长5.7%;其他服务业增长6.8%。

规上服务业增速较快,营业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23.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81.3%、49.0%和86.6%。

(四)投资平稳向好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两年平均增长2.5%。商品房销售面积14.07万平方米,增长98.0%。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2.2%,第二产业增长15.8%,第三产业增长24.1%。

分领域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9.8%,制造业投资增长29.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

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民间投资增长37.5%,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房地产业,占比分别为15.1%、26.8%和30.3%。

(五)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29亿元,增长33.7%,两年平均下降3.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2.72亿元,增长36.0%,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35.6%。

分行业看: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9.7%;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8.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8.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0.0%。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82.77亿元,增长32.0%;餐饮收入8.52亿元,增长52.5%。

从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4.16亿元,增长3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12亿元,增长34.6%。

从主要类别看,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10.21亿元,增长35.4%;汽车类10.35亿元,增长47.1%。

(六)财政金融同步增长

全市财政总收入137.19亿元,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42.40亿元,增长3.1%。财政支出104.41亿元,增长2.7%。其中,卫生健康支出14.21亿元,增长44.1%;教育支出13.09亿元,增长1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57亿元,增长62.9%。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889.56亿元,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1276.80亿元,增长12.8%。各项贷款1428.41亿元,增长5.4%。住户贷款405.85亿元,增长17.2%;短期贷款415.36亿元,同比多投放6.26亿元;中长期贷款917.41亿元,同比多投放82.34亿元。

(七)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3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6%,一季度累计下降0.1%。非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6%,服务价格下降0.9%,消费品价格上涨0.3%。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同比价格“三涨五降”,食品烟酒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1.3%。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均小幅下降。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了去年回升向好势头,工业、投资、消费等重点领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下阶段,要紧紧围绕中省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贺冬梅:

谢谢赵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陕西科技报记者:

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延安GDP增长12.8%,全市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运行呈现哪些特点?谢谢。

赵香云: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应该从刚才发布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到,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8%。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疫情影响,去年同期GDP增速下降,形成了较低基数;另一方面,今年春节倡导就地过年,企业开工普遍较早,生产提前;第三个方面是产业恢复速度加快,部分生产指标接近或超过正常水平。这几个方面因素是促进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的重要支撑,具体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恢复基础加固。面对非常态基期年,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判断全市经济复苏的真实水平,与全国、全省一样,我们将主要经济指标与2019年常规年份进行分析比对,通过计算两年平均增速来反应经济恢复发展情况。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8%,35个季度以来再次回归两位数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实现了同步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一产业达到近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两年平均增长3.8%,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三次产业有效恢复,为全市经济良好开局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第二,生产领域持续向好。体现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领域。一是畜牧业恢复快速增长。今年由于主要畜产品快速增长,尤其是生猪和羊子饲养量大幅增加,增速都达到15%以上,也是近年来未企及的高增长情况,拉动农业增长8.0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速度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9.0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抱团发力。主要产品除卷烟外,原油生产、加工、煤炭等重点领域都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生产经营的22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同比增长的有16个,增长面达到72.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突出,合力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9个百分点。三是交通运输业增势较好。随着上游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以及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铁路和公路客货运量显著增加,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2%,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62.7%,两项指标增速比2019年同期分别提高6.8、61.8个百分点。

第三,需求领域持续回暖。投资稳定增长。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市上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县域发展基础,继续发挥投资稳专班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点开局,取得了相当不易的变化。1-2月增长61.2%,达到2019年一季度以来最高增速,相比2月份,一季度增速略有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增长,为23.6%,两年平均增长2.5%,两年平均位次较今年一季度前移一位,居第6位。消费明显改善。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7%,从指标的完成情况看,疫情对服务行业的影响逐步减弱,虽然两年平均增速仍为负增长,未及正常水平,但分析指标增长和运行质量,不能单纯从指标的增速定论,看消费市场是否发生变化,更多的应该关注党委政府采取的实际有效举措及行业领域经营恢复情况和公众切身感受。从近期统计上开展的限下贸易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6成企业经营情况超过上季度,9成企业对二季度预期接近或超过一季度水平。加上企业纾困解难和刺激消费相关措施作用以及油品和汽车等重点行业显著性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市场全面回暖态势将进一步延续。

第四,市场活力增强,民生保障有力。一是活力动力有效激发。一季度,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长10.7%;金融支撑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9.56亿元,贷款余额1428.41亿元、比年初增加17.48亿元,存贷款余额增长8.9%;工业用电增长9.9%。二是新动能持续释放。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0.23亿元、增长88.1%。3月末新增就业人口44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民生支出持续增加。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和健康等民生支出55.75亿元、增长27.5%。

综合判断,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但是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巩固和拓展经济发展成果,持之以恒抓实各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各界导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发布的数据中,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但是对比投资与消费,工业增速相对较低,请您就目前我市的工业运行情况做以介绍。

赵香云:

