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汉中市2021年惠企惠民政策新闻通气会 (第五场)

时间:2021-05-24 18:08:39 来源:陕新发布

2021年5月21日上午10时,汉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惠企惠民政策新闻通气会,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维君先生、市商务局局长徐万平先生介绍相关惠企惠民政策。新闻通气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孙国强主持。

孙国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第五场惠企惠民政策系列新闻通气会。

今年以来,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出台《2021-2023年汉中市服务业倍增行动方案》《汉中市“助商稳企·护航发展”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汉中市消费倍增计划十九条措施》。

为了让大家对这些政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维君先生、市商务局局长徐万平先生,请他们发布解读相关情况。

首先,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维君先生向大家发布解读《关于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相关情况。

赵维君: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惠企惠民政策新闻通气会,在此,我谨代表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2019年市政府出台了《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颁布了《汉中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并把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发展定位和目标,明晰了产业路径和支撑。今年以来,市政府钟洪江市长和周景祥副市长多次召开会议,到田间地头调研,了解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6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工作推进会,对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统筹协调。4月8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21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对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配套制定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信贷支持方案》《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保险支持方案》等政策,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了工作专班和专家技术服务团,各县区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快推动产业发展。

下面,我就新出台的《关于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作一简要介绍: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稻渔综合种养是当前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产业之一。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对实现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市有常年耕种稻田120.7万亩,宜渔稻田面积近40万亩,目前仅利用了4万亩,发展潜力巨大。今年3月份,钟洪江市长在南郑区调研时,对南郑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给予肯定,要求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责成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规划,出台统筹品牌打造、金融支持、科技人才服务等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局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数据分析和广泛征求意见,与相关部门单位一道共同研究制定了全市《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并经市政府研究审定。《意见》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为实现稳粮增收、提升水产品供给能力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保障。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了总体方向。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主导;坚持稳粮增收,推进综合种养;坚持生态种养,确保产品质量;坚持因地制宜,推动三产融合。今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翻番,达到5万亩以上;到2023年,达到10万亩以上。

二是明确了工作举措。《实施意见》包含加强苗种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等6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等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总的来说,这个意见含金量高、操作性强,主要体现在“一个融合、二个培育、三个建设、四个支持”。一个融合:就是坚持产业联动,将稻渔综合种养与餐饮服务、特色民宿、渔事体验、休闲垂钓和科普教育等业态融合起来,提升产业价值。两个培育:一是培育经营主体。鼓励农户将承包地向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流转。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二是培育产品品牌。以“味见汉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母品牌”,融入稻渔产品“优质、生态”理念,策划设计稻渔综合种养产品“子品牌”,大力推进稻渔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三个建设:一是推进苗种体系建设。实行苗种补贴和项目补助,加强苗种体系建设,增强苗种供给能力。二是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按照模式新颖、稳产高效、标准规范的要求,创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稻渔特色小镇、示范基地、美丽渔村、田园综合体等典型样板。三是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整合科技、信息、人才、市场等要素,建设集产品交易、信息发布、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创新交易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司化运营的方式,为经营者提供销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绿色的产品。四个支持:一是政策支持,涉农整合资金要向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倾斜,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通村组公路建设等项目都要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延伸;二是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稻渔综合种养苗种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主体基地建设、贷款贴息等进行扶持。各县区也列支财政资金,鼓励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市上按照每亩不超过3000元的贷款标准,提供贷款贴息,直至贴到无息。贷款对象为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稻渔综合种养生产主体,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企业、种养大户等;贷款方式为保证担保贷款;贷款程序为生产主体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自筹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提出申请——经村、镇(办)审查——县区、市农业农村局审核——市资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出具《担保确认函》——银行受理审核放贷;贷款额为每亩不超过3000元;贷款期限根据项目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和贷款对象还款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不超过3年,可随借随还,周转使用,到期不展期;贷款利率本着保本微利、让利于农的基本原则,执行优惠利率。初步确定最低年利率为4%,最高不超过5年期以上LPR利率(贷款基础利率)。贴息程序为按基准利率贴息,借款人按月向贷款金融机构支付个人应承担部分利息——金融机构按季度向县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提供贷款贴息资料——县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审核——县区财政局按季度将县区应承担的贴息资金拨付金融机构——县区农业农村局按季度将审核后的贷款贴息资料报市农业农村局审核、汇总——市农业农村局审定后按季度向市财政局提供贷款贴息资料——市财政局按季度将市级应承担部分的贴息资金拨付县区财政局——县区财政局将市级贴息资金拨付金融机构。三是保险支持,向符合条件的种养户或企业,按照普通鱼类800元/亩、小龙虾1200元/亩、蟹类1600元/亩、泥鳅、蛙类2000元/亩的标准承保。保险费率设定为4%,市县财政补贴比例设定为85%,其中市级补贴25%、县级补贴60%,个人只承担15%;四是技术支持,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团,各县区相应成立了技术服务组,采取联县包点的办法,实行点单式、保姆式一对一服务,每户经营主体都可享受到免费的技术服务。

