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系列 新闻发布会(稳就业专场)
时间:2021-05-27 11:07:27 来源:陕新发布
5月25日上午11时,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光文、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海文出席,介绍我市稳就业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我市通过聚焦重点群体,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平台优势,拓宽保障渠道,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人社局,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介绍我市稳就业工作相关情况。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光文;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海文。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将继续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首先,请卢光文局长介绍我市稳就业的工作成效及下一步打算。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按照安排,我把2020年以来西安市稳就业工作情况向各位,并通过各位向全体市民进行汇报。
一、就业工作总体情况
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4%,贫困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清零”。今年1-4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同比增长40.6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6.71%;城镇登记失业率3.46%,低于控制目标1.0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根据陕西省一季度就业指标进展情况通报,我市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2项工作指标完成总量及完成比率均居全省第一。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总体回暖。今年以来,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三件大事”稳步推进,各项稳增长措施持续落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稳就业工作措施
2020年以来,我们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全力援企稳岗。为应对疫情影响,市政府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稳就业工作专班,出台了企业用工保障10条措施、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23条举措、稳定劳动关系12条意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20条意见等政策举措,积极落实“免减缓返补”援企稳岗扩就业组合政策,千方百计助企纾困。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已累计为3.9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56.29亿元,占全省总量近七成;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142.49亿元。
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帮扶。简化优化高校毕业生报到服务,取消高校毕业生毕业报到备案手续,全面发放“乐业卡”,强化高校毕业生在西安就业创业服务。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通过扩大基层项目招录、拓宽就业见习渠道等形式稳就业,特别是明确了事业单位空岗的70%,用于招聘应届毕业生和上两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20年,我市共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499人,同比增长135%;结合基础教育提升工作,招聘教师7783人,同比增长202.37%。2021年全市计划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000人。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加大岗位信息、远程招聘、直播招聘、网上面试、网络培训等服务供给,多频次、分行业、分岗位,累计组织各类招聘会540多场。
三是发挥平台优势,优化就业服务。用足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两大手段,实行不见面、不断线、不打烊线上服务,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创新推出直播带岗活动,已举办34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在线关注人数超7000万人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117.31万人次参加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开展以“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为主题、为期2个月的专项服务行动,累计为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发放留岗红包6.18万个,发放年货礼包1.41万个。
四是坚持创业引领,有效带动就业。持续发挥政策、资金作用,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组织入驻基地企业享受创业辅导、项目孵化、融资对接、项目申报、技术共享等扶持政策服务。新建创业孵化基地59家(其中,国家级基地5家、省级基地23家),总面积20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404户。持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现对各类创业者的全覆盖。2020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亿元,其中向登记失业人员发放1.8亿元,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放2亿元。积极发挥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引导作用,直接扶持1108人创业,贷款金额3.91亿元。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大赛、“就业创业高校行”、“雁归西安”返乡入乡创业暨就业扶贫专项活动等,实施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持续显现,累计带动就业超过9万人。
五是突出政策保障,抓好困难帮扶。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2020年以来,已有69914人享受失业保险扩围政策,为62276人发放失业补助金3.42亿元;为2386名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314.37万元。加强西安、苏州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开展精准对接,及时定向推送政策、岗位,帮扶11.97万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六是加大资金供应,拓宽保障渠道。2020年以来,我市积极发挥就业资金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中的支撑作用,累计投入就业补助资金10.7亿元。支出社会保险补贴1.05亿元、公益性岗位补贴3.28亿元、就业见习补贴3251万元、求职创业补贴2412万元、校园招聘补贴690万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4090万元,累计有12万人次享受各类就业创业政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政策,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聚焦助推中小微企业活力激发,着力在健全促就业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在稳就业服务能力上有新提升,在解决群众就业鼓励创业满意度上有新提高,确保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是加快稳就业政策落地。强化重大产业就业影响评估,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就业作用。用足用好现有优惠政策,确保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二是不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围绕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加大就业见习、招聘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举办特色鲜明的专场招聘。确保年内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300场。
三是做好就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启动实施周至县、蓝田县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动态监测试点项目,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扶持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转化。
四是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个,综合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等促进创业政策效用,确保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5亿元。
谢谢大家!
