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 新闻发布会(第4场)
时间:2022-06-21 18:45:41 来源:陕新发布
6月20日10:30,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中共延安市委改革办,举行“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第4场)黄陵县专场发布活动,邀请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陵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建雄,黄陵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浩云,黄陵县工业和煤炭局局长李春延,黄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彦琦,黄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延平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围绕“改革创新谋发展 勇立潮头谱新篇”这一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福川主持。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福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联合中共延安市委改革办,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22家25名记者,走进龙乡黄陵,举行“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黄陵县专场发布活动,欢迎各媒体的朋友们出席本场发布会。
黄陵人文资源浓厚,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桥山之巅,被誉为“天下第一陵”,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近年来,黄陵县先后获“西部经济百强县”、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省级平安县、省级文明县城等20余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等殊荣。今天的现场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来了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陵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建雄,黄陵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浩云,黄陵县工业和煤炭局局长李春延,黄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彦琦,黄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延平先生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围绕“改革创新谋发展 勇立潮头谱新篇”这一主题,为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李县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陵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建雄: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盛夏之日、万物并秀。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奋力谱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的关键时刻,我们非常荣幸向大家介绍黄陵改革创新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黄陵县委、黄陵县人民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黄陵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陵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情感、有活力的地方,黄帝陵及八万多古柏镌刻着五千年的沧桑巨变,见证着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是中华儿女最神圣的精神寄托。县境内四时情暖、南北融合、东西相映,景色奇幻、矿藏丰富,是地理方位的神奇之地。古今来文脉流传、和合共生,掩映诸多流传,烙印了神秘的古往今来。现当下黄陵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全国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和陕西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区位优势明显,经济结构鲜明,改革创新劲足,是谒陵祭祖、投资兴业的神往之地。
全县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辖5镇1街道,105个行政村,总人口13万人。2018、2019、2020、2021年连续四年跻身“西部经济百强县”,2018、2019、2021年三年上榜“陕西十强县”,2021年生产总值达到249亿元,较2016年翻了一番多,连年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保持优秀位次。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等20余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黄陵县立足“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和“三区一高地”定位,坚持以改革创新破难题、拓空间、增后劲,全面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优化,取得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完成重大改革任务501项,精简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30个,索洛湾“三变”改革、“两包一联”等7项改革入选《延安实践案例选编》,“领办代办、便民服务”机制在全省推广,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画卷在龙乡大地生动呈现。
始终以改革创新增动力、添活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提出的“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殷切嘱托,紧紧扭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依托省秦创原总平台,对接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成投用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和智慧工业、现代农业、数智黄陵三大创新平台,出台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人才引进实施意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等系统性政策文件,确定了 “双链融合”链长制14个,制定了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支持创新发展措施26条,设立了1500万元融资偿贷、5000万元融资担保、2000万元托底支持人才创新的三个资金池,实现了创业服务、创新路演、科技培训、双招双引、线上直播、政策整合六大功能,加速了改革集成、创新集聚、产业集群、人才聚拢、资本聚合。