三是明确了考核事项。制定稻渔综合种养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常态化督查通报机制,督促各有关政策落地实施。对实施过程中不按技术规范操作,违背“稳粮增收”原则,出现“挖田改塘”等问题的,一经查实,取消资金补助,并按要求限期整改到位,杜绝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非粮化”、“非农化”,切实夯实粮食安全责任。

三、下一步落实措施

一是完善配套机制。按照《实施意见》内容和要求,市级各有关单位将加快制定本部门的配套支持措施,11个县区按照政策措施制定配套举措,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抓好推进落实。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持续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服务,做好技术服务保障。三是加强督导考核。对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力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安排金融、农技等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群众知晓率。总结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培育一批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示范样板,为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我就介绍以上情况,谢谢大家!

孙国强:

谢谢赵局长。下面,请市商务局局长徐万平先生发布解读《2021-2023年汉中市服务业倍增行动方案》等政策相关情况。

徐万平: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商贸流通工作走在市场经济的前沿,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市场稳步回升,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商务局牵头制定了《2021-2023年汉中市服务业倍增行动方案》《汉中市“助商稳企˙护航发展”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消费倍增计划十九条措施》(以下分别简称《服务业倍增方案》《护航发展方案》《十九条措施》)。

首先,我就《服务业倍增方案》作简要介绍:

一、出台背景

服务业发达程度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启动实施“服务业倍增”行动。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开稳走,我局牵头制定了《服务业倍增方案》。同时,为充分考虑方案的落地见效性,通过意见征询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征求了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意见,反复修改研究讨论,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印发。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目标。2021年,全市实现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速21.8%,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25户,到2023年,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二)工作措施。提出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加快商贸转型升级工程。包括:实施现代物流优化行动。抓好汉中褒河物流园区、汉中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留坝县秦岭山珍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商贸流通优质行动。打造核心商圈14个、社区便民商圈22个、特色商贸重镇10个,改造升级步行街12条,推进吾悦广场、万邦时代、海洋城和兴汉新区等核心成熟商圈上档升级。实施电子商务优效行动。到2023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320亿元、65亿元,建成消费帮扶线上专馆60个,销售额7000万元以上,消费扶贫线上专区11个,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建成消费帮扶智能专柜1500个,开展产销对接活动22场。

二是强推新兴服务支撑工程。包括:实施科技服务集效行动。搭建开发科技鹊桥服务平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速达20%。实施信息服务集合行动。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认定一批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力争年内建成运营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金融服务集成行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完善金融超市功能,加快交通银行汉中分行、泰康养老汉中公司筹建开业。实施会展服务集群行动。重点打造天汉国际会展中心,高标准办好天汉国际电商博览会、汉中房地产博览会等展会。

三是实施扩大幸福供给工程。包括:实施旅居服务提质行动。出台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意见,力争午子山、张骞墓建成4A级景区,打造四季旅游活动,全年接待游客突破7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亿元。实施医养服务提级行动。在市中心医院、三二〇一医院、市人民医院启动运行互联网医院,在县级医院开通线上医疗服务功能,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打造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施教育服务提效行动。打造“西部教育强市”,对开展就业重点群体、企业职工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按照不同工种、不同等级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体育服务提速行动。启动营盘特色体育小镇二期建设,加快推出乡村骑行、绿道健走、观光漫步等乡村休闲运动项目,加快推进县区体育场馆建设。实施家政服务提标行动。加强家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家政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信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培育家政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市级家政行业知名品牌。

四是狠抓产业融合驱动工程。包括:实施商租服务增质行动。开展全市广告业统计和宣传培训工作,集中整治违法违规商业营销,组织参加全省广告行业设计制作大赛。实施公共服务增温行动。落实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推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对重点服务业项目环评手续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指导服务。实施房地产服务增效行动。出台《汉中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指导标准》,实行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实现服务业倍增目标,需要方方面面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动。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服务业倍增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各县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凝聚合力,推动工作落实。二是狠抓落实见效。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制定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全力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完善督查考评。强化督查问责抓落实,特别是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指标完成情况开展督查,按月汇总进度和存在问题,实行季度分析研判、年终综合考核。

 

下面,我就《护航发展方案》作以简要介绍:

一、出台背景

为加大稳增长、促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牢固树立亲商、优商、助商理念,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局牵头制定了《护航发展方案》,作为“服务业倍增行动”的重要支撑。

