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介绍“为全省追赶超越提供坚实要素保障”有关情况

时间:2021-04-29 11:19:00 来源:陕新发布

4月29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唐亚平,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张勤利出席,介绍“为全省追赶超越提供坚实要素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pic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唐亚平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张勤利先生,请他们介绍“为全省追赶超越提供坚实要素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卢勇厅长作介绍。

卢勇: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自然资源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也非常高兴通过你们向社会各方面介绍我省自然资源系统为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实要素保障的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4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工作提供了思想遵循、指明了前行方向、注入了工作动力。

一年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坚持科学引领,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省自然资源厅牵头报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并监督实施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二是形成省级规划。在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简称“双评估”),以及17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我省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基本形成,同时与发改等相关部门就社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充分对接。三是推进市县规划。全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也正在有序推进。90%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西安、咸阳、榆林、西咸新区以及绥德县、鄠邑区、旬邑县等县(区)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进入完善报批阶段。四是强化规划预期。通过建立并监督实施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预期到2035年末,全省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服务经济发展,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一是精准出台要素保障政策。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力做好全省重点项目用地尤其是疫情防控项目用地保障;报经省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会同省交通运输厅建立交通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会同省发改委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在建和拟建14条高速公路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共同推动国家和省上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二是加快重大项目用地审批。重点推进全国“十四运”场馆建设,西延、西十、西康等三条高铁,机场三期,引汉济渭二期、东庄水库等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用地。2020年,完成西安高新区有轨电车试验线等72个项目用地预审;完成西安斗门水库等22个项目用地上报国家审批,目前已有17个重大项目用地获准。三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推行“亩均论英雄”,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优先满足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优势区域发展需求,引导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重点产业、优质企业集中。四是加强用能用料要素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时出台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应急延续政策,督促全省原有94家采石企业和新设11家采石企业复工投产,产能规模达到9000万吨/年,依法依规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能源和材料供应。

三、落实生态优先,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部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一是评估调整红线。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部门,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科学评估调整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目前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相关成果已通过省级和国家技术审核,经省政府同意后正在按程序报请国家部委审批。二是厘清修复格局。制定《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方案》,初步形成“六区六策、四大工程、九大项目”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我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和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纳入国家名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资金获批设立;积极探索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三是当好秦岭卫士。全力抓好国家秦岭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加快建设秦巴山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平台,持续推进秦岭地区“五乱”整治,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行为,实施秦岭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积极配合做好白河硫铁矿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四是加强黄河治理。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20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投入1.46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纳入中央财政项目储备库。

四、推动乡村振兴,统筹全省乡村国土空间布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一是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坚持把严格耕地保护,制止耕地“非农化”摆在突出位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出台了《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实施意见》。加强土地监察执法,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农地姓农”“耕地姓粮”。二是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陕西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保障实施细则》,指导完善农村宅基地规划、用地审批、建设验收等制度,形成从规划管控、计划指标、转用审批、占补平衡、建设审批全流程优化保障的制度体系。三是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支持。每年单列5%新增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020年共流转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42万亩,收益68.8亿元,在解决城镇建设指标不足的同时,有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并且为全省乡村振兴争取更多要素投入。

五、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治理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大局。一是加快用地审批改革。顺利承接国家下放的,原来需要报请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批次用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单独选址项目农用地转用审批工作,实行疫情防控、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重大项目用地特事特办、即受即审,实行全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等事项三周清零制度,全面提高建设用地审批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空间用途管制。出台《关于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实施意见》,针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精简事项、优化流程、简化资料、提高效能。三是规范矿权许可管理。加快推进矿业权管理改革,修订完善矿业权审批规则,明确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发证权限,实现了矿业权出让登记同级管理,所有矿业权审批管理全部纳入省政府网上政务平台,平均15个工作日全部办结。四是提升登记服务效能。进一步规范登记要件、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时间,全省市县两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实现即时办结。推行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税收服务便民化,全省各市县基本实现了房屋交易、税费收缴、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行抵押登记窗口前移,逐步将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银行网点。加快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立登记信息共享集成机制,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逐步实现不动产登记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并存、线上办理和线下办理互补。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全省正处在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持之以恒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按照“两统一”的职责使命,当好自然资源好管家、当好生态环境守护者、当好追赶超越保障员,满怀信心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谢谢大家!

李惠:

谢谢卢厅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请提问。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中国报道杂志记者。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省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请问通过什么措施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卢勇: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空间的重塑性规划,是一个新事物,尤其要统一融合过去由三个部门分管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比较少,专业性人才技术力量不足,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指导做好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排。

一是坚持开门编规划。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方式,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公众参与机制。规划编制各个阶段,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保障各阶段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实效性,提升规划决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

二是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体系。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特点,为提高我省规划编制成果质量和效率,在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省上正在制定市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图件编制规程、审查报批办法、文字成果格式和评审办法等配套标准规范,更好地指导市县做好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

三是加强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研指导。为指导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与市县规划的衔接,省自然资源厅多次组织专家赴各市县进行调研指导,现场解决市县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市县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尽快形成报批规划成果。

四是同步推动市县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指导市县按照《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通知》和省级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建设完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与国家级平台相对接,明确未完成平台系统建设的市县不得先行报批国土空间规划,确保规划成果数据及时入库,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李惠:

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实施前,过渡期如何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唐亚平:

为了加强过渡期规划管理,落实我省近期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依据国家部委有关文件精神,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规发〔2021〕3号),指导各地在国土空间规划正式批准前,以市、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以国土“三调”最新成果为底图,编制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作为项目用地审批依据。一是各地可按照2019年国家下达我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50%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预支的新增规模由省上采用先批先用的方式统筹配置,用地批准后计入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二是各地要按照保障重点、统筹兼顾、先急先用的原则,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先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矿山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以及重大民生、乡村振兴等项目。

李惠:

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国际在线记者。项目用地方面主要存在哪些易发多发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张勤利:

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方面,主要存在着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符合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土地面积地类不准确、权属不清晰、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位于各类自然保护区未审批、违法用地未查处等问题。在建设项目供地方面,一是项目用地批准后未完成供应,形成批而未供土地;二是供应后不能及时开工建设,形成闲置土地。

相应的避免方式:一是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清单及时做好项目用地组卷申报工作。二是进一步提升用地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在确保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即受即审。三是加强过程管控,特别是批后监管和供后监管。四是加强动态巡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控制边建边报,未批先建。五是探索推行“标准地”出让,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三秦都市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为保障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我省在用地方面主要支持政策有哪些?

张勤利:

一是预留重点项目发展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重点项目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二是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计划。改进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方式,实行计划跟着项目走,加大省级统筹力度,重点保障疫情防控、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社会民生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项目。按照“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建立土地供给与节约集约用地挂钩机制,缩短供地周期,提高供地效率,引导工业区、老旧小区连片开发。

三是深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合并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实行“多测合一”。简化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对各市上报的重点项目用地,开通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三周内办结清零的工作机制,所有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报件实行网上办理。

四是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探索试点示范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确保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鼓励各地盘活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进园入区,利用标准化厂房和各类孵化器实现产业培育。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对符合优先发展目录且集约利用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按照规定落实不低于所在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70%政策。对确实有困难的企业,土地出让金不能一次性缴纳的,经批准可以分期缴纳。

  李惠:

再次感谢三位发布人,也感谢与会的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