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举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塞区专场发布会

时间:2021-11-10 16:21:0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2021年11月9日09:30,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活动,邀请安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李延武,安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冯向斌,安塞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钟兆岚,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石仲武出席发布会,围绕《踏上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奋力谱写安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发布会由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主持。

pic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贺冬梅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上午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塞区专场发布,也是这个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安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李延武,安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冯向斌,安塞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钟兆岚,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石仲武先生出席发布会,围绕《踏上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奋力谱写安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李延武先生介绍总体情况。

pic
安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  李延武

安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李延武: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之际,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安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安塞区委、安塞区人民政府和19.8万安塞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安塞的媒体记者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塞区是“为人民服务”的发祥地、“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安塞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独特,是全国少有、陕西唯一拥有五张国家级文化名片的区县;油气资源富集,风能光能充裕,现代农业领先,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是延安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后发区、重要支撑区和重大机遇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和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一、产业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现代农业质效齐升。累计发展设施蔬菜6.7万亩,苹果稳定在40万亩,湖羊存栏16万只,成为陕北地区设施蔬菜、湖羊养殖第一大县区,农产品精深加工、集中交易、冷藏冷储体系集群化发展。安塞被确定为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严格落实耕地31万亩红线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二是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工业园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有总投资80多亿元的62个项目落户,年产值40亿元。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总要求,天信管业、陕建PC构件等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延能热电联产、3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等一批新的链主企业项目落地。坚持“稳油、增气、扩LNG、拓新能源”的总方向,原油产能稳定在220万吨,天然气产量较2016年净增7.35亿方、增长72%,LNG增产32.77万吨、增长283%;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突破530兆瓦,计划“十四五”末达到2500兆瓦。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冯家营、西营、魏塔3个民俗文化村,创建2个3A级景区,南沟成为乡村旅游打卡地。安塞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7.5:71.7:20.8调整为2020年的15.5:58.7:25.8,经济发展初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二、“三大攻坚”战果突显。一是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6亿元,“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面补齐,4636户、13634人实现高质量脱贫。南沟、冯家营村被确定为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安塞连续四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评为“综合评价好的县区”。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动态监测和帮扶57户151人,启动2个安置区产业园建设。二是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投资6.4亿元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站)17座,延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安塞治水经验在全省推广。铁腕推进大气污染治理,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9天。完成治沟造地3.6万亩,新增营造林35万亩。生态功能区县域考核全省第一。三是风险防范坚决有力。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政府债务风险等级保持绿色。

三、城乡面貌涣然一新。一是魅力安塞更加宜居。累计投入11.56亿元,实施了6个片区棚改、77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公园(广场)5个、停车位1678个,城市规划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2%。二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44处,第二自来水厂、王瑶水库供水复线建成投用,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全区村村通动力电达到100%,4G和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新建5G基站66个。延塞快速干道、210国道过境线加快建设,新建、改造通村油路70条,实现建制村100%通油路、通客车。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117个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6个美丽宜居样板村,冯家营村入选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安塞荣获全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

四、民生保障有力有序。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新建就业扶贫基地6个、社区工厂5个,年均发放创业就业小额贷款5000万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9%以内。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建成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区医院规范化感染楼项目启动建设;完成妇保院住院楼等9个项目建设,区医院加入延安第三医疗集团,区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累计投入2.4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新增学位4100个,中考成绩保持全市第一方阵,招安中学教学模式在全市推广。创新推行“五个一批”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安塞连续两年评为全国信访“三无”县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常态化,“平安安塞”建设满意度显著提高,被授予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区;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区”。

五、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创新推行流动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措施,审批时限压缩65%以上,营商环境工作连续3年位居省市前列。深入推进人才创新机制改革,制定招才引智黄金十条措施,建成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小院2个、实用人才培训基地4个。高质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上线运行,11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一企一策”推进国企改革,组建了水务、农业投资等集团公司。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引落地项目157个,到位资金204.75亿元,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00万元。

“十四五”是安塞加快转型发展和追赶超越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抓好今年工作圆满收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基础上,重点在五个方面求突破,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共同富裕先导区、基层治理样板区”。一是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上求突破。坚持用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以园区为主阵地,建设高端能化、高新技术、多能融合、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六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GDP年均增长6.5%以上。二是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4%以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统筹推进项目、财税、农村、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释放发展活力。三是在绿色低碳上求突破。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筑牢延安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紧盯“双碳”目标,落实“双控”要求,强化“亩均效益”,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单位GDP能耗下降18%。四是在市区融合上求突破。加快延塞一体化建设进程,争取开通市区公交,促进市区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同步发展。深度释放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潜力,建设沿河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延塞经济走廊。城镇化率达到66%。五是在民生保障上求突破。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验收,2025年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

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城市经济引领、新型工业强区、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多维度融入延安中心城市,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新时代安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先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贺冬梅:

谢谢李书记。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先介绍自己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是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谷嫦瑜,聚焦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各地都在大抓项目、大抓招商,请谈一谈安塞区是如何具体推动落实的?谢谢。

pic
安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冯向斌

安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冯向斌: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稳增长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抓项目、大抓产业项目、大抓招商,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齐升”态势。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6亿元,其中地方项目投资29.04亿元。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项目建设:

一是聚焦稳投资、促增长,在项目建设上精准发力。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建立了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和重大产业项目区委常委包抓机制,夯实区级领导和项目单位责任,挂图作战、现场督导、靠前服务,全力以赴保开工、抓进度、促投资。目前,90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4%,完成投资43.9亿元,其中2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9.3亿元。全市第四季度重点项目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集中开工仪式在高桥镇南沟村举行。

二是聚焦产业链、配套链,在项目谋划和招引上借势用力。立足安塞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新能源等领域,精心策划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性项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延长石油、鑫天益、陕鼓集团、国电投、延能化等企业走访洽谈、对接项目,高端智能阀门、20万吨LNG扩能、天然气制氢提氦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延能化热电联产、陕煤农光互补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截止目前,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2个,引进内资38.24亿元。

三是聚焦争资金、破瓶颈,在扩大投资上积蓄动能。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全力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今年累计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7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7亿元。抢抓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的窗口期,谋划申报项目48个,计划争取资金21.9亿元,力争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夯实明年稳增长、扩投资基础。

四是聚焦优环境、提效率,在服务保障上凝聚合力。按照“有限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建立了区级领导包抓、行业部门服务、项目单位实施、镇街环境保障的重大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了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重点项目集中审批和流动服务制度,全程跟踪项目审批进度,确定专人专班“店小二”式服务,保障项目高效落地和快速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起稳增长主体责任,围绕2022年初步谋划确定的85个重大项目,把四季度作为项目手续办理季,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为明年开工创造条件,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贺冬梅: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李旭佳,安塞是全国少有、陕西唯一的“五大艺术之乡”,请谈一谈在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促进全域旅游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谢谢。

pic
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石仲武

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石仲武:

安塞文化底蕴深厚,是保留传承黄土风情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剪纸之乡”“民间绘画之乡”“民歌之乡”“曲艺之乡”。境内有芦子关、龙安古城、高石寨等关隘和堡寨,以及鸭行山秦直道、真武洞大佛、剑匣寺等历史遗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安塞是党中央的大后方,现存有中央军委二局旧址、王家湾毛主席旧居、张思德纪念地、延安保小、中国第一所航校旧址等一批红色资源。近年来,我区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资源为依托,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着力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举全区之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全区域谋划、全产业联动、全要素配套、全时空统筹、全社会参与的理念,制定了《安塞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安塞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突出“多彩黄土民俗”“传统黄土乡愁”“壮美黄土丹霞”三大核心吸引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乡村旅游体验地、延安红色旅游延伸地。

二是加快景区建设。按照“文化输出、旅游导入”理念,将文化植入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精心打造了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西营“陕北信天游”大舞台和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三个民俗文化村,改造提升了中央军委二局旧址、王家湾毛主席旧居、张思德纪念地等景点,民俗博物馆、大佛寺景区建成运营;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即将建成投用。目前,全区有国家一级文化艺术馆1个、国家AAA级景区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红色旅游景点5处。

三是提升承载能力。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实施了腰鼓山景观提升、河道修复、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等重点项目,建成了人民公园、河道公园,逐步实现了“城区变景区”。高标准完成了旅游标识建设,A级景区实现WIFI信号全覆盖,紫金国际、金芙蓉等星级酒店投入使用,建成游客服务中心3个、景区停车场3个,新建、改建旅游公厕18座。深入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了优质放心的旅游市场和消费环境。

四是深入推进“旅游+”。推进旅游业态多产融合,打造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旅游+文化”,定期举办鼓文化汇演、陕北民歌大赛等文化旅游活动,提升民俗文化影响力;依托“旅游+教育”,南沟村被确定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吸引3.2万名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依托“旅游+体育”,举办了“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陕西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18场,吸引1.5万人观看比赛、感受黄土风情;依托“旅游+农业”,打造了南沟、冯家营两个全国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成5个塞北牧场和26个特色农业采摘点。

2016年以来,全区共接待游客11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祖辈传承的“五张文化名片”资源正在变为群众致富的源泉,文化旅游产业正在转变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贺冬梅:请继续提问。

陕西科技报记者:

我是陕西科技报记者郝娅娅,安塞区为筑牢延安北部生态屏障,确保“一河净水送延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请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pic
安塞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钟兆岚

安塞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钟兆岚:

安塞是延安市区、安塞城区和子长市区饮用水源涵养地。作为延河上游的县区,我们牢记保护中国革命“母亲河”的历史重任,刚性治标、系统治本,延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Ш类水,实现了“一河净水送延安”。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决扛起延河上游县区治水管水护水责任,率先成立河长办,落实编制20个,设立区级河长11名、镇街河长107名、村级河长231名,严格落实巡河管护责任;建立河长信息平台,实现巡河轨迹实时上传,确保问题及时发现整改。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等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凝聚了水污染防治的工作合力。