二、主要内容

《护航发展方案》主要包括活动目的、主要任务、助企方式、工作要求和五个附件内容,我着重介绍主要任务、助企方式、附件中解决企业反映问题流程和考核办法。

(一)主要任务。围绕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发展出实招、办实事。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包抓单位对包联企业进行全覆盖式走访,收集整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诉求,加强分析研判,着力协调解决。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包抓单位积极宣传宣讲国家及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答疑解惑,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增强发展信心。三是促进项目建设。包抓单位实行帮办、陪办、代办服务机制,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直至申请事项办理完毕。四是纾困企业发展。包抓单位积极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协助解决企业发展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用工、用地等基础配套问题及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事项。

(二)助企方式。采取市、县区分层分级、上下联动方式开展工作,成立由市级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企业所在地县区长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按照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包抓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包抓方案的“四个一”机制予以重点包抓帮扶。

(三)解决企业反映问题流程。《护航发展方案》回答了如何采集企业问题、如何解决企业困难和如何反馈结果,搭建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直接沟通的桥梁,使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一是问题收集。由包抓单位负责收集、汇总、上报。解决企业在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与政府职能相关的问题,包抓单位收集到企业反映的问题后,如实填写《企业问题办理单》,于两个工作日内上报助商稳企办,由助商稳企办整理汇总并统一进行任务指派。二是问题分类。按照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 、B 、C 、D四个层次,分级分块进行处理。三是问题解决。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将问题解决的责任落实到包抓单位、相关部门和县区、开发区进行解决。四是结果反馈。由包抓单位将问题办理结果反馈至企业。五是问题督办。建立企业反映问题台账,对市级部门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督办。

(四)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主要包括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计分办法和结果运用五个方面。我着重介绍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结果运用。

考核范围包括市级部门单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问题办结率、企业满意度等内容。

考核程序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日常考核采取督促检查、台账管理和通报约谈三种方式。年度考核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助商稳企市级部门年度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结果运用。将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年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扣分意见,考核结果由市考核办按照指标权重折算后,计入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总分。

下面,我就《十九条措施》作以简要介绍:

为进一步增强消费信心,活跃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局牵头制定了《汉中市消费倍增计划十九条措施》,主要从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汽车消费、发展夜间经济、丰富消费业态、支持消费帮扶、增强消费信心六个方面,提出了19条惠企惠民的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关于壮大市场主体。对当年零售额在全市前10位且增速超过20%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每户奖励20万元。对新纳入限上统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当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及以上且举办5场以上促销活动的限上企业奖励20万元。对异地商贸企业在汉中注册独立法人单位纳入限上企业的奖励10万元。对在库限上企业在外地开设3个以上店面,每开设一家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店面,奖励在库限上企业2万元。

第二部分,关于鼓励汽车消费。对年度销售额前10名且增长10%以上的限上汽车销售企业,每户奖励10万元。简化二手车过户手续,增值税按销售额的0.5%征收。对当年建成运营的汽车4S店并纳入限上企业的,每户奖励10万元。对已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节能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对于在我市限上企业购买新能源、纯电、清洁能源商用车的,每辆给予购买人一次性补贴3000元。

第三部分,关于发展夜间经济。对新建夜间聚集区或对原有聚集区进行升级改造,且当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限上企业举办夜间促消费活动3场以上,且当年零售额增速超过20%的,每户奖励10万元。

第四部分,关于丰富消费业态。对限上企业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当年零售额1亿元以上且增速20%以上,每户奖励10万元。商贸流通企业依托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平台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的每户奖励5万元;对限上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促进当地农产品上行,且年带货网销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每户奖励5万元。限上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的,对展位费等给予适当补助。

第五部分,关于支持消费帮扶。对限上企业布设智能消费柜达到500个以上的,给实施企业每台智能柜补助500元;对智能柜年销售总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智能柜运营企业,按年销售总额的1%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在帮扶地区开设汉中消费帮扶线下或线上专馆的,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以上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在中省帮扶单位定点消费汉中产品达到1000万以上的,给予通报表彰。

第六部分,关于增强消费信心。完善先行赔付、纠纷和解、诚信自律等相关制度,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对消费者满意度高的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给予奖励,对开展促消费工作优秀人员进行奖励。

以上由市商务局代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三个政策文件解

读完毕。

下一步,我局将切实做好三个政策文件贯彻落实的牵头协调、统筹推进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配套政策,掌握工作进度,做好跟踪问效,全面抓好服务业倍增四大工程、护航发展及消费倍增十九条措施落地落实,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新时代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孙国强:

感谢各位出席领导,也感谢记者朋友。今天发布解读的系列政策,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措施举措很实、政策干货很多。请各位记者朋友分层次报道、全方位解读。

今天是2021年惠企惠民政策系列新闻通气会最后一场。连日来,各位记者朋友们不辞辛劳,用生动的镜头和笔触,用心用情讲好市委政府倾力惠民生故事,提高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知晓度和支持度,为推动经济高开稳走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在此,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