今年一季度,全市主要指标恢复情况确实可圈可点,取得了显著变化,尤其是投资与消费,同时在上年低基数的作用下,开局增势强劲,1-2月增速均在50%以上,一季度随着基数抬高,增速趋于合理,在20%-35%之间,当然这个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努力付出取得的较为不错的成绩。相比而言,从工业月度增长趋势看,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投资和消费,我们举个例子,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内月度增速最高和最低相差4.9个百分点,投资相差76.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差23.4个百分点,这是由指标的内部结构和季节性因素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另外,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全市规上工业明显高于投资与消费,可以说工业恢复增长的态势要好于投资和消费。从支撑工业增长因素来看:

一是基础工业加快恢复。全市非油工业增加值增长17.7%,高出石油工业7.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个百分点;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15.6%,高出能源工业2.4个百分点。

二是能源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今年以来,在油煤等主要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回升的作用下,能源工业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扭转了上年连续11个月负增长的不利局面,一季度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4.0%,与非能工业差距由上年26.1个百分点缩小到2.4个百分点,所以说,工业稳增长的基础持续向好。

三是转型升级效益显现。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服饰、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均保持20%以上增速,非油制造业发展速度显著提升。今年来,油煤价格和产量稳步提升,企业效益得到双赢,全市2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3亿元,同比增加23.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减少9.5亿元。

下阶段,聚焦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继续落实好工业稳增长措施,加大工业生产调度,保持工业基本盘不变。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从一季度数据看,消费恢复态势明显,请您就目前消费领域的恢复情况对未来做一个预期。谢谢。

赵香云:

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29亿元,增长33.7%,两年平均下降3.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2.72亿元,增长36.0%。

一是多种商品零售高速增长。疫情对于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吃、穿、用类商品零售增速大幅回升,全市实现吃类商品零售额4.20亿元,增长10.4%,增幅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实现穿类商品零售额1.23亿元,增长44.3%,提高1.0倍;实现用类商品零售额21.21亿元,增长40.1%,提高76.7个百分点,其中日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速突破30.0%,分别达到35.6%、35.4%、47.1%。

二是行业恢复步伐加快。一季度零售业销售额增速超过30%,批发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均超过50%。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7%、31.6%、29.9%、30.4%,共拉动第三产业和GDP分别增长4.9个、1.7个百分点。

三是网上销售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两年平均增长51.6%,超出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速58.1个百分点。

四是餐饮收入未完全恢复。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一季度同比增长52.5%,两年平均下降9.8%,处于缓慢恢复状态,距疫情前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总体来看,经济逐步恢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进一步提升,消费持续向好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消费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复苏。

新浪网编辑:

从发布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两年平均也是正增长,请问是什么原因在支撑投资快速增长?

赵香云:

谢谢你的提问。保持这样的高增长,主要基于重大项目开复工加快。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决策部署,抓早动快,启动市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集中攻坚行动,强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2021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55个,总投资33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3亿元。截至3月底,355个项目已开复工252个,开复工率71%,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新建项目开工130个,开工率56%,续建项目复工122个,复工率100%。运行特点:

一是工业投资带动有力。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9%,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62.3%,制造业投资增长29.8%;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增长15.7%,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14.9%,其他费用增长21.5%。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9%,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增长308.9%;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分别增长98.0%、121.7%。

三是民间投资高速增长。全市民间投资增长37.5%,其中占比较大的农林牧渔业增长169.6%,采矿业增长81.6%,制造业增长3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9%,房地产业增长49.7%。

四是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我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比房地产开发投资高出1.0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高开稳走,工业、房地产、民间投资等关键领域投资持续发力,稳投资工作成效显著。谢谢。

一点资讯编辑:

您刚才提到,一季度我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可否请您具体介绍下我市经济结构方面的情况?

赵香云:

感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转型为主线,下大力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在速度向好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

首先,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特征明显。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34.9%,比去年全年提高2.1个百分点,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比61.8%,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0%,拉动作用突出。

制造业“加速特征”明显,一季度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二分之一,为44.0%,增加值同比增长19.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1.3%,比规模以上服务业高58.1个百分点。

其次,从需求结构看,投资、消费全面发力。聚焦基础工业、高端能化、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市政设施等重点领域,提早谋划安排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一季度,在延安博物馆、延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洛川县苹果产业集群建设(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超过20%。

全市商业经济明显恢复。24个商品大类中,我市涉及21类,20类零售额同比实现增长,13类增长30.0%以上,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0.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1.3%,通讯器材类增长76.3%,消费升级类商品持续旺销。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占比提升。非公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2%,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非公三次产业比重分别达到55.8%、16.0%、47.7%。

从上述几个特点可以看出,一季度我市经济不仅在速度上持续向好,在发展质量上也取得了明显提升,反映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正在逐步显现。谢谢。

贺冬梅:

再次感谢赵局长的发布,也感谢与会的各位媒体朋友。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