(二)理清治水思路。一是把水污染防治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共治,新建生态环保公厕39座,卫生改厕2.2万座,建设苹果园2.9万亩,造林绿化19.88万亩。二是把水污染防治与延河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将加固河堤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河道疏浚与退耕还林还草融为一体,提升水质与沿线城乡治理融为一体,建设堤防68.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8平方公里。三是把水污染防治与生态招商有机结合,坚持算好生态、产业、就业、收入“四本账”,先后否绝轻烃分离、电器拆解等5个“双高”项目落地。四是把水污染防治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破堤下河新建河道公园、沙滩步道和湿地泡,河道水体自我净化功能显著增强。

(三)科学精准防治。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统筹推进截污、清污、减污、治污等措施落实。一是全面开展清理河道、收集污水、拆除直排厕所、搬迁畜禽养殖场“四大治标工程”,坚决消除各类污染源。二是投资6.4亿元实施“五大治本工程”,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站17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中心1处、垃圾压缩站8处、无害化垃圾场1处,延伸改造污水管网22.5公里,实现了垃圾全清剿、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三是坚持“建管并重、专业管理”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陕西环保集团、标远公司对所有污水处理场站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运营。四是严格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大力推进“清洁文明井场建设、原油管输、污水回注、生态恢复”四大工程,清洁文明井场建成率达97%。

(四)依法依规治水。建立镇街出境断面考核、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查重处环境违法行为,执法立案83起,移送公安4起,处罚金403万元。区政府与区检察院建立了污染防治联动机制,以公益诉讼、司法追责倒逼责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环保执法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贺冬梅:请继续提问。

农业科技报记者:

我是农业科技报记者张洪瑞,安塞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请谈一谈你们是如何抓的?谢谢。

钟兆岚:

安塞山地资源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及最佳小杂粮适宜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山地苹果、湖羊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形成了南川、杏子川、北川三条农业产业带,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5元,三大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主要做法是:

一是做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话语权。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苹果“百千万”示范、棚栽业提质增效、百万只养殖基地建设三大工程,设施蔬菜以每年新增1000座的速度向前推进,山地苹果稳定在40万亩,湖羊存栏达到16万只,建成了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68个规模养殖场,安塞已成为陕北地区设施蔬菜、湖羊养殖第一大县区,打出了“安塞蔬菜”“地椒羊肉”等特色品牌,主要销往西安、武汉等地,具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提高群众积极性。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按照“扶大扶强、企业化发展、龙头带动”的思路,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点,区财政每年列支8000余万元,配套水电路、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解决果园代建代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的费用,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每年投入超过2亿元,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11.5亿元。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围绕打造陕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我们先后引进了陕果集团、黑萨牧业、盒马鲜生等龙头企业,建成了安塞农产品交易中心、陕果山地苹果交易中心、3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厂;围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增收,建成4.0苹果智能选果线7条,冷藏冷储库容6.6万吨,冷链物流运输车达70辆,设立蔬菜分级包装点3个,并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建成农产品直销店33个、陕果集市102个;围绕提升产品附加值,建成峁疙瘩、金源鸿等15个食品加工厂,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点34个,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陕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三大基地”,力争到202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贺冬梅: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记者:

我是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记者刘君慧,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请问你们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高新区发展?谢谢。

钟兆岚:

安塞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转移)示范基地,2019年12月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我们按照“一区四园”布局,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目前已有总投资80多亿元的62个项目落户园区,50个项目建成投产,年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围绕建设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扎实推动园区集约、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工业经济新动能。到2025年,高新区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

一是着力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按照“园区提质扩能、能源转型升级、突破制造业”的思路,以延伸产业链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五大工程,打造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牢固树立“亩均效益”的理念,建立资源差异化配置机制,清退“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技改步伐,招引一批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高的项目,落地一批大体量的企业投资,推动园区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到2025年园区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0家,产值达到40亿元。

二是增强园区创新承载能力。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系统推进园区管理、服务、招商、人才引进全链条的效率变革,赋予园区更多自主权。围绕创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园区创业创新融通服务平台作用,主动融入秦创原延安促进中心,积极支持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大力培育成长型科技企业,到“十四五”末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4万平方米,企业加速器3万平方米, 引进研发机构3-5个,博士和院士流动站各1个。

三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支持安塞建设全市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机遇,编制了《安塞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制造、食品制造和医药制造四大板块,整合现有产业上下游,全力引进陕西鑫天益等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力促延长石油集团与法士特集团、秦川集团、陕鼓集团加快合作,布局落地天然气制氢提氦、高端智能阀门、柔性复合管、特种玻璃钢、石墨烯防腐涂料、应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一批制造业项目。到2025年制造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

贺冬梅:

因时间关系,本场发布会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李书记,也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