目前“一中心三平台” 累计入驻企业68家,其中培育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引进高级人才32人、培养专业人才65人。同时,开展省市以及兄弟县、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培训、学习1.5万人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300余人次,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训5场次50余家、线上线下专业人才培训1000多人,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始终以改革创新抓转型、促升级,切实做强煤电和绿色载能产业。瞄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按照“优煤增电”思路,依托智慧工业科技创新平台,谋划煤炭高效生产、煤电转化、煤化工、绿色载能四个产业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在煤炭高效生产方面:搭建“产学研用”平台,依托黄陵矿业,联合何满潮、王国法、袁亮等院士团队,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20多所研究机构,组建应急管理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和地方联合共建安全绿色高效开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10/N00工法研究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等创新平台,推动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开采。累计完成科研项目13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8项,其中国际领先7项,国际先进8项,国内领先3项,申请专利268项;主导编制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6项、企业标准8项,职工“五小”成果6832项。在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方面: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数据端服务中台,建成以智能矿井数据中心为主、AI+NOSA数据中心为辅的智能煤矿大数据服务中心,形成了决策云和管控云“两朵云”,管理数据中心和矿井数据中心“两中心”,智能化采掘、生产、监测等“N个子系统”的“2+2+N”智慧架构。申报专利67项,完成创新成果309项,攻克技术难题1108个,多项技术开创行业先河,8项创新取得全国第一。煤电转化方面:利用坑口电厂的优势,积极推进煤电基地建设,2×66万千瓦电厂年底可实现双机投产,供电煤耗287克,较国家标准降低了18克,排放指标、技术参数等优于国家标准,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汇聚了智慧运行、智慧煤导、智慧巡检等12项行业前沿“智慧方案”。同时,正在加快推进2×100万千瓦电厂前期工作。在煤化工方面:通过科技赋能和技术创新,延伸化工产业链,推动煤化工向高端化学品方向拓展,逐步实现煤炭清洁转化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在绿色载能方面:围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谋划工业硅、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等绿色载能产业。启动实施国内最大产能的煤矸石制陶粒项目,推进粉煤灰制砖、电厂余热种养殖等项目,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始终以改革创新提质量、增效益,不断做精优质高效农业。坚持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作为重点来抓,积极探索“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的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子。一是坚持“两化”思路,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效益,高标准推进1.3万亩果园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五新”改造,其中陕果集团、艾普农业等企业建设“五新”示范园1300亩,打造省市现代果业示范园10个,“黄陵翡翠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新“1+N”模式,布局建设苹果科技示范镇、翡翠梨产业示范镇、果畜结合循环示范镇、旅游特色小镇4个镇域特色产业板块,形成了千亩设施农业、万亩蔬菜种植、两万亩水产养殖、百万棒食用菌基地以及生猪、胡羊、中蜂、中药材等特色种养区,创建市级专业镇5个、专业村55个。积极创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进美域高、富润林、北京向新农业、北京中科前方生物等企业,在苹果新品种、苗木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链进行延伸,促进“产加储销服”“农科文旅贸”融合发展,培育国家示范社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0家、全省百强社3家、市县级示范社58家。二是创新三项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苹果科技孵化器:以打造隆坊科技示范镇为抓手,建成苹果科技孵化器,孵化企业11家,开展“五新”推广、企业孵化、众创空间、农资服务、农特产品路演、农业信息交流等服务达到万人次。建成两个数据平台:果业大数据中心通过苹果生产全周期监管、全频道电商营销、“秦农码”推广应用等,促进苹果销量和品牌双提升。建成全省首个果业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全国首单“保险+期货”苹果价格收入险落地黄陵,实现了“科技”+“金融”的联动保障。推出三项社会化服务:创新“果园管家”“植物医院”“智慧农机”三个模式,为果农提供技术托管、农资垫售、托底收购、冷链运输、市场营销、线上诊断等社会化服务,累计培育示范家庭农场52家、托管服务主体27个,托管2000多户、1.3万亩果园。三是强化四项举措,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建成县、镇产权交易平台,105个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改革成股份经济合作社,创建市级及以上专业示范合作社46家。坚持党建促乡村振兴,建立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质量“两带一提”机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等模式,持续巩固了脱贫成果。强化产学合作及人才引进,聘请果业、畜牧、水产、蔬菜、中药材等9个领域专家22名,长期开展农业技术员研究和推广服务。推进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培育、重点村扶持、“空壳村”清零 “三大行动”,通过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等灵活形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1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813.67万元,5个村收入突破100万元,其中千万元示范村1个。今年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每村100万元,重点支持20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的步伐正在加速。