谢谢卢局长,下面请顾海文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新闻媒体界的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自觉肩负起“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使命,在服务服从全市就业大局中抓牢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聚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今年1至4月,新增各类就业人员3.9万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四条主线”,打造高质量就业环境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扩就业”。高新区紧紧围绕“5+5+6+1”现代产业体系,出台“链长制”招商引资工作制度,通过产业项目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今年以来共引进重点项目50余个,项目落地后将有效提升就业吸纳水平。二是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出台《高新区2021年营商环境攻坚提升举措》,全面推进“快办”“打包办”,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1至4月新增市场主体7581个,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三是关注重点群体“促就业”。面向社会为区内63所中小学招聘教职工804人,对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思源学院等多所院校开展就业指导,持续开展“直播带岗”“就业直通车”等多项稳岗留工活动,吸引线上400万人关注互动。四是落实惠企政策“稳就业”。今年1至4月,累计为2.3万家参保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3.16亿元,发放就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2280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7931万元,2268家企业申报以工代训补贴,通过政策支持,为稳定就业岗位保驾护航。
二、依托“四大载体”,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
一是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高新区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建设,目前有各类“双创”载体164个,孵化面积905万平方米,累计带动就业65.3万人,持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二是开启“人才集市”新模式,以线上“云聘”、线下“直聘”的“集市”模式,成功举办2021年西安市春季大型户外招聘会暨高新区春风行动“人才集市”活动,全方位开启招才引智新局面。三是开展“春风行动”进校园。组织区内340余家知名企业走进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九所院校,发布岗位2300个,吸引大学生4200余名。四是推动“线下招聘”再升级。依托高新区丝路人才大市场,持续做好“人才年”系列招聘活动,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就业市场品牌影响力,1至4月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7场,参与企业2312家,累计发布岗位1.9万个。
三、强化“四项举措”,巩固长效化就业机制
一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联合人力资源机构摸排区内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外派13个招工小组,与山西、甘肃、郑州以及省内9个地市55个人社部门形成合力,今年协助比亚迪招工近2万人,保障制造业企业增产扩能。二是深化防范返贫机制。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回头看”,实地走访建档立卡人员,抽查核查就业扶贫成果,做好动态帮扶,稳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三是完善工作专班机制。切实发挥高新区稳就业工作专班作用,通过充实基层就业工作人员力量,不断完善“管委会、镇街园区、村(社区)”三级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畅运行。四是优化专员服务机制。持续选派亲商助企专员,深入企业,“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项目建设等方面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并吸纳更多就业人员。
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下一步,将继续落实省、市就业工作部署,突出培育强大内需市场,加快 推进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和高新区人才公园建设,搭建高新区“校企联盟”就业平台,打造“校企联动、育训结合”的技能培训新模式,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上持续用力,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更多贡献!
谢谢大家!
谢谢顾主任。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凤凰网:市人社局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哪些工作打算?
卢光文:感谢您的提问。
下一步,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我们将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统筹实施市场吸纳、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见习推进等政策措施。同时,用好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渠道,持续开展系列招聘活动,计划举办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会、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还将联合西安地区高校举办15场校园招聘会,提高市场供需匹配效率。计划举办第五届西安大学生求职大赛、职学苑等活动,并在1525家单位开发1.1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此外,还将开展万名学子看西安活动,推进西安乐业卡发放,宣传推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提高就业创业政策辐射面。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创造积极条件,助力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各领域施展才干、建功立业。
谢谢!
请继续提问:
西安日报:请问顾主任,我想了解高新区下一步在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还会有哪些工作举措?谢谢!
顾海文:下一步,高新区将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要求,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以项目发展和优质服务带动高质量就业。
第一,持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全球一流企业入驻高新,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二是多措并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增产扩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充分释放企业的就业潜力。
第二,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一是继续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计划再举办100场招聘会,帮助重点群体更便捷地找到合适岗位。二是进一步发挥高新区校企联合作用,组织好“千家企业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搭建高校学生引进培养平台。三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坚持以实现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进一步提升岗位竞争力。
第三,进一步促进市场化就业。一是加大就业政策兑现力度,鼓励更多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二是对有意愿、有能力创业的人员给予支持,精准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三是做强做优中国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园区,聚集更多优质机构,在招聘、培训、灵活用工等方面形成更加完备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谢谢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