始终以改革创新塑文化、兴产业,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度挖掘黄帝文化、黄帝陵文化、祭祀文化、黄帝内经文化内涵,启动了黄帝陵古柏世界自然遗产、黄帝陵祭典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申报和“黄帝陵”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工作。启动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积极筹建“桥山书院”,推出了《黄帝颂》《风从千年来》等一批具有中国精神、中华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做好“旅游+”“+旅游”文章,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消费试点城市,推行文旅产业链长制,打造“黄陵味道”系列美食、地域特色精品民宿,着力发展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新业态,建成了全域旅游数据“一中心四平台”,推出了工业游、红色游、乡村游、田园游等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黄陵县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双龙镇跻身陕西旅游特色名镇,森林公园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黄陵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持续提升。
始终以改革创新优服务、提效率,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1859项审批事项并轨全省“三级四同”目录,5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好”,200项高频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登记注册由过去的8项材料减少为2项材料,办理时限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4至6个小时, 72项县级管理事项下放店头镇实施,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5%、一站式办结率达90%,“放” 的活力、“管”的效率、“服”的便利持续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纾困减税降费9.1亿元,“五上”企业净增62家、达到101家,荣获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70亿元。
始终以改革创新解民忧、暖民心,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以改革“小切口”破解民生发展“大问题”,坚持80%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过去五年累计投入103.73亿元。新建、提标学校37所,新增学位2000个,今年,新区中学将在秋季将建成,并将启动2所小学、2所幼儿园建设;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3.1%,“幼小初高”实现全学段与名校合作办学。持续深化合作办医和分级诊疗制度,西安交大二附院托管县医院的“办医”模式日趋完善,朱老二骨科医院黄陵分院落户隆坊,老年残疾人康复医院加快建设,患者县内就诊率由56%提高到91.8%,县医院晋级为二甲医院,黄陵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增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全省首批“平安铜鼎”、全国信访“三无”县荣誉称号。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今后,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继续在提高改革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在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求实效,奋力谱写黄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改革创新的实绩实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福川:
感谢李县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在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陕西日报记者:
省委、省政府将创新作为全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力求把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请问黄陵县如何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谢谢。
黄陵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浩云:
谢谢你的提问。我县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于2022年3月建成了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县连接省市秦创原的总通道和强力推进我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实施中,我们按照“搭建一个中心,建设三大平台,推进五项工程”进行整体部署,主要取得以下五方面成效:一是“一中心、三平台”框架高标准建立。建成4000余平方米的创新中心,建立了创新政策体系,设立了创新服务窗口,搭建了创新路演中心、科技培训平台、展示展览平台、孵化中试平台,“双招双引”平台,打通了与省市秦创原对接联通。先后接待省市以及兄弟县、企业、科研院所1.5万人次;开展企业培训服务3场次,服务企业50余家,培育引进科小企业31家、高新企业5家,累计入驻企业68家;与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合作开展黄陵直播人才培训2期,累计培训学员300余人次。二是创新链和产业链“两链”深度融合。出台《黄陵县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制定了“工、农、旅”“双链融合”框架图,建立了14条“双链融合”链长机制,细化了绿色煤资源产业体系、“三产融合”高品质果业农业、黄帝文化与黄帝陵文化产业体系6个方面69项任务,出台了支持发展26条政策举措,全方位推动创新发展。同时引进第三方运营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等运营工作。目前,何满朝院士团队的110煤炭绿色开采新功法在我县多个矿区推广引用,以黄陵矿业为代表“智慧矿区、智能矿井”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依托中电星元推进数字黄陵建设步伐不断加大,引进24名农业专家及15家龙头企业指导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三是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用于轩辕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建立1500万元融资偿贷资金池,成立了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着力打造资产规模50亿元以上,信用评级达到AA级的融资平台,为谋划实施项目、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创新人才机制体制活力持续激发。出台了《黄陵县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意见》,通过编制预留、生活补贴、住房补助、科研资助、创业扶持、评优树模等,为人才提供了单项最低25万元、最高200万元的补助或奖励,建立了2000万人才创新资金池,为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提供服务保障。目前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五是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了《黄陵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黄陵县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设立了政策、商事、金融、科技及人才五个服务窗口,成立了“金融四贷”服务站,开通行政审批服务业务,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站保姆式”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6家企业不出中心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开展各类咨询业务300余人次。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煤炭工业作为黄陵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以煤矿智能化为标志的煤炭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请问黄陵县是如何发展高质低碳现代煤炭产业,以数字化赋能实现煤炭资源安全生产和高效利用?谢谢。
黄陵县工业和煤炭局局长李春延: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绿色黄陵发展理念,从煤炭高效开发、循环利用各环节着手,加强引导和监管,提高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是加快推行煤炭开采“110/N00”新工法,最大限度回收利用资源,实现煤炭安全、绿色、高效、节约利用。目前,“110”工法在黄陵矿业公司的瑞能矿和双龙矿试点应用效果显著,我们已成立推广专班,论证在全县其它煤矿施行的可行性。计划“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工法全覆盖。同时,积极引入何满朝院士等智库团队,在实施新工法过程中研发新的开采装备,配套对应的装备制造业,实现开采技术与制造业产业链融合发展。二是推进煤电基地一体化建设。黄陵是全国重点产煤县,现已探明储量27亿吨,年产量3000万吨。为了落实国家“西电东输”战略,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原煤就地转化,黄陵县积极推进新型煤电一体化。目前,黄陵店头电厂一期正在加快建设,计划年底实现双机双投。结合正在规划核准的延安-安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配套电源规划,黄陵县正在重点推进店头电厂(二期)、陕煤建庄煤电一体化项目,均为“坑口电厂”,并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了建设用地。届时,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建成“百万千瓦火电核心区”,打造陕西省煤电能源基地,可实现全县原煤就地转化1000余万吨。三是促进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黄陵县现已建成260万吨焦炭,30万吨甲醇,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粗苯等化产系统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推动现代煤化工发展,提高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产品附加值,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引进精细化工和终端应用项目,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紧盯产业市场前景,向芳烃、低碳烯烃、乙二醇等煤制合成高端化学品方向拓展,推进煤炭清洁转化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目前,黄陵煤化工公司正在开展煤基可降解塑料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干熄焦项目,不断升级生产工艺,努力实现黑色产业绿色发展。四是规划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随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工业硅、多晶硅材料作为集成电路硅衬底、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发展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石。结合黄陵县丰富的煤电资源,推动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该项目计划分3期建设:一期建设10万吨工业硅;二期建设10万吨工业硅项目和 20 万吨多晶硅项目;三期建设60GW单晶硅。项目占地3500亩,总投资720.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总产值1407亿元,工业硅和多晶硅项目年利润180.82亿元,单晶硅项目年利润258亿元,可带动就业4000余人。配套发展新型建材、新型电子、新能源汽车配件等产业,形成硅基产业链。五是打造固废综合利用基地。聚焦固废综合利用新路径,构建跨产业、上下游、区域间协同利废的新业态,推进固废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的转变。目前,已建成一条100万吨的生态水泥粉磨生产线和一条30万吨的超细粉生产线,消耗粉煤灰30余万吨。上个月新开工建设年产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建成后年处置工业固废约150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轻质混凝土、建筑预制件、外墙保温材料、市政公共建设、道路桥梁建设、园林绿化、生物滤料等领域。
陕西农村报记者:
黄陵县作为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陕西省优质苹果出口基地,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请问黄陵县是如何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赋能,实现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谢谢。
黄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彦琦: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今年借助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隆坊镇建成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是落实县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精神,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平台和开放窗口,也是高效聚合农业创新资源、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一是引进高科技农业企业。平台以农业创新基地为特色、以高科技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营为抓手,着力锻造农业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引进陕西艾普、陕西蔷薇、中科前方、美域高、北帝虹光等17家高科技农业企业先后落户该平台,已对接落地项目9个。二是引进农业专家建智库。平台聚才引智,与西农大、西北大、陕师大、中国医科院、延大、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7个院校进行科研合作,瞄准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农业各领域专家24名,其中果业专家14名,畜牧、蔬菜、农机、农检、植保等其他农业领域专家10名,充分发挥产业专家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为黄陵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意见和决策咨询,促进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黄陵落地转化,推进黄陵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果业赋能高点起步。今年以来,我县依托农业平台引进的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和专家,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果业,紧扣“优质强县、亩均过万”目标,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大力实施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为主的“五新”果园建设,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建设高标准的“五新”果园1.3万亩,新建防雹网4600亩,示范带动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完善防灾减灾体系。联合北方天穹信息技术(西安)有限公司,利用北斗、高分遥感等军工高精尖技术,建成黄陵果业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监测服务平台,能够实现500米尺度的气象变化精密监测、精准预警。与此同时,开发建设黄陵县果业大数据中心。通过两个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了气象信息的精准预测和灾害信息的全员及时推送。与郑商所、长江期货、陕西人保财险公司合作,在2021年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苹果保险+期货”收入试点,承保面积达到2万亩,为苹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文化艺术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陵作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之地,也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请问黄陵县在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方面,有哪些好的思路和做法?谢谢。
黄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延平: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这一文化定位,坚定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以“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为目标,着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项目投入,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国家文旅部于2020年12月17日公布确认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是绘蓝图、建机制,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先后出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1条政策措施,县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资金1800万元以上,从2016年开始连续5年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件大事”之一,对各部门完成创建工作任务情况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二是定政策、抓规划,激发全域旅游支撑新动能。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全域旅游发展考核评价及奖惩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强化多规融合,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黄帝陵风景名胜区、黄帝文化园区、桥山自然保护区和文物、环保、水利、城镇等各类规划有机衔接,推进“景城园”融合发展。三是打基础、强配套,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新品质。加大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实施2条国道改线、6条路网提升工程,开设“畅游黄陵”旅游巴士专线,实现“站、景、城”一线贯通;完善智慧旅游设施,建成“两微一端”指尖服务平台;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功能,建立了覆盖全县旅游节点的多语种旅游标识体系,推进“厕所革命”,推动旅游公共服务扩面提质上档。四是树品牌、创特色,打造全域旅游供给新样本。与陕文投、延旅集团等企业合作,完成投资110亿元,实施重要景区、文化园区、休闲乡村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工程;中华始祖堂落成开放,十四届全运会山地自行车比赛在黄陵成功举办,建成全国首家苹果“京东农场”,形成了相互融合、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五是明标准、促规范,营造全域旅游市场新秩序。率先制定《黄陵县森林康养服务标准》《黄陵县户外体育赛事服务标准》等,出台农家乐评星、民宿等级评定等方案,成功举办黄陵县首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大赛和“舌尖上的黄陵”美食大赛;组建六个旅游工作机构,实施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开展旅游安全诚信考核,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等,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六是保生态、护绿色,突显全域旅游环境新气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旅游景区、旅游沿线、乡村旅游点周边“三边三化”工程和乡村旅游接待户“三改一整”工程;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市级宜居村35个、生态村92个,黄陵连续两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全域治理,全景打造”效果显著 。七是重营销、力推介,塑优全域旅游品牌新形象。围绕“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定位,每年举办“二月二”米龙节、清明祭祖、中秋圆梦、重阳感恩、新年祈福等品牌活动,搭建了黄帝陵全球华文媒体传播中心、丝绸之路直播联盟、祖根文化论坛等宣传交流平台;与驴妈妈、携程网、骏途网等深度合作,策划网红直播、“快闪”等活动,进一步唱响“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做优黄陵文旅产业。
张福川:
感谢李县长、张主任和三位局长的精彩解读,也感谢媒体的老师,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